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心 用心再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概述工程质量是建筑物的命脉,是建筑界永恒的话题,确保工程质量是项目各参建单位的使命,而混凝土结构工程则从根本上决定着建筑物的安全。2014 年 9 月 1 日住建部印发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9 月 4 日住建部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自 9 月份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向建筑界吹响了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的号角。山东省住建厅于 2014 年 9 月 10 日下发通知,印发了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全省拉开了建设工程质量治理行动的序幕。根据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谈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括钢筋、模
2、板、混凝土及预留预埋等方面的内容。1、钢筋工程1.1 原材料及试验首先了解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进场钢筋必须是合同约定或建设单位批准的厂家,宜坚持三方进场检查,注意收集标牌。及时取样试验,不同时间进场的,即使同批号也应分别取样检测。受力钢筋要进行重量偏差检测,设计有抗震要求的还要进行抗震强度实测值检测(GB50204-2011 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P10,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P17 均为 5.2.2) ,其中盘卷还要在调直后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测(GB50204-2011 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3.2A 条, P12) 。钢筋
3、接头试验批次要足够,先试焊检测(JGJ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P13 强条) ,再施工焊抽样检测。电渣压力焊、水平闪光对焊、搭接焊 300 个接头为一批,机械直螺纹连接 500 个接头为一批。搭接焊 HRB400 钢筋用 E50xx(或 55xx)焊条,HPB300、HRB335 用 E4303 焊条(JGJ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P8、9) ,施工中容易混用,注意检查合格证;闪光对焊钢筋直径差不能大于 4mm,电渣压力焊钢筋直径差不能大于 7mm,焊包凸出钢筋表面至少 4mm,直径超差的允许附加大直径钢筋绑扎搭接,焊包超差的要切掉重焊。(友情提示:塔吊、施工升降机基础
4、钢筋勿忘检测。 )1.2 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加工批不检查是常见诟病。禁止对盘卷进行拉伸调直,杜绝瘦身钢筋,调直要避免表面划伤。受力钢筋弯折半径、位置及尺寸,接头距弯折部位的尺寸,净尺寸长度,箍筋内径尺寸、弯钩形式及平直段长度等是控制要点。钢筋表面受损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要合理留设间隙,可采用直螺纹接头或分皮设置的方法。钢筋保护层问题多出现在现浇板的边角、梁底、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现浇板应坚持先垫边角再垫中间的办法;梁侧、墙柱钢筋保护层推广使用两端带有凹槽的预制撑棍,撑棍用绑丝固定在横向钢筋上。现浇板有高低差的,钢筋应随标高变化,不许通长布置,但可以握弯设置。注意图纸基础底板上下皮钢筋是否设计
5、有拉钩,混凝土墙板钢筋设计拉钩间距、钢筋型号要注意检查,拉钩端部是否接触模板。现浇板上皮筋端部要与梁筋绑扎牢固,避免上翘、外露。长时间外露的钢筋,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治锈蚀。1.3 其他卫生间设置局部等电位连接,镀锌扁钢要与现浇板钢筋焊接连接,现浇板钢筋网焊接成一体,卫生间插座接地线预埋穿线管与局部等电位连接。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一类建筑高于 30 米时,外墙金属栏杆、门窗应与防雷装置连接,即窗口预留防侧雷击连接钢筋,钢筋与均压环可靠连接。悬挑脚手架工字钢的地锚预埋位置要正确,锚固段不小于悬挑段的 1.25 倍,地锚钢筋不能小于 16mm,压板不能小于 100*10mm(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
6、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11 P39、40) 。预留洞口四周设计有加强钢筋,位置宜距边缘 30-50mm;穿线管密集处要增加抗裂钢筋(网) ,穿线管之间要留有一定间隙。阳台栏板、构造柱、过梁等二次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最好是预埋预插钢筋,不方便预埋预插的可植筋,植筋必须现场拉拔试验,并用土办法扳弯旋转检查。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P81 表 12.3.5,植筋孔径一般为“d+4mm”,孔深 10d 且不少于 100mm,孔内粉尘必须冲洗干净,先注胶再插入钢筋,不允许采用钢筋蘸胶插入的办法。2、模板工程2.1 模板安装基础底板外侧采用砖模时,要砌筑牢固,宜采用 240 墙体且外侧及时
7、回填,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倾覆。迎水面混凝土墙采用止水型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处外设方木、内设撑棍,防止模板变形引起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螺栓止水环直径一般不小于 503mm。穿墙套管设止水环,一般不小于(d+200)10mm(参考 02J301P45、50 有图,L06J301 P26) 。木模板周转几次后,容易出现变形、破损,相邻板会出现高低差、错台、留缝等现象,可用铁钉与板后木方固定;模板缝隙可用海绵棒在背后填塞,不宜在表面黏贴塑料胶带。梁与板、梁与柱、柱与板等节点部位容易出现缝隙、尺寸超差、不牢固等问题,需要重点检查。竖向构件的根部模板要严密,防治漏浆、夹渣,可采用水泥、石膏粉等封堵根部,也
