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梁美学,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 和丕壮;桥梁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樊 凡 ;桥梁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 盛洪飞;桥梁建筑美学;科学出版社 伊 腾 ;桥 梁 造 型 ;科学出版社,桥梁美学,1、桥梁美学概论 2、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 3、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 4、桥梁的色彩与材质 5、桥梁景观设计,第一章 桥梁美学概论,第一节 桥梁美学的研究与发展 第二节 桥梁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桥梁建筑的艺术特性 第四节 桥梁建筑的几何构成与形态感情,第一节 桥梁美学的研究与发展,1、技艺不分 2、技艺分家 3、技艺再合 4、技术美学与工业艺术设计,1、技艺不分,古代美学思想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腊时代,而
2、成为系统的建筑美学理论并见之于记载的书中是在2000多年前,罗马时代建筑大师维特鲁威在所著的建筑 十书中就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三位一体的建筑观点,成了影响深远的优秀建筑标准。事实上,古代建筑包括桥梁建筑在内,并没有技术与艺术之分。“技术”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含技艺、技巧之意,各国文学中的艺术一词,如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等都包含了技艺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则被称为“匠”,因而当时的桥梁建造者融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既是设计者也是造桥者,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无形中就是一种完美的结合。,1.1 中国古代我国现存最早保存良好的桥是公元595年606年由隋代李春建筑的安济桥(又称赵州桥,图1-2),该桥
3、是单跨、敞肩、圆弧石拱桥,拱圈并列28道,净跨37.02m,高7.23m,宽9m,在主拱两侧有净跨分别为3.8m、2.85m的小拱,可宣泄流量并减轻自重,桥面呈弧形,栏杆望柱上雕刻的龙兽神采飞扬、制作精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割圆弧拱,其大拱叠小拱的造型构思巧妙,结构独创,看上去雄伟中透出秀逸,稳重中犹见轻盈,如“初日出云、长虹卧涧”,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品。此后在我国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建造了很多著名的桥梁,如建于中唐时代的宝带桥(图1-3),是现存最长的多孔薄拱薄墩连拱桥(计53孔,全长达316.8m)如千尺卧虹、巧夺天工。,法国加尔徳水道桥,虽经历2000多年沧桑,仍然以其粗
4、犷、古朴、充满原始魅力的风貌屹立于世。,图1-1 加尔德水道桥,图1-2 赵洲桥,宝带桥是现存最长的多孔薄拱薄墩连拱桥,卢 沟 桥,北京颐和圆内的玉带桥,1.2 西方相对于我国,西方中世纪正处于黑暗时期,战争与宗教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反映在桥梁建筑上就是既为军事防御性桥又是宗教色彩较重的桥。设计造桥者有牧师参与,桥头大都有防御性的桥塔和桥门,还建有教堂和其他宗教性建筑物,长期的封建战争和宗教势力的影响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法国瓦伦梯桥(图1-6)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一座桥,该桥两头及中部各有一个高塔,另外还有一道桥门,共六个尖拱(跨径16.5m)高高地耸出水面,桥墩处理得使攻桥者无法从河中
