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世界文明最早的起源地,黄河露底(07年3月),黄河兰州段裸露出大面积浅滩。由于今年黄河中上游降水稀少,加之工农业用水增多,使黄河兰州段河面变窄,水位下降,水深仅2米,使以往浸在水中的大片滩涂露出来。,一、河流概述 (一)、河流的一般特征 (二)、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1、 气候因素:降水、气温、蒸发2、下垫面因素:地形、地质、土壤、植被,水循环,河水的补给,高山小溪,河谷的形态要素,河谷形态特征
2、 (a)上游段(b)中游段(c)下游段; 1河床;2河漫滩;3阶地;4牛轭湖;5三角洲,二、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以自身动能并以其搬运固体物质破坏河床的作用。 (一)、侵蚀作用方式1水力作用2磨蚀作用3溶蚀作用,(二)、侵蚀作用的方向向下侵蚀和向旁侵蚀1向下侵蚀 又称下切,即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河床或沟床。下切侵蚀: 可以是沿程侵蚀可以是向源侵蚀,马尾瀑布,小瀑布,雄伟的长白瀑布(落差68米),长白山天池水面三江源头,火山口湖。南北长4850米,东西宽3350米,湖面海拔2155米。,长白瀑布底部,长白山脉北东向,北有西伯利亚季风南流,南有日本海洋性气流在同时相向
3、的沿山坡爬升中,相遇成雨,供给天池水。,奔流而下的溪水1,奔流而下的溪水2,长白温泉露头(能煮熟鸡蛋),河流下蚀的原因主要有四: (1)存在侵蚀基准面;(主要因素)(2)水流有垂直向下运动,坡度越陡,下蚀能力越强;(3)河底滚动的砂砾摩擦河床,使河底加深很快;(4)锅穴作用,即流水中急速旋转的涡流引起。,河流侵蚀基准面:即河流下蚀的极限 每条河流下切侵蚀的最大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平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平面即是河流侵蚀基准面。,2向旁侵蚀 又称旁蚀,即河水冲刷河床两侧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坡、河床谷底宽。 河流向旁侵蚀原因是: 弯道离
4、心力和地球偏转力的作用,河曲形成实验图,河流流水运动,河流凹岸与凸岸,弯道环流形成的剖面图和平面图,离心力、地球偏转力与旁蚀作用的关系,水流横向环流的类型(a)单向环流; (b)底部汇合型环流;(c)底部辐散型环流;(d)复合型环流,向旁侵蚀引起的河曲发育,三、河流的搬运作用 (一)、河流的搬运方式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和推动河底砾石移动的作用。 河流搬运方式有四种:1 推运推移质2 跃运跃移质3 悬运悬移质4 溶运,河流的搬运方式,(二)、河流的搬运能力和搬运量河流能够搬运多大粒径碎屑的能力称河流的搬运能力。它决定于流速。河流能够搬运碎屑物质的最大量称为搬运量。它取
5、决于流速和流量。,四、河流的沉积作用及冲积物 河流的沉积作用:流水挟带的泥沙,由于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变慢、水量减少、泥沙增多等因素影响,引起搬运能力减弱。,(一)、沉积作用发生的原因(1) 河流的不同部位流速发生变化l 河道由狭窄突变为开阔的地段l 河流弯道的凸岸l 支流入主流处,河流入海、入湖处l 河流的中下游坡度减小,由于流速明显降低引起沉积 (2)河流流量随气候或季节变化,(3)搬运物增加,负荷过重该沉积过程称为加积作用。 (4)局部地段河底变平坦,涡流减弱等。(二)、冲积物 冲积物(al): 河水堆积作用在河谷中留下的沉积物称冲积物。 (1)分选性好 (2)磨圆度较好 (3)成层性较清楚 (4) 韵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