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微观经济学 显示偏好.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5377430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  显示偏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  显示偏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  显示偏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  显示偏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微观经济学  显示偏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进一步分析Consumer s Behavior Theory: Further analysis,“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主要内容,一、显示性偏好理论 二、消费者在收入与闲暇之间的选择 三、消费者跨时选择理论,“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在第三章中,利用关于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约束的信息来确定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章把这个过程颠倒过来,说明可以怎样利用关于消费者需求的信息,来得到关于他的偏好的信息。前面的研究一直是偏好能解释人们怎样的行为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偏好是不

2、能观察到的,必须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来发现他们的偏好。这一章就告诉我们如何来做(萨缪尔森) 。如果能找到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与偏好之间的某种关系,那么,需求理论和偏好理论就可以建立在可观察的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这就为检验消费者行为与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这就是“显示偏好理论”的基本思想。 3章偏好效用函数需求函数 4章消费者选择偏好关系效用函数需求函数,“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第一节 显示性偏好理论p134,一、 显示性偏好概念 二、 显示性偏好公理 三、 从显示性偏好到无差异曲线 四、 显示性偏好理论到替代效应 五、 从无差异曲线到消费

3、者剩余,“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一、 显示性偏好概念,1、偏好的假设 人们的偏好在观察期内保持不变,且具有一致性。 人们的偏好具有传递性 严格凸性strictly convexity。严格凸性假设意味着消费者能够支付得起最优消费组合是唯一的,即对于每个预算,有且只有一个需求束。 消费者作为理性的人始终追求其效用最大化。,“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6,2、直接显示偏好 Direct Preference Revelation,“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

4、。,7,代数表达:,我们可以说:A是B的直接显示偏好。,“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8,X1,X2,图 直接显示偏好,图形表达:,“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9,因此,显示性偏好是按某种预算实际需求的商品束和按这种预算能够需求的商品束之间的一种关系。 总结从消费者行为模型人们总是选择他们能够购买的最好的东西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人们作出的选择一定比他们能做的选择更受偏好。或者用这一节的术语表示,如果 是 的直接显示偏好,那么,事实上 受到的偏好就一定超过受到的偏好。更正式的说法是:显示性偏好原理。,“

5、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0,3、显示偏好原理,思考:原理中所说的,若A是B的直接显示偏好,是否自动意味着对A的偏好超过对B的偏好呢? 否。显示偏好只表明在B能够被购买的情况下,所选择的是A;而偏好则表示消费者把A的次序排在B的前面。 如果消费者是选择他所能购买的最好的商品束的话,显示偏好就隐含偏好,但这是行为模型的结果,而不是术语定义的结果。,“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1,4、间接显示偏好 Indirect Preference Revelation,“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

6、,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2,在一定的价格和收入下,面临着三组X1和X2的消费组合,分别是 , 和 ,如果该消费者的最后购买行为直接显示出他对A的偏好胜过B,同时还直接显示出对B的偏好胜过C,根据偏好的传递性原则,该消费者的这种选择行为间接显示出对A的偏好胜过C的偏好。 依此类推,一直到N,那么就有A是N的间接显示偏好。这种直接比较链可以扩展到任意的长度。,“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3,X1,X2,A,C,B,间接显示偏好,我们可以说:A是C的间接显示偏好。,显示偏好的作用:可以得到许多关于潜在偏好的信息。,“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

7、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4,显示偏好理论的作用:我们在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观察之后,可以得到许多关于他的基本偏好信息。如1:由于A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阴影区域中的所有的消费束,所以,做出这些选择的消费者对于A的偏好超过他对于阴影区域中所有的消费束的偏好。如2:也可以说穿过A点的真实的无差异曲线,不管它是什么形状,必定位于阴影区域之上。从而可以考察经济政策或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5,二、 显示性偏好公理,前面所述的一切都假定,消费者具有偏好,并且总是在他能买得起的消费束中选择最好的消费束。

8、我们怎么能够判定消费者的行为是否遵循最大化模型,或者反过来说,哪种观察结果会使我们得出消费者并未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的结论呢?,“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6,x1,x2,A,B,C,D,E,F,图4-3 消费者选择矛盾的例子,“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7,在价格P1下,消费者可以选择A和B消费束,但消费者选择了A,而没有选择B,说明消费者A直接显示出比B更受消费者偏好;在价格P2下,消费者可以选择A和B消费束,但消费者选择了B ,而没有选择 A ,说明消费者B直接显示出比 A更受消费者偏好。这两者是

