收藏 分享(赏)

高二语文试卷星江中学2005―2006学年上学期.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43923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试卷星江中学2005―2006学年上学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试卷星江中学2005―2006学年上学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试卷星江中学2005―2006学年上学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试卷星江中学2005―2006学年上学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语文试卷星江中学2005―2006学年上学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星江中学 20052006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选择题,115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和第卷上)一、 (16 分,每小题 2 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羁(j)鸟 骚(so)体 氓(mng)之蚩蚩 河水汤汤(tng)B皎皎(jio) 城隅(y) 勇剽(pio) 可白公姥(m) C虔(qin)诚 偌(ru )大 蹊(q)跷 惩(chng)治D祈(q)祷 倒溯(shu) 歆(xn)羡 暗自诧(ch)异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 )A、洞天石扉 信誓旦旦 纤纤素手 苍海一粟B、轻拢慢捻 封狼居胥 夙兴夜寐 春意斓珊C、雕栏玉砌 中流坻柱 搔首踟蹰 正襟危坐D、豆蔻年华 葳蕤生光 蹑履相迎 视同仇雠3、下列句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 暝:晚 将子无怒 将:愿、请B命曰琵琶行 命:命名 爱而不见 见:看见C否泰如天地 否:坏运气 留待作遗施 遗施:赠送、施与D可怜体无比 可怜:可爱 忍顾鹊桥归路 忍顾:不忍回头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英联军进攻巴格达,使得伊拉克穷兵黩武,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B你别以为我在贬低丈夫,他对艺术呀,那是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C董事

3、长,不是我们叫穷,也不是不把钱借给你,我们公司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D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5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B.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C.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6、下列句中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孔雀东南飞一诗开头的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是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B、他很诧异地说:“怎么啦,你? ”C、有诗评家说登高为“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D、我校有

4、科技楼、实验楼、体艺楼 等六幢教学大楼。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战败而亡,诚不得已8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孰能讥之乎A与讲法相同 与 讲法不同 B与讲法相同 与讲法也相同C与讲法不同 与 讲法相同 D与讲法不同 与讲法不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6 分,每小题 2 分)(甲)何泽为洛阳令。唐庄宗好田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陛下未

5、能一天下以休民,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多稼?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 ”庄宗大笑,为之止猎。(乙)庄宗好田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耶?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倡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9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马切谏 切:急切 B请亟行刑 亟:赶快C何以出租赋 以:因为 D县令乃得免去 乃:却,反

6、而10与“当马谏曰”的“当”字,讲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罪当死 B则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当机立断11甲乙两文就内容与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的都是对庄宗的进谏,进谏的方式相同。B写的都是对庄宗的进谏,但进谏的方式不同。C甲文写何泽的进谏用的是详笔,乙文写伶人敬新磨进谏用的是略笔。D甲文写何泽进谏,语言强硬,乙文写伶人敬新磨进谏,有意附和唐庄宗的做法。三、(8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贞正,干局明强,善簿最。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

7、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

8、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节录新唐书 戴胄传) 注 干局:才干气度。簿最:公文簿册的总括提要。刑:通“型”,典范、规范、规定。取调:指被选荐者获取委任。 1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尉与无忌罪均 均:相同 B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 当:判罪C陛下登杀之 登:立即 D矜其贫 矜:怜悯,同情1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帝大感悟,从其言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B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 青,取之于蓝,

9、而青于蓝C大理,人命所系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D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4以下叙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 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律,劝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能因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 C对“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面对太宗的责难,他据理力争,终使太宗“感悟”。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15下面是对原文中心意思的概括

10、,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所坚持的人君也不能以言代法的思想。 B文章通过记叙戴胄两次驳奏,赞扬戴胄依法办事的精神和他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 C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表现了唐太宗从善如流和宽宏大度的明君风范。 D文章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的事例,表现了唐太宗对戴胄的高度信任,歌颂了唐太宗勇于纳谏、屈己重法的美德。 第卷(共 90 分)四 (共 22 分)16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6 分)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

11、莫能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1)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 (4分)译文:_(2)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2 分)译文:_17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共 10 分,每格 1 分)(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5)少无适俗韵, 。 ,池鱼思故渊。(6)_,使我不得开心颜。18、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每小题 3 分,共 6 分)赠

12、刘景文苏 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诗歌中所咏为 时节的景物,作者选取了荷花与菊花这两种景物,写出它们的衰残,来 (表现手法)具有岁寒之心的 (植物)。(2)本诗看似是一首写景诗,其实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还包含了其他寓意,结合全诗谈谈本诗的妙处。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18-21 题.(14 分)完美与无缺 白 帆朋友搬进了新居,数位好友齐聚,贺其乔迁之喜。主人不俗,懂得享受生活,虽不富裕,屋子却布置得简单而富有情趣。阳台很宽敞挂着几盆花花草草,红绿相间,疏密有致,令人赏心悦目。我们在春日的艳阳下,散漫地坐着,随意地吃着水果,喝着饮料,眺望远处的

