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政治必修一最新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21715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一最新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政治必修一最新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政治必修一最新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政治必修一最新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政治必修一最新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二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贯 彻 新 发 展 理 念,1.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青少年如何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我们青年人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崇高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把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培养自

2、己的艰苦创业精神、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勤于动脑,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2.协调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4.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顺应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5.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

4、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为什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二、“五大”新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

5、经济体系,二、“五大”新发展理念,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

6、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五大”新发展理念,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准确把

7、握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创新发展对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更加均衡、更加全面。坚持协调发展,将显著推进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进程。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社会保护,是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和谐。坚持绿色发展,将深刻影响一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幸福指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开放发展,注重的是更加优化、更加融入。坚持开放发展,将增强我国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更加公平、更加正义。坚持共享发展,是坚持其他四种发展的出发

8、点和落脚点。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将为其他四种发展提供伦理支持和治理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缺一不可。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唯有统一贯彻,出实招、破难题,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探究某市政府提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力争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 000家以上,新培育“隐形冠军”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积极融入浙江自贸区建设,引导外贸出口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全面推行三级政府生态环境报告制度,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0%

9、以上。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理念,认真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问题:该市在建设现代化强市进程中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答案: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坚持开放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坚持共享发展,不断改善民生。,C,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求: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

10、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质量优势。,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

11、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求: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强

12、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why: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how: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

13、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2.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why: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how: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

14、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4、建设现代化 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4、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5、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推动形成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15、。 7、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8、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9、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10、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

16、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走新型工业化展道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5、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 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把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 3、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构建三产融

17、合的现代农业体系。 4、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结合具体材料分析,高质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动力,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有机整体,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课堂练习 1、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时代,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列属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是( ) A、推进

18、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B、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C、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竞争新优势 D、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属于协调发展理念,A项排除。发展网络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属于创新发展理念,B项排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属于开放发展理念,C项排除。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属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D项入选。,D,2、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 )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

19、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尽量多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 B、 C、 D、 【解析】涉及的是对外开放,不符合题意。涉及的是协调发展,也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A,3、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下列做法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 ) 进一步深化农村分配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实施汽车、家电和节能惠民产品下乡补贴政策,刺激农村消费 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调优农产品结构,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粮改饲试

20、点面积 A、 B、 C、 D、 【解析】属于需求侧改革,属于供给侧改革,故选D项。,D,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城镇化将迎来乡村振兴和“逆城镇化”的新潮流。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农业、乡村居住养老、乡村民宿等新兴消费形式将快速发展,工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将使一部分“非上班族”、城市中等收入群体选择乡村田园生活,乡村将会因新的创业和年轻人的到来而重新活跃起来。可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 ) 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促进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方 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公共资源优先流向农业农村配置 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品质新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A、 B、 C、 D、 【解析】促进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方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不能消除城乡差距,应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同步发展,说法错误。 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