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由来第二节 美学的学科性质第三节 美学的研究内容第四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由来,美学思想与言论,中外古今早就有之;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近代之事。美学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专门著作的出现;二、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绪论 美学概论,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由来一、美学学科的诞生二、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三、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四、建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美学,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由来,一、美学学科的诞生 1.标志: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加登美学。 2.人心理结构分为知、情、意,知即理性认识,对应逻辑研究;意为意志,对应伦理学。 3
2、.美学学科“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是“对以美的方式思维过的东西所作的共相的理论考察”。,第一节 美学学科的由来,二、美学在中国的传播 (一)早期介绍 1878年,德国来华传教士花之安大德国学校论略(重版改为泰西学校论略或西国学校。 1883年,日本学者中江笃介翻译法国学者维伦 “lesthtigue” ,命名为维氏美学。1897年,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时,依日本书目名列上“美学”。 1902年,王国维翻译牧漱五一郎教育教科书和桑木严翼哲学概论时,也移用了“美学”一词。 1903年,王国维在哲学辨惑中也云:“夫既言教育,则不得不言
3、教育学;教育学者实不过心理学、伦理学、美学之应用。”,二、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二)中国现代主要美学家及其著作 王国维:1904年红楼梦评论,1907年人间词话; 吕 澂:1924年美学概论,1935年现代美学思潮; 黄忏华:1924年美学略史; 李石岑:1925年美育之原理(列为教育丛书第21种出版); 陈望道:1927年美学概论; 范寿康:1929年美学概论; 宗白华:“散步美学” 朱光潜:1948年谈美,1936年文艺心理学,1943年诗论; 金公亮:1943年美学原论; 傅统先:1948年美学纲要; 蔡 仪:1950年新美学。,二、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三)中国现代主要美学理论 王国维:境
4、界说; 朱光潜:情趣说; 蔡 仪:美是典型说; 宗白华:意境(艺境)。,二、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四)中国现代美学研究评估 王国维:现代美学第一人(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 朱光潜:形式深化-西化(文艺心理学,诗论); 宗白华:内涵深化-中国化(“散步美学”)。,三、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一)三个阶段 20世纪50到70年代; 70年代末到80年代; 80年代末至今,三、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二)主要理论 主观论美学。代表:吕荧和高尔泰。 客观论美学。代表:蔡仪。 主客观统一论美学。代表:朱光潜。 实践美学。代表:李泽厚。,主观论美学,吕荧:“美是人的概念”,“美是人的社会意识” 。高尔泰:“大自然
5、给予虾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缺少什么,但是虾蟆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所谓美。原因只有一个:人觉得它是不美的。”,主观论美学,朱光潜:“依吕荧的逻辑,只要有美的观念就有美,我们人可以睡在床上把眼睛闭起,让美的观念在脑里打转,于是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等就万美皆备于我了。”,客观论美学,(一)美在客观。 (二)美是典型。,客观论美学,蔡仪:“一切生物的常态几乎都是均衡的,其中尤以一切动物的常态几乎都是对称的。而且天体、地球、行星均是均衡对称的。因此均衡和对称原是事物形体的普遍性,形体是均衡或对称的,单就形体说是美的。至于画家的以偃卧的石松、欹斜的弱柳入画,虽然不能表现生物形体上的普
6、遍性,却能表现出它们枝叶向荣的不屈不挠的欣欣生意,就是表现生物的最主要的普遍性了。”,客观论美学,缺陷: 一、形而上的机械性; 二、把美学研究局限于认识论的范围,而且缩小到被动的反映论上; 三、美是典型观点完全建立在事物的种性等级的基础上。,主客观统一论美学 (一首诗、一个定义、一个公式),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在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主客观统一论美学 (一首诗、一个定义、一个公式),美的定义:“如果给“美”下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主客观
7、统一论美学 (一首诗、一个定义、一个公式),美的公式:物甲(客观)+美感(主观)=物乙(即主客观统一的“物的形象”,也就是艺术品、美),实践美学,20世纪50年代: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认为,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 所谓客观性,不是指物的自然性或典型性,而是指物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又不是主观的社会意识或社会情趣,而是指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属性。,实践美学,“美,与善一样,都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在人类以前,宇宙太空无所谓美丑,就正如当时无所谓善恶一样。美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美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包含着社会发
