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第十章.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40961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第十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第十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第十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第十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第十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出量的是( )A、建设投资 B、垫支流动资金C、固定资产折旧 D、经营成本2现金作为一种流动资产,它的 A、流动性强,盈利性也强 B、流动性差,盈利性也差C、流动性强,盈利性差 D、流动性差,盈利性强二、简单题在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中,所得税有何影响?三、计算题1、某企业拟购建一项固定资产,预计在建设起点需一次性投入资金 1100 万元,建设期为年,建设期满后需投入流动资金 200 万元。该固定资产估计可使用10 年,期满有净残值 100 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流动资金于项目终结时一次收回,预计投产后每年可为企业多创利润 100 万元。假定该

2、项目的资本成本率为 10%,不考虑所得税因素,计算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并利用净现值指标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作出评价(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9分)2、某公司目前使用的 P 型设备是 6 年前购置的,原始购价为 31 000 元,使用年限为 12 年,预计还可使用 6 年,当前变现价值 12 000 元,每年经营成本 5 600 元,期末残值 1000 元。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较为先进的 Q 型设备,价值 40 000 元,预计可使用 10 年,年经营成本 4 400 元,期末无残值。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 10%,假定公司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为 40%。请用年均费用法评价是否用 Q 设备取代

3、 P 设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 。 (10 分)3、某固定资产项目需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资金 210 万元,建设期为 2 年,第二年末完工,并于完工后投入流动资金 30 万元。预计该固定资产投产后,使企业各年的经营净利润净增 60 万元。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为 5 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固定资产残值收入 10 万元,垫支的流动资金于项目终结时一次收回,该项目的资本成本率为 10%。计算该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并利用净现值指标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作出评价(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10 分)4、某公司今年年底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9000 万元,普通股 6000 万股。目前资金结构为长

4、期负债占 55,所有者权益占 45,没有需要付息的流动负债。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 30,预计继续增加长期债务不会改变目前的 11的平均利率水平。董事会在讨论明年资金安排时提出:(1) 计划年度分配现金股利 0.05 元/股(2) 拟为新的投资项目筹集 4000 万元的资金(3) 计划年度维持目前的资金结构,并且不增法新股,不举借短期借款要求:测算实现董事会上述要求所需要的息税前利润。 (10 分)5、甲公司正在考虑开发一种新产品,假定该产品行销期估计为 5 年,5 年后停产。生产该产品所获得的收入和需要的成本等有关资料如下:投资购入机器设备 100 000 元投产需垫支流动资金 50 000

5、元每年的销售收入 80 000 元每年的材料、人工等付现成本 50 000 元前四年每年的设备维修费 2 000 元直线法折旧,5 年后设备的残值 10 000 元假定该项新产品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 10%,所得税为 40%。要求:(1)进行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分析;(2)计算项目净现值(3)净现值指数,并评价开发方案是否可行(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 (15 分)6某公司目前发行在外普通股 100 万股(每股 1 元) ,已发行 10利率的债券400 万元。该公司打算为一个新的投资项目融资 500 万元,新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利息税前利润增加到 200 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按 12的利率发行债

6、券(方案 1) ;按每股 20 元发行新股(方案 2) 。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40。要求:( 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利润( 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息税前利润( 计算两个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 判断那个方案更好。 (10 分)7、某企业考虑购置一台新设备替换旧设备,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旧设备的原值为 108 000 元,账面净值为 68 000 元,每年折旧额为 10 000 元,估计还可用6 年,6 年后变卖有残值收入 8 000 元,若现在变卖可获收入 40 000 元,使用该设备所生产的产品每年发生营运成本 60 000 元。新设备的购置成本为 125 000 元,使用寿命为 6 年,期满

7、后按税法规定有残值 5 000 元能实际实现,直线法提折旧,使用新设备不会增加收入,但每年节约经营成本 20 000 元。所得税税率为 33%,资本成本 10%。要求:(1)分析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量(2)分析采用新设备各年的现金流量(3)采用年均成本法评价更新设备方案是否可行?(保留两位小数)(15)8、某企业有一旧设备,现打算予以更新,有关资料见下表项目 旧设备 新设备原价 100 万元 150 万元目前变现价值 50 万元 150 万元税法规定残值(2%) 2 万元 3 万元已使用年限 5 年 0 年尚可使用年限 5 年 5 年每年经营成本 40 万元 20 万元每年折旧额 9.8 万

8、元 29.4 万元所得税率 40% 40%假定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为 10%,请运用等年成本法判断该企业是否应进行设备更新(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10 分)一、单项选择1、C 2C二、简答题在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中,每一项收入与成本只要进入损益表,就必须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具体而言,收入与所得税均需要转换成税后的收入与付现成本。需要特别注意的折旧抵税及大修理返销抵税的影响。 三计算题1、答案:(1)现金流量分析表内容 金额 时间初始投资(流出) -1100 万元 现在垫支流动资金(流出) -200 万元 第 2 年末固定资产折旧(流入) (1100-100)/10=100 万元 第 3