8、可在混凝土浇筑前撒入一层 1:2 水泥砂干料。尤其要注意人防工程,临空墙必须采用止水螺栓支模,墙板施工缝镶嵌止水钢板。设计变形缝的,应先安装变形缝一侧的模板,待浇筑完成拆模后可在缝隙内填充聚苯板作为另一侧的模板,绝不可在缝隙内填聚苯板后同时浇筑。对下沉式卫生间、阳台等有高低差的现浇板,悬模支设要重点检查,标高要正确,不能变形、位移(下沉) 。现浇梁板满堂脚手架横杆不能与外脚手架连接;梁底一般应设立杆支撑,不宜用小横托起梁底模板;对大截面、大跨度的梁还要进行计算,有时梁底需要双排立杆才能满足需要。2.2 模板拆除木模板损坏或陈旧的,要及时更换,不能将就。大钢模每次安装前要清理干净表面,涂刷脱模剂
9、,防止表面黏连。正常气温下,现浇板实行隔层拆除,即三层浇完后拆除一层模板及支撑。冬季施工要增加模板,梁板隔 2-3 层拆除。梁板拆模前除检查混凝土同养试块检测报告外,还应对梁侧面进行回弹判断。后浇带采用独立模板支撑体系,不能随正常的梁板模板一起拆除;拆模还应避免大跨度、悬挑梁板与小跨度梁板一起拆除,以免混凝土强度不足出现裂缝等问题。哪怕是竖向构件,在冬季也要测温并计算后再拆除模板,防止混凝土受冻。冬季施工不宜采用钢模。竖向构件拆模出现较多的问题是棱角损坏、表面黏连,都是间隔时间短、蛮干惹的祸。班组之间要沟通良好,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派人养护混凝土。2.3 其他穿越现浇板的泵送管周围预埋小型轮胎,以
10、减轻泵管冲击力对现浇板的影响。女儿墙在泛水高度宜留置凹槽,在混凝土墙柱模板内侧设小木条(6015mm) ,高度一般不低于屋面板 500mm。构造柱、过梁尽量在模板上钻孔插筋,避免后期植筋不牢靠。垃圾清理除了留置清扫口用水冲洗干净外,工地还应配备吸尘器。合模前预埋配电箱盘要固定牢固、箱壳内部做好支撑,防止混凝土浇筑引起变形、位移。3、混凝土工程3.1 原材料及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向供应单位书面技术交底,说明抗渗、抗冻、坍落度、粉煤灰掺量等要求和技术参数,并到场检查生产情况。如厚大体积、抗渗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水泥入机温度应低于 60、水量低于 175kg/m3、坍落度大于 160mm 等。混凝土出厂
11、后禁止加水,一经发现必须退场。混凝土浇筑顺序、接茬时间要合理,振捣到位,避免漏振、欠振、过振,快插慢拔、时间合理、移动距离合理,墙柱、楼梯等施工缝处振捣棒要一插到底。混凝土接茬很关键,一定要在初凝前续浇,间隔时间达到 3 小时左右,就要及时调整浇筑部位,覆盖一层不少于 500mm 的新鲜混凝土振捣好以后再返回原浇筑部位。墙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 2 个等级的,应在梁板边缘至少 500mm 处设挡,并先浇筑高强度混凝土。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应作为一道工序专门检查。表面凿毛一般要在混凝土浇筑 3 天后进行,钢筋表面水泥浆清理干净。后浇带设密目钢丝网封挡的,到期后钢丝网锈蚀的也差不多了,需要清理掉,并对
12、混凝土凿毛。混凝土找平要避免浮浆集中,找平完成后及时覆盖薄膜,覆盖不留缝隙。常温季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24 小时内禁止上人、吊放重物、揭掉薄膜,气温降低时应再适当延长时间。3.2 混凝土养护平面构件浇水养护,墙柱用喷雾器喷水或涂刷养护液养护。养护要全面、到位,一定要坚持专人负责;外墙外侧、楼体间、阳台栏板、构造柱、圈梁、过梁、造型等部位的养护容易被忽略,可建立台账管理。普通混凝土养护不少于 7 日,膨胀混凝土不少于 14 日。夏季宜早、晚浇水养护,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必须防止受冻,除掺加早强防冻剂外,木模延期拆除、表面覆盖薄膜和棉毡保温、封闭洞口并在板下升温是最基本的方法。3
13、.3 常见问题处理及试块留设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缺棱掉角的处理,不能一概用砂浆涂抹,需要踢凿并填充膨胀混凝土的还要做好养护;裂缝则应根据设计意见处理,现浇板细微裂缝可表面黏贴碳纤维;墙柱混凝土涨模的,不能拆模后立即剔除,宜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50%后处理。混凝土表面不能遇火,穿墙螺栓不宜用电气焊清除,用切割机切除较好;同样,现浇板上也不能点火。混凝土强度不足时,禁止爬升式外脚手架提升,禁止塔吊、施工升降机安装连墙附着杆。混凝土试块留置要充足,建立台账管理。同养试块放在取样位置,养方法护同现场;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标养室(箱)温度 202、湿度不小于95%,并定期检查、
14、记录。整层浇筑的,一般每层至少 3 组试块,1 组标养、2 组同养(1组 600天、1 组用于判断梁板拆模强度) 。先浇柱墙、再浇梁板的,柱墙留 2 组(1 组标养、1 组同养) ,梁板 3 组(同整层浇筑) 。用于判断拆模时间的同养试块要在混凝土即将浇筑完成时留设。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还要留设 60d 或 90d 检测试块,作为评定、验收依据。4、其他严格控制轴线尺寸,坚持“放线(技术员)-复线(技术负责人)-验线(监理) ”三步曲。操作采用大钢尺或使用激光测距仪,避免误差积累。严格控制楼层标高,不许自下层拉尺子引测上层,一般自底层 500 线拉大钢尺(或激光测距仪)向上引测各层,高层建筑宜每六至十层划段向上引测。严防质量通病(文件 2 个) ,避免现浇板裂缝、孔洞露筋、夹渣、截面尺寸超差等。施工单位要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审批,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主动预防,个别部位出现问题后按程序处理。监理部要编制“质量通病防治监理细则”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建议日常检查钢筋型号和数量,检查模板标高、截面尺寸及支撑牢固,避免隐蔽验收时工作量大。建议积极采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等“四新技术” (文件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建质2010170 号),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