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前面几章,本书从需求方面研究了消费者行为, 而本章主要将从供给方面研究生产者行为,分析产品 供给状况的决定及其变化等。 第一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二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生产的规模收益 第四节 多种产品的最优生产组合与范围经济 第五节 成本的定义及分类 第六节 短期成本函数 第七节 长期成本函数 第八节 成本的动态变化-学习曲线,短期指的是在此时期内,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是无法改变的。这段时间内生产设备是固定规模的,只能改变使用强度。 长期指的是在此时段内,所有投入品都是可以改变的,企业的规模可以改变。 不同行业短期的长期的标准不一样。餐饮钢铁。,企业经营目标 - 利润极大
2、化-生产者均衡,生产 一切能够创造或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 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 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劳动体力和智力 土地本身及地上地下的一切资源 资本资本品或投资平品 企业家才能组织建立或经营管理,第一节 短期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的定义,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 一定期间内在生产技术不变条件下,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Q = f (x1,x2,xn),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跨度。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劳动、原材料)可变。Q = f (L,K) = f (L) 资本的投
3、入量固定不变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的时间跨度。一切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等)均可变。Q = f (L,K),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设短期生产函数为:Q=f( L ),TP表示总产量,AP表示平均产量,MP表示边际产量。,总产量(Total Product) TP 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 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AP = TP() / x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MP 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MP = TP ( )/x()dQ/dL,假定某
4、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27L12L2-L3,求:平均产量AP及劳动的边际产量MP。,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TP曲线上任意一点的MP,即为该点切线的斜率。点A时MP 曲线达到最高点。点A与点C之间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曲线是在以递减的速率上升。点C,总产量达到最大。过点C以后,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也递减。,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TP曲线上任一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该TP水平上的AP。这种连线的斜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大,AP递增。过了点B后,这种连线的斜率递减,表示AP递减。,3.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当边际产
5、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MP曲线穿过AP曲线的最高点。,三、生产三阶段,第I区域:平均收益递增阶段 L的增加,带MPAP;和L相比,K投入太多。增加L可更充分利用K。 第II区域:平均收益递减阶段(经济区域) L的增加,带来MP 0,TP仍递增;但MP AP, AP已下降。 理性厂商的生产区域。但投入多少,生产多少,还取决于成本函数。 第III区域:负边际收益阶段 L的增加,带来MP 0,TP递减;减少L,反而可增加TP。和K相比,L投入太多。,四、边际产出递减规律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投入,则这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出量最终会逐渐减少,它也被称边际产量递减
6、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技术系数可变技术水平不变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L,Q,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生在技术条件给定的假设前提下,如果发生进步,总产出线会整体上移。(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罗马俱乐部的预言),技术进步对总产量线的影响,马尔萨斯和食品危机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报酬递减定律。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地球上有限的土地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最终劳动的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下降,但又有更多的人需要食物,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幸运的是,人类的历史并没有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马尔萨斯预言破灭的原因:,第一,在上个世纪,技术飞速进步,改变
