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特征的阵列,1. 阵列的优点 (1)创建阵列是重新生成特征的快捷方式。 (2)阵列是参数控制的。因此,通过改变阵列参数,比如实例数、实例之间的间距和原始特征尺寸,可修改阵列。 (3)修改阵列比分别修改特征更为有效。在阵列中改变原始特征尺寸时,Pro/ENGINEER 自动更新整个阵列。 (4)对包含在一个阵列中的多个特征同时执行操作比操作单独特征更为方便和高效。例如,可方便地隐含阵列或将其添加到层。,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Pro/ENGINEER中阵列类型有如下几种。 尺寸(Dimension):通过使用驱动尺寸并指定阵列的增量变化来控制阵列。尺寸阵列可以为单向或双向。 方
2、向(Direction):通过指定方向并使用拖动控制滑块设置阵列增长的方向和增量来创建自由形式阵列。方向阵列可以为单向或双向。 轴(Axis):通过使用拖动控制滑块设置阵列的角增量和径向增量来创建自由形式径向阵列。也可将阵列拖动成为螺旋形。 填充(Fill):通过选定栅格用实例填充区域来控制阵列。 表(Table):通过使用阵列表并为每一阵列实例指定尺寸值来控制阵列。 参照(Reference):通过参照另一阵列来控制阵列。 曲线(Curve):通过指定沿着曲线的阵列成员间的距离或阵列成员的数目来控制阵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注意: 使用尺寸阵列时,在阵列的方向上被阵列
3、的特征必须有驱动的尺寸,否则就无法进行该方向的尺寸驱动阵列。 对于单向或双向的线性阵列,当驱动尺寸无法有效建立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方向阵列来实现。因为方向阵列中的定位基准面更加易于获得。 对于角度方向的尺寸阵列,如果驱动尺寸无法建立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轴阵列方式来实现。 Pro/ENGINEER 不会将基准曲线的线型属性转换到其阵列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2. 阵列的具体操作 下面对尺寸、方向、轴三种阵列方式做基本说明。 (1)尺寸阵列。 Step 1 选取要阵列的特征,然后单击 按钮。打开阵列仪表板,默认阵列类型设置为尺寸。在第一方向用于阵列的尺寸收集器被激活。 St
4、ep 2 在第一方向选取用于阵列的尺寸。打开图形窗口中的组合框,其中尺寸增量的初始值等于尺寸值。输入或选取一个值作为尺寸增量。 Step 3 要在第一方向选取用于阵列的多个尺寸,可按住Ctrl键,为每个选定尺寸指定增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 Step 4 在仪表板中的文本框中输入第一方向(包括阵列导引)的阵列成员数。默认阵列成员数为 2。 Step 5 要创建双向阵列,可单击仪表板上第二方向上用于阵列的尺寸收集器将其激活,然后选取尺寸、指定尺寸增量,并在文本框中输入第二方向阵列成员数,以及阵列的特征的间距。 Step 6 在对话栏中,单击 按钮。系统将阵列被选定的特征。
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2)方向阵列。 Step 1 选取要阵列的特征,然后单击 按钮。打开阵列仪表板。 Step 2 将阵列类型设置为方向。在对话栏中从【阵列类型】列表框内选取方向,对话栏的布局将发生变化。第一方向的收集器变为活动状态。 Step 3 选取以下条目之一来用作方向参照。 直边。 平面或平曲面。 线性曲线。 坐标系的轴。 基准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系统会在选定方向上创建包含两个成员(用黑点表示)的默认阵列。 Step 4 输入第一方向的阵列成员数。 Step 5 要更改阵列成员之间的距离,可在增量文本框中输入阵列成员之间的距离,也可
6、拖动放置控制滑块。 Step 6 要在另一方向上添加阵列成员,单击第二方向收集器,然后选取第二方向参照。 Step 7 在框中输入以标签 2 开头的第二方向阵列成员数。 Step 8 通过输入增量或通过拖放第二方向的放置控制滑块来调整第二方向各成员之间的距离。 Step 9 要反转阵列的方向,对各个方向单击 按钮,或输入负增量。 Step 10 在对话栏中,单击 按钮。系统将阵列选定的特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3)轴阵列。 Step 1 选取要阵列的特征,然后单击 按钮。打开阵列仪表板。 Step 2 将阵列类型设置为轴,从仪表板的【阵列类型】列表框中选取轴,仪表板的
