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亚健康——ppt课件.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427058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健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亚健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亚健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亚健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亚健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亚 健 康 的 防 治,李行贤,健康的定义(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健康的四个标准1.没有生理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2.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3.能够正确地对待外界的影响;4.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就是生理功能低下和心理适应能力低下的一种状态,俗话说没病就是不舒服。,亚健康的定义,健康 亚健康 疾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苏联学者又进一步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把亚健康归为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亚健康的定义,心理亚健康:现代社会竞争和压力无处不在,心理方面的亚健康尤为突出,是疾病之源,对健康是长期的潜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焦虑或忧郁两个方面,常有烦

2、躁、易怒,心率增快、早搏腹泻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躯体亚健康:集中表现在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睡眠障碍,典型的五高一低症候群,即血压、血糖、血脂、血粘度、血尿酸高,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紊乱。,亚健康的分类,社会适应亚健康:现代社会是开放和信息的社会,观念不断更新,高度竞争意识,新事物层出不穷,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淡化,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冷漠,常有无助、无望、空虚、自卑、压抑、苦闷、孤僻、猜疑、自闭等。 道德(思想)的亚健康:表现为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亚健康的分类,社会心理因素:古人云:“万事劳其行,百忧撼其心”,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

3、,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高度激烈的竞争等导致人的心理失去平衡。,亚健康形成原因,生物学因素:人类的健康和大多数疾病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相关,都有其相关的致病基因或易感性基因存在,疾病的发生是这些基因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亚健康形成原因,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亚健康形成原因,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喜伤心、暴怒伤肝、忧思伤脾、过悲伤肺、惊恐伤肾。,亚健康形成原因,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噪声、高楼、空调、微波、电磁波及其他化学、物理因素均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形杀手。 北京北京大雾版 .flv,亚健康形

4、成原因,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高盐、高脂、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酗酒,营养不全,久坐不动、逆时而作、经常熬夜、练体无章、内劳外伤,乱用药品。,亚健康形成原因,影响健康主要因素,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对个人来说身体不适、心理不安、情绪不佳,自然很难说生活是幸福的;亚健康的家庭也较难谈得上宁静温馨。推而广之亚健康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影响人们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应有的创新和创造。人的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人的潜能得不到应有的挖掘,人的全面发展严重受损。,亚健康的危害,谁才是健康的保护神,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调节我们内环境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调节对外环境的适应性和顺应性,而非医院的医生,黄帝

5、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 内,邪不可干,谁才是健康的保护神,西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谁才是健康的保护神,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机体防御功能的屏障,不良情绪和情感使自我调节机能不能 发挥作用 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过多消耗了自我调节机能惰性、不良嗜好、不当饮食使自我调节机能太疲劳而衰退,影响自我调节机能的三大方面,情绪左右健康?,70%的内科疾病是身心疾病 身心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气质性疾病或躯体功能性障碍。,身心疾病,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某些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6、 溃疡性结肠炎 过敏性结肠炎 肠易惹综合征 某些难治性皮肤病 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支哮 过敏性哮喘 神经性咳嗽 某些生殖系统疾病:遗精 早泄(如果不是器质性疾病多半是心绪所致,常见的身心疾病,耳鸣 过敏性鼻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面肌痉挛 糖尿病 甲亢 肥胖症 肿瘤:70%的病人在其发病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精神压力和精神不愉快或者精神创伤史,中医所说的情志致病和西医中所说的身心性疾病都是人们的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和情绪情感因素导致了人们的自我调节机能失调,进一步导致了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的发展。,怎样防治亚健康呢?,一、心理调治是干预亚健康转化的重要手段魔由心生,病由心起。浇花要浇根,养生要养心。解铃还须系铃

7、人,心病还要心来医。修心养性排除干扰,解放自调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 要领。,怎样防治亚健康,养心的关键是:恬淡虚无,真气从来;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怎样做呢?心要静,身要动,道家:保真清静无为,传统学派的养生之法,佛家:明心见性,传统学派的养生之法,易学家:强调洗心,传统学派的养生之法,儒家:进德正心修身,传统学派的养生之法,心要静,身要动 心静能生智慧,身动能生阳气 多动脑,少动心:做事用智慧而不用情绪,经常做到四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没乐找乐),科学饮食,均衡营养 合理作息,劳逸结合 适量运动,坚持锻炼 自我调节,平衡心态 定期体检,预防为主,二、西医之预防医学,中医虽然无“

8、亚健康”之名,但 是,中医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 “治未病”的重要性。素 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乱,此之谓也” 。“治未病”就 就包含“亚健康”在内。,三、中医是突破亚健康的理想途径,孙思邈亦说:“上医医未病之 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 病之病”。由此可见,古人在 病情较轻的未病阶段, 强调 及早诊治,“未雨绸缪、防患 未然”,以防止疾病的传变。 反映出古代医家对“亚健康” 治疗的高度重视,提出了治 疗的潜规则。,和现代医学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不同,中医靠“望、闻、问、 切”的结果进行辩证分析,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功能状态, 疗效显著,尤其是对那些现代医学设备无法检

9、测,而患者感 觉不适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具有明显优势。,中药治疗的最显著特点是:整体观念、调节营养、标本兼治、 扶正祛邪,这一点也是现代医学无法比拟的,中医在强调药 物治疗的同时,十分重视预防的重要性,用于预防的方法丰 富多彩。如何在“亚健康”防治中发挥非药物疗法的优势, 是“亚健康”防治的热门话题,也是有效防治“亚健康”的 希望所在。,肝气郁结 症状:胸闷善太息,心情抑郁或心烦易怒,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咽部如有物梗阻,或颈部瘿瘤,或症块,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质暗,脉弦。治则:疏肝理气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 脾胃虚弱 症状:食少纳呆,食后腹胀,面色萎黄,肢倦神疲,少气懒言,便溏,

10、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则:健脾益胃。方药:四君子汤。,中医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身倦乏力或皮下出血,女子月经量少或色淡,淋漓不尽等。舌质淡嫩,脉细弱。治则:健脾养心。方药:归脾汤。 肝肾阴虚 症状:腰膝酸软,疲乏,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失眠,耳鸣,咽干口燥。治则:滋补肝肾。方药:知柏地黄丸。,肺气亏虚 症状:少气乏力,动则愈甚,声低气怯,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治则:补肺固卫。方药:玉屏风散。,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 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 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 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 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 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 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 的。,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 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 运用一系列特定的手法作用于 人体相应的穴位或部位,刺激 经络和输穴,通过经络系统的 调节和腧穴的作用以调整机体 的生理功能,促使人体气血流 通,改善其病理环境,从而使 人体增强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 疾病的作用。,推拿疗法,运用保健推拿能疏经通络,运行气血、消肿止痛,调和营卫、养心安神、平衡阴阳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