7、了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食物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平均产出因而上升。包括高产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械。 第二,农用耕地的增加。从18611875年,在非洲,农业用地所占的百分比从32上升到33.3,拉丁美洲则从21.9上升到22.6。而有些国家也在减少,所以这不是主要原因。,第二节 长期生产函数,一、等产量线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的某种产品的不同的投入组合的曲线。K2010O 1 2 3 4 5 L等产量线图,A,B,C,D,Q=20,Q=10,等产量曲线 两种生产要素的变化,6 15 28 35 39 42 44 5 14 23 29 35 38 40 4
8、 12 21 28 33 35 36 3 10 18 23 26 28 29 2 7 14 18 21 23 24 1 3 8 12 14 15 161 2 3 4 5 6,产量(Q),劳动力(L),资本(K),1.等产量线可以有多条,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 2.一个等产量图上的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 3.在等产量线上增加(或减少)L的数量就必须减少(或增加)K的数量。此种关系可用边际技术替代率来衡量。 4.等产量线凸向原点。,(二)特点,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生产者在生产同等产量时多用一种投入的数量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投入的数量。如表示增加一个
9、单位的L,必须减少的K的数量,形式上类似MRS。 MRTSLk= K/ L (等产量曲线上点的斜率。),k,L,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在同一等产量线上,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资本投入减少,单位劳动替代资本的数量也减少。,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ye等于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即:,MRTSL,K =,证明: 因为等产量曲线上总产量不改变,,MRTS=,|KMPK | = | LMPL |,K/ L,=,MPL/ MPK,因此:,K/ L,=,MPL/ MPK,A,Q=1000,L,K,下图为产量为1000的等产量线,45,60,240,问:1.A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2.在A点,在保持产量
10、1000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需要增加(减少)多少单位的资本使用量?,3.45单位资本的MP为80,60单位劳动的MP?,A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 A点的MRTS=60/240=1/4 在A点,在保持产量1000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需要增加(减少)多少单位的资本使用量? MRTS=K/ L 增加1单位劳动投入减少0.25单位资本 45单位资本的MP为80,60单位劳动的MP? 在等产量线上: MRTS=K/ L=MPL/MPK MPL/80=1/4 MPL =20 60单位劳动的MP为20,(三)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当生产一种产品的两种投入的组合比例是固定时,它的 等产
11、量线为L形。而从原点出发的射线的斜率表示两种投入 的固定比率。K32 A1O 1 2 3 LL 形的等产量线图,B,C,Q=8,Q=16,例,一人操作一台机床,要素不可替代,(四)生产经济区在OA以上和OB以下,等产量线斜率为正,这些区域内的 等产量线上的投入组合意味着生产行为的非理性化。OA线与 OB线称之为“脊线”,它们是生产要素合理配合比例的边缘 线。在这两条脊线以内的区域,叫生产的经济区。 KABO L生产的经济区图,150,100,50,K的边际产量为负,L的边际产量为负,( )/(K),( )/(),二、等成本线,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
12、。 C = PLL + PKK 等成本线斜率:PL / PK,C/PL,C/,PK,三、投入的最优组合,给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等成本曲线1:50万,等成本曲线3:150万,等产量线:14,L*,K*,等成本曲线2:100万,资本(K),劳动力(L),给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资本(K),劳动力(L),14,23,35,pL/pK = -K/ L = MRTS = MPL/MPK,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或者说,厂商购买投入要素的每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在图形上表现为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用公式表示就是: 或者KK1 O L1 L投入的最优组合
13、,E,F,G,例题,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元,PK=5元.(1)成本=160时,厂商均衡的Q.L和K的数量.(2)求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和K的数量.,用公式:,C = PLL + PKK,(1)K=L=Q=20 (2)K=L=25,拐角解如果等产量线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那么等产量线拐角与等成本线的重合之点代表投入的最优组合点,这称为拐角解。(如下图)K EO L,Q1,Q2,四、生产的扩张假设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成本的增加会引起等成本线向上平行移动,从而不同水平的等成本线与不同水平的等产量线相切,将这些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生
14、产扩张线。,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第三节 生产的规模收益,一、规模收益的涵义 1.也称规模报酬,它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产量(收益)变动的状态。 2.规模经济的判定 若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增长m倍,产量将增长n倍。 当 m n,即为规模收益递增(规模经济) 当m=n, 即为规模收益不变 当m n,即为规模收益递减(规模不经济),3.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问题可以用次齐次生产函数来表达:设Q=f(L,K),则f(tL,tK) =tf(L,K) =tQ 当Q=LK时,Q(tL,tK)=t+LK= t+Q+1:规模收益递增
