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外国建筑史基础整理资料(下).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5341378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建筑史基础整理资料(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国建筑史基础整理资料(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国建筑史基础整理资料(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国建筑史基础整理资料(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国建筑史基础整理资料(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代表作:18991904 年沙利文设计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詹尼于 1879年设计的芝加哥第一拉埃特大厦,以及霍拉伯特与罗奇设计的马癸特大厦。马癸特大厦是 19世纪 90年代芝加哥典型的高层办公大楼,其立面简洁,“芝加哥窗”排列整齐,内部空间自由划分。(四)赖特的草原住宅赖特是美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1894 年自己开业,并独立地发展美国本土的现代建筑。在美国西部地方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于 20世纪初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其特点是造型以横纵体量变化为美,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平面常做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室内空间既分又连。因遮阳之需而设低缓、出檐深

2、远的屋顶。典型实例如 1907年的罗伯茨住宅,1908 年的罗比住宅等。(五)德意志制造联盟1907年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了全国性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主张建筑必须与工业结合,其中享有威望的是彼得贝伦斯。他设计的柏林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1909 年),以钢结构为骨架与大玻璃窗为特点,被称为是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1911年,格罗皮乌斯和梅耶设计的法古斯工厂也是造型简洁、轻快、透明的具有现代建筑特征,1914 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科隆举行展览会。其间,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展览会办公楼广受瞩目,它的暴露结构构件、强调材料质感的对比、内外空

3、间的沟通等手法被后来的现代建筑所借鉴。第八节、新建筑运动盛期(一)战后新建筑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筑革新派的阵营日益扩大。革新派就建筑的功能、技术、工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地进行了多途径的试验与探索。其比较重要的有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二)四位大师的理论及其作品战后 20年代,西欧年青一代建筑师形成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新主张的共同特点是:设计以功能为出发点;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注重建筑的经济性;强调建筑形式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灵活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反对表面的外加装饰。

4、这些建筑观点,后来被称为功能主义,亦称理性主义,近来又称为现代主义。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柯布西埃及赖特是现代主义的突出代表人物。1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1911年,格罗皮乌斯与梅耶合作设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工业建筑法古斯工厂,1914 年设计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1925年格罗皮乌斯设计了包豪斯校舍,被喻为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包豪斯校舍的设计中反映了新建筑的特点:以功能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造价低廉。格罗皮乌斯是建筑师中最早主张走建筑工业化道路的人之一。曾经进行

5、过用工业化方法建造预制装配式住宅的试验。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 19世纪 20、30 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从 30年代起,格罗皮乌斯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公认的新建筑运动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所任校长的包豪斯学校成为 20年代欧洲最激进的艺术流派的据点。在其影响下的新建筑学派被称为“包豪斯”学派。2勒柯布西埃勒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将,也是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新奇的建筑观点和建筑作品,是现代建筑师中一直处于领袖地位的人物。- 2 -1923年,柯布西埃出版走向新建筑一书。书中极力主张建筑工业化生产的方向;“

6、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在平面设计时要由内到外、功能第一,在建筑形式上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1)萨沃依别墅(1930 年建成)与“新建筑五点”萨伏伊别墅是柯布西埃 20年代设计的小住宅的代表作。别墅外形轮廓简单,内部空间复杂。完全体现了他所提出的“新建筑五点” 原则,即:底层架空,设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这些特点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本身的优点。由于萨伏伊别墅反映了机器般的造型,这种艺术趋向也被称为“机器美学”。(2)马赛公寓大楼(1946 年设计)是可容 337户 1600人的大型公寓,框架结构,地面层架空,上面有 17层,大部分住宅采用跃层,共有 23种户型。楼中设有商

