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选 ”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 “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须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由下而上推举官吏。我国古代比较符合上述选拔官吏的方法和结果的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3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总体艰难,政府对其限制非常严格,但下列现象中并没能体现这一限制的是A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B汉武帝规定盐铁官办C唐朝赋税加征户调D明清规定苏州织机规模1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这一言论的观点最相符的是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15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
2、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一点是胜于英国的。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帝制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D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16和下列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7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出现最早的一批民族企业 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一个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厦门18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选项 史实 推论A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3、 破坏了世界经济,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 鸦片战争 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工业革命 世界各地区生活方式趋于同化,民族性逐渐消亡D 世界贸易组织 建立了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9 “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 (1838 年 9 月林则徐奏折) 。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A禁止吸食 B整顿吏治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20雕塑家罗丹(18401917 年)在参观博物馆面
4、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ks5u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21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 17 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
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218 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23列宁曾经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应当将之纳入一定范围的资本主义”从性质上和做法上符合该材料的有 斯大林体制及赫鲁晓夫改革、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后的
6、经济政策A B C D38(24分)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10分) (3)“第三次大革命”后,建国初
7、期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6分) 4 月 10 号艺术历史文综测试答案: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B A C A D B B B D A C C38 【答案】(1)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 分)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6 分,每点 3 分,答出 2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政治因素: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民族危机的
8、加深。思想因素: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同: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主权在民;采用三权分立制度。(4 分,每点 2 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6 分,每点 2 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三次重大革命。第一问从公元前 221 年可知是秦朝的建立,其影响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回答;第二问从 1911 年可知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其到来因素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外,还要加上阶级因素,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应体现在民主政治;第三问把握三大政治制度即可。(1)题给出了时间,要求写出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秦建立及影响。(2)第二次大革命是指辛亥革命,结合所学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回答推动辛亥革命的历史因素,并比较中华民国与封建政权的不同。(3)问新中国建立的三个基本政治制度。4 月 10 号艺术历史文综测试答题卷姓名: 班别: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38.(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