15、+1:规模收益递减 +1:规模收益不变,此时函数为线性齐次生产函数,A公司的生产函数:Q=10K 0.5 L 0.5,其竞争对手B公司的生产函数:Q= 10K 0.6 L 0.4 。,如果两家公司使用同样多的资本和劳动,哪一家的产量大? A,B公司的生产函数都是等规模报酬的,一样大 如果资本限于9小时机器时间,劳动供应无限,谁的劳动的边际产出大? QA=10 9 0.5 L 0.5 , QB=109 0.6 L 0.4 MP A=5 9 0.5 L -0.5 =15 L -0.5 , MP B=4 9 0.6 L 0.6 =14.95 L 0.6 MP A MP B,二、规模收益的三阶段 (一
16、)规模收益递增规模经济产生在生产开始扩张的阶段,可以产生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内部效应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实现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更加快速地开发生产出许多相关产品,实行多元化生产;对生产要素进行综合批量采购,对产品进行大批量运输,从而降低购销成本;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外部效应更加便利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获取各种市场信息;得到更多的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方便地实现企业间的规模连锁经营和扩张经营。,(二)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增的最后,如果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出现规模收益不变。(三)规模收益递减当生产扩大到一定规模以后,规模不经济超过规模经济时,就会发生规模收益递减现象。管理层次复杂、管理幅度过大
17、,管理机构庞大,可能会降低管理效率;可能会使生产要素、制成品和在制品积压,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可能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降低收益等。,1984年,马胜利竞争上岗,担任石家庄市造纸厂厂长, 凭借较为出色的经营管理才干,将一个亏损企业变成了盈利 企业。他在当时采取的很多改革举措为人所称道。作为有成 就的优秀企业家,他的名声迅速远扬,成为当时企业改革和 企业经营中的名闻遐迩的明星人物。生产经营上的初步成功 和媒体的大肆宣扬使马胜利的胃口和目标越来越大,后来竟 在一年之内先后承包全国9个省市的36家造纸企业(其中27 家为亏损企业)。,案例 马胜利的失利,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适
18、应的提高,管理上的混乱愈来愈严重,以致到后来在诸多方面出现了管理失控。企业规模大了,但合格的产品生产规模并没有相应的扩大。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迅速上升。最后,企业走向全面的严重亏损,包括马胜利起家的石家庄市造纸厂也不能幸免。马胜利也在1994年最终退出经营管理的舞台。,第四节 范围经济与多种产品的最优生产组合,多种产品生产的范围经济1.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 利用相同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 2. 范围经济的前提条件(两者之一):(1)厂商拥有的技术、投入的要素或生产设备能够基本满足两种或更多种产品的生产要求。(2)厂商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时会自
19、动和不可避免地产生副产品,这些副产品或直接或经过简单加工后便可形成另外的产品。,一、,索尼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娱乐业?,曾经在好莱坞“兴风作浪”的日本索尼公司的下一个进军目标很可能就是中国的娱乐市场。索尼昨天宣布将在3年内向中国影视业投资1亿美元 索尼集团前些年斥巨资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从此进入娱乐业,最近更是拍出了蜘蛛侠、卧虎藏龙等卖座影片,不但进一步奠定了其集电子、IT、游戏、娱乐于一身的巨头形象,也为它的业绩拉动起到了很大作用,春兰的多元化,“没有空调,就没有春兰”,春兰在家电圈除了空调,还有冰箱、洗衣机、彩电、电脑之类产品。春兰电视和春兰电脑在市场上始终难觅芳踪 1994年底,春兰
20、投资20多亿元兴建了年产100万辆摩托车和100万辆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线,迈出了春兰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五粮液也要造汽车了,在这个有春兰、红塔、波导、美的、新飞和奥克斯的造车计划纷纷启动的时候,五粮液试水般的以生产汽车模具开启了进军汽车制造业之路 五粮液在多元化方面屡遭挫折: 1997年建成的5万吨酒精生产线刚投产就告夭折; 最初被称为“亚洲第一流”的制药集团无疾而终; “安培纳丝”亚洲威士忌项目上白白丢掉了几千万元,目前陷入停产,3.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假定条件下,范围经济可由下式表示:SC=C(Q1)+C(Q2)C(Q1,Q2) 式中:C(Q1)表示生产Q1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 C(Q2)表
21、示生产Q2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 C(Q1, Q2)表示生产两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4.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有区别的:(1)规模经济主要指的一种产品的生产,而范围经济主要指的多种产品的生产。(2)一家生产两种产品的厂商可以在规模不经济时获得范围经济,而一家生产单一产品的规模庞大的厂商可以不拥有范围经济。(3)具有规模经济的厂商容易拥有范围经济。,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厂商的生产能力能够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也称产品转换曲线。它还可以表示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资源能够生产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X,Y,A,B,C,D,G,H,900,800,