8、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的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 (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实践美学,“自然美既不在自然本身,又不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而与社会现象的美一样,也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实践美学,“我们感到国旗美,是因为国旗本来就是美的反映。那么,国旗本身又美在哪里呢?是不是因为这块贴着黄色五角星的红布“显现了”什么“普遍这种属性”“均衡对称”之类的法则呢?当然不是。一块红布、几颗黄星本身并没有什么美,它的美是在于它代表了中国,代表了这个独立、自由、幸福、伟大的国家、人民和社会,而这种代表是客观的现实。这也就是说,国旗这块红布、黄星,本身已成了人化的对象,它本身已具有了客
9、观的社会性质、社会意义,它是中国人民“本质力量的现实”,正因为这样,它才美。”,实践美学,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实践美学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完整的理论: 一、实践是一种主体性实践。 二、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 三、实践就是自然的人化。 四、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诞生出来的,是社会历史的结果。,四、建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西方美学思想 当代审美体验,第二节 美学的学科性质,一、人文科学二、价值科学三、审美科学,一、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特征1.人类自身精神形态的科学。 2.评价性的科学。 3.创造性的科学。 4.始终不脱离对象的具体感性性。,一、人文科学,美学与其
10、他学科的区别:一、美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二、美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区别,第三节 美学的研究内容,一、美学应该以审美关系为出发点。二、审美主体是美学研究的重点。三、美的范畴是美学的核心内容。,第四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一、美学研究应该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体现 民族意识。 二、美学研究应该倡导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 三、美学研究应该提倡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四、美学研究应该倡导思辩与实证的统一。 五、美学研究应该倡导体与用的统一。,第一章 美的本质论,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 1.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
11、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 5.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但美虽然与可欲有某种联系,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第一章 美的本质论,第一节 美的本质的历史探讨第二节 美的本质的逻辑建构,第一节 美的本质的历史探讨,一、美的客观论二、美的主观论三、美的主客观统一论四、美的关系论,一、美的客观论,(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把美看成某种事物的客观属性。(二)从客观精神世界中探求美。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中寻找美。,一、美的客观论,(一)从事物的客观
12、属性中探求美 蔡仪: 1.美在客观。 2.美是典型。,一、美的客观论,(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何谓典型?任何事物都是个别性与种类一般性的统一,在个别性中充分地显现了种类的一般性,充分地表现出该类事物的本质,就是典型。,一、美的客观论,(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举例 “一切生物的常态几乎都是均衡的,其中尤以一切动物的常态几乎都是对称的。而且天体、地球、行星均是均衡对称的。因此均衡和对称原是事物形体的普遍性,形体是均衡或对称的,单就形体说是美的。至于画家的以偃卧的石松、欹斜的弱柳入画,虽然不能表现生物形体上的普遍性,却能表现出它们枝叶向荣的不屈不挠的欣欣生意,就是表现生物的最主要的普遍性
13、了。”,一、美的客观论,缺点: 一、形而上的机械性; 二、把美学研究局限于认识论的范围, 而且缩小到被动的反映论上; 三、建立在事物的种性等级基础上。,一、美的客观论,李泽厚:“美是客观社会性的存在”.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 “美,与善一样,都只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在人类以前,宇宙太空无所谓美丑,就正如当时无所谓善恶一样。美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美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具体的社会形象和自然形象。” “自然美既不在自然本身,又不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
14、的,而与社会现象的美一样,也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一、美的客观论,“我们感到国旗美,是因为国旗本来就是美的反映。那么,国旗本身又美在哪里呢?是不是因为这块贴着黄色五角星的红布“显现了”什么“普遍这种属性”“均衡对称”之类的法则呢?当然不是。一块红布、几颗黄星本身并没有什么美,它的美是在于它代表了中国,代表了这个独立、自由、幸福、伟大的国家、人民和社会,而这种代表是客观的现实。这也就是说,国旗这块红布、黄星,本身已成了人化的对象,它本身已具有了客观的社会性质、社会意义,它是中国人民“本质力量的现实”,正因为这样,它才美。”,一、美的客观论,所谓客观性,不是指物的自然性或典型性,而是指物的社
