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行业分析一、 行业背景介绍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才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劳动力总量达,但是目前来看,无论是从人才的总量、高级人才的储备以及人才与经济结构发展有效配置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人才是国家、企业成长发展的最核心和最基础的资源,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资源是企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短缺是目前企业转型升级遇到的最大瓶颈之一,我国人才的需求还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挥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专业服务的优势上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
2、系,人力资源服务内容也由最初的职业介绍、培训和流动人口档案管理等延伸至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包括政策咨询、求职招聘、劳动人事代理、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社会保障、劳务派遣、人才测评、人才搜寻、管理咨询和服务外包等多种业务。二、 公司背景介绍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简称中智,英文缩写 CIIC)成立于 1987 年,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央企业),是中国最大的人力资源企业。中智作为中央企业中唯一一家主营人力资源的企业,总部位居中国北京,境内外设立 126 家分公司遍及 76 个国家,业务涵盖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咨询、猎头,培训,国际业务服务五大主营业务板块。截止 2017
3、年,中智连续 12 年列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第一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 100 强,中智服务超过来自全球的 6.8 万家企业(其中包括 239 个世界 500 强集团下的 1057 家企业及 148 个中国 500 强集团下的 611 家企业) ,客户量超过 180 万人,并为 400 余万名客户员工提供福利服务,客户覆盖外企、国企、民企等多类实体和机关事业单位,横跨石化、金融、保险、通讯、电子、IT、汽车、医药、地产、建筑、物流、制造、商贸、传媒、教育、环保、餐饮、快消品等诸多领域,规模效益领先于全行业,持续位居行业领军地位。 “中国的中智,世界的中智” ,中智适应全球知识经
4、济时代新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全球服务产业结构转移的变革性调整和全外包、离岸化的新趋势,适应中国服务产业结构的提升和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需求,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凝聚核心竞争力,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全价值链,将恪守“智领中国”之企业精神不断为全球人力资源行业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贡献。三、 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转型的思考1. 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经过了过去 20 年的高速发展期后,行业传统业务如劳务外包、派遣和人事代理业务,已成为竞争红海,服务门槛低,同质化高,利润空间小,行业从业机构逐步在服务差异化、垂直化、个性化方向做新业务的探索,同时,当前, “互联网 +”正深刻地改变着
5、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它被认为是推动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们看到, “互联网 + 教育” 、 “互联网 + 金融” 、 “互联网 + 医疗” 、 “互联网 + 制造”等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互联网 +”在给这些行业带去新技术工具的同时,更是对这些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进行着深刻的改造。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为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相关服务的专门行业,在“互联网 +”背景下,一方面有必要主动运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思维来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面临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变化的压力,其业态、服务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在实践
6、领域, “互联网 +”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问题越来越多地被业内人士所关注。总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业务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 从简单的事务性外包往高知识含量的专业化服务发展; 高端服务市场以综合化、一体化服务为代表; 垂直化切入向平台化过度、品牌化趋势日益明显。2. 公司面临转型的思考中智集团励精图治 30 载,取得了目前辉煌硕果,依托全国强大的网点机构,形成其业内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但,在新时期、新形式的背景下,集团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及所需要面对的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也是清晰可见。SOWT分析:图 1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及 SWOT分析,梳理中智集团改革创新关键点现 状 关
7、键 点1 信息融合 集团各分支机构信息化融化程度不高 利用信息化手段,集团自上而下部署,建立业务协同体系2 业务形态集团传统业务占比过高,业务类型单一,在行业内竞争优势不明显,服务模式同质化严重,公司持续发展风险性较大。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业务多元化开拓3 客户资源再利用 因业务模式单一,集团客户及相关资源利用率较低二次、多次开发集团现有资源,助力于新业务开展的业务初期导入,减少市场推广成本3个性化/垂直业务建立传统业务门槛较低,行业内客户高附加值需求逐渐释放、但没有相应的产品对接个性化/垂直化的产品服务是行业发展趋势,实现专业化服务体系具备一定竞争壁垒4 互联网+商业模式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较
8、薄弱,商业模式单纯对 TO B 传统模式,符合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产品供给不足互联网产品及服务的研发,尝试填补 TO C 模式的产品服务,从商业模式上做两端延伸,作为业务创新模式5企业优势与品牌融合集团品牌目前在业内知名度较高,但因为过去发展过程中多为对外企、大企业客户服务,因此,社会上的知名度较低,TO C 服务较容易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如智联、前程无忧等线上平台)充分发挥集团央企背景优势,将品牌社会推广与 TO C 创新业务结合,以业务带品牌实现业务推广、知名度提升双目标6 人才储备集团内部员工大多从事传统业务,在集团改革创新的关键期对具备创新能力、各行业人才甚至符合国际业务发展的人才有较大需求集团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就是发现及储备人才的过程,新业务的拓展,垂直业务的开展均势筛选人才、储备人才的手段四、 集团“十三五规划”转型的业务创新在集团“十三五规划”前提下,集团年中工作会议上,集团董事长王旭总的发言报告拥抱变革、不惧失败,为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中智梦而努力奋斗中明确指出:“互联网+”是人力资源服务转型必不可少的工具,正视数字技术驱动下商业模式变革对服务业的冲击,我们现在能够感受到的拐点是去实体化,通过创建一个比实体产品更好、更便宜的数字化产品,并由数字化的平台提供,以实现去实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实体产品的竞争力无法与数字化产品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