5、乘船上桥。由于军事考虑上的完整性和它高直式的桥塔,桥看上去肃穆整齐,像严阵以待、训练有素的武士一般。,法 国 瓦 伦 梯 桥,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摆脱了中世纪的落后、消沉与制约,思想得到解放,这不仅体现在建筑造型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而且科学技术开始萌芽。当时百家争鸣,大师辈出,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都既是画家、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工程师,人们在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崇尚古典主义建筑艺术,追求形式美,注重比例和谐、外观宏伟与细部雕饰,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玛丽亚大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等都是该时代不朽的杰作。桥梁建筑也常常被看作是一种纪念性建筑,在桥梁上增加很多雕饰,如罗马的十二使徒桥
6、等桥上都建有几座到几十座巴洛克风格的雕像(图1-7)。还有著名的威尼斯利雅托桥,以桥上用大理石建店铺、拱廊、台阶和栏杆而著称,所有线条都柔和悦目、细腻考究(图l-8)。这个时代的桥梁建筑可以说既是工程设计,又是艺术创作,是一座桥梁,更是一件大型艺术品。,罗 马 十 二 使 徒 桥,威 尼 斯 摩 托 桥,2、 技艺分家,18世纪末,以英国技术革新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物质生产领域的面貌。随后出现了以自然物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学科以及相应的教育体系。科学的明细分工以及追求结构上的纯理性主义,使科学和艺术、专业技术和艺术脱了节。科学家、工程师注重于科学实验、发明创造,且分工愈来愈细,对艺术已
7、无力兼顾,而艺术家则认为艺术是高尚的,是感情的产物,工程技术只是“雕虫小技”,孤独地沉缅于感情境界的象牙塔中,深深地陷在超越现实世界的虚无境界中。,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疏远,美和用的分离,使本来含有艺术概念的技艺已到了被局限于只讲技术的境地,特别是工业化的大生产和追求高效率,往往与美背道而驰。大部分土木工程师养成了以结构达到建筑物功能目的为唯一要求,甚至认为艺术要求是对设计思想的干扰,是建筑物不经济的根源等,主张洗净“浮饰”,“真实即美”。反之,建筑师及艺术家们又认为工程师不懂艺术,对新材料、新结构横加指责,导致了工程师与建筑师之间的争执。,规模宏大结构外露的悬臂式钢桥福斯桥。 建筑师却宣称:在铁
8、制的东西中没有建筑艺术。机械制造每前进一步,东西却越来越丑,一直达到所有丑陋的顶点样品英国福斯桥。,当然,时至今日对埃菲尔铁塔与福斯桥等,人们已不再去挑剔那些繁杂落后的结构细节的丑陋,而是注重它外观的气势,歌颂其当年的首创精神和克服困难与压力的毅力,已经把它们看作代表各自国家历史里程碑的成功之作了。而由此也引发了在建筑美学思想与观念上的改变,进一步注意到正在形成的技术美学思想。,3、技艺再合,随着19世纪科学进步与发展,传统的建筑观念不时被工程师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所打破。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更完美、更完善的建筑结构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因而技术与艺术必须完美地结合成为建筑
9、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促使了建筑师要懂结构,工程师要懂艺术。,1941年英国工程师学会通过项正式决议:“美学处理,必须是土木工程师的职能范围”。1944年英国剑桥大学有个课题即工程师和建筑师的联合:“建筑师必须有工程师的头脑,工程师必须有建筑师的头脑”。就是说工程师不可能在无意识中使自己的作品达到符合美的标准,工程师还必须是个自觉掌握艺术规律、具有美学修养的人。,位于瑞士的世界名桥萨尔基那桥(建于1930年,图l-10)是梅拉尔特式空箱截面三铰拱桥的代表,该桥飞跨阿尔卑斯山,跨径90m,桥全长133m,矢高13m,其拱厚从拱脚到四分点(1/4处)逐步增加,再到拱顶又减薄,给人以不寻常的兴奋之情
10、。该桥打破传统结构梁、柱、墩的形式和石拱桥笨重的构造,充分有效地应用材料,以薄板组成变化的空心截面拱,不仅经济、合理、创新,而且获得 了轻巧、优美的外观。,萨 尔 基 那 桥,弗兰西涅毕生致力于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需要重建被破坏的桥梁,他在马恩河上建成了一系列双铰拱、预制节段预应力混凝土桥,如图l-11所示为阿曼特桥,桥梁简洁美丽、柔和空透,取得了极大成功。,4、技术美学与工业艺术设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的建筑思想促使设计观念完全更新,形成以建筑师为首包括工程师、工业设计师、工艺美术师在内的设计大军,把美学设计领域扩展到整个人造世界,出现了重视技艺的工业艺术设计和与之
