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中药归经研究方法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即凡药物能治某一脏腑、经络的病变,就说明此药物就归相应的经络 1。由于它揭示了药物治疗疾病的适应范围这一客观规律,因而对临证选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每味中药归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者中药疗效的发挥。1 归经的传统研究方法归经的认识方法主要是以药物所治病证的病位及其颜色、气味等自然属性为基础的。由于历代医家对归经的认识方法不同而确定药物归经的依据也有所区别。1.1 以所治病证的脏腑归属来认识药物的归经 2 药物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对脏腑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
2、及改善而被认识的。将药物的功效与脏腑密切结合起来是归经的认识来源。在临床上, 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肺经, 能够治疗心悸怔忡等心系疾病的药物归入心经。因为这些功效是针对脏腑病变而起作用的, 所以说归经是以药物实际疗效作为基础的。而药物的疗效决定于归经的范围,药物治疗范围小者, 可只归一经,治疗范围多者, 可归几经。1.2 以所治病证的经络归属来认识药物的归经 3 经络和脏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经络与各脏腑相连属,体表的外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由经络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症候,可以通过经络表现出来。治疗经络所及部位的病变,也是治疗脏腑所主的组织
3、器官。经的病变,往往代表着某经的病候。那么能治疗某种病变的药物,就说明该药物对某经病变有选择性治疗作用,所以就将该药物归入某经。1.3 以五味配五脏来认识药物的归经 有人 3将药的味划为五类归属五脏, 用以说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按五味配五脏的关系进行归纳, 作为标定药物归经的方法。这对一部分药物来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如橘皮、紫苏、生姜皆味辛而归肺经,黄芪、甘草、党参皆味甘而入脾经,山茱萸、乌梅、酸枣仁皆味酸而入肝经等。近年来 4有人对数百种常见中药作过统计, 发现辛味药物归肺经只占35.7%,不归肺经的却占大多数,甘味药归脾胃经只占36%,不归脾胃经的占多数,酸味药归肝经占50%,苦味药归心经
4、只占22.7%, 只有咸味药归肾经符合的情况稍多一点, 占66%。而且由于历代医家对五味本身的内涵存在着分歧,确定五味的标准有所不同: 或指药物的真实味道或代表药物医疗作用的味。这样, 以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归经就显得缺乏真实感,也是造成味同而归经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五味的归经要客观地分析。1.4 以五色配五脏来认识药物的归经 五色与五脏的关系, 在中药中确有一部分符合色白入肺、色赤如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的论述。如朱砂色赤入心, 桔梗色白入肺, 青皮色青入肝等。2 归经的现代研究方法2.1 以药理作用来研究药物的归经 5,6 有人研究分析了药物作用与归经之间的关系,发现中药的
5、归经与它的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李仪奎等将429味常用中药按其药理作用进行分组,统计各组药物的归经频数。结果表明,中药的归经与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表现为抗惊厥药入肝经,止血药入肝经,泻下药入大肠经,化痰、止咳、平喘药入肺经,利尿药入膀胱经。高其铭也研究了中药当归、红花的药理作用与其归经的关系。当归对血液循环系统、子宫平滑肌、机体免疫功能均具有相应的药理作用,与当归归心、肝、脾经的关系密切。2.2 以有效成分来探索药物的归经 7,8 该方法就是通过现代药物动力学的技术, 观察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体内脏器的分布特点, 以此来说明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 从而揭示
6、中药归经的实质。该研究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有同位素示踪、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施怀生分析了32 种中药归经情况及其与药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 提出无论是药物动力学的总体情况, 还是吸收、分布、排泄各个环节, 均与该药的归经密切相关。在多数情况下, 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与其药效有直接关系, 运用此种方法能从一定层次上反映药物的归经。2.3 药效观察法 9,10 徐建民通过实验证明甘草甜素类能与胃蛋白酶结合, 降低其活性, 对大鼠胃液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彭成等通过实验研究认为人参皂甙能消除脾虚动物模型脾虚症状, 提高正常动物胃蛋白酶活性, 增加脾虚动物胃主细胞内酶原颗粒
7、。以中药药理药效研究归经比较符合归经形成的实际情况,是目前研究归经理论最常用的方法。2.4 用中药微量元素研究药物的归经 11-13 中药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微量元素结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性亲和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对180多味中药的微量元素与归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归肝经的药物富含铁、锌、铜、锰,其中铁、锌最丰富,肝脏是铁、锌富集部位, 推论铁、锌是中药归肝经的物质基础。徐径采认为明目类中药富含Zn、Mn、Cu、Fe 等微量元素, 与眼组织中的Zn、Mn、Cu、Fe 含量呈正相关。白朝勇等对368 味中药的11种元素(Cu、Fe、Zn、Mn、Ca、Mg、P、K、Na、Li、