15、会性。 所谓社会性,不是主观的社会意识或社会情趣,而是指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属性。,一、美的客观论,客观社会性如何形成和统一?自然的人化:经由社会实践的改造,自然从与人无关、与人为敌的自在状态变成与人有关、有益的、为人的对象。在这一“人化”的过程中,自然和人类社会发生了客观关系,具有了社会意义。美就是这样一种在人类实践即人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客观的社会属性。,一、美的客观论,毕达哥拉斯学派: “秩序和比例是美的和有用的,而无序和缺乏比例则是丑的和无用的。” “没有一门艺术的产生不与比例有关,而比例正存在于数之中。所以,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因此,雕塑和绘画中存在着某种比例。由于这种比例,它们达到
16、了完满的和谐。”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一、美的客观论,亚里士多德:“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显然是许多事物的原因,数理诸学自然也必须研究到以美为因的这一类因果原理。” “无论是活的动物,还是任何由部分组成的整体,若要显得美,就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即不仅本体各部分的排列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不是得之于偶然的体积,因为美取决于体积和顺序。”,一、美的客观论,托马斯阿奎那:“善是欲念的对象而另一方面,美则是认识能力的对象,因为我们将看上去使人愉悦的东西称作是美的。这样,美即在恰当的比例;因为感官喜爱比例恰当地事物,是由于事物与感官本身相近似。由于感官
17、与所有的认为能力都是一种理性,也因为认识是借助于同化而产生的,而同化涉及形式,所以,美严格地讲属于形式因的范畴。”,一、美的客观论,托马斯阿奎那十分强调形式,他认为美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是事物的整体性或完善,因为有缺陷的东西其结果必是丑的; 第二是恰当的比例或和谐; 第三是明晰,因此具有鲜明色彩的东西才能被称作是美的。”,一、美的客观论,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蛇线形,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转,能使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如果在可能想象得出来的多种多样的波状线中只有一种线条真正称得上是美的线条,那末,也只有一种准确的蛇线形,我把它叫做富有吸引力的线条。”,一、美的客观论,优点:
18、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缺点: 1.脱离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来谈美的本质。 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还不能保证符合形式规律的事物是美的。 3.不适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诸多事物的美。,一、美的客观论,普列汉诺夫:“谁都知道,这幅壁画的主题是耶稣与他的门徒们相处的整个历史中的那个充满强烈戏剧性的瞬间,也就是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的那一瞬间。辽奥纳多达芬奇的任务就是要描绘由于自己的可怕的发现而深深感到悲痛的耶稣本人的心境,以及那些不相信在他们这样一个小小的家庭中竟会有叛徒存在的门徒们的心境。如果这们画家认为光线是画中的主角,那么他也就不会
19、想到要去描绘这出戏剧了。 ”,一、美的客观论,(二)从客观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柏拉图:美本身是美的理念。他认为,“有永远美本身或美的理念”,而且现实世界中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美的理念”。这种美的理念“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它不是在此点美,在另一点丑;在此时美,在另一时不美;在此方面美,在另一方面丑;它也不是随人而异,对某些人美,对另一些人就丑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一、美的客观论,罗马的普罗提诺:世间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理型。他又称理念为理性,认为“由于理性的原故,
20、灵魂是美的,其他的事物则因为灵魂赋予它们以形式而是美。”无论理性还是灵魂,都来自于“神”,“物体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下,由于分享了来自于神那里的理性,而成为美的了。”,一、美的客观论,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美就是理念,所以从另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说得严格一点,真与美却是有分别的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美的客观论,黑格尔认为,美有两个要求:一、美要符合理念的真实性;二、理念还要直接呈现于客观现实的外
21、在现象中,显现为感性形象,成为我们感官感知的对象.即:美一方面是理念,另一方面还必须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美的客观论,理念为什么要显现自己呢? 人在实践上的需要。理念之所以要通过感性形象把自己显现出来,那是由于美和艺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灵的需要,把以通过实践的方式,“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实践,改变外在事物,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一、美的客观论,黑格尔:“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
22、他看出自己活动的结果。”,二、美的主观论,英休谟:美存在于人的心灵里 德康德:美是主观的,不依赖于存在 德费希特:和谐存在于听者的心灵里面 德费歇尔:没有一个主体,美就决不存在 意大利克罗齐:美是属于心灵的力量,1.从当下美感经验探讨美2.从深层心理结构探讨美,1.从当下美感经验探讨美 斯宾诺莎:“外物接于眼帘,触动我们的神经,能使我们得舒适之感,我们便称该物为美;反之,那引起相反感触的对象,我们便说它丑。另外,外物刺激我们的嗅觉,而有香臭;外物刺激我们的味觉,而有浓淡;外物刺激我们的触觉,而有坚柔轻重。最后,外物刺激吾人的听觉而有噪音、乐音与和声。而和声特别迷人,竟至使人相信上帝也爱听和声。