11、相应的美学理论技术美学。,工业产品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它既包括广泛的艺术设计,又包括设计者的特殊精神劳动和创作方法。它综合着工程师、建筑师、艺术家的各方面活动,目的是为创造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产品而做出理想、可行的方案,使产品的实用、经济、美观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有机的统 一。半个世纪以来,工业艺术设计已在国际上全面普及。技术美学要求把美学运用于广泛的生产技术领域,它研究的问题还涉及到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关人、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因而除了技术与美学的交叉外,还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生产工艺学、人体工程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学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另外,技术美学思想的形成一开始就与
12、建筑密切相关,是新建筑思潮的指导思想,自然也影响到桥梁建筑。随着高速公路的问世与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美学、桥梁美学应运而生,并受到各国土木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在桥梁美学方面造诣很深的代表是德国的弗里茨莱昂哈特。早在1936年他与卡尔舍希特勒出版了桥梁造型一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积累,80年代又出版了专著桥梁建筑艺术与造型并广为流传,1978年根据他的请求,国际桥梁工程学会创建了“结构工程美学”特别小组,向全世界提倡注意桥梁美学。,弗里茨莱昂哈特的创作中如建于1963年德国的费曼恩海峡桥是一座立体结构钢拱桥(图l-12),上跨2484m,钢拱双肋于拱顶相靠,吊杆为网状钢索,桥墩由上向下缩窄宽度
13、,使桥梁整体以动态形象浮现于开阔的海面之上,既均衡稳定又充满了力动感,这种首创的“提篮式”拱,常被各国许多桥梁设计者所效仿。,费 曼 恩 海 峡 桥,日本近年来更是以土木学会为主,在桥梁界大力推广工业艺术设计(或称造型艺术设计)及技术美学思想,并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前所述有不少非常杰出的创作。但近代以来,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科技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解放后,桥梁建设才有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5060年代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在桥梁设计中对桥头建筑及引桥进行了多种方案的比选,坚持“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设总方针
14、,桥梁雄伟壮观,技术先进、举世瞩目,成为我国建桥史上的里程碑。遗憾的是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爱美求美成为“修正主义”,在建筑美学思想上也引起极大混乱,只有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带来了经济繁荣、科技飞跃,也带来了公路与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桥梁美学在这一时期也引起普遍重视,先后出版了著名桥梁结构与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的桥及樊凡先生的桥梁美学等影响较大的著作,还在许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开设了“桥梁美学选修课。在桥梁建设中也特别注重桥梁美的体现,如建于1991年的厦门大桥,不仅设计先进、施工精良,工艺上有不少新的创造与尝试,在桥梁装饰艺术上也别具匠心,起到了为大桥增姿润色、锦上添花的作用。图1-15为
15、厦门大桥的收费站,造型新颖,使人们一进入厦门就看到了现代化城市的风采,得到美的享受。桥梁景观设计是桥梁美学的具体实施,是包括桥梁自身与周围环境在内的总体美学设计,已成为桥梁设计的重要内容,桥梁美学的研究、桥梁形态的创新方兴未艾。,第二节 桥梁美学的哲学基础,1、西方美学的哲学基础2、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3、美学概念,1、西方美学的哲学基础,1、1 客观唯心主义1、2 主观唯心主义1、3 客观唯物主义1、4 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1.1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者是从客观的精神实体中寻找美的根源与本质。其早期代表如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他的“理念说”中,把人的理性神化,同时又把神变为人
