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_余发有.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74406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7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_余发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_余发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热点研究CUSCG 7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商洛学院 余发有 万茗摘要 :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揭示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学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实证分析,得出两个方面主要结论:一是高校招生对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不明显,而对其 3 至 4 年后的就业情况影响显著;二是虽然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作用已不是十分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些对策与建议。关键词 :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定量与定性分析;对策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1

2、 、 实证分析( 1 )数据的选择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尤其将原因集中在扩招上。本文选取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和高校招生人数分别作为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和高校扩招情况的变量,以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 Y1 为因变量,高校招生人数 REN 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拟合, 以此揭示高校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为了准确地衡量该作用的程度,此处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来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并以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 Y2 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自变量进行第二个回归拟合。( 2 )模

3、型的建立模型 1 、 4 是由 1996 至 2005 年的数据得出的。考虑到对于我国大学生而言,招生与就业有 3 至 4 年的滞后期效应,所以本文也研究高校招生人数分别与其后 3 或 4 年的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即模型 2 和 3 是由 1993 至 2002 年的高校招生人数 REN3 、 1992 至 2001 年的高校招生人数 REN4 分别与 1996 至 2005 年的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 Y1 进行拟合得出的。比较结果见表 1 。表 1 回归拟合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 2 、 3 、 4 的拟合效果比较好,模型如 下:模型下面括号里的值是统计量检验值。从 DW 表

4、可看到, 对于 n 10 , k 1 ,在 5 的显著水平下: dL=0.879,dU=1.320 , 根据 DW 的判定规则, 模型 2 、 3 都是无自相关的, 而模型 4 的 DW 值正好落在其无法判断的区间。于是继续对模型 4 采用 Breusch Godfrey 检验, 得到 Obs*R-squared 的 LM 检验统计量的 p 值为 0.07820.05 , 接收零假设即不存在自相关。 因此这三个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效果。( 3 )模型的解释从结果可以看出高校招生对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不明显,而对其 3 至 4 年后的就业情况影响显著。 模型 2 说明招生人数每增加 1 万人,

5、 其 3 年后的待就业人数将增加 3255.9 人;模型 3 说明招生人数每增加 1 万人, 其 4 年后的待就业人数将增加 4273.9 人, 所以虽然扩招减缓短期就业压力, 但产生了就业滞后效应, 这样看来扩招是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因素。可问题并非这么简单, 虽然目前高校扩招对就业确实产生不利影响, 但它却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那么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目前的大学生是不是已经太多,出现过剩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据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 10 万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为 3611 人,占总人口的 3.6 左右,而该比例在美国为

6、 60 ,日本、韩国为 30 ,印度也超过了 16 ,我国总人力资本仅相当于美国的 44.3 。” 因此从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人数并未过剩,反而是远远不够。因此只能说,高等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和产业结构改革的相对滞后, 造成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相对过剩的现象,导致了目前大学毕业生暂时的就业困难。先验的认为经济的发展使就业增加 , 这与模型 4 的结果一致: GDP 每增加 1 亿元,就会使当年就业人数增加 16.59 个人,但这个数字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有数据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 0.4% 的就业增长,但到了 2000 年,这一拉

7、动作用降低到只有 0.1 。” 可见虽然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已不是十分明显了。2 、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其他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除了受高校扩招和 GDP 的影响外,还有热点研究8 中国大学生就业其他诸多因素。( 1 ) 结构性失业调查数据显示 : 目前 45 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 50 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改变结构性失业, 已成为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产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的期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错位, 产生了供需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缺口。 很多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 期望过高、 就业盲目性大, 不了解就业的市场行情, 一窝蜂地往少数地区

8、(主要是大中城市)、 少数部门 (主要是高效益部门) 和少数职位挤, 不愿意到基层, 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 害怕承担风险。最后不但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也错过了就业机会。 因此“所谓大学生就业难, 实际上是指择业难, 难在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岗位。 而用人单位一味追求高学历、 名牌大学毕业生,在人才选择上不够重视实际能力等, 也是导致相互需求错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 ) 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素质亟待提高1 ) 大学毕业生较高的 “跳槽率”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 许多人提出 “先就业后择业”, “先生存后发展” 的建议, 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摆脱就业难的困境,但这并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