23、甚至有些哲学家竟确信天体的运行也组成一种和声。这一切都足以充分表明人们评判事物无不凭其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无不以经想象所渲染过的东西当代事物本身。”,休谟:“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哲学或常识所提出来用以说明美和丑的差别的一切假设,我们就将发现,这些假设全部都归结到这一点上:美是一些部分的那样一个秩序和结构,它们由于我们天性的原始组织,或是由于习惯、或是由于爱好,适于使灵魂发生快乐和满意。这就是美的特征,并构成美与丑的全部差异,丑的自然倾向乃是产生不快。因此,快乐和痛苦不但是美和丑的必然伴随物,而且还构成它们的本质。”,“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24、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每个人应该默认他自己的感觉,也应该不要求支配旁人的感觉。要想寻求实在的美的或实在的丑,就象想要确定实在的甜与实在的苦一样,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探讨。”,吕荧:美是人的主观意识,“美是人的概念”,“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认为同一个东西,有人以为美,有人以为不美,这足以证明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朱光潜:“依吕荧的逻辑,只要有美的观念就有美,我们人可以睡在床上把眼睛闭起,让美的观念在脑里打转,于是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等就万美皆备于我了。”,高尔泰: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被人感到就存在,不被人感到就不存在。“大自然给予虾蟆的,比之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缺
25、少什么,但是虾蟆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所谓美。原因只有一个:人觉得它是不美的。” 80年代,高尔泰提出:“美是自由的象征”,自由“首先是一种认识,一种高向,一种包含着目的、意识、趋向在内的主体性心理结构”。,2.从深层心理结构探讨美,弗洛伊德:潜意识荣格:集体无意识.,弗洛伊德:“这门科学的本身很少能独立担负起处理某一个问题的全责,但它似乎注定要对许多的智识领域提供最有价值的援助。”,我们必须放弃这种高估的想法,即意识乃是真正了解精神事件不可或缺的基本。就像利普士所曾说过的,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潜意识是较大圆圈,它包括了“意识”这小圆圈;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个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
26、意识也许停留在那阶段上,不过却具有完全的精神功能。潜意识是真正的“精神实质”。,“力必多理论”(Libido-theory):当我们试图理解神经症紊乱时,性本能特别具有意义。实际上可以这么说,神经症是性功能特有的紊乱。一般说来,一个人能否犯神经症取决于它的力必多的力量,取决于满足力必多以及力必多找到出路、得到满足的可能性。神经症的形式,由当事人的性功能在其发展过程中多选择的道路所决定,或者,如我们所称,取决于他的力必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固结(fixation)。靠某种特别、并不简单地影响头脑的技巧,我们得以使很多组神经症的本质明白无误地显露出来,进而对这些神经症作出辨别。我们的治疗努力在某
27、类神经症上取得成功。这类神经症起因于自我本能与性本能的冲突,因为在人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性本能的要求(这当然远远延展到个人之外),似乎对自我(ego)的自存(self-preservation)或自尊构成了威胁。自我于是采取了防卫措施,拒绝给性本能要求以满足,并迫使性本能走上替代满足(substitutive gratifacation)的小道。这种替代满足表露出来就是神经症的症状。心理分析的治疗方法能够使这种压抑过程得到修正,并给冲突带来某种与健康相协调的较好解决办法。,当你认为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你的性本能,并且可以忽视其目的的时候,你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结果,这些性本能起来反抗了,在
28、黑暗中走了我们的路,以推翻这种压迫。它们以你无法制裁的形式,强行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它们如何达到了这一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了它们的目的,你却不得而知;你只知道它们的行动的结果以及你所感受到的痛苦的症状。于是,你不承认这是被你自己抛弃了的动机的产物,不知道这是它们的替代满足。,梦的下意识冲动和日常的残渣有其连属的关系,所以对清醒时的生活始终有极密切的关注,就因为如此,梦之于精神分析的工作,就具有了双重价值:一方面梦的分析可以显示其为某一被抑制的愿望的实现;另一方面,梦的分析又是昨日以前的前意识活动的延续,其中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主题,并以之表达一种决心、警告、反省,或者也可以表达一种愿望的实现。精神
29、分析应用于梦的时候,是两头兼顾的,不但用以获悉病人的意识状况,也用以看透病人的下意识过程。此外,由于梦可以深入到孩提时代那些早已为病人遗忘的资料,精神分析在这方面也获益不少,因为借梦的解析之助,可以克服大部分的婴儿期遗忘的现象,从这一点看来,梦已做到从前催眠术所能做到的一部分。,“儿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开始对母亲形成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他认为母亲属于他一个人,因此感到父亲是争夺他个人财产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小女孩认为母亲干扰了她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并认为母亲占据了她本应有的位置。观察表明,这种情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我们把它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nplex)。它在儿童的心理生