7、店和公共设施、幼儿园等,既能满足居住要求又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外观保持了拆模之后粗糙不平的混凝土外表,固也被称为是“粗野主义”的代表作。(3)朗香教堂(19501953 年建成)设计思想是将其设计为:“形式领域里的声学元件”,因而平面似耳形,是一种隐喻象征的手法。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并倾斜,其上开满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楔形窗。由钢筋混凝土薄板做出向上翻起的突出的大屋顶,室内光线错落迷离,反映了柯布西埃晚年转向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此外,柯布西埃还作了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以及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其中印度昌迪加尔法院也是裸露混凝土外表的粗野主义作品。柯布西埃在城市规划方面,在研究现代建

8、筑的实用问题方面,在运用新材料结构特别是运用钢筋混凝土方面,在建筑体形和空间处理方面,都有独创之处。他的多方面的成就丰 富了现代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柯布西埃是本世纪一位有广泛世界影响的建筑家。3密斯凡德罗密斯主张建筑应满足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应实现建筑的工业化生产。他一生中对现代建筑最卓著的贡献在于探索钢框架结构和玻璃这两种现代建筑手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尤其是这两种材料在建筑艺术造型中的特性和表现力,并用钢和玻璃发展了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提出“少就是多”、“通用空间”。“流动空间” 的理论。在美国和西德出现过追随密斯运用钢和玻璃为专一手段的“密斯风格”。主要作品有:- 3

9、-(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占地长约 50m,宽约 25m,平面为长矩形。主厅部分有8根十字形断面的钢柱,水平屋面轻薄,隔墙有玻璃和大理石两种,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之间相互贯穿,没有明显分界,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流动空间的典型,充分地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原则。此馆因其新颖的体形构图和简洁的细部处理,对现代建筑产生了广泛影响。(2)西格拉姆大厦门 958年落成)1910年,密斯就提出了理想的玻璃摩天楼的示意图。西格拉姆大厦主体建筑 38层,高 158m,柱网整齐。外形直上直下,没有什么变化。是钢结构玻璃幕墙大厦的典型实例。此外,密斯还于 1926年设计了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1945195

10、0年完成范斯沃斯住宅;1955 年设计了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馆等著名作品。密斯通过他的钢与玻璃的建筑,把建筑技术升华到艺术,为现代建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4赖特及其有机建筑论赖特是建筑思想别具特色的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创建了独特的有机建筑论,他是 20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的 10年,赖特设计了大量的草原住宅。草原住宅因其建筑与草原环境非常协调而得名,也反映了赖特注重环境的思想,1902 年设计的威立茨住宅是草原住宅代表作。(l)流水别墅(1936 年设计)位于宾夕法尼亚洲,也称考夫曼别墅,位于地形起伏、林木繁盛的风景点,建于小瀑布的上方,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

11、,向四方悬挑出层层叠叠的平台,整个立面为横纵交错的构图。流水别墅最成功的地方是它与周围自然紧密结合。它的形体疏松开放,与地形。林木、山石、流水关系密切,形成建筑物与大自然互相通透的格局,充分体现了有机建筑论的理念,是赖特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4 -(2)古根汉姆博物馆(1959 年建成)位于纽约,主要部分是一个螺旋形建筑,内为高 30m的圆筒形空间,周围有盘旋而上的螺旋形坡道,美术作品沿坡道陈列,大厅由顶部采光。整个建筑造型具有强烈的塑性感。这座建筑可谓赖特的纪念碑。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算作有机建筑。他认为建筑师应该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建筑在环境中应是地面中生长出来。因此,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是

12、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另外,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变,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又具有隐蔽的特色;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因此,赖特的作品没有工业化的局限性,是建筑史上的珍贵财富。(3)赖特的草原式住宅(4)约翰逊公司总部- 5 -第九节、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发展迅猛,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与新技术的威力。(一)高层建筑1952年,SOM 建筑事务所在纽约建造了高 22层的利华大厦,开创了全部玻璃幕墙“板式” 高层建筑的新手法,成为当时风行一时的样板。19561958 年

