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谈谈婚礼习俗的由来.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535288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婚礼习俗的由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谈婚礼习俗的由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谈婚礼习俗的由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谈婚礼习俗的由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谈谈结婚那些事儿摘要:婚礼是每个人人生中一次很重要的经历,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结婚习俗都各不相同,这里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我的家乡的那些结婚的婚俗,看看现代社会的婚俗是否与古代的婚俗有很大的变化。关键词:结婚现象 古代习俗 现代发展一、常见的家乡的结婚的现象我来自于江苏泰州的一个农村,在我的家乡,结婚这个行为的发生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就以男方为主来说):结婚之前:一般男生到二十四岁以上还没有处对象的,他们的父母就会开始着急,然后开始着急找媒人,让媒人寻找合适的相亲对象(自由恋爱的就不必了) ,然后大体看看生辰八字合不合,接着就是男方提着礼品去女方家了解对方的详情

2、,倘若双方彼此都感觉可以,那么就会继续交往下去,大概过个几个月,两人相处情况不错的话,这时看双方的意愿,一般都会开始着手订婚事宜,会准备三金或是四金,倘若订婚的时候没有,一般都会在结婚的时候准备。接着订婚之后过多久结婚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并没有一定的时间。结婚之时:双方需要协调一下,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吉时举办婚礼(很多人在领结婚证的时候也是要选择一个好日子的,我们一般都以办婚礼为真正意义上的结婚)。男方需要给女方礼金,女方也会准备嫁妆。然后在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家里都会贴上“喜”字,在结婚的前一天,新娘必须是在自己家里的,新娘还要开始去理发店做头发,化妆,穿婚纱,这一天新娘不能卸妆,需要等待结

3、婚当天的来临。结婚当天,新郎的婚车会从男方家出发来女方接新娘。当然,新娘不是这么好接的,会有一些伴娘在新娘房门前出问题考考新郎,只有经过了考验,新郎才会被允许进入房间去接新娘。在接到新娘之后,会出发去办婚礼的地方,可以是酒店,也可以是男方家里,这个看个人意愿。接着新郎新娘会在众多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完成结婚誓言和婚戒交换,还会让新郎新娘同咬一个苹果,一人一边。接下来就是新郎新娘逐个地给亲朋好友敬酒等等。宴请结束之后(通常男方跟女方都会分开举办一次婚宴,宴请各自的远亲近邻等等) ,就是俗称的“进洞房”了,很多朋友都会“闹洞房” ,增加婚礼的欢庆程度。还有就是在新床上撒上果子,如枣子、花生等等,寓意早

4、生贵子。结婚之后:婚礼之后剩下的就是新娘“回门”了。新郎会陪同新娘一起回门,并且还必须要带着礼品,不能空着手去。从这些现象可以总结整个结婚的主要步骤就是:相亲(有对象的就省去了这一步骤) 、合八字、订婚、选“好日子” 、送嫁妆、贴“喜”字、新娘化妆、迎亲、宴请、闹洞房、回门。二、分析现代婚俗与古代婚俗的异同1、相亲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而由父母长亲包办,是通过红娘将素不相识的两个男女约到一起,见面这天相亲的男女都特别注意个人的形象,力争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如果男去女家相亲,一定要梳洗整容,衣帽一新,痴苶的男娃们,父母或家长还要教他到女家后怎样敬烟敬酒,怎样说话称呼,怎样端饭待人等,然后在媒人

5、和父母或家长的带领下前往女家,其举止大都是拘禁呆板有余,潇洒大方不足。而在现代,媒人选好合适的对象之后会通知男方,并带着男方的父母还有男子本人去女方家拜访,然后两家交流交流,好彼此多了解了解,增进情谊。2、合八字合八字,相传到清朝才兴起来。据说,明朝末年有位叫王铁珊的大臣,苏中里下河人氏,此人甚是忠厚耿直,避乱在家,一心想摆脱“伴君如伴虎”的生涯。无奈皇帝爱贤,竟准了他“汉不招驸马,满不中状元”的条件,传他进京为官。其后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位聪明美丽的公主,一心要招汉人为驸马。其时,王铁珊虽早已辞世,然“汉不招驸马”的禁规尚未失效。那些继王铁珊之位的臣子们,不想皇帝违约,便利用皇帝迷信“三生”因