7、布局将发生变化。 Step 3 选取或创建基准轴作为阵列的中心。系统就会在角度方向创建默认阵列。阵列成员以黑点表示。 Step 4 可根据设计要求调整阵列。要指定角度方向的阵列成员数,可在仪表板的文本框内输入个数。 Step 5 使用以下一种方法在角度方向上排列阵列成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 要指定阵列成员之间的角度,在数字框内输入角度值,或从预定义的角度列表中进行选取。 要指定角度范围,使所有阵列成员在该范围内等间距分布,单击 按钮,然后在文本框内输入角度范围,或从预定义的角度列表中进行选择;要在径向(第二)方向添加阵列成员,请在文本框内输入以标签 2 开头的成员数;
8、要在径向方向排列成员,请在文本框内输入成员之间的距离;要反转阵列的方向,对各个方向单击 按钮,或输入负增量;要使阵列成员与径向方向垂直,单击 按钮。 Step 6 在对话栏中,单击 按钮。系统就会创建阵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3. 阵列操作范例 (1)尺寸阵列实例的操作步骤。 Step 1 打开文件pattern.prt。 Step 2 选择圆柱实体后单击 按钮打开阵列仪表板。 Step 3 默认情况下为尺寸阵列方式。 Step 4 用鼠标单击以FRONT面为标注基准的尺寸数字,并指定尺寸增量为10(每两个阵列特征在该方向的间距为10),在仪表板的该尺寸阵列方向的文本框
9、中输入5。单击仪表板上第二方向上用于阵列的尺寸收集器将其激活,然后选取以RIGHT面为标注基准的尺寸、指定尺寸增量为10,并在文本框中输入第二方向阵列成员数5。阵列成员以黑点显示,如图4-1所示。所做的基本设置也如图4-1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 Step 5 单击 按钮生成图4-2所示的特征。 (2)方向阵列实例的操作步骤。 Step 1 打开文件pattern.prt。 Step 2 选择圆柱实体后单击 按钮打开阵列仪表板。 Step 3 将阵列类型设置为方向。在对话栏中从【阵列类型】列表框内选取方向,对话栏的布局将发生变化。第一方向的收集器变为活动状态。 Ste
10、p 4 选取FRONT面为第一方向,并将距离改为10,阵列数目改为5,单击 按钮将方向改变为向屏幕内,阵列成员将以黑点显示,如图4-3所示。 Step 5 单击第二方向收集器,选择RIGHT面为该方向的参考面,并将距离改为10,阵列数目改为5,阵列成员将以黑点显示,如图4-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1 特征的阵列, Step 6 单击 按钮,生成图4-4所示的特征。 (3)轴阵列实例的操作步骤。 Step 1 打开文件pattern_a.prt。 Step 2 选择圆柱实体后单击 按钮打开阵列仪表板。 Step 3 将阵列类型设置为轴。在对话栏中从【阵列类型】列表框内选取轴,对话栏的
11、布局将发生变化。 Step 4 选取大圆盘的基准轴作为阵列的中心,设定阵列数目为6,角度为60度如图4-5所示。模型中将以黑点显示阵列的成员。 Step 5 单击 按钮生成图4-6所示的特征。,上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4.2.1 粘贴命令 粘贴命令从属于复制命令,必须将复制命令执行后才可以使用这个命令。粘贴命令的使用特点就是将已经存在的特征在基本信息不变的情况下复制出新的特征。所谓基本信息不变是指原特征是拉伸,新特征也只能是拉伸特征;原特征是旋转,新特征也只能是旋转;原特征是孔特征,新的特征也只能是孔特征等。也就是特征的生成方式是不能变的,但新特征的位置、尺寸等可以改变。下面以例子来
12、进行相应的说明。 注意:复制命令在使用时必须先选择特征,然后再选择复制命令才可以执行复制命令。否则复制命令是无法执行的。,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粘贴操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tep 1 打开模型文件COPY_1.PRT。 Step 2 本实例中有4个特征,基体是拉伸特征,基体上有一个孔特征、一个拉伸特征、一个旋转特征。 Step 3 选择圆盘上的拉伸2实体特征,然后单击【粘贴】命令 ,单击 按钮(粘贴),此时出现拉伸操作仪表板。所不同的是在【放置】选单下不是定义而是编辑,如图4-8所示,可以通过编辑来重新定义复制出来的特征的位置和大小。 Step 4 单击【编辑】按钮,弹出如图4
13、-9所示的【草绘】对话框。选择圆盘(拉伸1)顶面为草绘面,单击【草绘】按钮后进入草绘模式。 Step 5 放置复制特征的位置,修改复制特征的截面大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进入草绘后,光标上显示原特征的基面图形,移动光标,截面图形也跟着移动。将截面图形移动到坐标原点处,如图4-10所示。 单击鼠标左键,放置截面在该位置,出现定位的尺寸如图4-11所示。修改定位尺寸为零,截面尺寸不改。 单击 按钮完成截面位置的放置,退出草绘环境。在仪表板中可以修改实体特征的高度以及成长方式,此处不做修改(读者可以自己进行改变练习)。 Step 6 生成拉伸2的粘贴复制特征。 仪表板的参数设
