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屏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2、体味文章生动的说明语言。【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学习难点】:体味文章生动的说明语言。【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自主探究:1、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2、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请你说说“巧”在何处?3、本文运用了有关“屏”的诗句,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二、质疑点拨1、小组交流学习过程中的问题。2、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展示。三、积累查找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课堂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
2、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当堂训练】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 。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年)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 。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年) ,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英国的一
3、个贵族,竟以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组名: 姓名: 乐学( )善学( )勤学( )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 。 “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 。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
4、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 “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 ,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 ,并开始制造湖笔。湖
5、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 、山兔毛(紫毫) 、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湖笔书写、绘画,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挥毫泼墨,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端溪,据记载,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现砚石的坑洞星罗棋布于端溪两岸的斧柯山上。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还极耐冻。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公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因而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摘自人民画报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四宝”中的名品各有什么特点。、体会本文的行文特点。 【课后作业】【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和困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