22、资源如何配置?,TC=f(x,y),等成本线表示生产一种产品所购买两种要素的总成本不变,而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生产两种产品花费的总成本不变。,2.边际转换率(MRT)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增加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必须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之比,它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这一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增的,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MRTXY =,=,=,?,三、等收入线各种可能的产量组合所提供的总收入相等。,y,x,RPX X + PY Y 纵轴截距:R / PY 横轴截距:R / PX 等收入线斜率:PX / PY,四、产品的最优生产组合只有在等收入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时,才达到最大收入(利润)
23、的产量组合。 产品最优生产组合的条件: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即 Yo 30 X,210,150,B,A,C,D,第五节 成本的定义及分类,一、成本的性质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和根据有关财务规定分担的费用 经济成本是机会成本。所有者使用资源所放弃的利益例如企业自有办公楼,会计成本不发生房租费用,但经济成本却要计算它放弃的租金,二、显性成本与隐形成本1. 显性成本:是指在形式上必须由厂商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所构成的成本。如工人的工资等。2. 隐性成本:是指本应计算为成本但却未在形式上作货币支出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机会成
24、本 所有者使用资源所放弃的利益,其他人拥有,企业自己拥有,隐性机会成本,显性机会成本,向资源拥有者交纳的费用,在市场出售能得到的最大回报,3.正常利润包括厂商的所有者自己投入的资金的利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应得的薪金等。它是让一个厂商所有者继续留在原产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最低报酬。 厂商的利润为零时,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正常利润。当某个厂商存在经济利润时,说明它在得到正常利润之外,还得到了超额利润。,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三、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沉没成本1.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厂房,各种维修费用等。 2.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购买原料的费用,短期借
25、款的利息等。3.沉没成本是与固定成本相关的一个成本概念,是指已经发生和支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如广告费、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的投入、专用设备的购置费。企业决策时常常以边际成本为依据,而不考虑沉淀成本。,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1.短期成本是指生产的短期内的成本。厂商无法改变其固定设备所限定的规模。2.长期成本是指生产的长期内的成本。厂商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一切成本项目都是可以变动的。在长期内,不存在固定成本。,成本函数 产品数量与相应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例题 某企业的隐性成本为10,经济利润为-20,总收益为500。求该企业的显性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利润,第六节 短期
26、成本函数,一、概念 在短期内有的生产要素难以发生数量变化,只有一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改变 总成本(TC)包括两部分: 固定成本(FC):不论企业的产出水平如何都要发生的成本(厂房维护费、保险费、少数雇员的工资) 可变成本(VC):它依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工资、原材料、市场营销费),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AFC = FC / Q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AVC = VC / Q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AC = TC / Q = AFC + AVC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MC =,=,=,dTC
27、/ dQ,例:,则:,二、曲线形状,VC、FC、TC的形状及关系 VC曲线 从原点出发,先递减增长,到达拐点(点)之后转而递增增长。 FC曲线 与产量无关,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TC(VCFC )曲线 VC上移FC的距离,先递减增长,再递增增长,拐点为点,在点垂直上方。,AVC、AC、MC、AFC的形状 AVC、AC、MC都呈U形; AFC向右下方倾斜,无穷趋近横轴。 AVC、AC、MC、AFC的关系 MC上升阶段先后与AVC、AC最低点相交; AC、AVC随产量的增加而趋向接近; AC、AVC间的垂直距离就是AFC。,思考与问题:为什么? 1.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趋近于零(但不
