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检测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Zn 65 Mg 24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盐城新四军 纪念馆存有部分缴获日寇的枪支大炮,为保存好这些铁制文物,下列措施不能采用的是 ( ) A外表涂抹一层油 B保持展馆内空气干燥 C提醒观众不要用手触摸 D浸在敞口水箱中存放 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2、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本题主要考查铁锈蚀的条件,有空气、有水。,隔绝空气,没有水,有水,D,B,3、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 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的铝的作用 4、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A. B. C. D.,D,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合金,C,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面对金
3、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 )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6、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A:利用铁排在银的前面而从废液中置换出银,B:利用锌排在氢的前面而从酸中置换出氢,C:利用金与银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后面很稳定,D:利用铝表面的一层保护膜,D,在金属活动
4、性表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前面的金属能够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C,Mn,8、据2003年7月13日金陵晚报题为废弃定影液中淘出银子的文章报道,有人利用摄影店废弃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价值约20万元的银。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Fe+2AgNO3=2Ag+Fe(NO3)2 这个反应 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无法确定 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 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 Ag、Fe两
5、种单质的混合物 D. 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单质,单质,化合物,化合物,C,本题中涉及到三种金属,其活动性顺序为Fe 、Cu 、Ag,铁首先置换银,其次置换铜;如果铁量不足时固体为银或银、铜;充足时固体为铁、铜、银,说明铁过量,D,9、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酸与不同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如果酸质量相等,金属足量,则反应完全后,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如果金属质量相等,酸足量,则反应完全后,产生的氢气质量
6、不等;那么如何判断反应完全后产生的氢气质量呢?请看图像,图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斜线,一部分是直线,在斜线和直线交汇处的点的纵坐标值表示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质量;这个量如果在酸质量相等 金属足量的情况下是相等的,因此排除A、D,那么,在酸相等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哪一条曲线是什么金属呢?这要看反应完全时所用的时间,也就是交汇点的横坐标值,横坐标的值越大,反应时间越长,金属化学性质越不活泼。,B,1、相同质量的铁、锌、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图中曲线对应的金属分别是 。,铝(Al)18,镁(Mg)24,铁(Fe)56,锌(Zn)65,6、等质量的M、N两种金
7、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C,12、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先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是( ) A.ab C.a=b D.ab,A,二、填空题 13、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捶打,转化为钢)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_。 14、多数食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腐败。生产上多在食品中放一小包C
8、aO粉末,保持干燥。现研究成功在食品中放一小包铁粉,铁粉吸收水分和氧气变为铁锈。用铁粉代替CaO粉末的优点是:.,C + O2 CO2,CaO只能吸收水分不能吸收氧气,而铁 粉既能吸收水分又能吸收氧气,15. 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CO2 CO2 3Fe2O2 Fe3O4,16.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示意图。
9、(1)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能导电的是 , 燃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 。 (每空只要求填一种,填序号) (2)上图中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或,或或,金属溶解,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2Al+6HCl2AlCl3+ 3H2,17、如图所示:取一团光亮无锈的铁丝绒球,放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将试管倒扣在一个盛水的烧杯中,数天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 _。,铁丝绒球表面会生成一层红棕色的铁锈,,试管内水面会上升,18、如图57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内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
10、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你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 是 (至少答 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 (2)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 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图57,锌粒和石灰石,将盛有反应生成气体的气球,置于空气中, 气球上浮证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气球 下沉证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三、简答题 19.(10分)AH都是初中化学 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 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 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F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反应属
11、于 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反应、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否相同? 。,CuO,Fe2O3,C+2CuO=2Cu+CO2,CO2+C 2CO,置换,不同,高温,20.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我市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下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现请你一起参与。 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 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 。 右边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 反应停止后,同学们对冷却后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组成成分产生了兴趣,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请将你的猜想写出: 猜想一: 。 猜想二: 。,澄清 石灰 水,Fe2O3,CO,排净试管内空气,防止发生爆炸,CO2+Ca(OH)2 = CaCO3 + H2O,Fe,Fe 和Fe2O3的混合物,22.黄铜是铜、锌合金,它用于制造机器、电器零件等。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g。试求: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解:设锌质量为x,Zn + H2SO4 ZnSO4 + H2 65 2 x 0.1g,65:2=X:0.1g x=3.25g,100%,=67.5%,10g-3.25g,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