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路勘测与设计原理模拟试题 3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 30 分)1 下列那一个不是公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D )A 设计车辆; B 设计速度; C 交通量; D 通行能力。2 设计交通量是指(C )A 起算年年平均日交通量; B 设计年限内的各年年平均日交通量的平均值;C 设计年限末年平均日交通量; D 设计年年平均日交通量。3 动力特性图中,某一动力因数值所对应的速度是( A )A 瞬时速度; B 平均速度; C 设计速度; D A、B、C 均不对。4 某档位临界速度与该档位最高速度之差越大,则说明该档位( B )A 制动性能越好; B 加速性能越好; C 爬坡性能越好; D 行
2、驶稳定性越好。5 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时,下列那一项是不需要考虑的( D )A 设计速度; B 行驶时间; C 平曲线半径; D 视距。6 设计速度为 60km/h 的公路,平曲线转角为 38,半径为 2000m,则其外距为( B )A 120.36m; B 115.24; C 不能确定; D 110.58m7 某公路有一平曲线,半径为 250m,设计速度为 60km/h,则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A )A 35m; B 40m; C 30m D 45m8 在确定某公路平曲线半径时,由于受到一定的限制,拟采用( C )A 极限最小半径;B 极限最小半径与一般最小半径之间的
3、半径;C 大于且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 D 极限最小半径的 5 倍值。9 某路段纵坡度依次为2%、 +3%、+2%、2% 、+1%,则其竖曲线构成为( C )A 凹凸凹凸; B 凸凹凸凹; C 凹凸凸凹; D 凹凹凸凸。10 设计速度为 80km/h 的路段,若相邻两个竖曲线长度分别为 200m、300m,则相应两个变坡点间最小距离应该为( D )A 等于 200m; B 300m; C 100m; D 250m。11 设计速度为 100km/h 的路段,竖曲线相邻坡段的纵坡度分别为 +2%、2% ,若切线长度为205m,则其竖曲线半径为( A )A 10250m; B 10050m; C 99
4、00m; D 12000m。12 在横断面超高旋转过程中,由路肩横坡度旋转到与路拱横坡度相同的过程中所需的距离为( B )A ; B1m; C ; D 021x031x0513 下列那一个属于三级公路的横断面构成部分( A )A 土路肩; B 左侧路缘带; C 爬坡车道; D 中间带。14 已知二级公路的设计速度为 60km/h,路拱横坡为 1.5%,路基宽度为 10m,在弯道处的超高横坡为 4%,若采用绕路中线旋转时,则其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值为( C )A 44.31m; B 37.10m; C 33.68m; D 50.56m。15 在选线工作中,择岸问题是属于( )A 平原区选线问题;
5、B 微丘区选线问题; C 定线问题; C 山岭区选线问题。二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计 10 分)1 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低是公路运输特点之一。( )2 干线公路采用二级公路标准时,应采取增大平面交叉间距,以减少横向干扰。( )3 滚动阻力系数与轮胎负荷成正比,即轮胎荷载越大,滚动阻力系数越大。( )4 当车辆重心过高时,可能会发生倾覆先于倒溜。( )5 卵型曲线中的缓和曲线的曲率半径变化范围在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间。( )6 当平曲线转角小于 7时,为使驾驶者不产生错觉,应使其平曲线加长 1.5 倍。( )7 竖曲线半径一般比平曲线半径大,因此在平、纵线形组合时,应使平曲线包含在竖曲线内。(
6、 )8 确定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时,停车视距的 分别取 1.2m 和 0.1m。( )21,d9 在剖制路基横断面图时,纵断面图的零填挖点处必须剖制路基横断面图,才能使土石方数量的计算准确。( )10 限制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 1/330 是为行车更加平稳。( )三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每题 5 分,共计 30 分)1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极其对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2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境和气候均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路段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3 路肩的作用?答:供车辆临时停车
7、;保护行车道的稳定;提供侧向余宽,增进驾驶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等使用;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4 超高方式有哪几种?各种方式适用的情况?答:无中间带公路:绕行车道内侧边缘旋转,适用于新建公路;绕路中线旋转,适用于改建公路;绕行车道外侧边缘旋转,适用于诸如强调路容美观或外侧因受条件限制不能抬高等特殊设计时采用;有中间带公路: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适用于窄中间带的公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适用于各种不同宽度的中间带;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适用于单向车道数大于四条的公路。5 横向力系数值的选取考虑了那些因素?答:横向行驶的稳定性;乘客的舒适程度;燃料消耗与轮
8、胎磨损;驾驶操作。6 直线的特点?答:路线短捷,受力简单,行车方向明确;视距良好,行车快捷;路线测设简单、方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使驾驶者产生疲劳,也容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难以估计车间距离夜间行车对向易产生 眩光;直线难以和周围地形协调。在山区,长直线会破坏自然景观,增加工程量与投资。四 计算题(30 分)某二级公路( )上有两个相邻交点,交点 1 的转角为hkmV/80(右转) ,曲线 1 的半径为 ,缓和曲线长 ;201 mR901mLs120交点 2 的转角为 。现拟用 S 型平曲线组合设计曲线 2,并要求两回旋302线的回旋参数之比为 曲线半径之比为 ,且曲线 2 的缓和曲,5./
9、21A3/21线与园曲线长度之比为 1:2。(1) 确定曲线 2 的半径 和缓和曲线长 。R2sL(2) 计算两交点间的距离。计算题解答【解】 (1)确定曲线 2 的半径 和缓和曲线长 。22sLmLRAs 63.581091则: .25.638.2又 /1/2ysL则: 22180)(sLR即: 22AA解得: mR50432且: ,在 31 之间。9./9/1则: ,取整63.14022RALs 102sL(2)计算两交点间的距离m67.90238490413q.521mTh 8.219.0tan)67.90(1 R7.43281432mq9.50122Th 5.170.43tan)7.43(2 则两交点间的距离: mTLh 3.89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