14、置完成后,单击 按钮生成粘贴复制特征,如图4-1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 Step 7 在模型树中选择旋转实体特征,然后单击【粘贴】命令 ,单击 按钮(粘贴),此时出现旋转操作仪表板。所不同的是在【放置】选单下不是定义而是编辑,如图4-13所示,可以通过编辑来重新定义复制出来的特征的位置和大小。 Step 8 单击【编辑】按钮,弹出如图4-14所示【草绘】对话框。选择TOP(顶面)为草绘面,单击【草绘】按钮后进入草绘模式。 Step 9 放置截面图形位置,如图4-15所示,尺寸按图标注。单击 按钮完成截面位置的放置,退出草绘环境,默认仪表板的设置(使用者可以自行练习
15、对仪表板参数的修改,这里的修改与第3章的修改相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 Step 10 生成旋转特征的粘贴复制特征,如图4-16所示。 Step 11 孔特征的粘贴复制。 在模型树中选择孔特征,然后单击【粘贴】命令 ,单击按钮(粘贴),出现孔特征创建仪表板,选择被复制出来的孔的放置位置。其他设置与孔创建命令相同。此处将复制的孔放于如图4-17所示的位置,距离FRONT面40、距离RIGHT面零,其他设置不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 Step 12 生成孔特征的复制特征。 完成Step 11的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孔的复制特征,如图4-18所示
16、。 4.2.2 选择性粘贴命令 单击【选择性粘贴】命令 后会先出来一个对话框,如图4-19所示,对话框中的选项含义如下。 【从属副本】选项:选中该选项则复制出来的特征与原特征具有关联性,原特征发生形状尺寸的改变,复制出来的特征也相应改变;取消该选项,原特征形状、尺寸的改变不会影响复制特征的改变。【从属副本】选项组中又有【完全从属于要改变的选项】、【仅尺寸和注解元素细节】两个选项。【完全从属于要改变的选项】复制特征的参照、设置(例如约束)和尺寸将取决于原始特征或原始的特征集(使用该方式获得的复制特征不能进行重新定义);【仅尺寸和注解元素细节】复制特征只能从属于尺寸或草绘,或同时从属于尺寸和草绘。
1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选项:如果不使用这一选项,复制的方式与粘贴复制相近;如果选择该选项将会出现旋转、移动仪表板 ,复制的方式为移动、旋转两种,新复制的特征只改变位置不能改变大小和形状。 【高级参照配置】选项:复制的特征的基准与原特征基准的关系设置。 【从属副本】选项、【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选项这两个选项可以同时选中;【从属副本】选项与【高级参照配置】选项这两个选项也可以同时选中;但【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选项与【高级参照配置】选项不能同时选中,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操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对于不选中【对副本应
18、用移动/旋转变换】选项的操作这里不作讲述,因操作方法与粘贴复制基本相同。对于选中【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选项的操作步骤如下。 Step 1 选择要复制的特征。 Step 2 单击【编辑】【复制】命令,或者单击 按钮,接着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或者单击 按钮。 Step 3 在弹出的【选择性粘贴】对话框中选中【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Step 4 在弹出的仪表板中设置移动或旋转的复制方式。 Step 5 选择移动或旋转的参考基准。 Step 6 设定相对于参考基准的移动的距离或者旋转的角度。 Step 7 单击 按钮完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
19、复制,选择性粘贴范例 1. 旋转实例操作步骤 Step 1 打开文件copy_2.prt。 Step 2 在模型树中选择筋1。 Step 3 单击【编辑】【复制】命令,或者单击按钮,接着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命令或者单击按钮。 Step 4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图4-20进行选择(选中【从属副本】选项组下的【仅尺寸和注解元素细节】选项,同时选中【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在下方弹出移动/旋转复制仪表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 Step 5 单击 按钮,鼠标选择孔的轴为旋转参考轴,并在后面的文本框内输入旋转角度为90,如图4-21所示。 Step