6、果报应之说,搬出婚嫁“合八字”的命术来。在“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这八字中,除五行诸如“水火不相容”外,主要以男女双方的生肖属相为准。比方说,一方属羊,一方属虎,即“羊入虎口”,命相不和,相克。臣子们以此为借口,直谏皇帝不得违先皇邀王铁珊出山之约。于是上行下效,结婚“合八字”之风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在现代社会,一些地区的婚俗中早已经没有了“合八字”这一习俗了,也有的地区仍然延续着这一习俗的发展,但是可能是由于自由恋爱的普及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也或多或少的减少了“合八字”的必要性了。3、订婚在古代,订婚称为“纳徵”,这一步是正式订婚,婚约正式成立。“徵”着,“成”也。但“纳”了以后才算成,不纳不算成。

7、“纳”,无非是“纳”钱财。俗称“财礼”,也叫“彩礼”。男方纳了彩礼,双方订立婚约。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婚约一旦订立,就具有了法律效力。那是的法律,不仅保护婚姻,也保护婚约。任何一方悔婚,除了要受到社会谴责之外,往往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官方或者社会,认定一个婚约是否有效,就看女方是不是接受了对方的彩礼。但是在当今社会,订婚不需要订立婚约,只是需要宴请亲朋好友就可以了,而且现在还想也是可以悔婚的(当然这是个人问题),悔婚之后不会像古代那样承受很严重的后果。4、选“好日子”好日子就是所谓的婚期。在古代,男女到了婚配的年龄,要结婚了。男方选好了好日子,请媒人送到女方去,请求女方同意,就叫“请期” ,就是“

8、请求女方同意结婚佳期”的意思。这一步,媒人还是要带钱物给女方的(古代也有以雁为礼物的) 。有些地方,这一步俗称“送日子”或“送好日” 。在现代社会的城市里面,不一定有什么仪式,但双方选定一个日期,这是绝对必要的。但在农村许多地方,则至今还是男方请媒人将选定(其实是事先双方协商定了的)的佳期送到女方。也有些家庭,佳期是请术士选定的,或是提供一个大致的时间段,让术士确定若干个吉利的日子,双方就在这些日子中算一个。这个阶段,不论以前如何,女方仍可以想男方要求彩礼,作为同意佳期的条件。佳期一旦确定,没有重大的事情,就不能更改。到了佳期,就行结婚礼。当然,在此之前,双方就互相协调,预先做好准备工作。5、

9、送嫁妆送嫁妆,即发奁。女儿出嫁,首先要准备嫁妆。近代多流行于汉族某些地区。陪嫁由女方自备,其种类可分为铺陈、摆设、日用等物品,因世俗视嫁妆多寡而论新娘身份高低,故而一般人家不得不倾其所有,大事铺排,以争体面。陪嫁物多为衣服、蚊帐、被絮、澡盆、脚盆在现代社会,嫁妆多为车、房以及其他物品等等,也有的是直接以钱为嫁妆,但这些都是可以根据男方的要求而决定的,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6、贴“喜”字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人们办喜事的时候,总爱在门窗上贴上个大红喜字,据传说,这一习俗与宋代王安石有关。王安石上京赶考之时,机缘巧合对出了马员外为女儿择偶出的对联,幸运地被选作女婿。结婚当天,正当新婚夫妇拜天地时,

10、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京林宴” 。马员外听后,重开酒宴。王安石喜上加喜,脸色三分醉意,就在红纸上挥笔写一个双喜字贴在门上,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联,走灯飞虎结丝情。从此这一习俗便流传开了,更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现代人结婚往往还是喜欢在门窗上贴上“喜”字,倒不是说真的是流传于以前的那些传说,而是更多的是想图个喜庆,图个吉祥。而且“喜”字一直都是用红纸剪裁的,那是因为红色象征着吉祥、希望。7、新娘化妆新娘在喜日前夕,就要忙着打扮自己了。用化装、造型等手段,弥补缺陷,突出优点,展现新娘外表之美。按民间传统,新娘打扮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婚礼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南北民间都流行着古色古香的沐浴

