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民 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405242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民 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民 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民 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民 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民 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次巨变 三位伟人 三大理论,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标导航: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本课探究:,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提出:提出的背景; 主要内容; 评价 探究二:三民主义的实践实践活动; 结果; 教训 探究三: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主要内容; “新”在哪里; 影响、评价,探究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内容、评价),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材料二:,结合以下材料思考分析三民主义形成的背景,“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 君主立宪,失

2、败!,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方面: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思想方面: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各派方案失败,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孙中山个人因素: 1894年由改良转向革命,2.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成立,兴中会: 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由孙中山领导。1894年11月24日成立于美国檀香山。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早方案。,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同盟会: 1905年8月20日,全

3、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日后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3、三民主义的内容,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强烈革命愿望,没有从根本上废

4、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没有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民生,4.三民主义的评价,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积极性:,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革命的发展。,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局限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探究二: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二、三民主义的实践,辛亥革命,失 败,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5、,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活 动,结 果,思维拓展,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思考:孙中山领导的一些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先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材料二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指出孙中山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为此

6、采取了什么措施?,伟人之所以区别于常人就在于他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与时俱进。一系列革命活动的失败,使孙中山逐渐领悟到过去的方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新的力量!,广大民众、中国共产党和苏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三民主义的发展,1、背景:,1)十月革命鼓舞 2)共产国际、中共的帮助,客观,主观,1)多次斗争失败的教训 2)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精神,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2.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吸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反对

7、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新”在反帝 和民族平等,“新”在强调普 遍平等的民权,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制定劳工法,“新”在更关 注农民和工人,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核 心,提供了方法和手段,纲领、奋斗目标、合作的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5、评价,(1)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同中共

8、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反帝反封建、民主共和,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精神。 、屡败屡战、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 、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中山精神,永放光辉,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B民权主义获

9、得广泛认同 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A,课堂检测,1918年,孙中山致电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B,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D,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里“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主要表现在 A提出三民主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提出三大政策 D领导护法运动,C,小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民党一大,民报发刊词,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