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一、旅游资源的形成,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我国的 地貌特征,地势的阶梯性,地貌类型的复杂性,山地广布性,高差的悬殊性,形成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厚性,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中国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美景分布图,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很多是山地风光,还有湖泊、岛屿、海滨等,有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五大连池,华山,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
2、,山地风光占50%以上。,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分布图,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的山地风光,绝大部分是海拔10003500米的中山,和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8,1、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东北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伊通火山群、山西大同火山群、云南腾冲火山群及四川峨眉山等。,2、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及黄山山东崂山、浙江天台山、辽宁千山、江苏灵岩山、江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河北盘山等。,3、流纹岩和安山岩山地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A流纹岩:浙江最多,
3、有雁荡山、天目山、会稽山、西湖附近的孤山及宝石山等B安山岩:台湾岛上的大屯火山群和附近海洋中的火烧岛红头屿、龟山岛、彭佳屿、棉花屿等,4、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广东肇庆七星岩、四川兴文石海洞乡、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浙江桐庐瑶琳洞、江西彭泽龙宫洞、贵州黄果树溶洞群等(200多处)。,5、砂岩地貌(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广东丹霞山(以锦石、奇峰、幽洞、碧水为“四绝”)、福建武夷山(“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江西贵溪境内的龙虎山等。,6、山水组合的特色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九寨沟、黄龙、长江三峡、玉龙雪山和虎跳峡等。,7、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旅游
4、资源:南湖、井冈山、韶山、廷安等。,五大连池,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地壳某些地带,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出露地表为火山,形成火山地貌景观,熔岩流入太平洋,火山活动生成夏威夷群岛,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火山众多,火山喷发,火山喷泉,火山温泉,冰岛,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地貌,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四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而被开发为旅游资源的中山,
5、多是花岗岩山地。距今约1亿年的燕山造山运动形成了地下的花岗岩体,大约距今8000万年开始,花岗岩体上露地表,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花岗岩山地。,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而被开发为旅游资源的中山,多是花岗岩山地。距今约1亿年的燕山造山运动形成了地下的花岗岩体,大约距今8000万年开始,花岗岩体上露地表,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花岗岩山地。,球状风化花岗岩形成时,有纵横交错的节理,节理分割破裂,形成了矩形的岩石,出露地表后,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岩石趋向球形。这种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西岳华
6、山,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九华山,亚热带地区的中山山地,花岗岩地貌+亚热带植被+四季云雾,成为景色优美的旅游资源。,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黄山,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砂岩是岩石碎屑和化学胶结物组成的一种沉积岩,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也能发育成千姿百态的砂岩地貌。,武陵源天子山,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红色砂岩形成一种美丽壮观的砂岩地貌,因中国的丹霞山而得名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广东丹霞山,丹霞山,丹霞地貌-流水作用 雅丹地
7、貌-风力作用,(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宏观层面: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居住(江河之滨、山前平原、植被繁茂之地等),微观层面:修建园林、寺庙、宝塔等强调自然和人文景观协调,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风水科学”,人类活动影响的典范,二、旅游资源分布,分 布 因 素,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地质基础,自然地理条件,社会认知因素,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克罗拉多大峡谷),由断层湖形成的旅游资源 (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 滇池、洱海等),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地带性) (“白色旅游”和“旅游”),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
8、下的地理“痕迹”(古战场、 古渡口、万里长城等),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提升了 旅游资源的价值,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的发展,(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联系,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第一,分布广泛。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单位,都有著名的旅游资源。,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第二,集中分布于东南部。黑龙江黑河与云南腾冲两地之间的连线,把我国国土划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知名度高、开发效益较好的
9、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东南半壁。,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第三,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北京及河北省北部、关中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是传统的旅游资源密集分布区。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些旅游资源密集区域。,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第四,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如,作为古代帝王行宫的骊山华清池,除了温泉等因素外,距离古都长安不远,交通方便,也是重要的构成因素。,徒步足千寻仙境佛场尘世外,凝眸四顾江潮湖水画图中。,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山地风光如果伴以湖泊、河流、海洋,山
10、水相映,更具特色。,九寨沟,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黄龙(沟),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宏观层面来说,人们在构筑城市和村镇时,往往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如山间平原、江河之滨、植被繁茂之地,以便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美国硅谷,位于旧金山湾南端两个山脉之间,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从微观层面来看,人们在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时,十分注重选择山清水秀之处,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庐山,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从微观层面来看,人们在修建园林、寺庙、宝塔、陵墓时,十分注
11、重选择山清水秀之处,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明十三陵,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在古代,我国的规划师与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创造了大量流芳千古的经典之作。,峨眉山建筑群,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众多的文化遗产,则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所形成的旅游资源。如我国古代建筑群。,福建土楼,宏村,一:旅游资源的形成,(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世界人类遗产中的11座古城中有两座是我国的,即平遥、丽江。,山西平遥,云南丽江,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主要依托于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则表现
12、出明显的地带性。,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寒温带和中温带是冬季欣赏冰、雪、雾凇奇景,鉴赏冰雪雕塑艺术,从事冰雪运动等旅游胜地的主要分布区。,欧洲阿尔卑斯山,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吉林雾凇”是中国自然奇景之一,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日本的札幌、中国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成为世界三大冰雪艺术区。,哈尔滨冰雕,哈尔滨雪雕,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欧洲许多国家,以及我国的北方地区都在积极开发以欣赏冰雪景观、从事冰雪运动为主的冬季度假型的“白色旅游”。,哈尔滨冰雪节,二:旅游资源的
13、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第一,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当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古都、古城及其附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中国的八大古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中心。,北京故宫,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意大利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古代城市,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中心。,圣彼得堡,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威尼斯,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佛罗伦萨,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第二,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来的地理“痕迹”,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如古战场、古渡口、万里长城等。,江苏镇江西津渡,二:旅游资源的分布,(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长城,青海湖-构造湖,北美五大湖冰川湖,西湖-瀉湖,珊瑚湖瀉湖,火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