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增城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文综.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372907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增城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文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增城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文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增城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文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增城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文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增城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文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增城市2011 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 41 小题,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2B 铅笔在“考生号”外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的区域。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取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读下面的“经纬网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叠加图”,下列叙述正确

2、的是 ( )A地比地的日出时间早 B地的自转线速度比 地小C夏至日地昼长比 地昼长要长 D任何时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比 地小2下图为某内陆国家等高线地形图,以下叙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经度纬度 A B C DA该国地势北高南低 B该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C该国的地形多陡崖 D该国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3素有“亚洲花都”之称的云南在 2009 年末遭遇了 60 年不遇的大旱。关于云南干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南多伏旱 B云南是否会发生干旱与季风势力的强弱密切相关C云南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 D云南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4下面的图 A 是某地气候特征图,该地应位于图 B 中的

3、( )图 A 图 BAa 地 Bb 地 Cc 地 Dd 地5今年 4 月中旬,受强冷空气的持续影响,本该是春暖花开的我国北方地区却出现“倒春寒”,暴雪降温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能反映我国这次强冷空气的天气系统是( )6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甲线为一月 0等温线。影响该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洋流B纬度、地形C经度、地形D盛行风、纬度7 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海洋海洋大西洋甲 乙丁丙 A 处地貌为三角洲,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B处地貌为冲积扇,是由流水的搬运堆积形成的C处地质构造为褶皱,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D 处地质构造为断层,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8近年

4、我国南方河流频频出现咸潮入侵现象,该现象多出现在海平面高于常年平均值的时期。读下图,关于珠江口咸潮入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 月至 8 月,是咸潮入侵的高发期 B冬春季节,珠江水位较高,是咸潮入侵的低发期C10 月至 12 月,是咸潮入侵的高发期 D咸潮入侵是由于人们不断向珠江口排放废水造成的9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下列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 ) 50 500 150 250 350 450 750 A0 A0 A0 A0 东 坡 西 坡 南 坡 北 坡 积 雪 冰 川 带 高 山 草 甸 带 高

5、山 灌 丛 草 甸 带 高 山 针 叶 林 山 地 针 阔 混 交 林 带 常 绿 阔 叶 林 带 干 旱 河 谷 灌 丛 带 地 面 高 度 A0 海 拔 ( 米 ) 图 1 A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高是地形造成的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低而宽,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因为北坡纬度较低D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10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 10 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图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反映该市 ( )A工业用地扩大 B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C老龄人口增多 D人口密度变小11化学工业是一个随科

6、技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工业部门。右图为我国主要石油化学工业分布示意图,出现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石油产地,成本低B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对外运输方便C用水、排污方便,接近市场D分布地区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低12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钱氏重视修订族谱,充分说明: ( )A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B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某城市人口增长状况分布图人口增长(%)50050-200-20石化工业C中国古代郡县制度影响深远 D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13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

7、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14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无产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关键在于解决好占中国人口 80%以上的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是( )A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改造C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土地公有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15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

8、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161970 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他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 )A美国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171980 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右图),由此可以看出 ( )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 汉代丝织品达到了很高水平

9、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A B C D18下列史学家统计的 19 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农民城镇居民 工人),其中合乎史实的是A B C D19“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 ( )A一战时期、19281936 年 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D19281936 年、三大改造时期20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从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及特点

10、。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 (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根本原因21邓小平曾说:“所谓多极 ,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 ,怎么样也算一极。”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世界多级化格局已形成 B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C和平崛起是中国发展必由之路 D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22下图是 20 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年份 1960 年 1970 年 1980 年 1990 年 2000 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

11、7% 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日益缩小 B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C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同时加强24下图为某商品甲的价格走势图(X 轴为时间,Y 轴为价格,单位为 “元公斤”)。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2、 )A从 A 点到 B 点,甲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B从 B 点到 C 点,商品生产者肯定会亏本C从 B 点到 D 点,甲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持续下降D从 C 点到 D 点,甲商品的生产规模可能会扩大252010 年 9 月美国通过中国汇率法案,规定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被认定为低估,美国有权对来自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人民币是该法案针对的主要目标。这对我国将会带来以下影响: (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中美贸易摩擦面临升级的风险来源:学_科_网一般性工贸企业降低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运用世贸规则来保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A B C D262

13、009 年居民消费已经超过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随着 2010 年有关刺激消费政策的延续,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或将进一步提升。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长效作用,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 )充分运用财政和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与经济同步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预期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物价持续下降,增强消费能力A B C D272010中国人权白皮书指出:截至 2009 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 38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289%,每天人们通过论坛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 300 多万条,超过 66%的网