13、高楼、近处的鲜花和草坪,谈论着轻松的话题,时空好象静止了,没有人愿意打破这份难得的温馨。“嘿!你们看出来没有,这几盆花草有真有假。 ”一位细心的女士说。“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有人反问道。“不用手摸,不用鼻子闻,谁能在五米以外准确的指出真假,我就送给谁一盆郁金香。 ”主人有些得意地说。于是大家都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我是植物盲,奇怪,不管我怎样努力,也记不住各种花草树木的名字,更辨别不清品种的好坏,喜欢观赏植物,却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我只知道那些能够令我心旷神怡的就一定是好植物,一文钱不值的野草,有时候比标价几千元的奇花异草更令我动心。眼前的几个盆栽,都长得很茂盛,看起来个个碧绿如玉,青翠欲滴。

14、花儿,也开得有声有色,汪洋恣意。猛然看去,的确难辨真假。可是看着看着,感觉出来了。我发现有三盆花依稀能够找到枯萎的残叶,有的叶片上还有淡淡的焦黄,显示出新陈代谢和风雨侵袭的痕迹。可是另外两盆,绿得鲜艳,红得灿烂,没有一片多余的赘叶,没有一丝杂草,更没有一根枯藤。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制造的结果,它们显得完美无缺。看着它们,我那轻快的心荡起了一阵涟漪,似乎这完美的东西远不如那些夹杂着残枝败叶的新绿更令我愉快。我曾经去过的一个美国国家级沼泽森林公园。时值枯水季节,我们很幸运,可以沿着小径一直走进沼泽森林的深处,那时候,大自然的魅力深深地震憾了我。单目望去,一株株笔直挺拔的参天大树,伟伟煌煌地一直蔓延

15、到天地的尽头,间或有株不知何时被风吹倒的树木歪在地上,有的渐渐风化了,长满了绿苔,松鼠和一些小动物们用它做窝,嬉戏其间,另有一番情趣。我想,如果没有这些倒掉的残木,没有参差不齐一蓬一蓬的灌木丛,只有整齐划一的栋梁之材,这原始森林就会逊色多了。世界上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太完美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儿童的可爱,在于他们的天真和稚气,尽管他们常常摔跤,需要人掺扶。青年人的优点,在于他们敢冲敢闯,在于他们的蓬勃和朝气,哪怕他们常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因为有了他们,世界才显得生气勃勃,一片生机。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孕育在艰难困苦搏斗之中。长城的雄伟壮丽,在于它不惜婉蜒曲折,艰难跋涉于崇山峻岭之中。长

16、江的气势恢宏,在于它历尽艰辛,绕过无数激流险滩,毫不动摇地奔腾呼啸,滚滚向东而去。没有荆棘丛生的杂草和小草,就没有长满参天大树的原始森林。没有艰难困苦,就不是完整的人生。一辈子没有受过挫折的人,是一个活得苍白乏味,活得最没意思的人。“那盆没有枯叶的花是假的,虽然它看起来更鲜艳,但是我还是喜欢真的。”有人打断了我的思绪. 看来,我们悟性实在太差,我所想到的,只不过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实,一个非常浅显随处可见的道理。19、作者为什么说“一文钱不值的野草,有时候比标价几千元的奇花异草更令我动心”?(2 分)答: 。 20、本文列举一些事物来说理,请找出其中三个类比事物。 (6 分)答: 21、文中所

17、说的“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实,一个非常浅显随处可见的道理”指的是什么? (2 分) 答: 。2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 分)A原始森林如果只有整齐划一的栋梁之材,而没有那些倒掉的残木和参差不齐一蓬一蓬的灌木丛,就会逊色多了。B完美无缺的美远不如残枝败叶的美。C完美的东西失去了真实性,往往不美;真实自然的东西,虽有残缺也是美的。D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生,才是完整、有意义的人生。E、正因为青年人敢冲敢闯,朝气蓬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一片生机。六、 (共 4 分)23请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 32 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对 “天然湖”作简要介绍。(2 分)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

18、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影在水中,湖光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立高处眺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天 然 湖24某实习记者去采访精神病医院的一位女患者,在她事先拟好的采访提纲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在采访的路上,她总觉得这个问题不妥,却不知该

