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细胞生命历程习题与答案.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538427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命历程习题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细胞生命历程习题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细胞生命历程习题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细胞生命历程习题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训练 3 细胞的生命历程(时间:40 分钟)1.(2012佛山质检 )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B过程 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C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D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答案 D 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低,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分裂能力差;过程是有丝分裂,过程是细胞分化,都没有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这是因为只有在减数分裂中才有这些变化;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来自于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因此,它们含有的基因相同,只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它们的性状不同。2右图为有关细胞增

2、殖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人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B 过程中保持了遗传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稳定性.C进行 过程时,染色体和核 DNA 在各个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完全相同D过程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5%,主要完成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答案 B 过程为无丝分裂,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蛙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而人的红细胞不能进行自我增殖,只能由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产生,选项 A 错误;过程为有丝分裂,进行 过程时,核 DNA 在分裂间期加倍,染色体在分裂后期加倍,两者的数量变化规律是不完全相同的,选项 C 错误;为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

3、%95%,选项 D 错误。3(2012浙大附中期中 )下图表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过程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周期B 过程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 过程总是与机体的衰老同步进行D过程是由于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答案 A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衰老并不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细胞癌变过程中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均可能发生突变。4(2011全国理综,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A进行 ATP 的合成 B进行 mRNA 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答案 C 特异性蛋白合成的实质在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看某细胞是否已发

4、生分化,关键看细胞的特异性蛋白是否合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特异性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故 C 正确;而 ATP、mRNA 和纤维蛋白原基因在细胞中普遍存在,不能作为细胞分化的依据。5(易错题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有两幅是错误的。请将其余正确的图片按细胞周期顺序排列,其中排在第 1 位与第 3 位的图片分别是 ( )。A B C D答案 A 分析题图,为分裂间期;为分裂后期;为分裂前期;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形成细胞板,故错;体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故错;为分裂末期的细胞。由此可以确定先后顺序为:。方法技巧 快速推断细胞分裂图像(1)细胞分裂时期的辨别看染色体的位置:

5、前期显散乱,中期在中间,后期到两端,末期已分边。(2)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的辨别.看细胞质形成方式:细胞板隔裂植物细胞分裂;缢裂动物细胞分裂。看细胞的外形特性:方形有壁为植物细胞;圆形无壁一般为动物细胞。雄性、雌性配子形成看细胞质分裂是否均等:均等分裂雄性减数分裂及雌性极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均等分裂雌性减数分裂。6(2011广东湛江一模,2)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 DNA 含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甲图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细胞相当于乙图的 cd 区间B在乙图的 ab 区间,甲图中的 3 数目会加倍C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

6、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 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 de 区间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 DNA 复制答案 D 从乙图中可知,ab、fg 表示分裂间期,bc、gh 表示分裂前期,cd、hi 表示分裂中期,de 、ij 表示分裂后期,ef 、jk 表示分裂末期,核膜、核仁的消失及重建分别是在前期及末期。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染色体结构,但在分裂过程中 DNA 同样会进行复制,遗传给子代细胞。7(2012广东中山市统考)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表示的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4 个染色体组B 过程可能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7、C图 中的 a,b,c ,d 4 个细胞不可能有四种基因型D若 a 细胞内有 5 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出现异常答案 B 图表示的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2 个染色体组;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若发生交叉互换,图中的 a,b,c,d 4 个细胞可能有四种基因型;若过程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过程中一个着丝点分裂后的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都可能使 a 细胞内有 5 条染色体。8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染色体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

8、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 DNA 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 DE 段、图丙中的B甲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C图丙中与乙图 BC 段对应的只有D图丙中引起变化的原因是 DNA 复制答案 C 图甲代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8 个 DNA分子、0 条染色单体。图乙中 AB 段产生的原因是 DNA 复制,BC 段代表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即含有染色单体,CD 段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图丙中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可以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可以代表正常体细胞或分裂形成的子细胞。

9、9.(双选 )如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素B该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C若 有基因 B,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 b,则b 是基因突变导致的D该细胞一旦分裂结束即能参与受精过程答案 AB 该细胞有 Y 染色体,说明是次级精母细胞,与精子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激素是雄性激素;图示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中显示有 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若有基因 B,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 b 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导致的;该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是精细胞,要经过变形成为精子后才能参与受精过程。10(2012广东六校

10、联考 )(双选)下图中甲、乙、丙表示某一动物正在分裂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 4 条染色体B甲、乙、丙中核 DNA 含量的比例为 884C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器官可能是卵巢D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甲乙 丙答案 AB 图甲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与精子形成过程有关,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乙是有丝分裂后期,图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 4 条染色体;甲、.乙、丙中核 DNA 含量的比例为 884;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器官是睾丸(精巢) ;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乙甲丙。11(创新预

11、测)A 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G1、S、G 2 组成了分裂间期,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 4 个时期)中的细胞核内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 B 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B 图中有四种相同 DNA 含量的细胞,这些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当于 A 图中细胞周期的_期。(2)能够使 B 图中 DNA 含量为 2n 的细胞所占比例下降, DNA 含量为 4n 的细胞所占比例相对上升的化学试剂不包括_(a.秋水仙素,b.DNA 合成抑制剂,c.聚乙二醇 )。(3)A 图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的时期分别是_和_。(4)检测到培养基中有少数细胞的

