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_第4讲.ppt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5435417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_第4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_第4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_第4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_第4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_第4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讲. 波函数的性质A. 归一化条件若波函数未归一化。则在区域 中, 发现粒子的几率为,若 则归一化的波函数为例 由已归一化的波函数计算 中的几率,B波函数的自然条件:一般而言,波函数必须连续,有界,单值。 波函数必须连续; 有界:我们讲有界是指 有界,即使是在某些孤立奇点(对于 )也可能不违背波函数这一性质; 单值:实际上仅需 单值,即 单值; 在位势有限大小的间断处,波函数导数仍连续,C多粒子体系波函数的形式 个粒子体系的波函数为是描述不同的粒子 处于 粒子 处于 的几率。所以,物质粒子波函数一般是在多维空间(位形空间)中的几率波。, . 位置和位能的平均值A位置平均值设: 是归一化波

2、函数,则 的平 均值为B位能平均值(假设位能表示中不依赖动量),. 动量平均值若描述粒子的波函数为 ,则有可以证明,若 则 。这表明 是 时刻,动量为 的几率密度振幅),若用 去求 , 则这表明,如果不用 去求动量平均值,而用 去求 ,则需要引进算符来代替 ( 变量)进行计算。我们称 为粒子的动量算符。,量子力学描述中,引入的算符, , 对应于经典的位置和动量变量 。然而这些算符不等于经典变量。由上述推论: 求动能平均值( ),可表为,所以动量即球坐标,柱坐标 角动量 (原则上为 ),角动量平方算符,这看上去与经典动能在形式上相同,但有 实质的不同。因这是算符形式。另外,就 而 言,经典为径向

3、动量 ,但现在就不同了。(这在后面将讨论)还有,(4)态叠加原理从上面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若体系由来描述,则 (已归一) 描述了体系的几率分布或称几率密度。若粒子处于态 中,则测量动量的取值仅为 , ,而不在 之间取值。对于大量粒子,好像一部 分电子处于 态,另一部分电子处于 态。,但你不能指定某一个电子只处于 态或只处于态。即对一个电子而言,它可能处于态 (即动量为 ),也可能处于态 (即动量 为 ),即有一定几率处于 态,有一定几率 处于 态。由这启发建立量子力学最基本原理之一:A. 态叠加原理: 如果 是体系的一个可 能态, 也是体系的一个可能态,则是体系的可能态,并称 为 和 态的线

4、性叠加态。,说明二点: 对体系测量力学量 时,测得值为 ,认为在未测之前可能处于态 上,则称 是体系的一个可能态;如测得值为 ,认为 也为体系的可能处 的态。因此,体系处的可能态为: 如体系处于 ,那测量力学量 的测得值,可能为 或 ,而不可能为其他 值。而测得 和 的几率分别为 。,态叠加原理是否正确,是以导出的结果是 否正确为依据。B讨论(经典波函数与量子波函数比较) 若 ,经典认 为是一个新的振动态,即以来 描述物理量 在空间的波动,不能说物理量可能作 波 动,或者可能作 波动。但对量子力学来,,说体系可能处于 态,也可能处于 态。但不会处于 态 ( )。因 测量力学量 所得的测量值是不

5、会为 的。有时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将函数 展 开对经典物理学来说,这仅是一个数学处理,如富 里叶分解。这仅表明有各种波相干。但并不能说, 振荡发生在某一频率上。而量子力学中的态叠加,。,原理则赋于这一展开以新的物理含意:测量力 学量 ,可能测得值仅为 的 值, 其几率 ,即系数 不仅仅是展开系数, 而是正比于取值 的几率振幅。 它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而这在经 典物理学中是很难被接受的。我们知道一个动 量为 的自由粒子是以一个平面波,描述;动量为 的自由粒子是以平面波 描述。但体系(一个自由粒子)也可能处于这两 个态的叠加态上,即体系所处的态为。 可是这个态没有确定的动量 (当你预言动量的

6、 测量值时)。事实上,自由粒子仅反映 ,而不是说,自由粒子的动量只能取某个确定值,,即只能处于态 。它也能处于 的态上。事实上,描述自由粒子状态的最普遍的 形式为而所以,量子力学允许体系处于这样一个态 中,在这个态中,某些物理量没有确定值(而从 经典物理学看,这是不可思议的。)。具有确定动量的自由粒子是以平面波来描述。,但你不能说具有确定动量的自由粒子就是处于平 面波这个状态。这要看你所要观测的物理量。事 实上,大家熟知的而在 中测量角动量 和角动量 分量的测得值为 , 。 这表明,这一自 由粒子有一定几率处于 态上,其几率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态叠加中重要的是系数, (如 , 给定)。对

7、于 它完全被 , 所决定。完全可替代 来描述该态。,所以,重要的是 和 。 态叠加原理的直接后果是要求波函数满足 的方程,必须是线性齐次方程。例. 高斯波包(The Gaussian wave packet)一个质量为 的自由粒子,其 为高 斯分布求:相应的粒子波包,所以,由高斯分布的富氏变换,得到的仍是 一个高斯分布。,这是一个描述 时刻的波函数:位置在区域 动量在区域2.4 含时间的薛定谔方程(Austrian)2526年间,将能量不连续和波动性联系起 来,并将求粒子能量可能值的问题归结为一定边,条件下的本征方程求解问题,随后给出了含时 间的薛定谔方程。这方程给出了描述微观粒子运 动的波函

