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宁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36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一个草长莺飞的晚春,我终于踏进细雨菲菲、烟染翠柳的江南。车子停在一个浓绿掩映 、 氤氲笼罩的村头。倏地,车内沸腾了:“这就是西递 ! ”这就是“桃花流水,渔郎泛舟”的世外桃源的西递。跃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青石牌坊。牌坊的主人胡文光,是西递文化的践行人,他使世人为西递(传诵传颂)着佳话,经久不息。过了牌坊,就是西递村了。青一色的的徽派建筑,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一幅幅花鸟山水都赋予了这一门一扇、一窗一棂各自的灵魂。一踏进气势恢弘、陈设典雅的“玉瑞堂”
2、 “桃李园”“敬爱堂” ,迎面而来的都是一幅幅启示后人的楹联书画。百转千回,我就这样穿厅进堂,(徜徉徘徊)在西递先人温馨儒雅的氛围里。虽然堵堵马头墙已披上苔藓,根根雕梁画栋于岁月里褪色,但依旧可以想象当年工匠们云集西递的场面。男孩十一 、 二岁就要外出学习经商,走出了一条“儒” 、“商” 、再“儒” 、再“商”的人生之道。一个“奋”字,何止体现在“儒” “商”里,分明是(贯穿贯串)了整个人生。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氤氲(yn) 细雨菲菲 B赋予 草长莺飞(chng)C苔藓(xun) 世外桃源 D楹联( yng) 雕梁画栋来源:Zxxk.Com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
3、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传颂 徜徉 贯穿 B传颂 徘徊 贯串C传诵 徜徉 贯串 D传诵 徘徊 贯穿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B C D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攀登到一片嶙峋的乱石上了,那时澎渤大作,振聋发聩,玉花飞溅。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原来我们正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下面,只见巨浪滔天,劈空而下。B围棋棋艺的提高,天赋只是一小部分,真正提高实力的,只有两个字“勤奋” 。所以,建议初学围棋者,每天都要不胜其烦地做死活对杀题,和棋力相当者对弈。C对于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问题,有关人士称,改革不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任何方案的制定,主事者都不应该先入为主,师心自用,而是
4、要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见。D做事先做人是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中的一条清规戒律。我们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自己的品质修为,只把眼睛盯在事上,无视或轻视做人,是不可取的。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济宁市泗河保护管理条例是我市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水利法规,也是我市水利领域的一件大事,对于协调各方利益、保障泗河综合开发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B通过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将有助于打破目前现代城市街区功能单一、生活单调、人情冷漠的尴尬局面,避免现代城市沦为只见车水马龙、只闻马达声响的空虚之城。C网络文学冲破了传统文学的樊篱,不仅使各个社会层面的文化内涵得到全方位的表现,而且增加并且拓宽了
5、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D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被誉为“舞动的丝绸之路” 。首演至今,已演出 2800 余场,观众超过 400 万人次。二、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先民,恐怕和其他地区的许多民族一样有着大略相同的发展路径,先是采集狩猎,再是游牧和畜牧,然后过渡到畜牧和农耕,并且萌芽了手工业。说到根,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很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正是在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有了些闲暇和冥想,在
6、主观思雏发展和客观环境变化的刺激下,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也即灵与肉的关系。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社会,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合作,甚至需要整个部落一起上,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俗语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其实质是对现实与未来之间关系的揭示,中国人秉承的“忠厚 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农耕 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人类的发展历史都证明,人很难成为“完全自主的个体” 。无论从佛教的因缘说还是从我国的儒家学说都可以看出,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上。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或者说丢失得
7、比较早,后世缺少记录) ,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个“早熟”的文化。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与其说中华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文化。因为我们生长的这块土地、我们的农耕文化,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尧舜时起就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流淌着上面流过来的水,再不断注入无数小溪的水,形成浩浩荡荡的大河。中华文化的发展就是如此。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中华文化。好与不好、先进还是落后,不能关起门来说,应该在比较中认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它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