9、矛盾的。,“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8,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消费者并未选择它能够买得最好的消费束, 或者是因为选择问题的其它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却没有观察到; 也许是消费者嗜好,或者是经济环境的其它方面发生了变化。 消费者的选择理论隐含着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观察结果。,“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19,消费者选择理论隐含着不可能出现这样观察结果。如果消费者选择的是他能够购买的最好的东西,那么,他们有能力购买却并未购买的东西就一定比他们选择的东西差一些。 经济学只研究理性的消费者。 作为理性消费者,在

10、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他所做出的选择服从以下两个显示性偏好公理。,“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0,1、显示性偏好弱公理(WARP) Weak Axioms of Revealed Preference.如果 直接显示出比 更被消费者所偏好,而且 则不可能有 直接显示出比 更受消费者偏好。,“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1,数学公式表示 如果有:,“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2,那些违背显示性偏好弱公理的消费者选择不是经济理性行为 。,图4-3违反显示性

11、偏好弱公理,x1,x2,A,B,C,D,E,F,B,A,X2,x1,图4-4(a)满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预算1,预算1,预算2,预算2,“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3,简言之,判断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是否符合理性,一个必要条件是:看他的购买行为是否符合显示偏好弱公理。 这只需要做三件事:第一,画出其在价格变化前后的两条预算线;第二,在不同的预算线下标出其购买的消费品数量组合;第三,判断:若两个消费计划点都落在两条预算线的范围内,则就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若至少有一个消费组合点落在其中一条预算线之外,则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

12、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4,2、显示性偏好强公理(SARP) Strong Axioms of Revealed Preference。如果 直接或间接地显示出比 更被消费者所偏好,而且 则不可能有 直接或间接地显示出比 更受消费者偏好。,上面所描述的显示性偏好弱公理,向我们提供了所有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都必须满足的一个可观察的条件。但是还存在一个更强的条件,有时,它也是有用的。,如果观察到的选择满足显示偏好强公理,那么我们就总有可能找到使观察到的行为是最优化行为的偏好。,“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5,三、从显示性偏好

13、到无差异曲线,通过观察消费者做出的选择,可以获知他的偏好。随着观察到的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就能对消费者的偏好做出越来越准确地估计。只要很好地应用显示偏好概念和关于偏好的几个假设,就能相当准确地找到无差异曲线。 1、一些假定 2、方法,“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6,1、一些假定 消费者的选择是一致的 观察期内偏好不变 喜欢更多的商品,即多多益善 严格凸性,“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7,2、方法对消费者所偏好的许多消费点中,将偏好较高的点和偏好较低的点去掉,剩下的点便构成了无差异曲线。也就是让价格

14、不断地变化,观察各种不同价格下的选择,根据消费者的选择构造无差异曲线的上界和下界,无差异曲线必介于上下界之间。如果连续变化的价格增量趋于无穷小,则上下会重合,成为一条光滑的无差异曲线。,“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8,X1,X2,A,O,L,M,偏好较高的点和偏好较低的点,“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29,A,U,E,D,X1,X2,偏好较低点,L,M,F,G,W,V,偏好较低点的寻找:,C,I,B,“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0,A,B,C,E,F,D

15、,H,M,N,偏好较高点的寻找:,“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1,在理性假设下,可以通过可观察的选择,来恢复(显示,reveal)消费者的偏好。,x2,x1,X,Z,Y,(q1,q2),(r1,r2),“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2,第二节 消费者在收入与闲暇之间的选择,一、 劳动和闲暇的假定 在消费者既定的时间资源中,我们假定: 1、消费者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24小时 2、消费者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劳动与闲暇,而闲暇时间只是用来享受,而不用来干家务; 二、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的实质消费者的

16、劳动供给实质就是消费者如何决定其全部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之间进行分配。(闲暇和劳动供给的最佳数量),“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3,图4-8 收入和闲暇的无差异曲线,假定效用函数为,“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4,预算线为,图4-10 收入和闲暇的最优选择,“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5,三、劳动的供给曲线,1、图形推导,“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6,2、劳动供给曲线 从劳动供给曲线图中可以

17、读出:劳动供给曲线与一般的供给曲线不同,即它有一段“向后弯曲”的部分。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逐步上升,劳动者会逐步减少闲暇,逐步增加劳动供给量。但是,当工资涨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供给量不但不会逐步增加,反而会逐步减少。这如何解释?,“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7,3、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分析 劳动的供给就是闲暇的需求的反面。因为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二者存在反方向的关系; 劳动的价格工资同时也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因为增加了一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入工资。于是工资也是

18、闲暇的价格; 劳动供给量随工资而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也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而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加以说明。,“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38,对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需求量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替代效应,另一个是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价格上涨后,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便转向相对便宜的其它替代品;由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会更加穷一些,以至减少对正常物品的购买。因而就一般商品而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使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