20、 6 单击 按钮完成旋转复制的操作,生成图4-22所示的特征。 Step 7 将文件另存为copy_revolve.prt。 2. 移动实例操作步骤 Step 1 打开文件copy_3.prt。 Step 2 在模型树中选择拉伸2。 Step 3 单击【编辑】【复制】命令,或者单击 按钮,接着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命令或者单击 按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4.2 特征的复制, Step 4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图4-23中进行选择(选中【从属副本】选项组下的【仅尺寸和注解元素细节】选项同时选中【对副本应用移动/旋转变换】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在下方弹出移动/旋转复制仪表板,如图4-23
21、所示。 Step 5 单击 按钮,鼠标选择RIGHT面为移动参考轴,并在后面文本框内输入移动距离为60,如图4-24所示。 Step 6 单击 按钮完成移动复制的操作,生成图4-25所示的特征。 Step 7 另存文件,完成操作。,上一页,返回,4.3 特征的镜像,Pro/ENGINEER中的镜像操作也是在编辑下的一种特征操作,该工具可以将所选择的特征相对于选定基准面以镜像的方式复制出来。基本的操作步骤如下。 Step 1 选择要镜像的特征。 Step 2 单击【编辑】【镜像】命令,或者单击 按钮,下方弹出镜像仪表板 。 Step 3 选择镜像基准面平面后单击 按钮完成镜像操作。,下一页,返回
22、,4.3 特征的镜像,镜像操作范例 镜像操作步骤如下。 Step 1 打开文件copy_2.prt。 Step 2 在模型树中选择筋1。 Step 3 单击【编辑】【镜像】命令,或者单击 按钮,下方弹出镜像仪表板 。 Step 4 选择RIGHT面为镜像基准面。 Step 5 单击 按钮完成镜像操作,生成如图4-26所示的镜像特征。 Step 6 将文件另存为mirror.prt。,上一页,返回,4.4 特征的修改及编辑定义特征,当使用者用鼠标在模型区双击实体特征的时候,会出现对尺寸、剖面、轨迹、公差、表面光洁度或其他特征的编辑修改的状态。具体修改某一项内容时,将光标移到该项目处再双击鼠标左键
23、就可以进行修改了。 对于已经生成的特征,还可以用编辑定义的方式进行尺寸、剖面、轨迹等的修改。基本执行方式为:在模型树中选择要重新定义的特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编辑定义】选项,则会相应地弹出这个特征的设置仪表板。比如是拉伸特征这样应用后就会重新弹出拉伸的仪表板,对已经绘制的拉伸的截面、定位基准、成长方式、成长的具体尺寸等都可以进行重新定义。下面以一个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功能的使用方法。,下一页,返回,4.4 特征的修改及编辑定义特征,这里以拉伸的编辑定义为例来学习这个功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tep 1 新建模型文件edit_1.prt。 Step 2 使用【拉伸】命令建立如图4
24、-27所示的实体,长30、高30、宽30。 Step 3 在模型树中选中该特征,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编辑定义】选项。 Step 4 重新弹出拉伸仪表板,修改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直径30、拉伸高度仍然是30,设置好后单击 按钮完成,则拉伸的特征被改为如图4-28所示的形状。,上一页,返回,图4-1 阵列成员基本设置,返回,图4-2 生成特征,返回,图4-3 阵列设置,返回,图4-4 生成特征,返回,图4-5 阵列设置,返回,图4-6 生成特征,返回,图4-8 【放置】选单,返回,图4-9 【草绘】对话框,返回,图4-10 截面图形在坐标原点处,返回,图4-11 定位尺寸,返回,图4-12 粘贴复制特征,返回,图4-13 【放置】选单,返回,图4-14 【草绘】对话框,返回,图4-15 放置截面图形位置,返回,图4-16 旋转特征的粘贴复制特征,返回,图4-17 复制的孔位置,返回,图4-18 孔的复制特征,返回,图4-19【选择性粘贴】对话框,返回,图4-20 弹出的对话框,返回,图4-21 设置,返回,图4-22 生成特征,返回,图4-23 弹出的对话框,返回,图4-24 设置,返回,图4-25 生成特征,返回,图4-26 生成的镜像特征,返回,图4-27 实体,返回,图4-28 拉伸特征,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