9、年至第 12 年投产后每年净利润增加(流入) 100 万元 第 3 年至第 12 年期满净残值及流动资金收回(流入) 100+200=300 万元 第 12 年(2)净现值分析NPV=-1100-200*(P/F,10%,2)+(100+100)*(P/A,10%,10)(P/F,10%,2)+300*(P/F,10%,12)=-1100-200*0.8264+200*6.1446*0.8264+300*0.3186=-1100-165.28+1015.579+95.58=-154.121(3)净现值为负,所以不应投资2、答案:(一)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等年成本分析1、 旧设备的现金流分析内容

10、金额 时间初始投资支出 -12 000 元 现时税后经营成本 -5600*(1-40%)=-3360 每年折旧抵税 (31 000-1000)/12*40%=1000 每年税后残值收入 1000*(1-40%)=600 第 6 年2、 旧设备年均成本分析年均成本=-12 000/(P/A,10%,6)-3360+1000+600/(S/A,10%,6)=-12 000/4.3553-3360+1000+600/7.7156=-2755.264-2360+77.765=-5037.499(二) 使用新设备的年均成本分析1、 新设备现金流分析内容 金额 时间初始投资支出 -40 000 现时税后经

11、营成本 -4 400*(1-40%)=-2640 每年折旧抵税 40000/10*40%=1600 每年2、 新设备年均成本分析年均成本=-40 000/(P/A,10%,10)-2640+1600=-40 000/6.1446-2640+1600=-6509.781-2640+1600=-7549.781(三) 应该继续使用旧设备3、答案: (1) 现金净流量分析表内容 金额 时间一次性性投入(流出量) - 210 万元 现时投入流动资金(流出量) -30 万元 第 2 年末经营净利润净增(入) 60 第 3,4,5,6,7,8 年固定资产折旧(入) (210-10)/5=40 万元 第 3

12、,4,5,6,7,8 年期满残值及垫支流动资金收回 10+30=40 万元 第 8 年(2)项目的净现值NPV=-210-30*(P/F,10%,2)+(60+40)*(P/A,10%,5)*(P/F,10%,2)+40*(P/F,10%,8)=-210-30*0.8264+100*3.7908*0.8264+40*0.4665=-210-24.78+313.272+18.66=97.152(3)净现值为正,应该投资4、 (10 分) 【答案】(1) 发放现金股利所需税后利润0.056000300(万元)(2) 投资项目所需税后利润4000451800(万元)(3) 计划年度的税后利润3001

13、8002100(万元)(4) 税前利润2100/(130)3000(万元)(5) 计划年度借款利息(原长期借款新增借款)利率(9000/45%55%+440055%)11%=1452(万元)(6)息税前利润300014524452(万元)5、 (15 分)答案:(1)NCF。=-固定资产投资 -垫支的流动资金=-100 000-50 000=-150 000NCF1-4=(销售收入-付现成本)税后+ 折旧抵税收益=(80 000-50 000-2000)(1-40%)+18 00040%=28 00060%+7200=24 000NCF5=(销售收入 -付现成本)税后 +折旧抵税收益+ 税后残

14、值+回收垫支的流动资金=(80 000-50 000)(1-40%)+18 00040%+10 000(1-40%)+50 000=18 000+7200+6 000+50 000=36 200(2)项目净现值=NVF1-44 年年金现值系数+NCF55 年复利现值系数+NCF。=24 0003.1699+36 2000.6209-150 000=76077.6+22476.58-150 000=-51 445.82(3)净现值指数=净现值/NCF。=-0.34306 (10 分) 【答案】(1)项目 方案 1 方案 2息税前利润目前利息新增利息税前利润税后利润2004060100602004

15、016096普通股数每股利润100(万股)0.6(元)125(万股)0.77(元)(2)(EBIT-40-60)(140)/100(EBIT-40)(1-40%)/125EBIT=340(万元)(3)财务杠杆系数(1)200/(200-40-60)=2财务杠杆系数(2)200/(200-40)=1.25(4)由于方案 2 每股利润(0.77 元)大于方案 1(0.6 元) ,且其财务杠杆系数(1.25)小于方案 1(2) ,即方案 2 收益性高,风险低,所以方案 2 优于方案 1。 (10 分)7、 (15 分)答案:(1)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量 内容 金额 时间初始现金流出 0 第 1 年

16、年初每年税后营运成本 60 000(1-33%)=40 200 第 1-6 年末旧设备每年折旧抵税 10 00033%=3300 第 1-6 年末税后残值收入 8 000(1-33%)=5360 第 6 年末(2)采用新设备的现金流量内容 金额 时间设备购置价-旧设备变现收入(税后) 125 000-40 000(1-33%)=98 200 第 1 年年初每年税后营成本 40 000(1-33%)=26 800 第 1-6 年末折旧抵税收益 (125 000-5000)633%=6600 第 1-6 年末 税后残值收入 500033%=1650 第 6 年末(3)年均成本法继续使用旧设备年均成

