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县一中高一化学导学案 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性质(第 3 课时) 编写:周小珊 2012.11.2212 班 姓名 求学的三个条件: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第三章 第一节(第 3 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应用【课前练习】完成下列转化【学习任务】掌握物质的量应用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分析教材 P52 第一个举例并总结规律【结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组成各物质的 之比= 各物质的 之比=气体的 之比(同温同压)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要求:(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设出的未知数直接用其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且不带单位;(3)不纯物质的数值要变成纯物质的数值;(4)列出
2、物理量时要“左右量相当,上下单位同” ;(5)数值单位和有效数字位数要伴随始终。【课堂练习 1】向 500 mL NaOH 溶液中投入 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1)Al 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 NaOH 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H2 的体积。【小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课堂练习 2】2.3g 金属钠投入到 0.5L 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的体积是多少?如果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反应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是多少?微粒数( )个氢原子( )mol HCl 质量 71g HCl微粒数( )个 HCl 微粒数( )
3、个质子标况下的体积( )L溶于水得 1L 溶液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 )H+物质的量浓度( )道县一中高一化学导学案 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性质(第 3 课时) 编写:周小珊 2012.11.2212 班 姓名 【课后练习】1、向 500 mL NaOH 溶液中投入 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1)Al 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 NaOH 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H2 的体积。2、一块表面已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钠块 7.7g,投入 100mL 水中,产生标况下 22.4LH2,求(1)被氧气氧化的钠的物质的量(2)反应后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体积不变)3、取 100mLNa2SO4 和 Na2CO3 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后,得到 14.51 克白色沉淀。用过量的稀硝酸处理后沉淀减少到 4.66 克,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1)原混合溶液中的 Na2SO4 和 Na2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2)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4、实验室用下列原理制备氯气:MnO 2 + 4HCl(浓) MnCl2 + Cl2+ 2 H2O,现有100mL 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标况下的氯气 5.6L,计算(1 )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转移的电子数是多少?(3)被氧化的 HCl 是多少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