16、能理解的理念,认为理念是万物之本,也是美的本源,理念是第一性的,他说“事物是理念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即首先存在着永恒的世界,然后才有感性世界,其间才有艺术世界,精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类观点是把某种客观精神看作了美的起源与本质,美仅是客观精神的体现。这种客观唯心主义长期控制和影响着西方美学的哲学思想。,1.2 主观唯心主义,这类美学思想是从主观心理上探求美的根源与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心理因素,有的从感觉情感中,有的从想象中,从理性中,从意志中寻找美。如英国的乔治巴莱克(1684-1783)认为:“不存在于人的知觉中的东西根本没有的。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这就是我说美就美的极端唯
17、我论。这类观点是把主观心理作为美的本源。,1.3 客观唯物主义,这类观点是从客观(或自然)事物中探寻美的本源与属性,往往把美归结为客观事物的形式、属性、特质、规律。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来自事物的数量关系,美在于数的适当比例与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是不曾存在于感官的东西就不可能存在于理智,美的本质不在所谓的理念之中,而在具有完整形式的对象中,承认美的形式法则:“秩序、匀称与明确”等。总之,自然唯物论是静止地、机械地看待现实的客观事物,故又称机械唯物主义,与唯心论二者都缺乏对人类现实实践活动的深刻认识,因而都不能正确地解决美的本源与属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探讨美提供了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18、。,1.4 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它认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物质生产生活是一切历史现象、一切现实生活的最终根源,也是美的最原始的根源。它认为美不是自然物质的属性,不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里,而在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征服改造之中,简言之就是“劳动创造了美。劳动是人类生存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人类历史的真正起点。正是通过劳动,人类才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了客观世界,使自然界日益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劳动也不断地改造人类自身,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得到丰富和完善。,2、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美学
19、的哲学基础完成的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免不了带有严重的封建意识,迷信色彩,然而其核心却都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正确的客观规律,并维持主宰了民众思想行动几千年。中国哲学不仅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思想之中,并且泽及东方邻国。西方人士接触了中国哲学之后也不断从中发现:丰富、深奥的哲理,对现代社会科学、艺术有很大影响。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主要流派是道(老子)、儒(孔子)二家。,儒家在美学上对中国建筑艺术所追求的入世之境,是一种从功利与现实出发,并带有浓厚政治与社会伦理色彩的审美境界。现在我们对建筑设计提出的实用、
