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届全国新课标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单元测试 31、 【2017 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 2001 年的 7955 万人次增长到 2014 年的 72 亿人次,13 年间增长了 8 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 ,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 年,全国
2、博物馆拥有近 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 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2008 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
3、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 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6) )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
4、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20012014 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 年,最高的年份是 2014 年。B除 2007 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按 2001 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
5、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 2014 年。【答案】B【解析】题中,B 项的“除 2007 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的说法不准确,根据图表,2003年比 2002 年也有所减少。【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题中,各项的答题区间都是材料二的图表,要注意根据图例正确区分图表中的两类数值。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6、)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式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答案】BC【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
7、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答题区间,再认真比较。题中,A 项讲的是博物馆的开放对公众的好处,与之相关的是“材料一”的开头部分;同 D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二”中;同 E 项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三”中。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4 分)【答案】依托藏品开展的科研活动能够产出丰富的科研成果;博物馆可以整合一个地区的科研力量,培养出科研团队。【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一语在三个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必须注意的是,三则材料都讲到了
8、博物馆对社会各方面的作用,答题时要注意将只符合“在科研方面的作用”这个要求的信息筛选出来。2【2016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 题。材料一自助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深海潜水器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 I”号。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潜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开创了人类探测海洋资源历
9、史的是美国 1964 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 80 年代的产品。“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 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 1000 米级深潜实验。2010 年已能下潜到 3759 米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 年 78 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 5000 米级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 年 6 月27 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 7000 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
10、7062 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布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 7000 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 年,“蛟龙”号转入试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16 年 5 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 1 公里远的近底航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 6500 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
11、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深 500 米。“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取材于崔维成、王海磐、刘涛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蛟龙”号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使我国跻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B使我国首次获取了 7000 米深海的动物影像和样本C使我国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D使我国深海潜水器研发能力和水平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答案】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
12、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相应的语段,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作出判断取舍,D 项,“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表述错误,属于范围扩大,原文“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所以选 D。【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此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
13、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例如本题选项 D 就犯了范围扩大的错误。2根据“材料一”,相比“新阿尔文”号,下列属于“蛟龙”号独有能力的一项是(2 分)A长时间水下工作 B悬停作业C自动驾驶 D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答案】D【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解答筛选信息类的题,要细心比照选项,慧眼识破“陷阱”。构成试题的每一个选项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相关的句子,只不过,这些选项是从原文句改编而来,表述形式与原文不尽相同。同一个意思命题者采用了另一种表述方式,命题时设置了答题“陷阱”,或将原文句增删词语,或变换句式,从而达到干扰考生
14、判断的目的。考生应该清楚地了解这些误项设置的“陷阱”的方式,答题时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要掉入“陷阱”,误入“圈套”。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将选项语句与原文语句细心比较,明辨异同,识破“陷阱”。答题的基本思路:确定答题有效区间比照选项表述判断选项正误。例如本题选项 D 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很容易得出答案。材料二近日,“蛟龙”号首次下潜到水下 4000 多米的深处,这个数字在人类深海潜水史上并不罕见,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都曾达到这个深度,但中国的大步追赶让这一领域的领先者感到紧张。美国某网站称,“深海是中国的下一个边
15、界”,并认为中国载人潜水器的深海试水意味着美国在深海勘探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被超越。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这次下潜是“中国在一场关系重大的科技竞赛中达到的最新里程碑”。该报还评论,大洋深处的这场竞赛具有堪比太空探索的商业、科学和军事意义,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目前也是世界大国之一,只有它和美国、俄罗斯、印度具有载人航天能力。英国媒体对“蛟龙”号也作了详细报道,说如果“蛟龙”号一两年内下潜 7000 米成功,将超越日本的“深海”号深潜器和俄罗斯的“和平”号深潜器。“中国的蛟龙号将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把人类带到 6500 米深海的潜水器之一”,英国某报评论说。该报还认为,“蛟龙”号代表中国“打响了征服海洋的战