19、如何改,请你帮助她改一改。 (2 分)答: 七、(50 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 分)当袁隆平第一次提出杂交水稻的概念时,竟招来全世界的嘲笑和讽刺。按当时的普遍观点,水稻作为花式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所以任何实验都毫无意义。但袁隆平不信这个禁区。几年后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喜获成功,该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 20%。此时,世界为之轰动,称袁隆平为“ 东方稻魔”,称袁隆平的发明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请以“嘲笑讥讽与事业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星江中学 2005-2006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卷一、二、三、单项选择题(115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四 (共 22 分)16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 (2) 17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共 10 分,每格 1 分)(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1、, 。(5)少无适俗韵, 。 ,池鱼思故渊。(6)_,使我不得开心颜。18、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每小题 3 分,共 6 分)(1) (2)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18-21 题.(14 分)19、 (2 分) 20、 (6 分) 21(2 分) 22、 (4 分) ( ) 六、 (共 4 分)23请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 32 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对 “天然湖”作简要介绍。(2 分)天 然 湖24(2 分) 七、(50 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 分)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05-2006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22、语文答案一、二、三、单项选择题(115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B B C B D A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B B C C A四 (共 22 分)16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 商鞅害怕老百姓不信任自己,就在国都南门的集市上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征求有能将木杆搬运到北门去的人,给他十金。 (3 分)(2)有一个搬运了木杆,就给了他五十金,来表明不欺骗百姓。 (3 分)17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共 10 分,每格 1 分)答案略。18、阅读下面古诗,回答

23、下面的问题。 (每小题 3 分,共 6 分)(1)初冬、衬托(或“反衬”)、橙橘(2)本诗把最为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意和诗意,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借物喻人,赞颂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 18-21 题.(14 分)19、 (2 分)标价几千元的奇花异草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心制造的,往往失去了它的真实性;而野花虽不那么完美却真实自然。20、 (6 分)1)朋友家的盆栽 2)美国国家级沼泽森林公园 3)儿童、青年(长城、长江)21(2 分)世界上万事万物,太完美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 22、 (4 分) ( B E ) 六、 (共 4 分)23( 2 分)天然湖在天山高处

24、,面积很大,湖水明净,湖面幽静,湖色多变。24(2 分)你在医院住了多久了?或:你是什么时候感觉不好的?(2 分,能表达委婉意思即可。 )七、 (50 分)参照 2005 年高考评分标准。古文翻译: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品性坚贞正派,才情气度精明强直,善于理顺各类文书簿册。贞观初年,大理寺缺一名副职,唐太宗说:“大理寺审理的案件,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戴胄清正刚直,就这个人吧。 ”当日就任命戴胄为大理少卿。有一天,长孙无忌被太宗召见,没有解下佩刀就进入东上阁门。尚书左仆射封德彝定罪认为:监门校尉没有发觉,该判死罪;长孙无忌罚款赎罪。戴胄反驳说:“监门校尉与长孙无忌二人所犯的罪性质是相同的,臣

25、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帝王面前都不能强调什么失误。法典明确规定:供皇上用的汤药、饮食、舟船,即使是失误也都得处死。陛下如果记念长孙无忌的功劳,要原谅他是可以的。如果只是处罚长孙无忌,却处死监门校尉,这样判决,不能说是符合法典规定。 ”唐太宗说:“法律是天下人公有的,我怎么能偏袒皇亲国戚呢!”于是下令重新议论二人之罪。封德彝坚持己见,唐太宗打算许可。戴胄急忙争辩说:“不能这样处理。监门校尉是因为长孙无忌才获罪的,按法律规定应从轻处罚。如果都算失误,就不该只处死监门校发尉。 ”因此,长孙无忌和监门校尉二人都被赦免。 当时,参加取士选官的士人们都聚集到京城来,有的士人假报资历出身家世或造假凭证,希望获

26、取委任。唐太宗下令,准许这种人自首;如不自首,一经查实就处死。不久,有个作伪得官者行为败露了,罪证完备后,戴胄按照法律判处流放。唐太宗责问戴胄说:“我下了命令,作伪者不自首一经查实就处死,可你现在却只判流放,你这是向天下人宣示我讲话不讲信用,你是卖弄权力去讨好人呀?”戴胄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如果立即杀掉他,那就不是我的职权所管得了的。可是,既然已经移交给我处理,我敢毁坏法律吗?”唐太宗说:“你自然是恪守法律了,却让我失信于天下人,你说怎么办?”戴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公布最大的信用的,您的话只是发泄了一时的喜怒情绪。陛下出乎一时情绪激动打算杀掉他,冷静考虑觉得不能这样做之后押送大理寺依法惩处,这正是克制个人情绪而留存大的信用。如果曲从个人情绪背离法律所应有的信用,我就要替陛下惋惜了。 ”唐太宗听了大受感动而醒悟,赞同了戴胄的说法。 贞观六年,戴胄被调任尚书左丞。唐太宗同情他家贫困,特地下令赏赐给他十万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