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 09 年 1 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7-11 编辑:静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
2、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 B.持续性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6.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7.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
3、部自然界8.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9.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11.生产方式是(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
4、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使用价值 B.剩余
5、价值C.价值 D.交换价值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 )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B. 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2
6、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B. 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
7、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C.马克思 D.斯大林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
8、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 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A.产生 B.性质
9、C.具体特点 D.变化发展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 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3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A.I(v+m)=cB.I(c+v+m )=Ic+cC.(c+v+m)=I(v+m)+ (v+m)D.I (c+m )= v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
10、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金融寡头B.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B. 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B. 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
11、要自由选择职业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42.简述意识的本质。4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4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4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6.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7.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全国 09 年 4 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7-11 编辑:静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
12、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 B存在性C物质性 D可知性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联系的 B精神的C发展的 D实践的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质量互变的观点
13、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 流” 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0 16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
14、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1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 D生产方式12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13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唯一动力 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1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
15、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15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6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8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三权分
16、立制度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19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20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 )IIc B I(v+m)=IIcCI(c+v+m)=Ic+IIc DII(c+v+m)=I ( v+m)+II (v+m )2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22 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23 资本主义地租是(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17、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24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产业资本家 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 D金融寡头25 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26 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无产阶级 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 D社会化的生产力27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A资本论 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 D反杜林论28 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C布哈林 D托洛斯基2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18、(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0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19、)A朴素唯物主久 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3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4 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5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36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37 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20、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38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A税收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 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39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40 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41 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42 简述感性
21、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43 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44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45 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6 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47 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全国 09 年 10 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7-11 编辑:静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22、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自然性 B.可知性C.不可逆性 D.客观实在性3.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4.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5.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
23、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6.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7. 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8. 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能动性 B.被动性C.消极性 D.积极性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0.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
24、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11.“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提出者是(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C.马克思 D.恩格斯12.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A.意识形态划分法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C.文化形态划分法 D.政治形态划分法1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历史决定论 B.历史被动论C.历史宿命论 D.历史意志论14.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C.经济标准 D.道德标准15.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 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C.对历
25、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1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17.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增加 B.降低C.不变 D.无法判断18.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A.可变资本 B.不变资本C.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19.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A.c v B.mvC.c+v D.m(c+v)20.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B.
26、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1.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22.商业资本所执行的职能是(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 生产出剩余价值C.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D.贷出货币,投入生产和流通中2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这表明( )A.股票价格等于股票票面额B. 股票这种商品是有价值的C.股票价格的变动唯一取决于股息收入D.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自然分工的发展C.
27、商品经济的出现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2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参与制”实现的 B.“个人联合 ”实现的C.竞争机制实现的 D.价格机制实现的26.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27.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列宁C.斯大林 D.毛泽东28.马克思所说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是指( )A.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普选制 B.一人一票制C.民主集中制 D.党委负责制30
28、.共产主义的本质因素是( )A.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B.人民生活富裕C.实行按需分配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 )A.机械性 B.局部性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3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 )A.宿命论 B.唯心主义先验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
29、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产物34.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A.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B. 地理环境决定经济政治制度C.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和意识形态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3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36.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C.剩余价值 D.价值37.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 )A.立法权 B.财政权C.行政权 D.司法权38.产业资本的全部循环运动依次经过的
30、阶段有( )A.购买 B.分配C.生产 D.销售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包括( )A.资本主义国有企业B. 大型混合联合企业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40.社会主义民主( )A.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B. 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C.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D.同其他社会的民主没有本质区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
31、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全国 2011 年 1 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7-11 编辑:静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
32、.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3.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一元论 B.二元论C.唯物论 D.唯心论4. 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5. 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6. 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内
33、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8. 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9.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
34、定的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11.“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过程B. 认识 实践认识的过程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1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13.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35、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A.人的发展状况 B.地理环境的状况C.生产力的水平 D.生产关系的性质1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 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 )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 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C.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更新 D.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 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
36、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7.“ 物以稀为贵 ”,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 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 ( )A.劳动工具 B.劳动力C.劳动场所 D.劳动对象19.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政体形式是(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B.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C.两党制和多党制D.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20.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预付不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B.预付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C.全部固定资本的平均周转 D.预付资本各组
37、成部分的平均周转2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2.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 )A.银行利息率 B.股息C.股票票面额 D.股票控制额23.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 )A.货币资本职能 B.商品资本职能C.生产资本职能 D.流通资本职能2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C.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除自由竞争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 D.
38、商业资本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 )A.自由市场经济调节 B.制定经济政策与法令C.国民经济计划化 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27.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是 ( )A.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B.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C.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D.高新科技成果的创造28.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C.群众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30.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39、(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3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A.农民收割水稻 B.法官审理案件C.演员演唱歌曲 D.科学家做化学实验3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A.感觉 B.概念C.判
40、断 D.推理34.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 )A.人口因素 B.民族构成C.地理环境 D.国家政权35.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根源于(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B.市场供求关系的内在要求C.竞争的压力 D.垄断的需要36.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 )A.各部门资本总量的多少B. 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C.各部门的利润率的水平D.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37.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级差地租含义的有( )A.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B. 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级差地租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应缴纳的地租D.级差地租是租种
41、任何土地都需要缴纳的地租38.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C.必要的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39.下列各项属于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成功经验的有 ( )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 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40.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它 ( )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B. 要以社会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C.要以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D.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
42、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4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47.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全国 2011 年 4 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7-11 编辑:静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3、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品质B. 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3.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 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 绝对精神”的体现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5.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
44、等之间的关系属于( )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6.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 )A.客观性B. 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8.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9.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10.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 )A.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有限和无限的统一1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