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通货膨胀经济学书评(Bresciani Turroni 著 Millicent E. Sayers 译 London:Allen and Unwin, 1937)Joan Robinson The Economic Journal, Sept. 1938: 507-513Bresciani Turroni 教授的大作,现有绝佳译本,对英国学生研习通货膨胀具有重大价值。但初版 7 年后,该书多少有些过时。长期以来,有关德国恶性通货膨胀的理论探究充斥着政治偏见的阴影。德国作者们将巨额战争赔款视为问题的主要成因之一,进而认为马克汇率的崩溃导致了通货膨胀。 (这里仅从单纯描述的角度使用通货膨胀,意即
2、价格水平的急剧大幅上涨,而绝无价格水平上涨是否系“货币的过错”之类的问题考究型question-begging理论含义) 。盟军发言人则谴责德国的巨额财政赤字,进而认为通货膨胀主要导因于货币的创造。Bresciani Turroni 教授是盟军或货币数量论的坚定支持者。乍看之下,就像作者公开承认的那样,诸多事实似乎支撑德国的观点。汇率和物价从战后最初数年的适度波动,逐步演变为 1921 年下半年肇始的严重通货膨胀,这一转变的导火索是马克汇率的突然下跌【主要导源于马克汇率的骤跌;1921 年 5 月,1 金马克=15 马克;1921 年 11 月,1 金马克=63 马克】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而马
3、克汇率的下跌,又主要归因于德国开始用现金赔付战争赔款。这一时期德国赔付了 10 亿金马克,而德国每年的出口总额约为 60 亿金马克。因此,有理由将马克汇率下跌归因于由战争赔款引致的外汇需求突然增加。急于为战争赔款辩解的作者,则将马克汇率下跌归咎于 Upper Silesia波兰东南部地区的产煤区和重工业基地,原由德国管治分治导致的信心冲击。但这无碍于探究中的主要问题无论马克汇率崩溃的成因何在,很清楚,是马克汇率的崩溃触发了恶性通货膨胀。1921 年、1922 年价格变化的幅度和暂时次序,均支撑这一观点。如果通货膨胀的推力来自汇率贬值,则汇率贬值将领先于物价上涨,同时,贸易品价格上涨领先于国内价
4、格上涨。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一变化的幅度和速度呈现的次序是:汇率进口价格出口价格国内价格生活成本工资。此外,支撑这一观点的还有价格变化的地缘扩散,即从主要港口和贸易中心扩展至德国内地。作者对所有这些因素提出了对立的理论观点。如果国内收入没有上涨,则汇率贬值无法无限持续,必将在某处终止。贬值导致的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必将消除国际收支逆差,实现稳定汇率水平下的新均衡。作者承认,由于国外需求的非弹性,在一定幅度内,汇率贬值将降低出口总额的黄金价值,从而加剧贸易逆差。然而,作者指出,进口品的国内价格的足够幅度上涨必将遏制国内需求,从而贸易逆差必将在某一汇率水平上自动扭转,进而贬值终止。基于这一理由,他否认
5、了马克贬值是通胀主因的观点,而置支撑这一观点的证据于不顾,转而倾向于其他解释。他的解释是,由德意志帝国银行借款所补足的财政赤字导致了货币数量持续增长。按照作者的理解,其他事项由此递次催生。但在接受甚至是理解这一观点之前,必须对这一事实解释进行详细辨析。财政赤字对物价的影响可划归两个部分。无论赤字的弥补方式如何,财政赤字的直接效应是收入提高,支出增大,工商活动扩大。即便德国政府长期向公众举债,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必将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工商业务。从中央银行借款所形成的财政赤字的间接效应,是导致货币数量增加,货币数量随赤字扩大而持续累积。就赤字的直接效应而言,它在通货膨胀早期阶段的影响日渐减弱。19
6、20 年,德国的财政赤字是 60 亿金马克(这里采用金马克作为度量标准,虽不精准,但足以说明问题) 。1921 年的赤字为 37 亿金马克,1922 年为 24 亿金马克。赤字规模仅在 1923 年增加。19212年中期到 1923 年 3 月,赤字的直接效应不断递减,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发生作用,则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将持续下降。如果要将初始阶段的通货膨胀归咎于财政赤字,则其惟一的罪魁祸首是赤字的间接效应货币数量增加。作者假定(而不是声辩)货币数量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这一观点难以接受。货币数量增加毫无疑问地具有提高价格的趋向,因为货币数量增加将压低利率,从而刺激投资,减少储蓄,进而促进经济活