14、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这主要表明( )A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在不断扩大B政治自由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C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成为中国政府执政为民、改进工作的重要渠道D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进展28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 “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当前,房价的飚升正在考验政府的公信力。这启示我们 ( )必须重视政府的公信力建设依法执政的政府才有权威切实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的政府才有权威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公信力就高A B C D292010 年 11

15、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规定寺庙事务不受境外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和支配,寺庙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这表明:( )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主办的原则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A B C D30“人民币升值会循序渐进,中国货币改革将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我国政府的这一态度表明( )A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是不可能一致的B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唯一目的C我国坚定地维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31追溯中国结构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周易注:“结

16、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同心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此正确解读的是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结绳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 B C D322010 年 10 月为期六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成果丰硕,签约、成交总金额达 127 亿元,共吸引 506 家企业参展,入场观众超过 60 万人次。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对经济有重大的决定作用B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C文化事业的发展

17、应该以经济效益为核心D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33为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严格执行差别房贷政策,自 2010 年 10 月 1 日起,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个人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契税将下调,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 1 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材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 (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A B C D34特区 30 年,干的是“大解放”,是体制改革。下一个 30 年,还要继续“大解放”,还要继续“杀出一条血路”。 要敢于在改革的难关、难题、难点上,大胆攻坚,敢于突破。材料表明经济特区的建设发

18、展坚持了: (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实践第一的观点 人民群众的观点 辩证否定的观点A B C D35“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反映B要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C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D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160 分。36(26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A 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在引 进项 目的时候,一直坚持拒绝引进落后产能与重污染企业,同时坚持改造提升 传统产业,扶持高新 产业等 举措

19、,从而取得了十分骄人的经济成绩。材料二 下表为 A 市 2008-2010 年能耗与排放状况:2008 年与 2007 年同比 2008-2010 年累计单位 GDP 消耗 下降 459 下降 1008化学需氧量 减少 442 减少 661二氧化硫排放量 减少 595 减少 895注:该市 2008 年-2010 年 GDP 同比增长 9-12%。材料三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A 市政府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 业,并将此决策进行公示。有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 对本市的水资源及空气造成 污染。政府高度重 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 时, 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市政府

20、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放弃引进该项目。(1)结合材料一说明,A 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哪些要求?(11 分)(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 A 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简要评价。(4 分)(3)材料三体现 A 市群众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 11 分)37(26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0 年 7 月 23 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 年)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 对日益激烈的国 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 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 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

21、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 纲要同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 应。广 东 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 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 业设计 、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 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 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1)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文化对

22、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的作用。(10 分)(2)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哪些道理?材料是怎样体现这些道理的?(16 分)38(28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 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 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 型。 60 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 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0 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 “杀出一条血路 ”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任仲年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人民

23、日报 2010 年 3 月 1 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 20 世纪中后期中国经历了哪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4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建国初在政治民主化建设方面的成就。(6 分)(3)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现代化历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试述我国 1978 年至本世纪初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内容。(9 分)(4)有学者认为中国 1840 年以来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这一思路对18401949 年中国历史哪些史实评价较高,列举三项并概括主要理由。(9 分)39(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 18 世 纪 中 期 在 欧 洲 流

24、 行 一 种 经 济 学 说 ,主 张 国 家 干 预 经 济 生 活 ,禁 止 金 银输 出 ,增 加 金 银 输 入 ,而 要 得 到 这 种 财 富 ,最 好 是 由 政 府 管 制 农 业 、商 业 和 制 造 业 ;发 展对 外 贸 易 垄 断 ,通 过 高 关 税 率 及 其 它 贸 易 限 制 来 保 护 国 内 市 场 ;并 利 用 殖 民 地 为 母 国 的 制造 业 提 供 原 料 和 市 场 。(资料来源: 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18901960 年的出口量的年增长率(以百分比计算)国 年 别18901913 19131950 19501960 西宁法国 28 11 72

25、德国 51 -25 158英国 21 02 19西欧 32 01 70美国 38 23 50(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逊,西方的经济增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 18 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8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 1890 年至 1960 年出口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01913 年出口量增长的原因。(8 分)(3)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影响到各国出口量,试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和影响。(8 分)40(26 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2010 年 8 月 7 日 22 时左右,甘 肃甘南藏族自治

