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桃花源记姓名 课题 课型 时间问题生成课学导目标学导重点及方法1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及思想内容。 2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问题预设1 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2找出描写桃花源环境美和人物美的句子。作者把桃花源描写的如此美伦美幻的用意是什么?(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3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谈谈你的理解。4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过 程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 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第一节,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目标咀嚼学生自
2、由朗读,明确目标,同时结合目标把自己想要在本节课中所应达成的目标,并在导读单上记录下来。自学指导 6本文语言非常的耐人寻味。下面请大家结合导读单,再一次的走进文本,朗读课文。并且注意提出自己的问题。1要求学生有选择性的朗读。圈点勾画重点字词和句子。 2提示学生记录自己的问题。3巡视课堂。在自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学状态。重点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提醒他们尽快进入自学状态。3巡视课堂。在自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学状态。重点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提醒他们尽快进入自学状态。讨论指导 8通过朗读,相信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文本,也有了自己的感受,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解决黑板上的问题。1教师巡回指导,
3、收集信息。2教师参与讨论。3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展讲指导 12小组的智慧是无穷的,经过刚才大家的交流,相信你们的答案会很精彩也很有说服力,那么就把你们组内的精彩展示给全班吧。1提醒语文学科长做好展讲准备。 2做出恰当的评价。精讲点拨 审题答案方法拓展1 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训练指导 101学生认真完成训练单的问题。2教师批阅学科长的训练单,明确问题答案。3.学科长批阅组员的训练单。打点收获 3教师行为:1.教师指导整理,做点拨。2.请几位同学做课堂总结。导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