8、核心最适于人作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要求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炎帝文化的研究。炎帝是我们的始祖,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把炙帝为我们开创并定型的农耕不仅仅是种作物、尝百草,更重要的是农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当成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同时,要将研究成果化为最普通、最简单、老少成宜的语言和形式,告诉子孙后代:我们要秉承炎帝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也就是他所代表的
9、农耕文化的理念。这有助于我们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选自 2016 年 4 月 12 日人民日报 ,作者许嘉璐,有删改)6关于农耕时代与农耕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耕时代出现在采集狩猎、游牧、畜牧时代之后和手工业时代之前,世界各民族的发展基本都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路径。B农耕时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相比之下,中华民族的农耕时代很长。C农耕生活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也是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D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是从尧舜时开始形成的,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 ,珍
10、惜自然。7关于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先民在农耕时代有了些闲暇和冥想,他们在主观思维发展和客观环境变化的刺激下,开始深思自己身与心的关系。B中华文化特别重视“和” ,强调以“和”来处理人际关系,这种伦理观念的形成与农耕 生活要求众人合作的特点密切相关。C我们的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华民族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这导致中外学术前辈公认中华文化是“早熟”的文化。D农耕生活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和摇篮,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俗语中就可以看出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总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
11、界点上,很难成为“完全自主的个体” 。B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今天的中华文化就处在前代农耕文化的下游,农耕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C工业化、后工业化时代,人们为了牟利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与农耕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全背离。D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秉承农耕文化的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作者的愿望和期待。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丁谓,字谓之,苏州长洲人。少与孙何友善,同袖文谒王禹偁,禹偁大惊重之,以为自韩柳后,二百年始有此作。淳化三年,登进士甲科。逾年,以太子中允为福建路采访使。峡路蛮扰边,命往体量。还奏称旨,领峡路转
12、运使。初,王均叛,朝廷调施、黔、高、溪州蛮子弟以捍贼,既而反为寇。谓至,召其种酋开谕之,且言有诏赦。酋感泣,愿世奉贡,乃作誓刻石柱。蛮地饶粟而常乏盐,谓听以粟易盐,蛮人大悦。先是,屯兵施州而馈以夔、万州粟。至是,民无转饷之劳,施之诸寨,积聚皆可给。景德四年,契丹犯河北,真宗幸澶渊,以谓知郓州。契丹深入,民惊扰,争趣杨刘渡,而舟人邀利,不以时济。谓取死囚绐为舟人,斩河上,舟人惧,民得悉渡。祥符中禁火,时谓营复宫室,患取土远,谓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仁宗即位,是时
13、二府定议,太后与帝五日一御便殿听政。谓潜结内侍雷允恭,学士草制辞允恭先特示谓闶讫乃进谓欲独任允恭传达中旨而不欲同列与闻机政也。允恭倚谓势,益横无所惮。允恭方为山陵都监,与判司天监邢中和擅易皇堂地。夏守恩领工徒数万穿地,土石相半,众议日喧,惧不能成功,中作而罢,奏请待命。谓庇允恭,依违不决。内侍毛昌达自陵下还,以其事奏,诏问谓,谓始请遣使按视。既而成谓复用旧地,乃诏冯拯等就谓第议。遣王曾覆视,遂诛允恭。后数日,太后与帝坐承明殿,召拯等请曰:“丁谓为宰辅,乃与宦官交通。 ”因出谓尝托允恭令后苑匠所造金酒器示之,乃降谓太子少保。坐谓罢者十数人。在崖州逾三年,徒雷州,又五年,徒道州。明道中,授秘书监致
14、仕,居光州,卒。诏赐钱十万、绢百匹。(选自宋史 ,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奏称旨,领峡路转运使 称:符合B民惊扰,争趣杨刘渡 趣:奔向C谓始请遣使按视 按:审查D坐谓罢者十数人 坐:连坐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民无转饷之劳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而舟人邀利,不以时济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C益横无所惮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丁谓为宰辅,乃与宦官交通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学士草制辞允恭先持示谓阅讫乃进谓欲独任允恭传达中旨而不欲同列与闻机政也B学士草制辞允恭先持示谓阅讫乃进谓欲独任允恭传达中
15、旨而不欲同列与闻机政也C学士草制辞允恭先持示 谓阅讫乃进谓欲独任允恭传达中旨而不欲同列与闻机政也D学士草制辞允恭先持示谓阅讫乃进谓欲独任允恭传达中旨而不欲同列与闻机政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谓年少时就很有才华,他的文章曾受到王禹偁的高度评价。淳化三年考中进士,一年后,被任命为福建路采访使。B丁谓奉命处置王均叛乱,会见其首领,以安抚为上。他们感激涕零,表示愿意世代供奉朝廷,并在石柱之上刻录誓言。C丁谓重修皇宫,合理统筹各项工作,很好地解决了取土困难、材料运输、清理废墟等难题,一举三得,还节省了大量开支。D丁谓勾结宦官雷允恭,以达到把持朝政的目的,并包庇雷允恭擅自移改陵穴之事,最终被人揭发出来,因此被罢相。第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四、 (24 分)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蛮地饶粟而常乏盐,谓听以粟易盐,蛮人大悦。 (3 分)(2)谓取死囚绐为舟人,斩河上,舟人惧,民得悉渡。 (4 分)(3)既而成谓复用旧地,乃诏冯拯等就谓第议。 (3 分)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8 分)虞美人董士锡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无青?注争:怎。(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于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