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卷.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3490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积累感知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邑人( ) 扳( ) 环谒( ) 泯然(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传( )( ) 还( )( ) 识( )( ) 为( )( ) ( )( ) ( )( ) ( )( ) ( )( ) 三.给形似字注音组词谒( )( ) 泯( )( ) 悟( )( ) 稍( )( ) 葛( )( ) 岷( )( ) 晤( )( ) 俏( )( ) 揭( )( ) 抿( )( ) 捂( )( ) 销( )( )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 )3.即书诗四句( )( )4.收族为意( )( )5.宾客其父( )( )6.余闻之( )( )7.

2、令作诗( )( )8.称前时之闻( )( )9.泯然众人矣( )( )10.固众人( )( )五.翻译系列句子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2.并自为自名。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4.父利其然也。5.贤于材人远矣。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2.解释词语。传一乡秀才观之 ( )( )指物作诗立就 (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 )或以钱币乞之 ( )( )3.翻译下列句子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4.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5.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6.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

3、意在突出什么?7.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8.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9.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 父异焉。10.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1.课文在叙述故事后还有一段议论,以往的课文删去了这一段,我们今天所读的教材没有删,你认为删了好还是没删好?为什么?2.结合社会现状和自身实际,请你思考:成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实践拓展八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官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辄( ) 琅( ) 恬( ) 儒( ) 2.解释加点的词语窃入学舍 听已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录为弟子3.翻译下列句子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4.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5.读完此文后,你获得什么启示?九.请以童年的回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