16、斗”,尽管它目前的任务仅限于纯科学领域,但是中国政府希望“蛟龙”号探索深海的能力使中国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对深海的大量金属矿藏进行合理利用。学科/网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在一场美国一直保持优势的技术竞争中,深海开发计划将成为“中国的金字塔”。文章还说,有军事专家认为这样的潜水器可以切断海底通信电缆,回收海底的外国武器,或者用于修理和营救潜艇。(取材于孙秀萍等的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国外媒体关注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载人能力 B科技竞争力 C下潜深度 D深潜意图【答案】A【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此类文本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
17、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例如这则材料第一段属于导语部分,而从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内容可看出分别是从科技竞争力、下潜深度、深潜意图等角度来报道的,因此选项 A 不属于国外媒体关注点。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蛟龙
18、”号首次下潜到 4000 多米的时间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A2009 年 B2010 年 C2011 年 D2012 年【答案】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找到与“蛟龙号”下潜深度 4000 米相近的语段,例如,材料一中第三段“2010 年已能下潜到 3759 米的海底 ”,“2011 年 7-8 月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成功进行了 5000 米级试验”,据此可判断出“蛟龙”号首次下潜到 4000 多米的时间应在 2011 年,所以选 C。【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解答此类分析和推断
19、时间和数据的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根据题干和选项的数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例如本题从数据和时间在文本中的相应区域来看,答案主要集中在 B 和 C 项上,而根据材料中 2010 年的“ 3759 米”的准确数据可知, “4000 米”的时间应该在 2011 年 7 月之前。所以选 C。5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迅猛: “迅 ”字书写的第一笔是 “”。B载人:“载”读作 zi。C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D堪比:难以与相比。【答案】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0、。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技巧点拨】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例如本题选项 D“堪比 ”就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材料三“彩虹鱼”:中国深潜新利器国际上对海洋的深度区间是这样划分的:3500 米至 6500 米为深海,6500 米之11000 米为深渊。要使中国在深潜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须尽快研制出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蛟龙”号研制的基础上,“彩虹鱼”号向 11000
21、 米深渊极限发起了挑战。根据“彩虹鱼”项目总体设计,探秘深渊将是协同作业:以“彩虹鱼”号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为核心,配备 1 台无人潜水器,3 台着陆器和 1 艘 4800 吨级的科考母船“张謇”号。这些科学设备共同构成全国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凭借这一世界领先的实验室,科学家可以对全球 26 条 6500 米以下的深渊海沟开展系统的科学普查,获取珍贵的深渊资源样本,建立深海生物 DNA 数据库,从而带动深渊生命科学、深渊地质与资源科学研究的开展。然而,探索万米以下的海底世界绝非易事。试想一下,下潜深度达到 11000 米是一种什么体验?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在沟底,峰顶都不会露出水
22、面。那里的海水寒冷刺骨,黑暗无边无际,还要承受约 1000 个大气压的压力这样的压力足以摧毁大部分科考设备。因此,“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正在研制的“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望成为国际上首个作业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与 7000 米级的“蛟龙”号相比,万米级“彩虹鱼”号在外形设计、制造材料、设备抗压能力、电力系统等方面均需升级换代,提升各项性能。根据设计方案,与胖鲨鱼外形的“蛟龙”号在海里垂直下潜不同,“彩虹鱼”号呈瘦长的鱼雷状外形,在海里将采取 45 度倾斜下潜的方式。由于抗压能力要求高,“彩虹鱼”号载人舱的制造材料也与“蛟龙”号不同,需要使用优于目前常
23、用的高强度钛合金的新型材料马氏体镍钢。在稳定翼、舾装系统、声学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彩虹鱼”号均需提升相应的耐压性能。在电力系统方面,“彩虹鱼”号正在研制寿命更长、动力更大的锂电子电池。年 9 月,“彩虹鱼”号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在南海海域完成海试,最大潜深为 4328 米,标志着我国探秘“万米深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按照设想,2016年,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将利用新的科考母船去冲击马里亚纳海沟;2018 年,完成载人潜水器的研制;2019 年,力争让中国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研究。 万米级深渊科技流动实验室建成后,将具备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所没有的万米深渊作业功
24、能,能够填补我国在深渊科技这一前沿技术领域的空白,提升我国开展大洋深海交叉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占领世界深渊科技研发的制高点。(取材于张欣、张建松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有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面向海洋深渊区开展科学考察B是全海深“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C需要克服压力巨大、深海低温和深海供氧等难题D目前尚未完成研制【答案】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易错警示】此题选项 B 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若不将选项带入相应的语段,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很难作出判断。原文是“这些科学设备共同构成全国海深的深渊
25、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其中,“这些”还包括“1 台无人潜水器,3 台着陆器和 1 艘 4800 吨级的科考母船“张骞”号”,因此选项 B 的表述将范围所小了。7根据材料三,与“蛟龙”号相比,不属于“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特点的一项是(2 分)A外形呈瘦长的鱼雷状 B垂直下潜C使用新型材料 D抗压能力更强【答案】B【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B 项,“垂直下潜”不是“彩虹鱼”号的特点,而是“蛟龙”号的特点,偷换概念。所以选 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解答此类题,可先从文本中找到属于“彩虹鱼”号特点的语段,例如本题答题区间在第四段,可根据文本第
26、四段“根据设计方案,与胖鲨鱼外形的“蛟龙”号在海里垂直下潜不同,“彩虹鱼”号呈瘦长的鱼雷状外形,在海里将采取45 度倾斜下潜的方式”可知,选项 B 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从“蛟龙”号到“彩虹鱼”号,我国载人深海潜水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5 分)【答案】要点一: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蛟龙”号在短短三四年间就下潜到 7062 米,创造了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万米级的“彩虹鱼”也已经开始研制。要点二:载人潜水器的技术不断创新,某些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要点三:目标远大,以占领世界深渊潜水科技研发的制高点为目标,力争使我国大洋深
27、海交叉科学的研究位于世界前列。【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与整理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一般是对一段或者几段文字进行分析概括,而概括中心则是就整篇文章来的分析概括。而对内容要点及中心的概括,要在结合命题意图基础上,抓住关键的语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义,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则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
