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的历史回顾,长征精神的意义,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目录,CONTENTS,1,长征的历史回顾,历史简介,红军长征路线图,公元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等十一个省
2、,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干山,行程达两万五干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其伟大。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万里长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渡湘江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等一副副鲜活的历史画卷,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为什么要长征,当时中央苏区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由李德仓促策划了突围转移方案,但被蒋识破红军战略企图。于潇水和湘江战
3、役中,红军损失近半。夺取遵义后,政治局对潇湘战役进行了反思,毛泽东重掌兵权。毛泽东决定西渡赤水,向敌人薄弱的贵西转移。,长征不是一开始的战略规划结果。北上抗日也是在川西时才提出的。是红军根据革命形势的选择结果。总之,长征开始是反围剿失利后的战略转移,在战略转移过程中,因敌我双方的战争形势,原来的战略不断改变发展,最后成为了长征。,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国民党军队围剿力度空前强大。,博古李德的不正确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的过程才是长征最后形成的原因,非战略规划。,反“围剿”胜利,数字长征(中央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
4、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的时间阶段,1934.7-10,1934.10-1935.1,1935.1-6,1935.6-10,1935.10-1936.7,1936.7-12,长征准备阶段,长
5、征失利阶段,长征转折阶段,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大会师阶段,参加长征的各部队路径,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昊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滇,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等地出发,向眠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红二、红六军团,于1935年11月
6、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长征第一渡(于都),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各部队在从瑞金、于都集结出发地区集结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整个渡河过程历时9天,分布在于都城东门等10个渡口。10个渡口,当年送走了8.6万红军将士。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长征渡口,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长征从于都出发,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的时候,一路西行
7、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以后,蒋介石明白了红军是西进。他迅速调集兵力,准备利用湘江构筑第四道封锁线,把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地区。11月29日,敌人向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红军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红军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但“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整营的一次次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渡口始终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经过7天7夜的残酷战斗,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
8、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血战湘江,五万红军喋血湘江,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血战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长征血战湘江,湘江之战,惨烈空前,红军战士的遗体几乎阻断江流,血水染红了整个江面。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的英魂,用自己的血肉之身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湘江之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
9、变领导的倩绪,达到了顶点。,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从而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大大加快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油画,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自主的从组织上进行了改组,增选了毛泽
10、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从此,毛泽东同志便成为红军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这是我们党的英明选择,是党在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四渡赤水,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
11、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战役,毛泽东指挥红军渡河,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1935手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幸运地找到了两条敌人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船,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
12、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不以为然。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从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己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的走了,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与勇敢。,巧渡金沙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招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穿灯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
13、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巧渡金沙江,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战斗开始后,经20多分钟战斗,红军先头部队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
14、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强渡大渡河,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
15、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爬雪山,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红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大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大金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到了大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
16、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经过四天的艰难拔涉,在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红军爬雪山,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红4方面军的西进部队于1935年6月8日攻克懋功。接着,以一部前出至懋功东南的达维镇。6月12日,红1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北进达维途中,同红4方面军一部胜利会师。18日,
17、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红1方面军主力到达懋功,21日晚,红1方面军和红4方面军的部队举行联欢会,庆祝会师。,懋功会师,懋功会师,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地,横宽300余里地,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草甸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若不慎陷入泥潭,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过草地,红军过草地,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
18、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行难,食难,御寒难,宿营难,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这样,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准备的青裸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这时候,草地才过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半。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