7、动。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德国的实践遵循了这一次序/逻辑。在通货膨胀时期,投资率通常高居不下,这是事实。同样是事实的是,通货膨胀时期的储蓄率急剧下降。普通公众几乎完全不再储蓄,投资资本全部来源于公司利润。此外,个人通过动用既往的财富积累而大幅削减储蓄。在支撑通货膨胀时期高水平的经济活动中,高投资率、低储蓄倾向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所有这些效应导源于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预期这些效应强化了正在形成中的通货膨胀而非导源于利率水平过低。这一反证同样适用于作者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论述。如果通货膨胀不应归因于低利率,自然也就不能归咎于货币需求下降,后者的表现形式是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作者反对汇率贬值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
8、,但他自己的解释亦漏洞百出。无论是财政赤字,还是货币数量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提高,都不能产生引致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很明显,上述各种解释肯定遗漏了某些关键要素。被遗忘的因素不难发现,这就是货币工资。无论汇率贬值还是财政赤字,都无法独自解释通货膨胀。但若将货币工资上升纳入视野,则其作用极易分辨。1921 年马克崩溃后,进口品价格急剧上升,带动国内价格随后上涨。由此导致的生活成本上升驱动了更高的货币工资需求。在失业率不高(1921 年 8 月德国工会成员的失业率为 2%,1922 年为 0.2%) 、公司利润随价格上涨而增加的背景下,德国工人却得直面挨饿的困境。因而,工资获准提高。不断上涨的工资,抬
9、高了国内生活成本及国内的名义货币工资,抵消了汇率贬值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效应。因此,每一轮工资上升,推动着汇率的进一步贬值;而每一轮货币贬值又催发了新一轮的工资上升。当工资依据生活成本(的提高)而调整时,这一进程自动加强。这样,只要货币工资上升被赋予适当的角色,作者坚信的“汇率总会趋向某一均衡水平,马克崩溃不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就毫无说服力。然而,尽管德国认定的汇率贬值导致通胀的理论不无道理,但也不能因此抹杀盟军理论的合理性。在失业率极低的条件下,足够大的赤字规模将抬高商品价格,并使劳动力需求上升至工资上涨压力无法抗拒的地步。每一轮工资上涨都将导致物价上涨,由此形成了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恶
10、性循环。与此同时发生的汇率崩溃无异于火上浇油。而 1923 年鲁尔地区的“消极抵抗”导致的财政赤字,很可能直接导致了马克的最终坍塌。因此,汇率贬值或财政赤字均可能触发通货膨胀,德国的历史也提供了这方面的具体例证。然而,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工资的快速、持续上涨;没有货币工资的上涨,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任何触发货币工资急剧上涨的因素都将催发通货膨胀。也有可能是货币数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可以预见的是, (货币数量增加导致的)利率水平的足够下降,将导致投资急剧增加,从而失业消失,货币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形成。但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不能解释德国实际发生的事件进程。事实上,货币数量十分重要,这不是因为
11、它导致通货膨胀,而是因为它使通货膨胀得以持续。如果没有货币数量膨胀,则本应发生的情形是:利率上升,投资受阻,储蓄增加,从而失业再现,货币工资上升自动终止。然而,实际发生的事实是,财政赤字、德意志帝国银行“满足交易需求”的政策以及应运而生的官方、非官方通货,共同满足了货币需求,因而截至 1922 年 7 月的短期利率并未开始急剧上升,从而没有阻碍通货膨胀的发生。1923 年,短期利率急剧上升到日贷款利率高达 20%的地步(尽管德意志帝国银行的再3贴现利率最高仅为 90%) 。但在这种背景下, 物价持续上涨的预期十分强烈,以致高利率不可能阻止企业家扩大投资,或鼓励普通公众进行储蓄。因此,1923
12、年的高利率没有阻止通货膨胀的事实,不能证明高利率在 1921 年同样无效。这样,货币数量论的拥趸者可能会据此推断,货币数量增加导引了通货膨胀的发生。作者在“结论”部分的观点不过是“货币数量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 ”准确把握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的区别似乎是化解这一纷争的关键所在。诚然,在刹车制动时,火车停止不动,但据此推断火车启动的原因是解除了刹车制动,则是愚蠢之极。货币数量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成因的说法,既不尽合理,也非完全合理。此种类比可推向深入。如果火车机车强劲有力且全速前进,则启动刹车制动也不能使火车停止。同样地,一旦价格不断上涨的预期形成,单纯地阻止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能仍不足以约束经济扩张
