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讨论一结合辛亥革命的失败,谈谈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当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探讨为什么走不通。当时的中国国情,最大的就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一切近代史的基础。就人类政治文明史以及中国的实践来看,资本主义道路包括资产阶级改良和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是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方案和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制方案。众所周知,在这两种救亡图存的思想的指导下分别进行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终均以失败告终。但根据题目要求,这里会重点以辛亥革命作为例证。首先从资产阶级内因来分析。从经济基础来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2、社会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薄弱,具体表现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不管是改良还是革命都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保证。比如,帝国主义把持着中国的税收,使临时政府难以为继。因此自身经济实力的弱小决定了即使革命发生,也不可能深入彻底,也不可能走得很远。从阶级基础来看,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阶级力量弱小,且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当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以及立宪派、旧官僚从内部施加压力时, “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 。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密切的关系,带有封建性,不
3、敢放受发动群众。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即使表面成功的革命发生了,维持革命成果也是相当艰难的。从资产阶级内部结构来看,有维新派、立宪派(甚至是保皇派) 、革命派(后期又有蜕化的逃避的甚至投靠军阀的) ,内部的论战与分歧斗争阻挠削弱了资产阶级的对外的整体战斗力。某一种救国道路的实行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同利益阶层的反对。如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这些其实中国资本主义畸形不足的发展所发育的阶级不成熟和层次不一。从思想认识来看,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仍有缺陷,革命前途也不完全清晰。首先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只是侥幸希望在承认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效的条件下
4、,帝国主义不干涉。其次是没有触及封建经济基础,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深厚伟力。在革命前途上,认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便完成了革命,其实是对中国整个现实认识不彻底。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还重地表现在没有掌握军队武装力量。无法与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反动武装对抗,而只有妥协和失败。其次是外因。第一,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民族不独立,中国经济被帝国主义侵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薄弱,即使革命成功,经济要长期持续发展并实现自强举步维艰,根本没有维护革命的经济动力。 辛丑条约以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急速扩张,占据铁路矿山,控制了中国的能源资源交通的命脉,民族资
5、本主义根本无力与之抗衡。第二,从根本上讲,即使是学习借用资本主义模式,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容忍中国实现独立民主,以先进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促进国富民强,必然会扶持代理人,努力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状,打压革命。第三,封建地主、买办、军阀、官僚、大资产阶级等封建反动势力的勾结和绞杀。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基础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及其利益相关者势力强大,对消灭他们利益的资产阶级的方案道路必然会疯狂反扑镇压。手无寸铁的资产阶级无法招架。第四,整个中国社会的革命气氛还不足够浓厚。一方面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谓的民主平等及诸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措施只是资产阶级的,无法唤起广大民众对革命的理解和支持,也不敢一直发动群众;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国民受封建传统束缚已久而形成了麻木与愚昧的尚未觉醒的病态,没有形成声势浩大 的群众的配合。小结: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我个人认为,所有原因归根结底,其实是两个,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二是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薄弱(其实在根本上也是由前者导致的,自身这里为了突出资产阶级作为旧民主主义的主体的史实。 )所以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已走到历史的尽头,时代和历史呼唤新的阶级和新的理论,呼唤新民主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