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质量开始解释一切宏观力学问题.doc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535331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质量开始解释一切宏观力学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质量开始解释一切宏观力学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定义:质量是衡量物质的质数目的物理量,与物质的组成元素无关。质量大说明物质包含的质的数目多,质量小则反之。如果拟定一个最小质认为是质元,那么任何物质的质量都可以认为是质元的集合。和质量相关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引力。认为所有质元产生的引力场是相等的(包括引力场的大小及矢量性及场的性质) 。对于质量的解释:任何一个物体,可以看到他的体积和他的紧密度,虽然这个紧密度不能用确切的数目表示,但它存在。那么用一种通俗的方式来解释质量: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小点组成,如果相同体积的物质,点多的质量就大,点少的质量就小。而反之,如果知道一个物体包含的点的总个数,又知道该物体的体积。当点的分布几乎趋于平均的时候就可以

2、认为紧密度为质量/体积,也就是现在的密度表达式。此处把这个点换做质元便是物理的认识。对于引力的解释:首先没必要问引力是什么物质?对于目前这种万有引力的宇宙体系中,我们连存在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没有完全搞明白,就不要自以为是的来提出或者向物理界的人示威没有人知道引力的实质是什么。已经被所有人认可的是,凡是一切物体,在以小速度抛出去后必定会落回地面,与物质的组成元素无关。这说明被抛出去的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伽利略之前推论: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必定会一直运动下去) ,而这个力属于自然力,这说明被抛出的物体和地球能够产生一种共同性质的场,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力的作用。也就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

3、果只有某一物体来提供场,而另一个物体不会有共同的场就不会受到力的作用,除非是外力驱使它运动。比如用一个磁块吸引一个塑料或者木块,木块对与磁铁毫无反应。那么就可以说明,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具有产生引力场的性质。而且质量大的物体与质量小的物体落向地心方向的时候会具有共同加速的,可以认为地球的引力场在同一高度(这个高度指的是组成地球所有质元产生场的叠加后的等场线,类似与气压的等压线。 )的时候作用与每一个质元上,让每一个质元和地球之间的作用力是相同的。所以不管质量大小,在等场线上它们具有共同的运动加速度。用质量及引力的性质来解释牛顿第二定律:在没有定国标之前,所有的物理关系我们只能说出它们之间

4、的比例,但不能用确切的数目来衡量物理量的大小。所以要解决物理之间的确切关系就必须给定一个参照系,也就是国标。国标定了长度、质量、时间这三个量。根据这三个量,有推导出加速度、速度、力这些物理量。我们无需再幼稚的去问为什么那个长度就是 1m?为什么那段时间就是 1s?这些问题是毫无价值可言的。牛顿第二定律是宏观低速下可成立的,也就是所谓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前提下。先看一下表达式:F=kma。由于规定了 k=1。所以表达式改为 F=ma。看上去这个公式很简单,说明的问题也很容易理解。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和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而这个可成立的运动关系的原理是什么?这就要用质元和引力的作

5、用来解释:令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m1=10kg,m2=1kg。以上我说过质元的概念,也就是说 m1 所含的质元数目是 m2 的 10 倍。如果我们就认定 m1 含有 10个质元,m2 含有 1 个质元。当把这两个物体放在绝对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同样的一个力 F 来推动两个物体。对于 m1 而言,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明显是m2 的 10 倍。而同样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以知道 m1 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也是 m2 的 10 倍。也就是说当 F 推动 m1 的时候要克服 10 个质元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作用。而 F 作用于 m2 的时候只需要克服 1 个质元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作用。这样

6、就可以决定两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大小之比,当定了国标后就可以用具体的数目来展示加速度的大小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得出 F=ma 的结果。而且用质元和引力的概念更容易将牛顿第二定律扩展使用。如果现在这种理解,很多人会对于同一质量的物体受到同样的 F 作用,在地球上和月球上产生的加速度明显不同。难道牛顿第二定律有误?这就是我们不仔细来看这些问题,当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后,因为地球表面的引力场和月球表面的引力场改变了(用质元可以解释这种引力场不同的原理)也就是说组成这个物体的每一个质元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力变小了。所以就容易倍推动,也就会让物体在月球上和地球上的运动加速度变化。这就相当于将这种关系等比例

7、放大或者缩小。而实质中还是那句话: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和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用一种表面的方式来解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 m1 和 m2(重力场方向垂直此水平面) 。m1=10kg ,m2=1kg,用 F1=100N 的力推这两个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m1 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0,m2 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00。这里出现这个结果我们就认为是因为质量不同,所以二者加速度不同。而忽略了 m1 受到的重力为 100N(H 取 10,H 认为是重力场场强大小)同时支持力也为 100N,m2 受到的重力为 10N 支持力为 10N。以前的理论认为水平运动和作用在垂

8、直于这个运动方向的力不相干,而事实上是这样吗?如果给 m2 施加一个外力竖直向下的 F2=90N,此时 m2 所受向下的合力为 100N,向上的支持力为 100N。如果这个向下的力 F2 在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可以认为 m2 处于场强大小为重力场场强强度 10 倍的场强中,两种场的性质是相同的。 ) ,那么现在用这个水平力F1 推动两个物体它们依然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吗?(可以认为竖直方向的力是物体水平运动的一个约束力)根据这个思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两个物体应该具有同样的加速度,再根据力的性质相同,m2 是一直施加外力 F2 才会有跟 m1 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根据力直接的比例,因为其他条件是相等的

9、,只是 m1 竖直方向受到的力是 m2 竖直方向受到的力的 10 倍。根据这个力的之比,就会得出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也就是现在的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应该是揭示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的。这里也可以这么说,对于目前这种力的性质都是建立在牛顿认可的基础上,就是说随便一个力的大小,它是根据这个力可以举起相当的重力的一个物体。也说明了牛顿第二定律是建立在重力场上的结果。(以上所述若理解不了可以换做这种思想来看:用一根细线挂一个质量为 m1=10kg 的物体,同样用另外一根细线挂一个质量为 m2=1kg 的物体,我们用手指弹这两个挂着的物体,我们都知道结果是 m2 容易被弹动。而忽略了 m2 受到竖直方向的力(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小于 m1。如果在 m2 下方接一段细线,用手拉着这个细线,让 m2 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力等于 m1 所受到竖直方向的力。此时你在用手指弹 m2,就会发现和 m1 同样都难被弹动。)对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解释:首先认为所有的天体都是质元的组成,而它们所产生的场就是质元场的叠加的结果。而且根据点场都是散射传播的原理,那么离场源越远场强度就越小。可以认为场就和光一样,一个光源可以看作是很多点光源的叠加。而光在传播过程中也是散射的,光照强度随着光源和位置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引力场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而且减小的过程是均匀的,或者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解决。未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