11、更衣、 “上头” 、 “开脸”的礼仪习俗开脸,亦称开面。所谓开脸就是用刀剃掉、或用两根线互相绞合,用以绞尽脸面上或脖子上的汗毛,修齐鬓角。开脸必须在婚前一日进行,而且必须有儿女双全的有福的妇人来完成。近、现代某些地区仍有这样的礼俗。巴金先生的小说春曾写过这样一个细节,蕙要出嫁了,周氏来给蕙开脸,她一面用丝线仔细地绞拔蕙脸上和颈上的汗毛,一面絮絮地对蕙讲了一些到人家去做媳妇的礼节。开脸之后便是蒙上“盖头” ,或坐轿、或骑马前往夫家了。我们家乡如今结婚已经没有了那些所谓的“开脸”之类的了,现在结婚的时候只需要在婚礼前一天,到特定的做新娘妆的店去做好头发、化好妆就可以了。8、迎亲迎亲就是新婚大喜的日

12、子,新郎亲自去迎娶新娘。亲迎这一步,是狭义的婚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婚礼。古代新郎迎亲,一般是用花轿或者船,在花轿或者船上都使用红色来象征喜庆与吉祥。而在现代社会,更多地是使用喜车代替了古代的花轿和船。婚礼中用的汽车,也要装饰一番,如插上一些玫瑰,贴上几个用红纸剪的“喜”字,或者红纸黑字或红纸金字的祝贺词句等等。而且,喜车不止一辆,有新娘和新郎专用的,也有其他人如双方父母、兄弟、亲友等用的。9、宴请宴请是跟亲迎在同一天进行的。古代宴请宾客的高潮是在男方家的晚宴,新娘在拜完堂之后就随着新郎一起进入新房了,之后新娘会一直待在房间里等着新郎,而新郎则是走出房门,到大堂中去给很多亲朋好友敬酒,在古代的

13、婚礼宴请的习俗中,新娘是不需要露面给亲朋敬酒的。在现代婚礼上,也是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但是与古代不同的是,新娘不必独自一人在坐在新房内,她们可以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10、闹洞房古代的婚礼,闹洞房是整个结婚最热闹的场面。拜堂之后,约从未时开始、亥时结束,共五个时辰举行闹房,有喝交杯酒、破果碟、拦新娘、送新郎新娘、撒帐、戳床等十二个程式,还可插入耍大伯头、嬉老公公、捉弄新姑爷、捉弄伴娘等四项活动。按照习俗,每个程式动作必须说若干喜庆的话,其内容雅俗共赏,令人捧腹大笑。即便有些语言、动作超过常规,也是俗规所允许,不得翻脸反目。现在,婚礼上的“闹洞房”依然存在。在婚

14、宴结束之后,新郎新娘就往新房,亲友们有的回家,有的则也到新房,还要“闹新房” ,不乏闹到半夜方才离去的。还有“嬉老公公”这一程式也还是存在的,在我们家乡遇上有人结婚的时候,总会看到男方的父亲被画了一个大花脸,然后被几个亲戚好友压到卡车上,然后绕着镇子,伴随着响彻天际的锣鼓声。这个俗称“扒灰” 。11、回门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 ,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 。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

15、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在现代,回门一般是在婚后的第一天,新郎和新娘一起回娘家,一般还要带上一两桌酒菜,这些习俗跟古代相比没多大变化。至于回门的天数,现代也已经没有那么多拘束了。三、总结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或许古代的一些婚礼习俗一直会继续延续下去,我们也会乐于传承这些习俗,也或许,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的婚礼习俗会越来越多的融入更多新鲜的血液,让我们的婚俗种类越来越丰富,也为结婚这一繁琐的礼节添上不少乐趣。参考文献:1中国民俗学通识 赵杏根 陆湘怀 东南大学出版社2中国古代文化讲义 葛兆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3全国各地结婚习俗 苏豫 外文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