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唐一、时间:二、朝代:581 907年隋朝、唐朝三、特征: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2经济: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3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4对外交往:对外交往频繁5文化:全面繁荣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背景的是A南北经济的发展 B北方民族的融合C大运河的开凿 D人民渴望统一2 隋朝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A隋文帝决策正确 B各民族大融合C江南经济发展 D陈的腐败弱小3 隋朝采取的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内经济联系的措施是: 开凿大运河 三征高丽 营建洛阳 修筑驰道A B C D CBA4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经济经济 B加强南北
2、交通C巡游享乐 D巩固封建统治5 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非常繁荣 B便于控制全国C水陆交通便利 D位置邻近长安6 下列对隋朝历史的概括和总结,完整的一项A繁荣而短暂,承前又启后B开创了许多重要典章制度C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全国D实行暴政,统治十分短暂DCA7 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但二者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其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的水上运输通道C推行思想文化专制以巩固统一 D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8 秦始皇、隋炀帝在政绩方面的相似之处有: 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 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修建了举世闻名的
3、大型工程 开创制度为后世沿用A B C D AB9隋文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统一南北,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局面B营建大兴城使其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C开通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D强调 “存百姓 ”思想,改革赋役制度10隋朝与秦朝都是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二者相同点包括: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 都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 都创立或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兴建重大工程,影响深远A B C D AC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武则天政绩的是A创立 “自荐 ”求官制度B发展科举,首创殿试制度C完善三省六部制D任用庶人,抑制门阀士族 12唐玄宗为密切与各少数民族的联系而采取的措施包括: 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封皮
4、罗阁为云南王 与松赞干布和亲 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设安西都护府A B C D CB13下列地区从唐朝开始就划入中国版图的是A西域地区 B黑水靺鞨地区C西藏地区 D台湾地区14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是因为: 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 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 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 隋唐政府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A B C D BD15隋唐时期商业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元通宝是隋唐通用的货币B市中的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C长安突破了 “坊 ”、 “市 ”界限,商业活动没有区域限制D政府设置官员管理市场贸易16 “贞观之治 ”与 “开元之治 ”的共同点是A国力强盛 B
5、疆域空前辽阔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较为安定DD17唐初以孟子 “轻徭薄赋 ”的民本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这一赋役制度的作用表现在: 农民生产时期较有保证 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改变 政府赋税收入有保障A B C D 18三省六部制最本质的作用是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宰相的权力C加强了皇权D完善了中央官僚机构BC19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所体现现出的唐文化的特征是A影响巨大 B世界领先C高度繁荣 D兼容并蓄,对外开放20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 “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使充此。 ”这反映出: 新罗文化十分发达
6、 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 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唐政府重视对外交往A B C D DD21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A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B通婚联姻C助唐平叛安史之乱 D长庆会盟22 “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文营建,清代重修, 布达拉 ,梵语意为佛教圣地 ”。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唐蕃和亲 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A B C D CA23下列关于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都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都接受唐玄宗的册封 都曾与汉族和亲A B C D 24下列史实与唐玄宗无关
7、的是A俘获颉利可汗 B册封骨力裴罗为 “怀仁可汗 ”C册封大祚荣为 “渤海郡王 ”D册封皮罗阁为 “云南王 ”BA25从唐朝传入新罗的技术包括: 雕版印刷术 制瓷 制铜 唐诗A B C D 26隋唐时期的绘画: 题材广泛,风格多姿多彩 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 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 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A B C D CD27 “胡音胡骑与胡汝,五十年来竞纷泊。 ”这句唐诗所反映的这一历史现象对唐朝社会生活的影响是A促进了唐朝商业的繁荣和扩大对外开放B导致唐朝多姿多彩的社会风气的形成C使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渗入中原地区D推动了唐朝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28唐朝时,从海路到朝鲜、日本的主
8、要出发点是: 泉州 登州 广州 扬州A B C D BC29唐朝前期的 “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及“开元之治 ”的相同之处在于: 任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 吸取隋亡教训,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A B C D 30早在唐朝时期,西藏地区得到了发展,其表现不包括A实现了青藏高原的统一B仿唐朝官制,设置各级官府C创制了吐蕃文字D接受中央政权的管辖BD31下列史实反映中印友好交往的是A佛教传入中国 B义净西行研究佛学C法显游历天竺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32与世界同时期的文化相比,隋唐文化的特点是: 先进性 开放精神 广博和兼容精神 对周边国家的深远影响A
9、 B C D BA33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是: 设置机构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采取通婚形式 战争A B C D 34下列属于隋唐手工业特点的是: 产地分布广 生产规模大 分工细,品种繁多 技艺水平高,且融入外来的风格A B C D BD35汉唐在西域设置管理机构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帮助西域地方政权摆脱北方民族控制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D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36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包括: 南北统一,疆域辽阔 经济发达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各族人民的共同创造A B C D BB37下列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开凿于十六国时期B与佛教的传播
10、密切相关C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D很多画面反映了隋唐社会景象38下列有关隋唐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唐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方面 隋唐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由隋入唐的书法家创立了 “颜体 ”和 “柳体 ” 唐僧一行首创子午线测量的科学方法A B C D CB3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文化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A东晋时书法成为一种艺术B唐时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分软舞和健舞两种C西汉时成都的齐唱俑和洛阳的杂技俑,造型生动活泼D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俗画成为绘画的主题40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A. 千金方 B. 四部医典 C. 本草纲目 D. 唐本草 BD41隋唐时期推行租庸调制的作用表现在:
11、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 农民的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政府赋税收入有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 使土地买卖和兼并得到有效控制A B C D 42下列反映唐朝与新罗友好交往的史实是A义净西行研究佛学B医术、杂技传入中国C崔志远赴唐留学D鉴真东渡传播佛法AC43下列古代医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黄帝内经 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B. 神农本草经 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 千金方 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D. 唐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44下列事件,反映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是A昭君出塞 B回族形成C长庆会盟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AC45唐朝与亚欧许多国家之间的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
12、原因不包括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唐朝的疆域在中国古代史上最大D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46隋唐时期,日本深受中国影响,其表现在: 仿唐制改革 都城的建设仿长安样式 多次派出遣唐使 各级学校教授儒学A B C D CD47隋唐时期,对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重视商贸B对外开放,兼收并蓄C使节往来频繁D派遣大量人员到国外学习技艺48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其表现有: 形成了发达的陆海路交往通道 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大都会 以佛教为纽带加强文化交往 交往内容包含物资技术制度A B C D BD49隋唐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往来频繁,主要表现为A交换土特产品
13、 B互派使节C互派留学生 D商贸频繁50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是A造纸术 B茶种、制铜C丝绸、瓷器 D十进位记数法51唐朝完善科举制的举措有: 开始设置进士科 首创武举和殿试 以高官主持考试 实行糊名法以防止舞弊A B C D BAB52隋唐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不包括A南方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B农田灌溉的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耕作技术融入外来风格53下令 “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 ”的是A唐高祖 B唐太宗C唐高宗 D唐玄宗54唐代科举考试的进士科,选拔标准是A诗赋的创作能力 B法律的运用能力C经义的熟知能力 D时务策DAA55唐朝城市的市场中 “柜坊 ”的职能是A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B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货C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D负责皇室货物的采购56下列关于隋唐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提A夜市已经出现B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集市C出现专营货币存放与借货的邸店D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