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使用过程中,点击右上角的 ,可直接回到目录;点击下方的栏目名称,可直接回到该栏目第一页。,第三单元 世界人文地理,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第三单元 世界人文地理,第三单元 世界人文地理,单元知识图解,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 标 解 读,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
2、点探究,课标解读,考点精讲,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考点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世界人口的数量 2011年10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_的国家。 2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人口_率与人口_率决定的。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就是人口_,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表示人口减少。,多,考 点 精 讲,要点探究,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考点 2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人口问题,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人口密度 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疏密的程度一般用人口_来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
3、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其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总数/总面积。 2人口的分布 亚洲的_和南部、_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沙漠、雨林、高纬度和高原、山区,人口稀疏。,密度,东部,欧洲,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3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现在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_带来的问题。,快,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考点 3 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世界三大人种,白,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2.世界六大语言,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汉,英,第7课
4、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3世界三大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教堂,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帮你归纳】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探究点一 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原因,要点探究,要 点 探 究,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误区点拨】 人口的增长和人口分布是不同的,人口增长快的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大,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不一定快,如欧洲西部人口密度大,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要点探究,第7课时
5、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例1 2014威海图71是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的关系统计图。判断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C,A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地区 B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C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20N60N地区 D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 析 C 从左图中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500米以下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从右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20N60N地区,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的规律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可以分别体现,但不适
6、用于全球规律。,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变式题 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判断甲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A空气稀薄 B气候寒冷 C环境湿热 D天气干热,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 析 图中甲处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因此人口稀疏。,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二 世界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1人口问题的表现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环境方面: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资源方面:水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等。 社会方面: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7、(2)人口数量过少,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 2解决措施 各国针对本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例2 2013株洲下表是2005年两个国家的人口资料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据表判断甲国可能是( ) A德国 B印度 C埃及 D菲律宾 (2)与甲、乙两国目前所出现的问题不符的是( ) A甲国劳动力比重小 B甲国老龄化严重 C乙国人口增
8、长过快 D乙国经济欠发达,A,解 析 (1)A (2)A 甲国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说明处于负增长状况,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因此甲国可能是德国。甲国1560岁人口比重为60%以上,因此,劳动力比重不小。,A,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A,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 析 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资源大量被消耗,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而英国、德国、法国三国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有的国家人口处于负增长,因此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及环境压力小于中国。,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
9、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三 如何辨别世界宗教及其建筑物的特征,三大宗教各具特色的建筑和主要节日: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和佛教寺庙是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各自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是圣诞节和复活节,而伊斯兰教著名的节日是开斋节,佛教流传较广的是腊八节。,【规律总结】 基督教的建筑特点是高耸尖顶,并有“十字架”标志;伊斯兰教的建筑特点是白墙圆顶尖塔(穹隆顶),并有“新月”标志;佛教建筑特点是红墙黄瓦的庙宇、佛寺大殿或佛塔。,(1)该男子所在地区使用的语言是(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 西班牙语 D汉语,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例3
10、2013晋江图74所示男子生活在亚洲西部,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1)(2)题。,B,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2)该男子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应该是以下的_建筑。( ),A,解 析 (1)B (2)A 从图中人物的服饰特征可知是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A图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B图是基督教的教堂,C图是犹太教的神庙,D图是佛教的佛塔。,第7课时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变式题 3 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下列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C,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基督教、伊斯
11、兰教、佛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 标 解 读,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课标解读,考点精讲,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考点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1聚落的类型与差异 人们的_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由于_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才有较大的差异。,聚居,考 点 精 讲,要点探究,劳动生产方式,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2聚落与环境 (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是息息相
12、关的。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一般来说,在一些河流_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_、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的形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_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状。,中下,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高山,团块,条带,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世界各国
13、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聚落,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意大利的_城、我国山西省的_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威尼斯,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平遥,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考点 2 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1地域发展差异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优劣、开发历史的早晚、经济水平的高低,所以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如:_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高,_洲的平均发展水平很低。,欧,非,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根据_水平的差异,人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的西部、北美
14、洲、大洋洲,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亚洲的日本等。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非洲、南美洲,中国是最大的_国家。,发展,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欧洲,亚洲,发展中,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3国际经济合作 任何国家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会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在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如“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探究点一 聚落建筑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要点探究,要 点 探 究,世界典型聚落的建筑风格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第
15、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例1 2013宜宾下面各图中属于热带沙漠地区的景观图是( ),B,解 析 B 选项A适应湿热的环境,一般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选项B中建筑具有厚墙小窗的特征,能够阻挡外部热量进入,适应沙漠地区炎热干燥的环境;选项C表示的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雪屋;选项D表示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变式题 1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 A东南亚的高脚屋 B因纽特人的冰屋 C华北地区的
16、四合院 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A,解 析 选项A,东南亚的高脚屋建筑高大,便于通风散热,能够体现气候湿热的特征;选项B,因纽特人的冰屋适应寒冷的气候;选项C,华北地区的四合院建筑低矮,墙体厚,适应寒冷气候;选项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便于拆装,适应游牧生活。,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探究点二 国际经济合作,当今世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一方面,实现全球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需要合作才能生产一件复杂的产品。 发达国家大多数位于北半球,用“北”代指;而南半球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用“南”代指。因此“南北对话”指发达国家
17、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而“南南合作”则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例2 2014泰安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下图所示类国家的是( ),A,A尼日利亚 B澳大利亚 C日本 D德国,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 析 A 图中I类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84%,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仅28%,因此属于发展中国家,尼日利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他3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变式题 2下图各国家(比例不一)的商谈属于南北对话的是( ),D,AA与B BB与C CA与C DC与D,第8课时 聚落、发展与合作,课标解读,考点精讲,要点探究,解 析 南北对话指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有关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商谈。图示国家中A是法国、B是澳大利亚、C是美国,均属于发达国家;D为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