20、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把建筑艺术归之于意识形态,强调其思想性。道家美学思想看重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在审美方面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境界。所以说道法自然、美在自然是追求一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自然之境。道家和儒家有相接近的、完整的哲学体系,只是入世和用世的取舍不同。老子与易分别是道家和儒家两本经典著作,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它们反映在中国的建筑艺术与美学领域中则是处处要求刚柔、动静、虚实、阴阳之间互相配合、互相衬托,达到相得益彰、联芳济美的最佳效果。,3、美学概念,1、 美学 2、 桥梁美学 3、 美的属性,1.1 美 学,“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原意为感觉、感性认识,因
21、而美学,可定义为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及美的创造的科学。,1.2 桥梁美学,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似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桥梁建筑艺术是通过桥梁建筑实体与空间的形态美及其相关因素的美学处理,形成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造型艺术,或者说是一种创造桥梁美的技术。 随着交通工具的演变、现代桥梁技术的高度发展及造型艺术设计的出现,必然从建筑美学中脱颖而出形成一门专业实用美学桥梁美学。可以说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这一科学的
22、研究与发展,可以使桥梁建筑艺术更加灿烂辉煌。,3、 美的属性,3.1 美的客观性3.2 美的主观性3.3 美的相对性3.4 美的社会性3.5 美的创造性,3.1 美的客观性,美作为一个存在是客观的,以客观为基础的这种客观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桥梁建筑也是如此,其客观基础具体是指其形态、材料、结构、技术和功能要求等。,3.2 美的主观性,美的主观性是美的主观部分。客观审美对象是在与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相结合而得出美与丑的判断的,因此这也是美的主导部分。在桥梁建筑设计中既要重视建筑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水平等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桥梁美方面还要避免主观性。,3.3 美的相对性,美既
23、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变化,自然会产生审美观念的不同。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和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也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同一地区和民族,审美观点又与人们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职业、性别、年龄有关,每个人的处境、美学修养、文化素质不同,也引起审美标准的相对变化。即使同一个人,随其处境、情绪、年龄的变化,审美观点也会改变,这就是美的相对性。另外,美是相对于丑而言,美和丑相比较才显出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美与丑是相对的。从辩证的观点看,美与丑也会相互转化正因为美的相对性,才会造就多样化的世界,才有桥梁建筑上的千姿百态,才能有丰富的美的感受。,3.4 美的社会性,虽然美
24、具有相对性,但不可引导到绝对的相对主义,即认为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否定美的社会性,即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里,有较统一的、能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的审美标准,但无论如何,多样统一、比例和谐、均衡稳定、韵律优美等仍不失为各个时期桥梁美的基本原则,我们也是依靠这种生理上、心理上、时代的和社会的共性来研究桥梁美学的。,3.5 美的创造性,主、客观条件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地变化,造就了不断创造美的可能性。客观世界规律变化是相对缓慢的,而人类掌握客观规律的手段,却是随着社会发展急剧地在增加和进步,同时也影响着主观的思想意识。美不是停滞的,更重要的是不断的创造新意,才有生命力。,第三节 桥
