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ppt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5377537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1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1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1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1章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经济学原理,N.格里高利.曼昆 著,Premium PowerPoint Slides by Ron Cronovich,1,Actually, there is no subject called “Western Economics”, we just use this name to distinguish principals of economics from “political economics” !Western Economics consists of two part, one is microeconomics and the other is ma

2、croeconomics.,本章我们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2,将经济学十大原理 纳入其中,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原因一:帮你了解生活其中的世界 原因二: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更好的做出决策 经济学不是提供能立竿见影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方法,或者使个人或社会能点石成金的致富术 经济学是要向人们提供认识世界、解决选择问题的分析方法与工具 很多经济学大师往往都不是富豪,而且有些很穷,比如马克思,经常靠别人接济才能生活;再比如凯恩斯,西方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却一直穷困,甚至到了潦倒的地步,经济学十大原理

3、,3,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原因三: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通过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教给大家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把经济学原理用到生活中去!,经济学十大原理,4,5,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稀缺性经济学的出发点 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们生产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相对于人们的欲望来说总是有限的或稀缺的,总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因此,客观存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稀缺性的事实,就是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稀缺性(Scarcity):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是一条普遍的规律,选择经济学

4、产生的根源 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稀缺性的普遍存在从而引起选择的必要性,就必然产生经济学 一切经济问题来源于稀缺性 由于稀缺性,怎样使有限的物品和劳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满足人们最急需和最迫切的欲望,就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只有去“选择”,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选择:为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求,怎样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6,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是人的行为进行着资源的配置这里的行为指人的选择行为,7,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经济学十大原理,8,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经济学(economics):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书中定义), 比如: 人们决定手中收入

5、,储蓄多少,消费多少 企业决定手中生产要素生产多少A产品,多少B产品 政府决定如何在国防,政府运转支出,环境保护和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0,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接下来我们通过“经济学十大原理”来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学十大原理,9,0,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经济学十大原理,1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比如,对个人而言: 参加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的时间学习 想要得到更多的收入,就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得休息时间减少 保护环境意味着可供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供人们消费的产出品减少(所以环保总是

6、知易行难),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0,经济学十大原理,1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效率 vs. 平等 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效率指经济蛋糕的大小,平等指如何分割蛋糕。政策制订时,两目标往往不一致 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需要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导致减少对工作与生产的激励,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会减少,进而经济“蛋糕”的规模缩小,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0,经济学十大原理,13,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如何做出决策,认识了权衡取舍,并没有告诉人们应该做出什么决

7、策 社会不应以环境管制降低了人们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 政府不应该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弃穷人不顾 我们只是发现了要解决的经济问题,认识“权衡取舍”是我们学习经济学的开始,经济学十大原理,14,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的成本(机会成本)与利益 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即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15,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例1:上一年大学的机会成本主要是由于没有工作而损失的

8、工资例2:如投资者仅有一份资金,可用于股票、国债与基金投资收益那么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是放弃基金投资收益,3万元 投资国债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股票投资,4万元 投资基金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股票投资,4万元,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16,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理性人(rational people)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人生来都是自私的,利己的,是利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 个人实现效用最大、企业实现利润最大、社会团体和政府实现社会效益最大 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来做出决策,即比较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与边际收益(marginal ben

9、efit) 边际变动 (marginal change):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十大原理,17,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例1:当一个大学生考虑是否要多上一年学时,他会比较学费加上损失的工资(边际成本)和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额外收入(边际收益) 例2:当一个经理在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时,她会在增加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十大原理,18,人们如何做出决策,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惩罚)与利益(奖励)做出反应,所以理性人会对激励

10、做出反应,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19,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1:汽油税鼓励人们开小型节油性汽车欧洲开小型车多于美国的原因之一,是欧洲汽油税高于美国汽油税还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拼车,经济学十大原理,20,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2:安全带法律如何通过改变激励 影响人的行为 对于司机成本收益影响:系上安全带后,发生车祸时存活概率提高了,降低了司机的车祸代价,提高了开快车的收益。所以,司机开车更快、更放肆 对于行人的成本收益影响:司机开车谨慎度下降,他们遇上车祸的概率论增加,但他们没有增加收益 结果:每次车祸死亡人数减少,车祸

11、次数增加。司机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行人死亡人数增加,经济学十大原理,2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所以,一项政策要考虑它的直接影响,还应考虑通过激励产生的间接影响 政策 激励 人的行为,0,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经济学十大原理,23,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前四个原理讨论了个人如何做出决策 但是,我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其他人,经济学十大原理,24,人们如何相互交易,人们可以专门生产一种物品或劳务并用来交换其他物品或劳务,而不必自给自足 国家之间也能从贸易与专业化中受益 将他们生产的物品出口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 从国外进口更便宜的物品而不用在国内自己生产,原理 5 :

12、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经济学十大原理,25,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市场:今日市场具备了两种意义 一个意义是场所。如传统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 另一意义为交易行为的总称。市场一词不仅仅只是场所,还包括了在此场所进行交易的行为。不必要在同一个地点,有大量的买者与卖者 组织经济活动意味着需要决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生产多少、谁将得到它们(需求),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经济学十大原理,26,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 亚当.斯密在论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