8、数是怎样演化的。 (1) Schroedingers equation的建立 应该指出,薛定谔方程不是从基本原理导 出来的,它的正确性是靠由它所推出的结果及 预言的正确性来证实的。有确定动量的自由粒子:根据de Broglie关 系和Einstein关系,它应相应于一个de Broglies波由这波函数可得,但这不是普遍适用的方程(因含有一特殊参量) 因而而若则但从另一方面,在这方程中无特殊参量 。它不仅对有 确定动量的自由粒子的波函数成立,对最普遍 的自由粒子的波函数也成立。,而,这一微分方程决定了描述自由粒子状态随 时间的演化。将上述情况推广,对于质量为 的粒子, 在位势 中运动时,则因此

9、,描述这一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应满足,最为普遍的方程是:体系的Hamiltonian则称为含时间的Schroedingers equation。但应注意,同一力学量的经典表示,可得不 同的量子力学算符表示,因此,经典的力学量,变为量子力学的力 学量表示(即量子化),即算符时,应注意和 对经典是一样的, 但对量子力学 而言是不同的 。,所以规定: 在直角坐标中表示分量,再代入算符表示; 对于形式为与 线性函数的物理量,则取 ( 为实函数); 如果是矢量,则 以 直角坐标下的分 量表示,然后再作替换 ,再换为其它 坐标。如,但如从 不对。(2)对Schroedinger equation的讨论A量子力

10、学的初值问题:当体系在 时刻的状态为 时,以后 任何时刻的波函数就完全由S.eq.所决定(因对 是一次偏微商)。这就是量子力学的因果律,,即决定状态的演化。量子力学的因果律是对波函数的确定,它 不像经典力学那样是确定轨道或力学量的测得 值,而是决定状态的演化。如 ,即与时间无关,那 时刻的解可表为(如 时为 ),如何从 波函数来确定 时刻波函数? 例如 自由粒子 时刻,已知为 。由于是自 由粒子,在 时,它必是 的叠加态当 给定,则,也就是,当 给定,则 由 定出。我们知 时刻自由粒子的态是由 叠加而成,叠加系数为 (已确定)。所以, 得 t 时刻的波函数 而 下一节中再进一步讨论。 从另一角

11、度讨论:对于自由粒子,直接用, 自由粒子在 时处于态可以证明 而粒子处于 的几率密度为 发现粒子的主要区域在令,所以可得,讨论:a. 波包的扩展如果我们以这个高斯波包来描述(或模拟) 一个物体在 时,它位于,(有一宽度 ), 而平均动量为 。,在 时刻,其包络线中心位于 。 所 以,包络极大处的速度 称为群速度,即群速度等于粒子速度。 从相位看,如 相位为 相位为 相速度,即也可以计算标准偏差,即发现粒子的主要区域在 ( )所以,随时间演化,这一高斯波包越来越宽。,设: 当 ,波包已扩散很大,似乎与经典粒子无任何相似之处 。,(以后讨论其物理意义)所以,这样一个显示经典粒子的波包,动量 的分布

12、没有扩展,而空间的分布则扩展,使得你在 时,就认不得经典粒子运动的轨迹 了。这一讨论和结论,对任何其它形状的波包都 相同。下图即为高斯波包的传播,b. 波包扩展的时间量级在实际生活中,对一宏观粒子,我们从来 没有看见它的位置会不确定,这不确定还会扩展, 以至好似消失。 人: ,所以,人活 秒长的时间,人的位置还能 确定。(当 ,才扩散得很大)而,年 秒。 所以,对于经 年仍还可以,即 亿年 因此,量子现象你是看不到的。 尘粒: 克,即经 秒 年 亿年,尘粒仍保 持“经典粒子“轨道运动的图象。, 电子(在原子中) 千克, 米 秒而在波尔的氢原子中,电子绕质子一周所花 的时间 秒。由这看出,电子在

13、原子中不可能是波包形式。,求波函数随时间的演化,也可这样来做。 时刻的波函数,可由 时刻的波函数完全 确定。由于S. eq. 是线性的,因而解能够被叠加。 因此,不同时刻的波函数关系也必须是线性的。 这就意味着, 必须满足线性齐次的微分方程。 即可表为称为Green函数,或称传播子。知道了Green函数,就知道态随时间的演化。,如 时刻,粒子处于 ,即由上式得这就是格林函数的含义: 时刻,粒子处于 , ,则 时刻, 处发现粒子的几率密度振幅就是。由薛定谔方程我们可直接给出,B粒子数守恒在非相对论的情况下,实物粒子既不产生 也不湮灭,所以在整个空间发现粒子的几率应 不随时间变,即这即要求,凡满足Schrodinger eq.的波函数,必须满足上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