28、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例如本题可根据各语段中的评价性的语句提炼性的概括作答即可。3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数不尽的萤火虫中国有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 20 世纪 40 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
29、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已知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 LED 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 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 LED 生产中。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
30、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血吸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 60 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
31、下降。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32、,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 年第 13期)12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不如萤火虫。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 LED 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起到节能的作用。C人们选择萤火虫
33、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水质监测。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答案】(5 分)C E保护许多物种,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选项为“做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偷换概念。【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文意的题目,难度不大,但有一定的迷惑性,尤其是两个错误的选项,选取的设置错误方式都比较隐含,需要仔细的对读原文和答案之间的区别,有一
34、定的技巧性。文段性质看属于科普类文章,答题时可以借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13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4 分)【答案】(4 分)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多不喜迁徙。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意思对即可。)【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典型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题目,难度不大,考核的主要是信息筛选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一定的区分度。采用的方式是简答题的形式,答题的要点是找准区位,选取关键词语,然后进行整合,注意分条作答。14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
35、”这句话的含意。(6 分)【答案】(6 分)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解析】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题目,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注意结合文中的总体内容作答,首先答出“文化的”含义,然后答出“自然的”含义,前者集中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者集中在文章后半部分,最后要答出句子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比较命制比较巧妙的题目,表面看考
36、核的是句子含义,实际上是考核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有一定的隐蔽性,体现出命题者的匠心。句子含义的题目,一定注意句子的位置和类型,文章的开头、结尾,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功能,句子类型不同,意义也会不同,此句为主旨句,应该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4.【 2014 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小题。罗哲文(1924-2012) ,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
37、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是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主持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 ,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 ,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主持人:20
38、13 年,您在 80 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念念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年龄做这样的事?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候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地怎么回事。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科网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
39、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的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 60 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很难爬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点摔下去没命了。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40、。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昌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可以引用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的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
41、,另外就是材料,课时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叫它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选自大家 ,商务印书馆,2005 年,有删改)19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4 分)【答案】 (1)几十年前从书上了解到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跟
42、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2)2013 年,罗哲文先生在 80 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3)探寻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危险;(4 )考察和探寻长城 60 多年,去过 100 多次。 (5 )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6)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0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5 分)【答案】 (1)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 (2)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3 )要重视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4)要重视材料问题。【解析】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罗哲文的对话中,找出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如罗哲文对梁先生带给罗哲文的保护古建筑的观点“中而新”的进一步阐释;再如“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 ;“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 “另外就是材料, ”等。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