13、由密斯设计的纽约西格拉姆大厦为又一玻璃摩天楼。60 年代,为减少风荷载影响,塔式高层逐渐增多,代表作是 19641965 年芝加哥的双塔形玛利那城大厦,60 层,高 177m,两座并列的多瓣形圆形平面的公寓。19651970 年芝加哥建成 11层的约翰汉考克大厦。19691973 年在纽约建成由山崎实设计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这两座并立的 110层的塔式摩天楼,高 411m。19701974 年在芝加哥建成 SOM事务所设计的西尔斯大厦,110 层,高 443 m。上述高层建筑各例大都采用钢结构体系。目前,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星大厦高 452m,为世界最高建筑物。高层建筑的体形,可归为板式与塔式两

14、类。高层建筑的关键在于水平荷载,目前已找到了能有效地抗倒力的新结构体系。1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19691973 年)山崎实(雅马萨奇)设计,由两座并立的塔式摩天楼及 4幢 7层建筑组成。大厦均为 110层,建筑高度为 41lin。高塔平面为正方形,外观为方柱体。结构全部由外柱承重。紧密排列的钢柱与窗过梁形的空腹行架,即框架筒的结构体系,核心部分为电梯的位置,每座大厦共设 108部电梯。两座塔楼全部采用钢结构,外墙用铝板饰面。在地下室部分设有地下铁道车站和商场,并有 4层汽车库。大厦底层采用了哥特式连续尖券的造型,因此有人称其为“哥特复兴”。22 年 9月 11日被撞毁。2西尔斯大厦19701

15、974 年建于芝加哥,由 SOM建筑事务所设计。总高 443m,曾为世界最高建筑物。建筑物地面上 110层,另有地下 3层。平面为柬筒式结构,外形特点是逐渐上收。西尔斯大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建筑技术的新成就。(二)大跨度建筑二战后大跨度建筑有突出的进展,除了传统梁架或衍架屋盖外,比较突出的则是新创造的各种钢筋混凝土薄壳与折板,以及悬索结构、网架结构、钢管结构、张力结构、悬挂结构、充气结构等等。世界上最大的壳体是 19581959年在巴黎西部建成的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陈列大厅。具有艺术特色的是 1957年建造的罗马奥运会小体育馆的网格穹隆形薄壳屋顶。折板结构的著名实例是 19531958 年在巴黎

16、建造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大厅的屋盖。195 - 6 -81962 年由小沙里宁设计的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厅是悬索结构的著名实例。1958 年由斯东设计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屋顶也采用了圆形双层悬索结构。第十节、二战后建筑的主要思潮二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是:现代建筑设计原则普及,建筑形式多样化发展,美国成为设计思潮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一)对“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理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及其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埃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战后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是相当普遍的思潮,其特点是坚持“理性主义” 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对它的缺点与

17、不足作一些充实与提高,特别是讲究功能与技术合理的同时,注意了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需要,代表作如 TAC设计事务所的哈佛大学的研究生中心。(二)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是战后 40年代末 50年代下半期占主导地位的设计倾向。它最先流行于美国,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代表。范斯沃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的克朗楼和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密斯在战后讲求技术精美的主要代表作。西格拉姆大厦的紫铜窗框、粉红灰色的玻璃幕墙以及施工上的精工细琢使它在建成后的 10多年中,被誉为纽约最为考究的大楼。小沙里宁设计的通用汽车技术中心

18、是另一著名代表作。西 格拉姆大厦(三)“粗野主义”倾向“粗野主义”是 20世纪 50年代下半期到 60年代兴起的建筑设计倾向。其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以及相互间的直接组合。其代表人物是勒柯布西埃。英国的史密森夫妇、日本的丹下健三、前川国男等人。代表作有柯布西埃设计的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史密森夫妇设计的谢菲尔德大学的设计方案,英国斯特林和戈文设计的兰根姆住宅,美国鲁道夫设计的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群和丹下健三设计的仓敷市厅舍。(四)“典雅主义”倾向“典雅主义”(又译形式美主义)是同“粗野主义” 并进的,然而在艺术效果上却与之相反的一种倾向,主要流行于美国。特点是运用传统的美学法