12、 DNA 含量处在 n 与 2n 之间,有的同学认为是培养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有的同学认为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请说出你自己的看法:a_(“减数分裂 ”“基因突变” “都不是” )。.b你作出判断的理由是:._ _;._;c你认为检测到上述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 (1)只有处于分裂间期(S 期)的细胞,才有可能出现 2n4n 的变化。(2)如果使用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阻断在分裂前期或使用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都可以使细胞内 DNA 含量为 4n 的细胞所占比例上升。DNA 合成抑制剂只能使细胞的 DNA 复制被抑制,这样会使 DNA 含量为 4n 的细胞所占比例下降。(3)A 图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

13、即时期,由于连接两条染色单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达到最大值为 4n。(4)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2n 个 DNA 平分给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 DNA 含量为n,一般不会形成 DNA 含量处在 n 与 2n 之间的细胞。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不是 DNA 数目的变化。出现少数细胞的 DNA 含量处在 n 与 2n 之间,最大的可能是:细胞衰老或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答案 (1)S (2)b (3)4 n (4)a. 都不是b.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2n 个 DNA 平分给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DNA 含量为 n,一般不形成 DNA 含量处在

14、n 与 2n 之间的细胞 .基因突变是 DNA 结构的改变,不是 DNA 数目的变化 c细胞衰老或发生染色体变异12(重组题 )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 A 细胞形成的 B 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能力,A 细胞到 C细胞的过程是由_控制的。(2)A 细胞分化成 D 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若 D 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_。(3)若 D 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所起的作用是_ _。(4)若 D 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的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5)若 D 细胞发生癌变,则此细胞在体内易分散和转移的直接原因是_,而其根本原因是_。解析

15、由 A 形成的 B 细胞仍然是干细胞,有分裂分化能力;由干细胞分化成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若 D 失去分裂能力,就不存在 DNA 分子复制过程,则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 RNA 蛋白质。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泌过程中,高尔基 转 录 翻 译 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是细胞核,在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癌变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所以易分散转移,而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 (1)分裂和分化 基因(2)基因的选择性表

16、达 DNA RNA 蛋白质 转 录 翻 译 (3)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答出其中两个即可)(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只答出其中两项即可)(5)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13某果蝇的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观察该果蝇的某器官装片时发现了如乙、丙图所示的细胞。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丙细胞的名称为_,其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2)乙、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_、_。(3)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甲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4)与甲乙过程相比

17、,甲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5)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 W,白眼 w)位于 X 染色体上,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若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白眼个体,则是由于亲代_(填“雌”或“雄”)果蝇在进行减数第_次分裂时出现异常。解析 (1)丙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可以判断丙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可以是 aBXW或 aBXw或 abXW或 abXw;(2)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 8 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3)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DNA 复制,进入分裂期

18、DNA 含量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含 1 个 DNA 分子。(4)甲乙是有丝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丙是减数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5)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XW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WXw,后代的白眼基因来自雌果蝇,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 XwXwY,是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卵细胞内的结果。答案 (1)次级卵母细胞aBXW 或 aBXw 或 abXW 或 abXw(2)8 0(3)如图所示(4)基因重组(5)雌 二14(2012肇庆模拟 )图

19、1 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分子数目的比例,图 2 表示同种动物体内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 1 中 a、b、c 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甲中染色体和 DNA 分子数目的比例关系说明细胞核内曾经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2)图 2 中,A 图细胞内含有 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 DNA 分子数之比为_,其细胞名称为_。(3)图 2 中,C 图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相当于图 1 中的_图。(4)图甲可以表示图 2 中细胞图像是_。解析 (1)根据图 1 可知,b 在某些时期数目为 0,因此可判断 b 表示染

20、色单体数目,再根据 DNA 数目可能是染色体数目的二倍可知,a 表示染色体数目,c 表示核 DNA 数目;(2) 图 2 中,A 图所示细胞共有 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 2 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与 DNA 分子数之比为 12,该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是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故其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3)图 2 C 细胞中移向两极的为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故其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它的子细胞名称即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4)据图 2 中 E 细胞可知,该.种生物正常体细胞核中含 DNA 分子 4 个,染色体 4 条,由图 1

21、中 DNA 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可知,甲表示 DNA 与染色体之比为 21,且 DNA 数目为4n8、染色体数目为 2n4,故对应图 2 中 A、B、D。11.答案 (1)S (2)b (3)4n (4)a. 都不是b.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2n 个 DNA 平分给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DNA 含量为 n,一般不形成 DNA 含量处在 n 与 2n 之间的细胞 .基因突变是 DNA 结构的改变,不是 DNA 数目的变化 c细胞衰老或发生染色体变异12.答案 (1)分裂和分化 基因(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NA RNA 蛋白质 转 录 翻 译 (3)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答出其中两个即可)(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只答出其中两项即可)(5)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13.答案 (1)次级卵母细胞aBXW 或 aBXw 或 abXW 或 abXw(2)8 0(3)如图所示(4)基因重组(5)雌 二14.答案 (1)a DNA 复制.(2)8 12 初级精母细胞(3)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丁(4)A、B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