8、Se)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 被测元素总量含量最高的是肾经药, 其次依次为肝经药、大肠经药、胆经药、脾经药、胃经药、心经药、肺经药、小肠经药、膀胱经药, 除肺与大肠经药外, 其它经药均表现出脏经药高于腑经药的趋向,且各经药元素谱征差异较大,因而推测中药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可能是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之一。2.4 归经的载体学说 14 载体学说是指用载体将药物直接送到病变部位的靶细胞,以提高药物的选择性。中药引经药的实质是增加复方中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效, 促进药用成分的吸收, 特异性分布, 有利于药用成分直达疾病部位, 更好地发挥疗效。靶向给药, 现代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 药物在组织器官等部位浓
9、度越高, 其结合性越强, 药物作用的效果也越佳。所以应用现代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引经药中的活性成分在体内的特异性分布, 可以说明它对作用点或靶器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亲和性。靶向给药是一种寻求增加药物目的性增加疗效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即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并使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增大, 从而提高药物的利用度。中药归经性是规定复方目的性利用引经药物导向性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尽量多地到达目的器官。2.5 从受体学说判断药物的归经 15 受体为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胞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王海东从分子药理的角度理解,认为归经理论可以从现代的受体学说来
10、认识。生物大分子作为体内的内源型调节物质,具有特异的空间结构和构象,药物小分子由于受结构、构象的限制,只能与某些受体反应,而表现为一种或某几种效应,这与中医药理论的归经颇为吻合。2.5 用环核苷酸检测法认识药物的归经 16.17 环核苷酸cAMP、cGMP 是细胞内调节代谢的重要物质,两者具有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许多中药通过调节体内环核苷酸而起作用,从环核苷酸的含量变化,可观察到中药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对疾病的疗效。又因各脏器组织中cAMP、cGMP 的含量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各相应脏器组织细胞功能的某一动态平衡状态。因此,根据药物进入机体后各脏器组织中环核苷酸浓度的变化,来判
11、断该药对不同脏器组织的影响大小,则能从中反映该药对不同脏器组织的特异性选择作用。经统计分析还发现,cAMP、cGMP 浓度以及cAMP/ cGMP 值有显著变化者之相关脏器,与各药归经的关系非常密切。这表明环核苷酸的浓度变化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对某脏器的选择性作用。由于历代医家经验思路不尽相同,中药归经的研究方法也各有不同。总之,中药的归经理论作为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其实质是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中药性味、归经考证,规范化研究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系统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最后达到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为中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 张文峰.浅谈中药归经J吉林中医药,2006,2
12、6(10):52 徐树楠.中药归经研究方法概述J浙江中医药杂志,2003:523-5263 梁新武.中药性味归经考证规范化研究方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160-1614 雷载权,张延模.中华临床中药学(上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905 李仪奎,徐莲英,马建平.中药药理和归经关系的统计分析J中药通报,1988,13(7):48-506 高其铭.当归的药理研究与其归经功效功效关系的探讨J中成药研究,1985,(5):13-157 施怀生.试论中药归经理论及其与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J山西中医,1996,12(6):32-348 王自勇,刘艳.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进展
13、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1):79-809 徐建民.传统中药甘草的作用机理J浙江中西结合杂志,1994,8(增刊):5310 彭成,雷载权.人参皂苷健脾益气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5):17-1911 卢训丛.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803-412 徐经采.明目中药的归经与微量元素J微量元素,1987,(2):32-3413 白朝勇,王健,贾仁勇,等.中药归经与无机元素关系的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5,9(3):15-2014 刘群,朱子凤,杨晓农.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6):1334-133815 王海东.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及受体学说关系的论证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8):323-32616 徐树楠.中药归经现代研究方法探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5):598-60017 王树荣,孙冰,丁国明.中国归经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8):5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