13、。人们有时也认为,1923 年 11 月马克币值的稳定表明,如果有效控制了货币数量,通货膨胀可以随时终止。作者不由自主地提供了这一证据,但却做了迥然不同的事实解读。在马克币值实现稳定前,德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行将自我终结的巅峰。马克币值的稳定仅仅发生于马克事实上几乎完全丧失货币职能之时。马克不再履行货币职能经历了三大阶段。1921 年秋,它不再充当“价值的贮藏手段” 。当物价持续上涨的预期广泛形成时,持有货币的需求开始消失,其表现形式是未清偿货币数量之实际价值不断下降。1922 年下半年,马克不再充当“记账单位” 。以汇率为参照来标注价格、调整工资率,变得日益普遍,从而实际的记账单位是美元。马
14、克纸币从未停止履行“交换媒介”职能,但它大多被外国货币和应景而生的各种“价值稳定”工具所取代。最后,在 1923 年的大衰退中,马克不再充当“延期支付的标准” ,因为贷款合约开始以美元、铜、千瓦时和类似实物做延期计价标准。这一过程扩散蔓延后,涨价预期不再具有刺激投资的功能,因为不存在以美元或特定商品表现的价格上涨预期。于是,通货膨胀刺激经济活动的力量消耗殆尽,1923 年 8 月失业率的急剧上升引人注目。1923 年 4 月,由于法、比 10 万军队 入侵鲁尔地区引发的动荡将工会成员的失业率提高至 7%,但通胀对经济的推力再次将失业率压低至 7 月的 3.5%。在最后的经济衰落中,通胀的经济推
15、动力枯竭,失业率升值 9 月的 19%。地租马克(黄金不足,故以价值 32 亿“地租马克”的地产和工业品抵押发行的马克。新的“地租马克”与美元挂钩,以 4.2 马克兑换 1 美元。它与“纸马克”的比价则是 1:1 万亿) 1实际上不过是正在使用的、官方版本的“价值稳定”货币。币值稳定化毫无疑问地是坚定而具谋略的政策举动,但它对支撑“限制货币数量可以抑制(高级阶段的)通货膨胀”的观点毫无进益。1 1923 年 11 月推出,德意志帝国银行董事、德国总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财政部长汉斯路德共同制定出一个创造性的新财政政策“地产抵押马克” 。由于德国黄金不足以支持纸马克发行,故以价值 32亿的“地租
16、马克”的地产和工业品作抵押发行。新的“地租马克”与美元挂钩,以 4.2 马克兑换 1 美元。与“纸马克”的比价为是 1 地租马克等于 1 万亿的“纸马克” )4一、德国作为战败国的赔款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凡尔赛条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巴黎和会后,战胜国列强以争夺欧洲霸权为目的,继续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着激烈的争斗;德国政府虽然被迫接受了战胜国的赔款要求,但采取了“ 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 ”的策略,并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消极对待赔款。于是在战胜国之间以及战胜国与德国之间在赔款问题上的矛盾,终于在 1923 年初引发了一场尖锐的军事政治危机。赔款问题与鲁尔危机 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
17、应在 1921 年 5 月 l 日前交付 200 亿金马克赔款,并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和分配比例问题。该委员会设在巴黎,由英、法、意、比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美国由于拒绝批准和约,仅派了半官方代表) ,法国代表任主席,他有权在表决各为两标的情况下做出最后裁决,从而使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处于实际的领导地位。为防止德国不履行赔款,协约国于 1920年 4 月达成协议:如果德国不支付赔款,协约国可以采取制裁措施,同年 7 月,赔款委员会在斯帕召开有德国人参加的会议,规定了各国应得的赔款数的比例。但德国拖延支付,到 1921 年初原来规定的支付200 亿金马克的数字大约还差 120 亿。于是赔款委员
18、会在 1921 年 3 月召开的伦敦会议上,强迫德国接受协约国规定的赔偿时间表,德国表示拒绝,协约国便决定对德国实行制裁,并于 3 月 8 日出兵占领了莱茵河东岸的杜塞尔多夫、杜依斯堡和鲁尔奥尔特。同年 4 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总赔款额为 1320 亿金马克(其中包括德国于 1921 年 5 月 1 日前尚未支付的 120 亿) 。5 月 5 日该委员会向德国发出了一份支付时间表和一份最后通碟,要求德国每年支付 20 亿金马克和它出口商品价值的 26,并要求在 5 月底前必须交付 1921 年的赔款 10 亿金马克;如果德国到 5 月 12 日仍未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协约国将占领鲁尔。这导致
