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你对否定之否定之规律的理解及其方法论意义一、对否定之否定之规律的理解否定之否定之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以及人类认识发展不断在曲折中前进的辩证实质。(1)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它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它破坏现成事物使之转化为其他事物。最初,肯定因素处于支配地位,否定因素处于被支配地位。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因素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因素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
2、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2)否定之否定含义:事物由于内部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的矛盾而自我发展,由肯定到否定表现为对立面的展开;由否定又发展到第二次否定,又达到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和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第三阶段作为第二阶段的对立面必然与第一阶段有着某些特征相似,但这第三阶段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是更高级的新事物,是一种自我完善。(3)否定之否定之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
3、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由此可知,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规律很好的例子。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处在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后来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就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被废除了,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在自己的发展中,又反过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就必然地产生出否定自己的公有制。不过这时的公有制已不再是原始的那种公有制,而是建立在更高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公有制。二、否定之否定之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使 事物在其发展中包含了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展
4、现自身的完整性、总括性。(1)要从事物存在的总体出发,辩证地把握肯定和否定。我们认识事物总是先从质和量的外部分析入手,然后达到矛盾运动的内在本质分析,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上升到事物总体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只有在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对象,在肯定中把握否定,在否定中把握肯定,才能完整地理解事物存在的本质。正如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都应持扬弃态度,即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2)要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出发,正确地对待前进和曲折。我们在认识事物运动发展时,不仅要认清发展的动力、源泉及其量变与质变相交替的表现形式,还要
5、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具体道路。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又是迂回的、曲折的。因而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承认道路是曲折的,要有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正如革命中有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潮,建设中有发展与调整、速度的快与慢,战争中有进攻与防御、前进与后退等等。如果不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高度去把握事物,局限于某一时期的现象,就会出现两种偏差:要么只看到事物前进、上升的一面,要么为暂时曲折、挫折。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因此,当我们工作顺利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急躁冒进,要看到顺利的背后可能会有困难和曲折;在遇到困难和曲折的时候,也不要垂头丧气,消极悲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充足的信心,克服艰难险阻,迎接光明的未来。(3)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综合性和总括性,决定了其适用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各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错综复杂的,不能把否定之否定简单地、机械地归结为“正题” 、 “反题”和“合题”的三段式,然后把复杂多样的种种发展过程都纳入这个僵死的公式中。否定之否定从来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它是从自然界和社会中抽取出来的普遍规律,它只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指南。因此,必须具体地分析各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