25、梁建筑的艺术特性,1. 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统2. 桥梁建筑艺术与技术紧密相关3. 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4. 桥梁是单维突出的空间结构物5. 桥梁建筑艺术表现的局限性,1. 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统,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桥梁建筑和某些纪念性、观赏性建筑不同,它首先是一种具有运输通道能力的实用结构物,所以功能价值是第一位的。如果一座桥梁能稳健地跨越障碍,安全可靠、交通流畅、满足功能要求,就可以说已为桥梁美提供了先决条件,如果过桥时令人提心吊胆、不堪负荷或事故不断、交通堵塞,也就影响了美。桥梁建筑不仅应表现出结构上的稳定连续及强劲力感与跨越能力,而且要有美的形态与内涵,只有
26、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完美体现,桥梁建筑才能显示出不朽的生命力。,2. 桥梁建筑艺术与技术紧密相关,桥梁建筑与其他建筑一样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作为物化了的人工环境必然依赖于相应的技术,并耗费大量的材料,因而技术对艺术的制约表现在经济、材料、设计理论、施工技术等方面。建筑技术是表现建筑艺术的物质手段。技术本身也是美的因素之一,计算力学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出现等都给建筑业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轻巧、优美、大跨度的各式形态桥梁才得以发展,因而技术进步对于桥梁美具有锦上添花的效用,是强大的推动力。 技术与艺术紧密相关,但不能互相代替、等同。只有立足于现实条件、经济能力,最大
27、限度地发挥技术、材料的作用以及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创造出体现技术美与艺术美结合的桥梁建筑。,3. 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虽然桥梁建筑属建筑范畴,但桥梁与房屋建筑还有着许多不同,房屋建筑是空间的分隔组合,桥梁是空间的延续与扩展,前者是人们生活、工作的空间,后者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及人行车驶的通道,房屋建筑常常是封闭的,从外观很难看出内部复杂多变的结构,而桥梁结构是开敞的、外露的,组成部分一目了然,功能关系明确,如桥梁的塔、梁、墩、索等直接映入眼帘。而从美学观点出发,这些外露构件既成为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如何将这些构件组合成令人满意的整体和留芳百世的艺术品,与其他门类艺术相比就更
28、为困难。,4. 桥梁是单维突出的空间结构物,由于桥梁功能的需要决定了其基本形态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结构物,即桥梁沿路线方向长度与桥的宽度、高度相比差距较大,这种形态在视觉平衡上、比例和谐上很不利。协调这种比例,改善视觉印象,是桥梁美学设计中必须重视的问题。,5. 桥梁建筑艺术表现的局限性,桥梁建筑首先是一个工程结构,在艺术表现上受到了诸多条件的限制,表达自由度远不及其他艺术。桥梁基本上是由几何形态的线、面构成的空间形体,靠它的可视形象,给人以庄严、雄伟、稳定挺拔或轻巧明快、柔美秀丽等感受,但很难以自身的形式表现更具体的内容,此时常常借助雕塑、绘画、匾额、书法、诗词等其他艺术形式去构成深厚的艺术意
29、境,使人产生联想、激发情感、抒发胸怀。有时还要借助音乐,声音、光影、照明等来渲染气氛。桥梁建筑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也相应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只有正确地把握它的艺术特性,才能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桥梁美。,第四节 桥梁建筑的几何构成 与形态感情,一、点 形 态 二、线 形 态 三、面 形 态 四、体 形 态,1、点 形 态,1、1 点与点形状 1、2 点的感情 1、3 点的强化和弱,1、 点与点形状,点相当于字母,是构造的出发点,它的移动形成线。作为最基本的建筑形态要素一点,并非几何意义上韵点,而是进入视野内有存在感、与周围形状或背景相对比能产生点的感觉的形状。也可称点形状,如桥梁建筑中塔、柱、杆在
30、俯视时均可视为点形状,从侧面看,铰、支座、桥墩盖梁端头、栏杆柱头、灯具等均可视为点形状。,2、 点的感情,如图1-16所示点位于某一范围中央时,它是静止的,求心的(图a);当位于一端时,在视觉上有一种向心的引力而产生动势(图b);两点并置时,若大小不同,注视时必然先大后小(图c);若大小相同时,视线会在两者之间往返,形成联系轴(图d);若两点靠近则引起排斥感(图e);另外,排列有序的点给人以严整感(图f);分组给合的点可产生韵律感(图g);对应布置的点可产生均衡感(图h);小点环绕大点形成重点感(图i);无数的点可产生神秘、朦胧感(图 j)。,3、点的强化与弱化,点的感觉与点的形状、大小、色质
