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谈类比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以能力立意的数学高考试题不断推出一些思路开阔、情境新颖脱俗的创新题型,它们往往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并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将数学知识、方法和原理融于一体,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在 2009 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要求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其中,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经获得的正确的数学命题,运用归纳,类比和演绎进行推理,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假性。笔者研究近几年的
2、高考试题,发现类比推理的考查较为突出,是高考的一个新的亮点,本文仅对类比推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作相关论述。一 圆锥曲线的统一性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为圆锥曲线,这是因为它们有着统一性的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 F 的距离和到一条定直线 (F 不在 上)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lle 的点的轨迹,当 时,它表示椭圆;01e当 时,它表示双曲线;当 时,它表示抛物线。由于它们有着共同的统一性定义,因此它们的性质有着许多类似之处,在研究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诸多问题。(1)椭圆与双曲线类比例 1 :(上海春招题)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 M、N 是椭圆 C 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 P
3、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 PM、PN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 、 时,那么PMkN与 之积是与点 P 的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 写出具有类PMkN 12byax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分析: 类似的性质为:若 M、N 是双曲线 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12byax点 P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 PM、PN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 、PMk时,那么 与 之积是与点 P 的位置无关的定值。NkPMkN证明:设点 M、P 的坐标为( ) 、 ( ) ,则 N( ) 。nm,yx,nm,因为点 M( )在已知双曲线上,所以 ,, 22ba同理 ,22bxay则 (定值) 。222abmxabxn
4、ymxnykPNM 评注:本题以椭圆、双曲线为载体,考查直线的斜率,椭圆、双曲线的概念与方程,考查数学运算能力及类比推理的能力。(2)椭圆与抛物线类比例 2:在椭圆 中,F 是左焦点, 是左准线,A 是右顶点,过 F 任作直21xyabl线与椭圆交与 B、C 两点,连接 AB、AC 与左准线 分别交与 P、Q 两点,设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 ,求证: 为定值。1,2y12y类比上述结论,在抛物线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给予证明。分析:如图所示,以椭圆左焦点为极点,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极坐标方程为:,设 , ,过 C 作 ,设准线与 2cosba1(,)C2(,)DDx轴x 轴交与 E 点
5、,则 与 相似,所以 ,APEPEA即: ,211sincosay所以 = = 。21()a22()sincoba2sicob同理可得 ,22sin()sicocobby 所以 。22412 2iiss类比椭圆与抛物线,我们可以发现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另外一个顶点即在无穷远处,等同于椭圆的右顶点 A,因此我们有以下结论:在抛物线 中,F 为其焦点, 为其准线,过 F 作直线与抛2(0)ypxl物线交与 A、B 两点,分别过 A、B 向准线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 C、D,设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 ,则 为定值,定值为 ,证明从略。1,2y12y 2p评注:本题中的类比是一个难点,只有牢牢把握住三类曲线
6、的相似之处,才能解决此类问题,课本选修 2-1(苏教版)第 23 页给出了三类曲线的形成模型,回归教材,深入的研究三类曲线的产生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同类曲线自身的类比例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难得到“对于双曲线 xy=k,k0,上任意一点P,若点 P 在 x 轴和 y 轴上的射影分别为 A、B,则 必为定值 K” ;P类比于此,对于双曲线 上任意一点 P,类似的命题是什么?并证21xyab明你的结论。分析:鉴于 x,y 轴是双曲线 xy=k,k0 的两条渐近线,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对于双曲线 上任意一点 P,若在两条渐近线 上2xy byxa的射影分别是 A、B,则有
7、必为定值。这个定值是多少呢?我们B不妨先取 P 为顶点时,可以得到定值为 ,证明从略。2ab评注:本题的类比关键在于抓住两坐标轴对于双曲线 xy=k,k0 而言实质上是其渐近线。(4)三类曲线间的类比例 4:在抛物线 中,F 为其焦点, 为其准线,过 F 作直线与抛2(0)ypxl物线交与 A、B 两点,以 AB 为直径作圆 C,试判断圆 C 与准线 的位置关系。l类比上述结论,在椭圆与双曲线中是否仍有上述结论?若有,给予证明,若无,试说明位置关系。分析:如图所示, 分别过 A,B,C 向准线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 G,E,H,由抛物线的定义知,l, ,所以 ,AGFBEABFAGBE由梯形的中
8、位线定理知: ,2ECH所以: ,即圆心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2CH所以圆与准线相切。类比上述推理过程,我们发现: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道: ,AeF,其中 e 为椭圆的离心率,BEeF所以 ,由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知:ABAGEe,2GCH所以 ,即圆心到准线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所以圆与准线相离。e同理:若曲线为双曲线,则圆与准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评注:本题考查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类比的关键在于推理过程的类比,由于定义的统一性,判断方法的明确性,因此,要抓住其实质 进行判断,当 时,圆与准线相切;2ABCHe1e当 时,圆与准线相交;当 时,圆与准线相离。0练习:在椭圆 中,
9、A、B 分别是左右顶点,过 AB 上任一点作直线21xyab轴,与椭圆交与 C、D 两点,连接 AC、BD 交与 P,求动点 P 的轨迹;l类比于此,对于双曲线 和抛物线 ,类似的结论21xyab2(0)ypx是什么?并加以说明。答案提示:若曲线是椭圆,则动点 P 的轨迹为双曲线;若曲线是双曲线,则动点 P 的轨迹为椭圆;若曲线是抛物线,则动点 P 的轨迹是抛物线。二 圆与圆锥曲线的相似性圆在解析几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那么它与圆锥曲线是否孤立呢?仔细研究教材(苏教版) ,课本上的例题涉及了圆与椭圆的联系,它们是可以通过伸缩变换而得到,实际上我们也可以通过几何画板形象的反
10、映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变化,当椭圆的两个焦点重合时,也就形成了圆。既然有相似之处,我们就可以通过类比研究有关的问题。例 5:已知圆 C 的方程为 ,动点 P 为其上一点,设其坐标为 ,22xyr0(,)xy求证:该圆在点 P 处的切线方程为 ;20xyr类比于此,对于椭圆 ,类似的结论是什么?并加以证明。21ab分析:若动点 P 在坐标轴上,显然成立;若动点 P 不在坐标轴上,可得切线的斜率为 ,由点斜式得直线0xKy的方程为 ,化简为: ,又因为点0()xy 200在圆上,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 。20xyr类比椭圆与圆,我们有以下结论:已知 P 为椭圆 上一动点,则椭圆在该点处的切线方程为:0(,
11、)xy21yab,证明从略。021ab评注:本题通过类比推广,可以直接归纳概括出相应的结论。波利亚曾说:“如果没有相似推理,那么无论是在初等数学还是在高等数学中,甚至在其他任何领域中,本来可以发现的东西,也可能无从发现.”因此,作为基础教育之一的中学数学,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为此,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根据教材特点,在传授新知识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与归纳得出新的知识,逐步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2)在进行知识复习时,经常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类比,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类比的习惯。(3)在解题教学中,通过类比,引导学生推广数学命题,或通过类比,探求解题途径,深化对知识
12、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4)通过类比,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普勒对类比也情有独钟:“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 ”正因为如此,以上这些有趣而富有启迪的类比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命题专家的关注,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新视角。参考资料:1 任子朝,高考能力测试与试题设计,北京教育出版社.2 顾国章,高考对类比推理的考查,中学数学,2005.2.3. 江苏省 2009 年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说明,凤凰传媒出版社.发表于数学教学研究 ,2009 年第 6期刊号 ISSN 1671-0452CN 62-1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