30、活中扮演着一个固定的异常重要的角色。”,荣格:“我们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是指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一定的心理倾向,意识即从这种心理倾向中发展而来.在人体的生理心理结构中,我们发现了各种早期进化阶段的痕迹.我们可以推测,人的心理在结构上也同样遵循种系发生的规律.事实上,当意识黯然无光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麻醉状态和癫狂状态下,某些心理产物心理内容就浮到表面并显示出心理发展处于原始水平的特征.”,美的主观论的批判: 1.忽视了美的普遍性法则。 2.忽略了客观形式要素的作用。,三、美的主客观统一论,朱光潜的一首诗、一个定义、一个公式 一首诗: 苏轼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在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31、何不于君指上听?,三、美的主客观统一论,一个定义: “如果给“美”下一个定义,我们可以说,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三、美的主客观统一论,美的公式: 物甲(客观)+美感(主观)=物乙(即主客观统一的“物的形象”,也就是艺术品、美),四、美的关系论,关系论认为:美既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物与心之间的关系;美既不是纯主观,又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存在于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中。,四 美的关系论,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关系探讨美.贺拉斯:如果画家作了这样的一幅画:上面是个美女的头,长在马颈上,四肢是由各种动物的肢体拼凑起来的,四肢上又
32、覆盖着各色羽毛,下面长着一条又黑又丑的鱼尾巴,朋友们,如果你们有缘看见这样一幅画,能不捧腹大笑吗”,四 美的关系论,最早作为理论基础:狄德罗 在我们称之为美的一切事物所共有的品质中, 我们将选择哪个品质来说明以美为标记的东西呢?哪个品质?很明显,我以为只能是这样一个品质:它存在,一切事物就美,它常在或不常在,如果它有可能这样的话,物体就美得多些或少些,它不在,物体就不再美了; 它改变性质,美也随之改变类别; 与它相反的品质会使最美的东西变得讨厌和丑陋,总而言之,是这样一个品质,美因它而产生而增长,而千变万化,而衰退,而消失.然而只有关系这个概念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第二节 美的本质的逻辑建构
33、,一、美的可定义性问题 二、美的观念: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三、美的问题:在人生与创造之间 四、人的本质的全面预设 五、美的本质的逻辑建构 六、美的层次性,一、美的可定义性问题,现代美学家否定美的可定义性原因:一、美和艺术观念的变化二、国际交流与对话,二、美的观念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一、物品二、人品,三、美的问题-在人生与创造之间,一、人生 1.人生的意识 2.人生的反思与反悔 3.人生的价值 二、创造,四、人的本质的全面预设,1.自然性与物质性。2.社会性与精神性。3.历史性。,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
34、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五、美的本质逻辑建构,1人是“世界的美”.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美是自由的形象。4美在创造中。,六、美的层次性,1.自然物质层; 2.知觉表象层; 3.社会历史层; 4.心理意识层。,第二章 美感论,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世界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
35、,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第二章 美感论,美感的特性:1. 个体主观性。 2. 社会性。 3.创造性。 4.无功利性。,第二章 美感论,第一节 美感的产生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第三节 美感的心理功能第四节 美感的心理特征,第一节 美感的产生,一 美感的产生 美感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的。 劳动如何创造了人? (一)人源于动物,是以动物性本能为基础的。 (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超越了动物,与动物有了本质差别,从兽性发展到了人性。,第一节 美感的产生,二、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1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2.美感
36、的存在,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3美感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4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一、西方学者对审美活动中感觉器官分析 1.古希腊:柏拉图:“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2.文艺复兴:达芬奇把眼睛特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眼睛叫做心灵的窗子,它是知解力用来最完满最大量地欣赏自然的无限的作品的主要工具;耳朵处在其次,它就眼睛所见到的东西来听一遍,它的重要性也就在此。”,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3.18世纪英国学者夏夫兹别里把对美的感受通过生理的感觉联系到人的心理活动:“他欣赏美,要通过一种较高尚的途径,要借助于最高尚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心