31、、排列及光影等均有关系。建筑造型根据不同的要求对点形状作出处理,加大对比可使点强化。如图1-17a)为加拿大的斯凯Skg)桥,其高耸的A字形主塔顶端涂装成红色,鲜明醒目,成为审美重点,突出了标志、信号的作用。不少拱桥还在中心有明显的拱顶石或雕饰,如图1-17b)所示强调了桥梁整体的均衡中心,加强了稳定、信赖感。在图117c)中单调排列的桥栏杆由于有了“点”而显得生动而有韵味。特别是在桥梁夜间照明中点点灯光随着桥面竖曲线、平曲线走向而蜿蜒曲折,形成如诗如画的景观图1-17d) 。如果减少点与背景的对比、加大点的尺寸或密度,会使点淡化、线化或面化。桥墩、桥台壁面雪花点可使混凝土壁面变得柔和轻盈而富
32、有质感。,二、线形态,1、直线2、曲线,1、直线,直线具有坚强刚直的特性与冷峻感。直线又分水平线、竖直线与斜线三类。水平线具有与地球表面平行而产生附着于地面的稳定感,可以产生开扩、舒展、亲切、平静的气氛,同时也有扩大宽度、降低高度的心理倾向。如前所述,道路桥梁是一种水平方向延伸的线形结构,水平线功能尤为突出。如图118a)所示主梁就是以水平线为形态特征,通过桥面的延续、缘梁的强调来增加桥梁连续流畅的美感。,竖直线与地面垂直,显示了与地球引力方向相反的动力,有一种战胜自然的象征,体现了力量和强度,表达了崇高向上、竖挺而严肃的情感。对于桥梁这种突出水平方向的一维结构物,利用竖直结构如吊杆、桁杆、栏
33、杆、灯柱、高塔等可以改善视觉印象,对整体比例的不协调起到局部调整作用,增加均衡稳定、比例和谐的美感,如图1-18b)所示。,斜线与水平线、竖直线相比,更具有力感、动感与方向感,其构图也更显活泼与生动,桥梁结构中的各种X形、Y形、A形桥墩或主塔的轮廓线以及桁架中的腹杆、斜腿刚构中的斜腿均使简洁明快、生机勃勃的斜拉桥更是充分体现了斜线的魅力(图1-18c)。,2、 曲线,曲线具有柔顺、弹性、流畅、活泼的特性,给人以运动的感觉。其心理诱感力强于直线。其中几何曲线如圆、椭圆、抛物线、螺旋线等规则而明了,表达了理智、圆浑统一的美感,自由曲线如波浪线、弧线等呈现出自然、抒情与奔放。图119a)中由于桁架拱
34、曲率的变化,使该桥显得雄健与刚劲,图119b)则内涵着柔美与纤巧。享誉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玉带桥(参见图1-5)的拱两端由于添加了反向曲线,形态优美,如同玉带飘扬,给人以典雅秀丽、恬静、浪漫的情感。同样,加腋梁下的弧形曲线、长大桥的预拱度设计都增加了连续流畅、纤细轻快的跨越感(图1-19c )。,三、面形态,1、 圆形2、 方形3、 三角形4、 其它,1、圆形,只有一个向度(即半径),以最短周边闭合成最紧凑完美的形。圆形给人以纯、圆润、光滑、满足的感受,在桥梁形态不乏直接采用,如圆拱、圆台、圆墩、圆柱、环道、路线平曲线等。,2、方形(含矩形),具有直角及对边平行的关系,使任何构件,无论是梁、板、柱
35、、台都更利于加工制造和使用方便,是所有形中最适用于人类使用的形。与圆形相比,方形更显静态,是中性、稳定的形。矩形由于长宽之比变化无穷、规则而又灵活。,3、 三角形,三角形主要特征表现在其斜边与角度上,比圆形、长形更具活力,容易增加空间感。古埃及的金字塔正是利用了这种形的稳定和严峻,使人感受到三角形的威力与美感。三角形及其组合可以构成多种平面网架与空间网架。特别是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因其边、角相等,其有利的受力条件,在结构设计中可为简化构件种类、减轻构件重量以及加快施工速度提供方便,因此广泛用于桁架、网架、拉索、斜撑、塔柱等结构中(如图1-20)。,4、 其它,平面在空间形态上还有直面、斜面之分
36、。直面显得端正、简洁,但较机械;斜面则方向性、空间感强。桥梁各种表面有多种面形,图1-22a)为栏板造型一例。图1-22b)为干砌片石(虎皮石),其不规则形态与自然环境协调,独具风姿。,曲 面 种 类 繁 多,如 图,曲面在桥梁建筑中应用也很广泛,如图124所示,具有不同曲面外形的梁(图a);拱桥的板拱为柱面(图b),双曲拱桥的拱波为环面(图c);桥台两侧护坡为锥面(图d);为减小水流阻力,桥墩常采用圆柱面、圆锥台面(图e);立交桥边坡采用柱状面(图f);涵洞口护坡采用扭面(双曲抛物面,图g);以及图h)所示的螺旋楼梯的螺旋面等。,四、体,形体是由面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最大特点是具有尺度、比例、体量、凹凸、虚实、刚柔、强弱的量感与质感,桥梁各种构件如塔、梁、墩、台等均可视为“体”。桥梁建筑整体又是将不同功能、不同形态的各部分“体”进行精心的空间组合,形成合乎功能要求又有美的形态的有机整体,以其总体规模的形象与周围环境一起给人以美的感受,激发人们的特殊情感。桥梁建筑中这些点、线、面、体形式的构成单元所激发的情感也是相对的,单元与单元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效果。不论是其磅礴的气势、雄健的风姿,或是典雅秀丽的气质、流畅轻快的活力,都无不显示出桥梁的形态感情生命感、充实感与存在感,这些将结合后续各章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