26、州舟曲 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境内多高山深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 显,半山河川地 带温暖湿润。海拔在 1173 至 4505 米之间,年均气温 127 摄氏度,年降水量 400 毫米至 900 毫米。(1)(8 分)图中 A-B 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_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_。请简要分析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2)(8 分)根据图中的等干燥度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3)(4 分)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较具特色,如西宁地区地处湟水谷地,主要发展 农业;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 农业。(4)(6 分)请简要分析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41(30 分)

27、读下面的四大文明古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非洲 (1)(2 分)读图归纳出四大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阿拉伯海(2)(4 分)地区河流为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该河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 季,枯水期出现在北半球 季。(3)(6 分)地区最大的国家为沙特阿拉伯,该国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 。2010年 5 月 1 日第 41 届世博会开幕时,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海面盛行_风,将_(顺,逆)水航行。(4)(8 分)地区的人口大国印度,人口增长迅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算,到 2020年,该国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请简要分析

28、该国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5)(10 分)近 20 年来,地区的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什么?参考答案地理参考答案15CDBDC 611ABCDBC40(26 分)(1)西北干旱半干旱 冰雪融水(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自然原因:深居内陆(地形阴挡),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化、风蚀强烈或大风日数多(回答气候异常、沙质沉积物多可酌情给分)(每点 2 分,共 8 分)(2)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原因是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每点 2 分,共 8 分)(3)河谷

29、绿洲(或灌溉)(每空 2 分,共 4 分)(4)自然原因:暴雨集中(瞬间强降雨);地表植被稀少的;坡陡,山体疏松。(每空 2 分,共 4 分)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对植被坡坏大(2 分)41(30 分)(1)地处大河流域(2 分)(2)夏 冬(每空 2 分,共 4 分)(3)石油 西南 顺(每空 2 分,共 6 分)(4)原因: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医疗进步;发展中国家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人们仍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思想。对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每点 2 分,共 8 分)(5)问题:河床进一步升高,汛期水患严重;土壤次生盐碱化;旱季黄河断流。(每点 2

30、 分,共 6 分)治理措施:加强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固黄河下游大堤,营造护堤林;加强黄河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管理。(每点 2 分,共 4 分)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 分)题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A C A D C B B C B A C D二、材料题(52 分)38(28 分)(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 分,每次 2 分)(2)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每个 2 分,第二项要写全称,否则要扣 1 分)(3)第一阶段:1978 年开始实行农村

31、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分)(时间 1 分,内容 2 分)第二阶段: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 分)(时间 1 分,内容 2 分)第三阶段: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3 分)(时间 1 分,内容 2 分)(4)洋务运动,(2 分)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 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 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促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1 分)戊戌变法(维新变法),(2 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分)辛亥革命;(2 分)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两

32、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 分)新民主主义革命;(2 分)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1)(答新文化运动或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新民主主义范畴的内容酌情给分)(说明:本问只要答三个史实并讲述理由就可得分,多答者不多给分)39(24 分)(1)政治原因: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2 分)。取得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2 分)经济原因:国家干预经济,管制经济活动(2 分);发展对外贸易垄断和贸易保护(1 分),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1 分),(2)变化:由低速增长到低迷,再到高速增长。(2

33、分)政治方面原因:列强加紧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 分)建立世界殖民体系(2 分);经济方面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的产生,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2 分)列强加强商品倾销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1 分)(3)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 分)影响: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1940 年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2 分);缓和了阶级矛盾,捍卫了美国的民主制度(2 分);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 分)。政治参考答案2435DBCDC CDABD BC36答:(26 分)(1)A 市政府的做

34、法符合以下要求: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3 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领先科技进步转变的要求。(3 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发展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要求。(3 分)政府运用财政、行政等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2 分)(2)A 市 GDP 增加,而单位 GDP 能耗、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说明了该市贯彻落实科学展观,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4 分)(3)A 市群众向政府发邮件反映意见,提

35、出建议,说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 分)A 市政府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说明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3 分)A 市政府将此决策进行公示,说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参与决策。(2 分)A 市政府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反映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3 分)37答:(26 分)(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 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反对文

36、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2 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2 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 分)(2)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文化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又存在不足。(3 分)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不同,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要针对各地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3 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省文化建设要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成果结合起来。(3 分)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集中精力解决好主要矛盾。广东省要重点建设“球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要着重发展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3 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3 分)评分说明:第(2)问第 1 要点,如学生从矛盾主次方面分析可给同样分,但不能重复给分。若能准确回答到 4 个要点以上的,加综合评价分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