17、本=每年税后营运成本-旧设备每年折旧抵税收益-年均税后残值收入=40 200-3300-53607.7156(6 年年金终值系数)=40 200-3300-694.70=36 205.3采用新设备的年均成本=新设备实际购置价年均成本+每年税后营运成本-新设备折旧抵税收益-新设备年均税后残值=98 2004.3553+26 800-6600-16507.7156(6 年年金终值系数)=22 547.24+26 800-6600-213.85=42 533.39新设备年均成本高于旧设备,因此应该继续使用旧设8、答案:(一) 旧设备年均成本分析:1、 旧设备现金流分析表内容 金额 时间现时投资支出

18、-50 万元 现时税后每年经营成本 -40*(1-40% )=-24 万元 每年每年折旧抵税 9.8*40%=3.92 每年税后残值收入 2*(1-40)%=1.2 第 5 年2、 旧设备的等年成本为-50/( P/A,10%,5)-24+3.92+1.2/(S/A,10%,5)=-50/3.7908-20.08+1.2/6.1051=-13.190-20.08+0.197=-33.073(二) 新设备年均成本分析:1、新设备现金流分析表内容 金额 时间现时投资支出 -150 万元 现时税后每年经营成本 -20(1-40%)=-12 万元 每年每年折旧抵税 29.4*40%=11.76 万元

19、每年税后残值收入 3*(1-40)=1.8 万元 第 5 年2、新设备的等年成本为-150/(P/A,10%,5)-12+11.76+1.8/(S/A ,10% ,5)=-150/3.7908-0.24+1.8/6.1051=-39.569-0.24+0.295=-39.514(三) 因旧设备的年均成本低于新设备的年均成本,所以应继续使用旧设备补充:1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衡,预计全年(按 360 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 500000 元,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每次为 250 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 10%。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5 分)答案最佳现金持有量= 2500000250/10%=50000

20、(元)3某企业拟将信用期限由 30 天放宽到 50 天。经调查分析,放宽信用期限后销售收入可由原来的 300 万元增加为 320 万元,但企业的坏账损失率也会由原来的占销售收入 1.2%上升为占销售收入的1.8%,收账费用将由 10000 元增加为 15000 元。该企业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 40%,销售成本率 70%,目前有剩余生产能力(设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 15%,信用期限即为企业的平均收款天数) 。(1)试计算分析该企业是否应延长信用期限。(2)分别用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延长信用期限之前和之后的应收账款占用资金额,并对比讨论计算结果。 (10 分)答案 方法一 :新增收益=新增销售收入 边际

21、贡献率=(320-300 )40%=8 万元新增成本=新增机会成本+新增坏账损失+新增收账费用新增机会成本=(延期后的平均余额-延期前的平均余额)成本率=(320/36050-300/360 30)15%=2.916新增坏账损失=320 1.8%-3001.2% =2.16新增收账费用=0.5 万新增成本=2.916+2.16+0.5 =5.576新增收益-新增成本=2.424 0方法二:以销售成本计(32070%)/36050-(30070%)/3603015%=(31.11-17.5)15%=2.0415方法三:以变动成本计:变动成本率=1-边际贡献率(32060%)/36050-(300

22、60%)/3603015%=(26.67-15)15% =1.7505四、综合计算分析题:(20 分)某公司考虑将一台以前年度以 500 000 元购入的相当陈旧又缺乏效率的旧设备予以大修理或更新。该设备原定使用 10 年,已使用 9 年,期满无残值,目前账面净值 50 000 元,变现价值为零。若对其进行一次大修理,还可使用 5 年,但需支付大修理费用 100 000元,此外,每年还要维修保养费 8 000 元。若将该资产报废重新购置新资产,则需一次性投资 540 000 元,新资产可使用 12 年,每年维修保养费 2 000 元,期满无残值。直线法折旧。大修理费用分 5年摊 销。企业要求的

23、投资报酬率为 10%,企业所得税率为 30%。问企业应如何决策。答案: (一) 大修理方案1、现金流分析内容 金额 时点大修理支出 -100 000 现时大修理摊销抵税 100 000/530%=6000 每年(1-5年)原折旧抵税 500 000/1030%=15000 第 1 年每年税后付现成本 -8000(1-30%)=-5600 每年2、每年的年均成本:(-100 000+15000)/(P/A,10%,5)+6000-5600=-85000/3.7908+6000-5600=-22022.71若考虑折旧抵税为年末,则有:-100 000+15000/(S/A,10%,1)/(P/A,10%,5) +6000-5600=-22382.43(二) 购置新设备1、现金流分析内容 金额 时点投资支出 -540 000 现时折旧抵税 540 000/1230%=13500 每年每年税后付现成本 -2 000(1-30%)=-1400 每年原固定资产报废抵税 50 00030%=15000 现时2、等年现金流 (-540 000+15 000)/(P/A,10%,12)+13500-1400= -525 000/6.8137+13500-1400= -64950.65结论:应采用旧设备大修理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