37、和他的理性。”他认为,人的视听感官之上还有属于心灵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内在感官”,或人的“第六感官”。,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4.德国理性主义者:虽然用理性反对感觉经验,却因此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分了开来。他们认为美就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敏锐的感受力”是人的感性认识必须具备的禀赋。心灵正是通过作为生理基础的外在感官去获得审美感受的材料的。,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5.费尔巴哈特别强调人的感官和感觉的意义。 “如果我的灵魂的审美力是坏的,我怎么能够感觉到一幅美的图画是美的呢?我自己虽然不是画家,没有亲手产生出美的力量,我却有审美的感觉,审美的智慧,所以我才感觉到我外面的美。”,
38、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费尔巴哈还把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区别开来,认为只有人的感觉才能产生美感。“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他感性作用不像动物那样有限,而是绝对的。”“感官是人和动物共通的,但只有在人身上,感官的感觉从相对的、从属于较低的生活目的本质成为绝对的本质、自我目的、自我享受。只有人,对星星的无目的的仰望能够给他以上天的喜悦;只有人,当看到宝石的光辉,如镜的水面,花朵和蝴蝶的色彩时,沉醉于单纯视觉的欢乐;只有人的耳朵听到鸟儿的啭声、金属的铿锵声、溪流的潺潺声、风的飒飒声时,感到狂喜。”,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6.19世纪中叶后,由于自然科学的发达,美学的研究从哲学的思辩转向科学的实验。 1
39、871年,费希纳开始创立实验美学,倡导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即实验、观察、内省和核对等方法,以区别于柏拉图、康德、黑格尔以来的思辨的、逻辑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该派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同时主要通过实验,测量颜色、形状、声音等对于感觉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心理上所发生的作用。这就是实验心理学的美学。,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二 美感作为一种感觉一般特征:美感也是一种感觉,也符合感觉的基本特点。 1)美感是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构成的。 2)美感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声、味、气息和触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 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40、。,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三、人的美感的生理机制与动物性感觉的区别 1.人在感觉能力上并不一定超过动物,但人的感觉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社会性的特点。 2.动物的感觉是一次性的,缺乏积累性,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觉则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因而能逐步完善。,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四、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基本原因 1人的感觉特别是视听感觉,能够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人的感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所以能既是认识的器官,又是审美的器官。 3人的感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 4人的感觉还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从而把有限的感觉能力推向无限丰富的体验。 5人的感觉器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锻炼,
41、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了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感觉,并且使得器官变得灵敏,为人具有高度的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
42、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世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第三节 美感的心理功能,一、感受与直觉 二、知觉与表象 三、想像与联想 四、情感与通感,第四节 美感活动的心理特征,一、审美欣赏活动的表层心理特征 1.形象的直觉性 2.注意的集中性 3.感受的完整性 4.想像的生动性。,第四节 美感活动的心理特征,二、美感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 1.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 2.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 3.抽象性与具象性矛盾的统一 4.直觉性与非直觉性矛盾的统一 5.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43、矛盾的统一,第三章 美的范畴论,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第二节 自然与雕饰第三节 悲剧性与喜剧性第四节 丑,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一、壮美壮美又叫阳刚之美,是审美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清代姚鼐复鲁絜非书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土而战之。”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曾经将崇