19、,39,但是闲暇商品则不同。一方面,工资上涨使得闲暇商品的价格上升了。从替代效应来分析,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转向其它替代品,这一点与其它正常商品一样。 另一方面,闲暇价格的上升却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从收入效应来看,消费者将增加对闲暇商品的消费。结果,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相同。这样一来,在一般正常商品场合在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闲暇商品场合却起相反的作用。,“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0,因此,随着闲暇价格的上升,闲暇商品的需求量究竟是下降还是上升要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大小。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

20、闲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最后,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闲暇商品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往往会超过替代效应。,“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1,消费者收入的大部分可能来自劳动供给。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闲暇价格即工资的上升会大大增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因此,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大,如果原来的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则此时工资稍稍上涨的收入效应不一定能抵消,当然也谈不上超过替代效应,因为此时的劳动供给量亦较小,从而由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并不很大;但如果工资

21、已处于较高水平,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从而可以超过替代效应。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开始向后弯曲。所有这一切,用一般语言来说就是: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2,第三节 消费者跨时选择理论,1、跨时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2、利率变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3、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3,1、跨时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22、:经济学里关于跨期的决策模型通常是两期模型。这里介绍的只是两期模型的基本结构。假定消费者的生命周期有两个时期,在每个时期的支出(c)和收入(I)可以不等,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收入之和必须等于支出之和。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关于时期1和时期2 的消费是连续可导的递增函数 。,“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4,2、跨时情况下的最优选择两个时期的预算线,“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5,若I1=c1,则可以说这种情况是“波洛尼厄斯点” “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因为借钱给别人,常常会使你既失去钱财,又失去

23、朋友;而向别人借钱,会使你丢掉节俭的美德哈。”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二场,“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6,可以把上面的式子进行变换为:一个是用未来价格表示的预算约束,一个是用现价 表示的预算约束。 现价形式是表示跨时期预算约束的较重要的形式。,“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7,预算线的横截距度量的是现值,纵截距度量的是未来值图4-14 跨时期预算线图4-14给出了未来值与现值的几何解释。预算线的横截距给出了t=1时的最大可能消费量。考察预算约束,这个数量为 ,这也即是财富禀赋的现值。,I1,I2,“经济学”

24、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8,动态效用极大化的问题,I1,I2,C1,C2,U1,U0,E,N,W,C1*,C2*,“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49,储蓄者与借款者,o,A,B,c2,C1,c1,o,c2,m2,m1,C1,c1,C2,A,B,A:储蓄者,B:借款者,C2,m1,m2,“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0,每一时期最佳消费束的选择依赖于预算线,而预算线又取决于时期1和2的收入以及利率的大小。在给定效用函数的情况下,不影响预算线的任何变化均不会影响到最佳

25、消费束的决定。,“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1,3、利率变化对消费行为(福利) 的影响 利率变动时,做一个借款者好还是贷款者好呢?此 时的消费者是如何选择的呢? 这可以有两种情况,取决于消费者最初是借款者还 是贷款者。假如消费者开始是一储蓄者,如果利率上升,收入不变(初始禀赋不变),它依然是一个储蓄者,享受到更高的效用。收入不变,利率上升,预算线变得陡峭,但预算线围绕着初始禀赋点转动,因为收入未变。见下图。,“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2,M1,M2,C1,C2,E1,E0,W,U0,U1,“经济学

26、”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3,假如消费者开始是一借款者,如果利率上升,收入不变(初始禀赋不变),它依然是一个借款者,境况变得更糟。收入不变,利率上升,预算线变得陡峭,但预算线围绕着初始禀赋点转动,因为收入未变。,“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4,C1,C2,W,m1,m2,E0,E1,U0,U1,“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5,4、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上述的分析均是借助一般消费物品来表示的。放弃C单位今天的消费,可以购买(1+r)C单位明天的消费。暗含假

27、定:时期1和时期2的消费价格没有变化,即不存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放宽我们的假定:假设消费品在每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价格。,“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6,“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7,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实际利率变小,预算线的斜率变小,如果消费者在时期1是储蓄者,则它的境况会变坏,如果是一借款者,他的境况会由于通货膨胀而变好。,“经济学”学得好的同学一定是个宽容、大度之人,因为他知道人有不同的偏好。,58,利率下降时的跨时期选择,o,A,B,m2,E1,c21,c12,c1,w1,c2,A,B,o,A,B,m2,c1,m1,c2,A,B,A:借款者,c22,c11,E2,I1,I2,c11,c12,c22,c21,E1,E2,I1,I2,B:储蓄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