19、地里默默的死去。,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中午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雷电交加,暴雨冰雹,或者雾雨朦胧;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饥寒、疲劳、疾病夺去了许多战友宝贵的生命。,草地净是泥泞渍水,一般很难夜宿。行军到了傍晚,往往要找一个土丘、河边、高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找不到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红1军团有一个班,就是这样整整齐齐地两人一组,背靠着背,怀里抱着枪支,像熟睡了的样子就再也没有醒过来。,过草地,红军过草地之艰难,是后人难以感受到的,主要是行难、食难、御寒难、宿营难。,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20、,1935年9月13日,红军到达岷山脚下的腊子口。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地势十分险要,蒋介石在在此处布下重兵把守。毛泽东清楚地知道,腊子口再险,红军也要攻下来,否则就得重回草地去,果断地下达了“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的命令。9月17日下午,由于地形不利,兵力无法展开,连续冲锋十几次都没有成功。部队决定暂停进攻,重新研究作战方案。根握新侦察到的情况和战士们的建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另一路悄悄迂回到腊子口右侧,攀登陡峭的崖壁,摸到敌人后面去。战斗再次打响了,正当正面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刻,迂回部队已摸到腊子口右侧峭壁下,他们突然出现在敌人的后方,吓得敌人魂飞魄散,
21、扔下枪支仓惶逃命。,激战腊子口,腊子口这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早已被当做经典战例载入长征史册。当年攻占腊子口,与其说是用手榴弹打开的,不如说是红军指战员以血肉之躯夺取的。党中央率陕甘支队通过腊子口后,9月20日,进占甘南的哈达。至此,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终于走出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激战腊子口,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10月21日,红二方面军领导在平锋镇与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领导会面。10月22日、23日,红二、红六军团分别在将台堡、兴隆镇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比,红二、四方面
22、军完成了长征。 193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在保安县召开“热烈庆祝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大会”。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彭德怀、张国熹、贺龙、任弼时等出席会议,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讲话,指出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对开展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师,雕塑大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中央红军落脚陕北纯属偶然。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踏上了万里长征路,到哪里去?战略方向曾有8次抉择,最终到陕北落脚。由于张国焘闹分裂,坚持北上的只留下不足8000人,不可能在原定的川陕甘大范围落脚。因此,俄界会议决定到中苏边境去占一块地盘。1935年9月18日,长征的红军部队进入
23、甘角省宕昌县的哈达铺进行了休整,并决定将一、三军团、中央纵队改编为陕甘支队。 正当四处寻找出路时,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红军在哈达铺一个邮局找到一些旧报纸,上面登有阎锡山进攻陕北刘志丹红军的消息,中央红军至此才知道陕北还有一块根据地,有一支红军队伍,顿时欣喜若狂。毛泽东在团级干部会上明确指出:“到陕北去,找刘志丹。”,延安,革命圣地延安枣园,9月28日,红军到了通渭县榜罗镇,又了解到了更多的摘况,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到陕北落脚。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进入根据地,宣告了长征的胜利。,2,长征精神的意义,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1,2,3,4,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
24、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并逐步将胜利推向全国。,长征的胜利挽救了中国革命。,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30万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干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长征锤炼了革命队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为我们日后的胜利确立了前提条件。,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14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
25、放的道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红军在沿途播下的革命种子,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长征精神的内涵,主要内涵,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
26、量。,不惧艰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无坚不摧的 革命英雄主义,独立自主的 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的 集体主义,乐于 吃苦,勇于 战斗,重于 求实,善于 团结,长征精神的内涵,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
27、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自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8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
28、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历代领导人对长征的评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此精辟的总结:,历代领导人对长征的评价,在1935年,
29、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成形的领导,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的,而且也很不成熟。,1980年8月,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邓小平说:,历代领导人对长征的评价,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五种精
30、神:,历代领导人对长征的评价,我们党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进行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在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其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曾这样说道:,历代领导人对长征的评价,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说:,3,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忘初心
31、,走好新的长征路,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从北京直飞固原,驱车70多公里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习近平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在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说,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与刚刚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如出一辙,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走好新的长征路,这既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更是对历史使命的担当。,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当前,我们党正率领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壮丽事业。这是一次更为艰辛漫长、波澜壮阔的新长征。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必须将
32、长征精神融入心灵、铸入血脉,以勇敢的姿态,迎接新考验、应对新挑战、夺取新胜利。,有一种纪念叫继承, 有一种精神叫永恒。 长征,永远的丰碑;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精神常在,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红军不怕远征难”何以不怕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用一位红军老战士的话来说,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领导红军在长征中愈挫愈奋、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力量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样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进的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越是形势复杂、困难压顶,越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精神、激昂斗志,坚信“只要跟党走,就会有前途“。,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将台堡
33、会师纪念碑,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围追堵截,红军突破湘江、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每一壮举都惊天地、泣鬼神,靠的是什么?就是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气神。当前,深化改革到了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要攻坚克难、走向成功,绝不能没有一股气、一股劲。改革关头勇者胜。只有像当年红军一样,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才能趟过深水区,开辟新天地。,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红军小号手雕塑,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这句俗语折射出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艰难困苦。可以说,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应当自觉地传承好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克服不思进取、为官不为、贪图享乐安逸的思想,坚决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艰苦的岁月雕塑,汇报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