19、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约翰逊、斯东、雅马萨奇等第二代建筑师,也有人称之为“新古典主义”。其代表作是约翰逊设计的谢尔屯艺术纪念馆,斯东的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和 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美国馆,其中后者因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悬索结构反响极大。雅马萨奇的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等。(五)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是那些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的倾向,在 20世纪 60年代最为活跃。其特点是主张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灵活地装

20、配。拆卸和改建的结构与房屋。在设计上强调系统与参数设计。在其倾向中最流行的是采用玻璃幕墙。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是 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设计人是第三代建筑师皮阿诺和罗杰斯。大楼不仅暴露了它的结- 7 -构,连设备也全部暴露出来,西面面向广场的立面悬挂着由底层婉蜒而上的自动楼梯。这种赞美结构技术的设计手法轰动一时,美国科罗拉多洲的空军士官学院中的教堂是其另一代表作。(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见右图)(六)讲究“人情化” 与“地方性”的倾向这种倾向是战后现代建筑中较注重人性化的一个流派。最先活跃于北欧,著名代表人物是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他在二战前的维堡市立图书馆与帕米欧肺

21、病疗养院设计中,已表现出少许地方性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原则是肯定建筑除了满足生活功能之外,还应满足心理感情需要。具体表现为传统的砖、木等材料与新材料。新结构并用,并且着意把新技术、新结构处理得柔和多样;在建筑造型上,常用曲线和波浪形;在空间布局上讲究层次与变化;在建筑体量上强调人体尺度,反对庞大尺度,提倡化整为零。其著名代表作是阿尔托设计的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的主楼。镇中心巧妙利用地形,步移景异,尺度上与人体配合,对传统材料砖和木的创造性运用以及它同周围自然环境的密切配合,都说明了北欧的“人情化” 与“地方性”的特点。另一著名代表作是阿尔托设计的卡雷住宅。(七)讲求“个性” 与“象征” 的倾向该思潮

22、活跃于 20世纪 50年代末至 60年代,其主张同“人情化” 与“地方性”一样,是对“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千篇一律和追求客观的共性的一种反抗。主张要使每一房屋与每一场地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与特征,在建筑形式上变化多样,大致有运用几何形构图、运用抽象的象征和运用具体的象征等三种手法。赖特的流水别墅、古根汉姆博物馆、普顿斯大楼都是几何构图的代表作。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一座非常成功地运用几何形体的建筑。用抽象的象征取得个性的著名代表作是柯布西埃的朗香教堂和夏隆设计的柏林爱乐音乐厅。爱乐音乐厅被评为战后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建筑造型如一“音乐的容器”,将音乐与空间凝结于三向度的形体之中

23、。此外,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的理查医学研究楼也是一幢成功地运用了抽象的象征手法的建筑,其运用外形上暴露服务性设施的手法来表明研究中心的性格。- 8 -运用具体的象征手法的著名代表作是小沙里宁设计的纽约肯尼迪航空港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简称 TWA候机楼)伍重设计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以及赖特基金会的西塔里埃森设计室设计的伊朗公主的“珍珠宫”。TWA 候机楼如同一展翅欲飞的大鸟,而悉尼歌剧院又如迎风而驰的帆船一样,建筑造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八)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机器美学,肯定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主要特征为:文脉主义、引喻主义无反顾装饰主义。代表人物是文丘里,代表作是文丘里的老年人公寓和 C摩尔设计的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等。这一流派于 20世纪 80年代对我国建筑设计界颇有影响。文丘里母亲住宅: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九)解构主义建筑1966 年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理论。埃森曼提出解构的基本概念:取消体系、反体系、不相信先驱价值、能指与所指没有一一对应关系等。代表作品: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埃森曼)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屈米)、加州圣莫妮卡住宅( 盖里)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盖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