44、高分为两种:“崇闳之美,有至大至刚两种。至大者如吾人在大海中,惟见天水相连,茫无涯涘。又如夜中仰数恒星,知一星为一世界,而不能得其止境,顿觉吾身小虽微尘不足为喻,而不知何者为所有。其至刚者,如疾风震霆,复舟倾屋,洪水横流,大山喷礴,虽有拔山盖世之气力,亦无所施,而不知何者为好胜。夫所谓大也,刚也,皆对待之名也。”,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西方最早提出最系统论述崇高的是古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他对凯齐留斯的论崇高不满,用书信体形式写出了自己的论崇高。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而且,从根本上说,崇高的作品,来自伟大的心灵
45、,“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大自然把人放到宇宙这个生命的大会场里,让人不仅来观赏这全部宇宙壮观,而且还热烈地参加其中的竞赛,它就不是把人当成一种卑微的动物;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因此,这整个宇宙还不够满足人的观赏和思索的要求,人往往还要游心于八极之外。一个人如果四方八面把生命谛视一番,看出一切事物凡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和优美的都巍然高耸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人是为什么生在世间的。因此,仿佛是按照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所欣赏的不是小溪小涧,尽管溪涧也很明媚而且有用,而是尼罗河,多瑙河,尤其是海洋。”,
46、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它和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上的两相基本范畴的,是博克。 1757年,他出版了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一书,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把对于优美与崇高的研究提到美学的高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他认为,人有两种情欲:自我保存和情欲和社交的情欲。其中自我保存的情欲起源于恐惧和痛苦。当庞然大物威临我们,我们心灵为它们所震慑,所占有,失去了活动和推理的能力,从而使人被一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着,这时,我们的感觉到是恐惧和痛苦。但是,如果我和这些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对象并不威胁到我的安全,这时我们的感觉,就不是可怕,而是惊叹和赞赏。这种感觉就是崇
47、高感。它实际上来自于恐惧和痛苦的消除,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是克服了痛感之后的审美快感。,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康德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崇高观,并从理性角度对崇高进行了分析。他早期的受经验主义影响,注意从经验事实出发来考察美和崇高问题。1764年,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 后来,1790年,他在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把审美对象分成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两个部分,但已经纳入先验论的领域。,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严格说来,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的感性形式里,而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这些观念虽然不可能找到与它们合适的表现形式,所以可以在心灵中激发出来,召唤出来。例如为暴风雨所震荡的海洋,就不能称之为崇高。它
48、的形状是可怕的。一个人必须在心里事先储存了大量的观念,他在直观海景时把感情提升到了顶端,那种感情方才是崇高-我们说它崇高是因为心灵这时被激发了起来,抛开了感觉,而去体会更高的符合目的性的观念。”,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陆空 毕尔兹利在美学:从古希腊到现代一书中评价康德崇高观:“美和崇高有两点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审美判断的宾语,在逻辑形式上都是单称判断,但却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它们本身所提供的快乐,都不依赖于感官,或者不依赖于理解力的明确概念。但是,美和崇高有两个方面是相反的:美联系于形式,因为它所关涉的是有限的对象;而崇高则涉及到的是有关无限的经验。美建立在对象的合目的性面,它看起来,似乎是事先适合
49、于我们的判断力;崇高则为对象所激,似乎是要用暴力干扰我们的想像力。”,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康德把崇高分为力学的崇高和数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主要是体积的大,这种体积的大,不能用数学的方式来算,也不能和逻辑的文式来推论,而只能通过目测,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力学上的崇高,主要指威力而言。,第一节 壮美与优美,“粗犷的、威胁着人的陡峭悬崖,密布苍穹、挟带着闪电惊雷的乌云,带有巨大毁灭力量的火山,席卷一切、摧毁一切的狂飙,涛呼潮啸、汹涌澎湃的无边无际的汪洋,以及长江大河所投下来的巨瀑,还有他诸如此类的东西它们那巨大的威力使得我们抗拒的力量相形见绌,渺不足道。但是,只要我在安全之境,那么,它们的面目愈是狰狞可怕,就对我们愈是具有吸引力。我们欣然把他们称为崇高,那就因为它们把我的灵魂的力量提升到了那样一高度,远远地超出了庸俗的平凡,并在我们的内心发现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意抵抗力量,它使我们勇气去和自然这种看来好像是全的力量,进行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