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硕、博士研究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2博士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有创新,在深度、广度上达到学校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学术新动态,能够胜任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工作和专业课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在语言、内容、形式上达到相应的要求。3硕、博士研究生均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并遵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范。4硕、博士研究生均应熟练掌握工作语言(英语)
2、 ,具有在较高层次上应用该语言的能力,并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法、德、日、俄) ,可以阅读一般的文章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献。二、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1)英美文学:英美文学史,小说,戏剧,诗歌,文艺理论等;2)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发展,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语言学习过程等;3)翻译理论研究:翻译理论与流派的发展,汉英语言的对比,翻译的文化历史等;4)双语词典学:英汉词典学理论及词典编撰实践。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1)4)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5)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尤其是听、说、读、写技能教学)的方法及评价;6)美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的文化
3、现象和表现形式,其中的思想理念及其文化含义。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经复试通过者。2博土研究生:本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口试)合格者。四、学习期限硕士研究生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半,其中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博士研究生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阶段至少一学年,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 A、B、C、D 四大类。A 类为全校公共学位课程;B 类为外国语学院以一
4、级学科为基础的学位课程;C 类为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位课程;D 类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生总学分数不得低于 32 学分。A、B、C 类及跨一级学科选课的总学分不得超过 23 学分。本专业硕士生主要课程如下:A 类:马列原著选读 (3 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学分)第二外语 (4 学分)B 类:(外国语文通论必选,其它三门中任选一门)外国语文通论 (2 学分)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综述 (2 学分)翻译通论 (2 学分)外国语言学 (2 学分)C 类:语言学导论 (2 学分)西方文化思想史 (2 学分)论文写作与研讨 (3 学分)D 类:文学方向指定选修:英国文
5、学 (2 学分)美国文学 (2 学分)语言学方向指定选修:应用语言学 (2 学分)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2 学分)翻译研究方向指定选修:语言翻译与信息技术 (2 学分)翻译研究导论 (2 学分)双语词典方向指定选修:双语词典学导论 (2 学分)英语与英语词典 (2 学分)注:双语词典学方向的研究生须在文学方向、语言学方向以及翻译研究方向的指定选修课中任意选修两门。非指定选修:理论视角与作品分析 (2 学分)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2 学分)后现代文学与文化全球化 (2 学分)美国历史与文化 (2 学分)欧美现代戏剧 (2 学分)华裔美国文学 (2 学分)现当代英美小说 (2 学分)美国文学经典与
6、文化传媒 (2 学分)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研究 (2 学分)英美诗歌 (2 学分)当代美国文化理论与实践 (2 学分)消费文化与美国电影 (2 学分)英语女性作品研究 (2 学分)二十世纪美国小说 (2 学分)英美少数族裔文学研究 (2 学分)美国文学专题 I (2 学分)英国文学专题 II (2 学分)美国文化专题 I (2 学分)美国文化专题 II (2 学分)话语分析 (2 学分)认知语言学 (2 学分)英语语用学 (2 学分)社会语言学 (2 学分)英语教学法 (2 学分)语言学习策略 (2 学分)语言学专题 (2 学分)翻译理论与实践 (2 学分)英语词汇学 (2 学分)第二语言习得
7、 (2 学分)双语词典编纂实践研究 (2 学分)心理语言学 (2 学分)英语学习者心理 (2 学分)语言哲学概论 (2 学分)语言统计学 (2 学分)语言测试学 (2 学分)英语口语研究 (2 学分)英语写作研究 (2 学分)英语阅读研究 (2 学分)语言与文化研究 (2 学分)英语语言史 (2 学分)翻译文化史 (2 学分)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 (2 学分)美国社会与文化 (2 学分)美国历史专题 (2 学分)独立研究 (13 学分)(二)博士阶段博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的全校学位课程和本专业开设的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如下:全校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第二外语英美文学
8、方向:美国文学史英国文学史当代西方文论英美文学学术经典分析与评价论文研讨与写作英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方向:现代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二语言学习理论选读研究方法与评价语言哲学语用学理论与应用论文研讨与写作翻译研究方向:翻译研究导论语言翻译与技术双语词典学方向:双语词典学词典编纂方法与评价注:每个博士生至少修三门博士阶段专业课程,包括其他导师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博士生录取后由导师成立指导小组,负责专业培养工作。2)课程采取课堂讨论、课外阅读、讲座、实验操作、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着重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理论结合实际,要求研究生
9、在掌握本领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学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拓宽视野,采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研究。4)鼓励研究生参加本系、院及国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中外教师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新动态。5)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当参加政治学习和时事教育,关心集体,提高综合素质。七、考核方式1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任课教师负责。2专业课或进行笔试,或写课程论文,论文篇数由任课教师确定。3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在学位课程基本完成之后进行,一般在第三学期初举行。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的学习做全面评估,包括检查学位课程学习情况、专业及方向书目阅读情况、论文开题计划、基础英语(语
10、音语调、口语表达) 、读书周记等。中期考核按照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组成员由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结果分“通过” 、 “暂缓通过” 、 “不通过”三种, “暂缓通过”者须参加补考, “不通过”者将终止学业,按南京大学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八、论文写作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全面训练和考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之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的选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必须有自己的见解,文字和格式必须符合英语系制定的规范。硕士生必须参加论文写作与研讨课,并在课上完成论文开题报告,硕士论文必须用英文撰写。博士生在论文选题完成后要举行开题报告会,接受指导小组的审查,并在论文
11、写作过程中定期作阶段性报告。博士论文可以用中、英文撰写。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请 2 位、博士论文应请 5 位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书面评阅,其中博士论文评阅人中要有两位外单位本方向的教授。评阅意见上要写明通过还是不通过。学位论文由英语系就其内容、文字、格式作“匿名评审” 。有两名评阅人不通过或者“匿名评审”不合格的论文必须修改,不得提交答辩。南京大学对文科研究生在论文发表方面提出了量化标准,发表刊物参照“南京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期刊目录一览表” 。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上述指标,可在一年内完成。博士论文通过预答辩、根据预答辩中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以后,进行正式答
12、辩。预答辩与正式答辩之间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个月。预答辩一般由本系同专业博、硕士导师参加,人数 4 至 6 人(包括博士生本人导师) 。预答辩不通过的不得参加正式答辩。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 3 人组成(其中教授不少于 2 人)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 5人组成(其中博导不少于 3 人、校外专家不少于 2 人) ,研究生本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可以列席答辩) 。硕、博士论文答辩结果分“通过” 、 “有条件通过” 、 “不通过”三种,“有条件通过”的论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三、六个月)完成修改,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评阅,决定是否通过。论文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后,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上报校学
13、位评定委员会,获得通过后授予硕、博士学位。十、主要参考书目1.Adams, M. H. (ed.). (1979).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New York: W. W. Norton. 2.Adams, H. & L. Searle (eds.). (1986).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 Tallahassee: University Presses of Florida.3.Baym, N., Francis, M., et al. (1985). The Norton Anthology o
14、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W. W. Norton.4.Brcovitch, S. (ed.). (1996).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Vols. 1-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Devitt, M. & K. Sterelny (1999). Language and Reality.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6.Kelly, L. G. (1979). The True Interprete
15、r: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West.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7.Nunan, D. (1992).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Language Teaching Library.8.Sampson, G. (1980). Schools of Linguistic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9. 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 王守仁、何宁:20 世纪英国文学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11. 吴元迈主编:20 世纪外国文学史 (1-5 卷) ,译林出版社,2004 年。12. 张柏然、许钧主编:译学论集 ,译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