13、分析(1776)中的著名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由斯密开始有了经济学,所以我们称他为经济学的鼻祖),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当斯密写完这本书的时候,他在书的封页上这样写:“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女王陛下,请你不要干预国家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是什么?是做个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就敲钟,入夜了,再看看有没有偷盗行为,然后这就是国家的任务。绝对不要干预经济,经济自然就会发展起来。”,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现在大家看我们是不是两只手都

14、看不见,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为了促进社会利益,在做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怎么达到自己的利益。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好象这只看不见的在引着他,其结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经济学十大原理,29,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体系来发挥作用 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 每个价格即反映了物品对于买者(需求方)的价值,也反映了卖者(供给方)生产物品的成本 在许多情况下,价格引导自利的家庭与企业做出使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决策,

15、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经济学十大原理,30,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价格之所以重要,因为他反映了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者成本的必要信息 相反,中央计划经济,价格不是通过市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计划者规定。计划者不可能掌握价格决定的所有供求信息,经济学十大原理,31,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如果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如此伟大,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政府?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是认识政府政策的适当作用和范围(边界),原理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经济学十大原理,3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作用之一: 市场需

16、要在政府制定的规则和制度框架下运行,市场最需要的是产权制度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政府的重要作用:保护产权 (通过警察,法庭),例如: 农民预见谷物会被偷,他就不会种庄稼 不确保顾客会付费,餐馆就不会提供服务,33,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政府作用之二: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原因: 外部性(externality):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可以是买者也可是卖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比

17、如,垄断) 在上述情况下,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能增进效率,原理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经济学十大原理,34,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即使看不见得手带来了有效率的产出,它也不能消除经济福利上巨大的不对称。因为市场经济是根据人们生产其他人愿意购买的东西的能力来给予其报酬的 如:看不见得手不能保证每个人有充足的食物 政府可以改变市场结果以促进公平 如果经济福利的市场分配结果不是合意的,税收或福利政策能改变经济“蛋糕”的分配方式,原理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经济学十大原理,35,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并不是总能改善市场结果,原因是: 制定

18、程序可能不完善 政策制定者有自己的利益 政策出发动机良好,但制定者信息不充分 通过经济学学习,帮助我们判断何时一项政策是正确的(促进了效率或平等),何时不正确,0,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经济学十大原理,37,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各国不同时期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 发达国家的平均收入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收入的十倍以上(横向比较) 今天美国的生活水平比100年以前大约增长了八倍(纵向比较) 这是我们看到的经济结果,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 劳务的能力,经济学十大原理,38,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决定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生产率(productivity):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

19、量 产出(生产率)=F(劳动者技能,设备,可用的技术,企业家才能等) 生活水平受生产率和其他因素(如工会组织,国外的竞争等)影响 但其他因素对于生活水平的影响远远小于生产率,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经济学十大原理,39,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经济学十大原理,40,整体经济如何运行,通货膨胀(inflation):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由于高通货膨胀会让社会付出各种代价,世界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 通货膨胀的原因:长期而言,通货膨胀总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而导致货币价值的下降所引起 政府发行大

20、量本国货币时,货币价值就下降,通胀率越高 20世纪20年代初的德国,物价每月上升3倍,货币量每月也增加了3倍,原理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经济学十大原理,41,整体经济如何运行,虽然长期来看,物价水平高主要是货币量增加的结果,但短期这个问题变得比较复杂而且具有争论 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 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社会整体支出水平,增加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 需求增加引起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企业有利可图,增加雇员,生产更多物品与劳务 雇工增加意味着降低失业率,原理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 短期权衡取舍,经济学十大原理,42,短期内(1-2年),许多经济政策朝相反的方向推动

21、通货膨胀与失业 其它因素使这种权衡取舍表现不那么明显,但这种权衡取舍一直都存在 短期取舍关系在分析经济周期中很关键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用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或雇佣的人数来衡量的,经济活动中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波动,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 短期权衡取舍,内容提要,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 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 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其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 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做出决策 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43,内容提要,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 贸易可以是互利的 市场通常是

22、协调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或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政府可以潜在地改善市场结果,44,内容提要,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 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 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 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45,经济学十大原理,46,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1. 上课之前先读书 你将从课堂上领会更多东西 2. 要总结,而不是划重点线 划重点线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它不能帮助你理解或记忆。相反,用你自己的话总结每一节的内容,然后与该章结尾的内容提要相比较,经济学十大原理,47,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考考自己 在你开始阅读下一节之前,试着解决上节的“即问即

23、答”。并写下你的答案,与书后的答案进行核对。如果你答错了,也许你就需要复习一下该节 4. 实践,实践,再实践练习每章结尾的复习题,它们是应付考试的好习题。你对新知识的运用越多,这些知识就会被掌握得越牢固,经济学十大原理,48,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5. 上网本书有一个极好的网络资源,包括测试练习,提高你画图能力的工具,视频以及其它资源可以帮助你更轻松有效地学习教材。访问网址:http:/ 6. 小组学习 与同学一起复习每个章节,互相测验,互相帮助理解材料,经济学十大原理,49,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教其他人学习某种东西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再教其他人, 比如学友或朋友 8. 不要忽略现实世界中的例子 阅读每章的案例研究和新闻摘录专栏。它们将帮你看到新的术语,概念,模型,图表等是如何应用到现实世界中的。当你阅读报纸或看晚间新闻时,尝试着发现它们与你在教科书上所学知识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