28、会等于零)? 2. MC曲线呈U形,先下降,后上升? 3. TC曲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拐点N之前以递减速度增加,点N之后以增加的速度递增。 4. AVC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 5. MC曲线分别与AC曲线AVC曲线相交于AC AVC的最低点?,6.AC曲线始终位于AVC的上方,AC的最低点高于AVC 的最低点,即AC的最低点处于AVC最低点的右上方?,第七节 长期成本函数,一、长期成本函数的涵义 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 短期决策 寻求最优产出率: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K不变),确定可变要素(L)的投入数量或组合比例,以获得最低平均成本。 长期决策 在所有生产要素(K、L)都可变的条件下,寻求最佳生
29、产规模来生产事先计划的产量。 厂商的经营决策在短期,战略规划在长期;长期规划决定了所对应的特定短期中的运行状况。,二、LTC和LAC曲线的形状 1.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各种产量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长期总成本(LTC) 厂商在长期生产特定产量所花费的成本总量。它由产量水平和工厂规模决定。 LTC与STC的联系 LTC是STC的包络线,两者形状同;LTC与STC相切但不相交。,LTC形状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STC形状由可变要素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2.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则是各种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每单位产品的长期成本:LAC = LTC / Q LAC
30、与SAC的联系 包络线,都呈U形; 相切但不相交,对应的LTC与STC的切点处于同一垂线上; LAC的最低点与对应的SAC最低点相切。 LAC与SAC的区别 LAC最低点:最佳工厂规模;SAC最低点:最优产出率,三、几对关系,1.长期总成本(LTC)与短期 总成本STCLTCSTC,3.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最低点LAC=SAC3=LMC=SMC3,4.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切点 最优产出率 斜率 交点,LMC = dLTC/dQ,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 切点的左侧 最低点 右侧,2.,第八节 成本的动态变化:学习曲线,一、学习对于成本的影响学习对于生产和成本的
31、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人员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成本支出递减。2. 管理人员对生产的全面组织、对生产各环节的协调等会越来越有效率,使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缩短。3. 产品设计人员在长期的设计过程中,对同类产品越来越了 解,对市场需求越来越了解,设计会越来越有效率。4. 在生产的进行过程中,市场营销工作会在学习中愈加出色。,二、学习曲线学习曲线是指将厂商的累积产出量与单位产品耗费的劳 动时间或者单位产品的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描绘出来的曲线。学习曲线的下降是有一定限度的,永远不会下降至零。学习曲线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生原由和发生机制是 不一样的,两种
32、效应的发生时间却可以是交织的。LO Q学习曲线,例.某公司使用400个工人,200台机器.一个工人的工资20美元,一台机器的价格5000美元,最后一个工人可以多生产20单位产品,最后一台机器可以多生产1000单位产品,该公司是否以最优方式生产?怎样调整?,L=400,K=200,PL=20,PK=5000 MPL=20,MPK=1000,合理?,L,400,5000,50400,MPL/MPK=20/1000,PL/PK=20/5000,不合理,应增加L减少K的投入,K,201.6,200,181.6,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
33、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当AC曲线到达最低点时,有( ) A、MCAC B、AVCFC C、MCP D、PAVC 3、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纵轴相连 B、 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横轴相交,4、 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4单位资本,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为( ) A 、-0.25 B、 -4 C、 -1 D 、-55、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 、MRTSLK=PL/PK B MPL/PLMPK/PKC、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D、 以上说法均正确6、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
34、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性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7、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A、平均成本上升 B、总成本下降C、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8、当生产处于规模经济的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左端 B、右端 C、最低 D、无法确定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为( ) A、规模报酬变动有关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 D、固定成本变动所占比重有关,10如果厂商购买要素A和B一定数量时达到均衡,此时PA=6,PB=8,MPA=24,则MPB=A无法确定 B18 C32 D4011 等产量线上任一点上要素X和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产量之比 D. 总产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