9、办法。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 为员工付出高额成本后, 却因其流失而得不到回报, 甚至造成损失。而对于个人, 不仅增加了职业探索期和个人成本及风险, 还会对其信用带来危害。 所以有的用人单位做出 “拒绝接收应届毕业生” 的决定, 其实也是其规避风险的无奈之举。2 ) 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为了减少对员工的培训费用及较长的磨合期, 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用人单位常常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人来满足其需求。可是对于整日在学校里读书的大学生来说, 实践经验正是他们所缺乏的, 于是许多应届毕业生被自己心仪的单位拒之门外。3 ) 一定数量的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 是影响就业率的内因随着高校的扩招

10、 , 大学生数量增加 , 一些高校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跟不上高校扩招速度 , 造成学校教育质量的下滑 ; 长期的应试教育 , 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 那种 “一切为了高考” 的思想根深蒂固。 上了大学以后, 就认为该松一口气了 , 结果这口气松的时间太长了 , 有的甚至等到临近毕业才发现 , 原来自己大学期间什么都没有学到。( 3 ) 媒体的片面宣传媒体在宣传毕业生就业时 , 总是过多地注重毕业生数量的纵向比较 , 夸大地宣传毕业生逐年增加的数量 , 而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 事实上 , 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 ,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也在不断增加。( 4 ) 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11、的落后一些高校专业设置落后, 不符合社会需求, 课程内容陈旧,致使学生毕业后由于其所学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 没有用武之地 ; 一些学校不考虑其实际能力盲目扩招、 盲目设置专业、 增开课程, 造成师资力量匮乏, 学生活动场所受限, 学生服务与管理松懈, 图书资料、 实验仪器等硬件设施也远远跟不上需要, 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二、 对策及建议1 、 政府应该积极消除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人为的障碍 , 加强舆论引导 , 特别要加强就业市场的规范建设目前 , 各种形式的人才 “供需见面会” 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 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 , 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 一个真正公平、 竞争、 择优、 有序

12、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 , 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 , 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建立就业市场 , 应该遵循市场自身的规律 , 各有关部门应该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建立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 , 形成长效的市场体制 , 逐步减少大型的招聘会形式 , 真正为毕业生做好服务。2 、 高校应该在专业结构调整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上加强调研和投入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结构性矛盾突出” 成了近年就业工作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 包括地区结构、 专业结构等。 地区结构的矛盾是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 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 , 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 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 , 而部分欠发达

13、地区 , 受经济和地方财政的制约 , 就业情况相对较差 , 留不住人才 , 造成人才流失 , 经济发展缓慢。 而高校在专业结构上 , 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长期以来 , 高校不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实行市场经济后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很快暴露了出来 , 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 , 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 , 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同时学校要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 要将学校的发展与学生就业统筹考虑 , 将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 , 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 , 配备相关的场地设施 , 加大资金的投入 ,

14、 真正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来 , 把就业工作的重点放到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上来。3 、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亟需更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 ,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 就业期望值较高 , 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应引导他们树立 “先就业 ,后择业 , 再创业” 的观念 , 让他们认识到 ,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所作为 , 切勿眼高手低。 应鼓励他们到基层去 , 到艰苦的地方去 , 到国家建设需要的地方去。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后 , 各地也先后出台了实施意见和配套

15、措施 ,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这确实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重大决策 , 对国家的建设、 高校毕业生就业 , 以及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 , 都是非常有利的。参考文献1 、 万辉 . 大学生创业 : 不以成败论英雄 J .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 23 ) .2 、 王健青 大学生就业指导概论 M .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3. 3 、 李家普 . 树立 “先生存, 后发展” 的就业观 J .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 16 ) .4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2004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 M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 11 )5 、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 、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 放飞的故事大学生就业案例分析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