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要点整合,一、中国古代政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2.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分裂和大一统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之后秦朝结束了这一局面,出现了秦汉的大一统。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当然这一时期也出现过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后隋朝结束了分裂
2、割据局面,出现隋唐的大一统。 (3)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第三个大分裂时期,之后元朝统一全国,出现了元明清的大一统。,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二、中国古代经济 1历代中央政府对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免除徭役。(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西汉: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汉文帝、汉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 (4)三国:曹魏重视兴修水利;魏建国后,统
3、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5)唐朝: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史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农业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6)北宋: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7)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8)明朝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不断推广种植。 (
4、9)明清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影响因素 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 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西晋后期以来,出现了人口南移的浪潮,南方社会经济水平逐步赶上北方。,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隋唐时期: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五代时,南方相对稳定,北方战乱不断,南方日
5、益成为全国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一度转移到南方。 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3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民族融合的加强。 (6)对外交往的加强。,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4商业和城市 (1)隋唐: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6、的中心。 (2)宋元: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广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 (3)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命题规律,本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命题频率比较高。重点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盛世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中考热点有秦皇汉武的功绩、明清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古代重大改革、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等。主要考查题型以单选题、判断题为主,还伴有材料分析题、读图简答题、简答题等。在2015年中考命题中,盛世改革、经济发展仍然是命题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命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