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4

类型苏教版必修三《离骚》.ppt

  • 上传人:kpmy5893
  • 文档编号:5373445
  • 上传时间:2019-02-25
  • 格式:PPT
  • 页数:44
  • 大小:2.0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苏教版必修三《离骚》.ppt
    资源描述:

    1、请你猜猜他是谁,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离骚,端午节,爱国,离骚,秭归,屈原,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学问深厚、知识渊博的人,气质自然会高雅光彩。,腹有诗书气自华,离 骚(节选),(战国楚国)屈原,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一、关于屈原,前340前278,

    2、战国末楚国政治家,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古代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标志性诗人,1953年入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遭遇:政治蜜月群小诬陷怀王疏远放逐洞庭楚国灭亡殉国自沉 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山鬼湘夫人国殇等,二、关于离骚,“离”通“罹”,遭受;“骚”者,忧也;“离骚”者,遭受忧愁也。 史迁(司马迁)云:“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离骚是诗人遭遇忧愁后的心灵倾诉,是其政治失意后用血和泪写就的一首忧国之思、爱国之情的诗歌。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也是屈原的一首自传体长诗。共373句,2477字。(最长的是东汉

    3、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被誉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长诗。) 离骚的主题:立志明行,忠君爱国,忧国忧民;揭露黑暗,抨击腐朽,决不同流合污;执着理想,倡导美政,九死不悔。,三、关于楚辞和楚辞,楚辞一种诗体名称,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因其以屈原之离骚为代表,故又称“骚体诗”。楚辞特点:形式自由,句子、篇幅可长可短,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多用“兮”字,便于抒情。,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回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楚辞一本诗集名称,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的第二部诗歌专著。西汉刘向编定,收录

    4、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诗人的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但不是他的个人专集,主要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诗经则是现实主义) 。,1)(今)妇女言行举止轻浮、不庄重。如:她就会卖弄。 2)(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 3) (古)“风”,诗经中的“国风”(民歌),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骚”,指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风骚”并称,指中国诗歌的两大传统,后泛指文学才能,如:各领数百年,唐宗宋祖,稍逊。,四、关于“风骚”,五、关于屈原的美政,举贤授能 君明臣贤 君臣同心 革新图强,五、屈原诗中的“香草”“美人”,屈原诗中多用“木兰”“江离”等香草,有三个比喻作用: 1)喻

    5、自己高洁的品行 2)喻自己崇高的理想 3)喻贤德之臣 屈原诗中多用“美人” ,有三个比喻作用: 1)喻明君 2)喻贤臣 3)喻自己,初读诗文,译 文,我是古代帝王颛顼高阳的后代, 我的伟大先父名叫熊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 恰是庚寅之日我从天降生。 父亲端量我初降仪表, 通过卜卦赐予我美名: 给我本名叫做正则, 给我表字叫做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 又兼备外表的端丽姿容。,身披芳香的江离和白芷, 编织秋天的兰花当佩缨。 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 岁月不等我令人心着慌; 朝霞中拔取山岭的木兰, 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 日月飞驰一刻也不停, 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 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

    6、我唯恐美人霜染两鬓。,君王啊,你何不把握你的盛壮之年丢弃那污秽的东西 何不改变这不合理的法度? 请您跨上骏马驰骋天下吧 来吧,我愿在前面为你开路!,名句背译,,字余曰灵均。,又重之以修能。 汩余若将不及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 乘骐骥以驰骋兮,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名句背译,课外补充: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如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

    7、不忍为此态也;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二课时,基础知识梳理,通假字 1)肇锡余以嘉名 2)扈江离与辟芷兮 3)来吾道夫先路 4) 离骚,基础知识梳理,通假字 1)肇锡余以嘉名 锡赐 2)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僻 3)来吾道夫先路 道导 4) 离骚 离罹,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 2) 字余曰灵均 3)不抚壮而弃秽兮,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 名作动,取名 2)字余曰灵均 名作动,取字 3)不抚壮而弃秽兮 形作名,壮盛之年,污秽之行,古今异义 1)纫秋兰以为佩 2)汩余若将不及兮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恐美人之迟暮,古今

    8、异义 1)纫秋兰以为佩 (古)把当作 (今)认为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古)赶不上 (今)比不上 3)日月忽其不淹兮 (古)时光 (今)太阳和月亮 4)恐美人之迟暮 (句中义)君主 (今)美女,特殊句式 1)肇锡余以嘉名 2)又重之以修能 3)纫秋兰以为佩 4)恐年岁之不吾与,特殊句式 1)肇锡余以嘉名(状后) 还原:肇以嘉名锡余 2)又重之以修能(状后) 还原:又以修能重之 3)纫秋兰以为佩(省略) 补全:纫秋兰以(之)为佩 4)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宾前) 还原:恐年岁之不与吾,重要字词,朕皇考曰伯庸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恐年岁之不吾与 日月忽其不淹兮

    9、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乘骐骥以驰骋兮,重要字词,朕皇考曰伯庸 (父亲) 皇览揆余初度兮 (思考) 肇锡余以嘉名 (开始) (美好的)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已经) 又重之以修能 (加上) (美好的) 恐年岁之不吾与 (等待) 日月忽其不淹兮 (久留) 恐美人之迟暮 (助词,取独) 不抚壮而弃秽兮 (目的连词,来) 乘骐骥以驰骋兮 (目的连词,来),文意疏通:,开头介绍屈原的出身,他是高阳帝后裔。 详介出生年月(摄提、孟陬)与时辰(庚寅)。名字的由来。 阐明作者既有内在的品德,又有美好的才能。 以香草比喻自己博采众家之所长,来表达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 作者的忧患意识得到展现。作者间接向我们

    10、展现了自己的美好志向。作者感慨自己有才无处施展,理想尚未实现。表现了自己的行为取向:精勤修德。 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与愿望:为君主在前面带路。,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问一问,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想一想,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杜甫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找一找,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议一议,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说一说,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苏教版必修三《离骚》.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37344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