19、了德国费伦巴赫内阁的倒台,代之而起的维尔特内阁于 5 月 11 日接受了赔款总额和支付时间表,到 8 月德国偿付了 10 亿金马克的赔款。德国在支付了上述赔款之后,便打算拖延以后的支付。1922 年 7 月和 11 月,德国以财政危机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其余款项。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但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于是不仅英法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加剧,而且德法矛盾也迅速激化,法国遂决定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二、鲁尔危机1923 年 1 月 11 日,法国不顾英美的反对,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约 10万法、比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从而酿成了当时
20、欧洲最严重的国际事件。德国*法、比的行动侵犯了德国主权,并实行不计后果的“消极抵抗”政策,宣布停付一切赔偿,要求鲁尔地区行政官员拒绝服从占领当局的命令,企业一律停工,企业主的损失由国家补偿,失业工人由国家救济。对于德国的“ 消极抵抗” ,法国则采取扩大占领区范围,加强军事管制,接管矿山、企业和铁路,解雇抵抗者,在占领区和非占领区之间广设关卡,征收关税等方法相对抗,从而使鲁尔危机更加深化。鲁尔是德国冶金工业的中心,它生产的煤、生铁和钢产量占德国年生产的 80以上。法比占领鲁尔和德国的“ 消极抵抗 ”使德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8 月
21、柏林工人总罢工,迫使古诺政府下台,德国政局动荡不安。然而,法国也没有从占领鲁尔中得到好处。占领期间法国支付了高达 10 亿法郎的占领费,但它从鲁尔运出的煤、铁的价值却抵不上这笔费用。由于来自鲁尔的煤炭供应大减,使法国的生铁大幅度减产,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法国的行动还在道义上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英美两国感到,像法国这样用武力迫使德国偿付赔款,势将使德国的经济陷于崩溃,造成革命危机。因此它们向法、德双方施加压力,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英国向法国发出措辞激烈的照会,声明英国认为法比的行动决不是条约所授权的制裁,要求恢复占领前的状况,否则英国就不会在赔款问题上再支持法国。美国支持英国的立场。为迫使法国就
22、范,英美向金融市场大量抛售法郎和法国有价证券,迫使法郎贬值,使法国财政形势更加恶化。同时英国要求德国取消“消极抵抗”,并正式同意美国在 1922 年就提出的建议,即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解决赔款问题。美国则表示美国专家可以接受邀请,但反对把赔款和欧洲各国欠美国的战债问题联系在一起。5鲁尔危机造成的严峻经济形势和政治危机,以及英美的压力,使德、法双方都难以坚持原来的政策。德国接替古诺上台的斯特莱斯曼政府于 9 月 26 日宣布停止“消极抵抗”政策。法国则迫于财政困难,不得不向美国举债,并被迫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重审赔款问题。三、啤酒馆暴动1923 年,纳粹党员发展到三万余人,成为德国一支新起的引人
23、瞩目的政治力量。其时,正值德国马克暴跌,金融界一片混乱,法国、比利时又出兵占领了鲁尔,激起了德国人民对政府的愤怒情绪和爱国热情。希特勒认为夺取政权时机已到,他联合德军前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利用暴力推翻当时的魏玛共和国。1923 年 11 月 8 日,希特勒和鲁登道夫带领冲锋队,利用巴伐利亚军政头目在慕尼黑一家啤酒店举行宴会之际发动政变。但最后失败,在这场冲突中,16 名纳粹分子和 3 名警察被打死。主要策划者包括纳粹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一战德军名将埃里希 鲁登道夫及其他战斗联盟(Kampfbund)的成员(由纳粹党、冲锋队等组织组成) 。1924 年 2 月 26 日,希特勒与其部下鲁道夫赫斯被判监五年,鲁登道夫则被判无罪。在牢狱中,赫斯担当秘书,协助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 ,作为后者的自传与政治思想的代表作。这次政变虽被镇压,却提高了希特勒在纳粹党内的地位。同时希特勒明白到不能以武力夺权,而是应该用合法的途径。希特勒最后在该年 12 月被释放,但赫斯则坐牢七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