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 I卷),文综地理试题精析,适用地区:河南 河北 山西 江西 湖北 湖南 陕西,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 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电站远景,反光板,反光板,A,C,图1,【解析1】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其空间分布差异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 辐射虚弱少,太
2、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其它三地位于季风区,降水多、阴天多,太阳辐射较少,所以A对。,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 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电站远景,反光板,反光板,A,C,图1,【解析2】考查开发太阳辐射能(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
3、鸟,所以选C。,2、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热能制造蒸汽,来推动发动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所以选C。,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1C.全年P1,【解析3】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相关计算,以及与塔高与影长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塔高与影长的关系与计算,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A. 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1C. 全年P1,D,夏至日:,当地直射,正午影长为0,则P=0,直射21.5S以南时,直射21.5S以北时,当直射21.5S
4、时,,春、秋分日时,,0,21.5S,23.5N,23.5S,塔 高,影长,45,45,45,H=45,P=1,H45,P1,H1,H45 (66.5) ,P1,冬至日,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 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6.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
5、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D,【解析4】 图中无河流、耕地信息。西北地区的河流多为发源于高山,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内流河,流向与铁路延伸方向不一致;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人口、聚落、耕地主要分布于水源 丰富的绿洲,而铁路距城市聚落较远。故排除A、B、C,据图可知,铁路分布于天山山麓,与等高线大致平行,沿线地势相对较低且平坦,起伏小,利于铁路的建设,绿洲的分布从根本上也是受控于地形,因此主导因素是地形影响。故选D。,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 选线
6、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6.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D,B,【解析5】 图中铁路线相对平直,无明显的线路过长问题,A错;从图中可以比例尺估算,吐鲁番市鄯善县距兰新线约20km,所以最可能是距离城镇远。B正确;该地位于西北,降水少,所以洪水灾害威胁小。 C错;该铁路线没有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小,故工程量不大。D错。,20世纪5
7、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2,完成46题。,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 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6.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D,B,B,【解析6】. 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选B。,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
8、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A. B. C. D.,表 1,A,生物量,植株密度,【解析7】 生物量等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随着时间发展,除了地下生物灌木植物略有减少,其他都是增加,简单计算可知,生物量为增加,即对。植物密度即植株数量,从表中可知,数量呈递增趋势,即密度增加,即对。
9、无信息支撑植被分布是否改变。,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表 1,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D,生物量,植株密度,【解析8】 从表直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但是草本植物增加,符合了题目
10、此消彼长的设问。,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表 1,D,生物量,植株密度,【解析9】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灌木植物的植株数
11、量稳定,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物生物量之和总体上呈稳中下降的趋势;而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则均呈增加趋势。,10.图4所示的、 、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 B. C. D. ,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 19101930年 B. 19301950年 C. 19501970年 D. 19701990年,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占总人口比例,移民人数,【解析10】首先须理清数量关系,再读出相关数据,并依据图中数据估算可知该国总人口数的增长特征(变化趋势):,移民人口比例=,总人口数=,移民人数,总人口数,移民人数
12、,移民人口比例,总 人 口 数,85百万,140百万,200百万,300百万,虽然移民数量发生波动变化,但人口总量总体是在不断增加,结合数值大小应与图变化相符,选A。,占总人口比例,移民人数,总人口数=,移民人数,移民人口比例,总 人 口 数,85百万,140百万,200百万,1950-1970期间人口增长总量最多,且机械增长量(人口迁入量)最少,估此期间的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C。,125百万,自然增长量=总增长量 机械增长量,240百万,【解析11】 同理计算几个时间点的总人口数,再计算或读出各阶段的人口 增长总量及机械增长量,则可计算出各阶段的自然增长量大小。,10.图4所示的、 、
13、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 B. C. D. ,A,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 19101930年 B. 19301950年 C. 19501970年 D. 19701990年,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C,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 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 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 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
14、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解析】(1)风沙沙源:一般从植被 稀少的沙漠、裸地,出露的湖滩、 河滩、海滩的泥沙,工程建设用地的沙源等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信息“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则应从冬春季当地出露的湖滩、河滩泥沙等沙源条件分析。,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 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 的路段风沙灾害较
15、为严重,且 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冬春季气候干燥,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解析】 (2)春季多风沙可参考沙尘暴成因,从风源(风向、风力)和沙源等方面分析。,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 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 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 主要为就地起
16、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解析】 (3)从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风沙多,且强度大,该地区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强烈,沉积可能会掩埋铁路,侵蚀则可能会破坏路基,同时对列车及铁路基础设施(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造成危害,影响铁路安全运行。(该题答案语言不太好组织,可能是失分较
17、多的一题),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 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 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 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
18、障。,【解析】 (4)应对风沙危害,可从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建阻沙 墙、修草方格沙障(如宁夏中卫沙坡头最典型)等工程措施起到减弱风力,减少起沙量。从而减轻该地区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的危害。,阻沙墙,石方格沙障,草方格沙障,其它方格沙障,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 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 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 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 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 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 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 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 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沙
19、特阿拉伯频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解析】 (1)考查工业区位优势,回扣工业区位因素并结合区域特征及材料信息答题。从位置、交通、资源、能源、资金等方面分析。要有理有据。,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 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 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 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 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 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 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 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 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2)
20、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解析】(2)考查工业区位不利条件,回扣工业区位因素并结合区域特征及材料信息答题。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炎热干旱,建设工业城淡水缺乏、;位于内陆,对外联系不便;以及该国人口少,劳动力短缺。,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 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 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 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 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 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 筹建
21、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 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 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答案(3) 赞同:甲地 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 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 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 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 环境保护设施
22、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解析】(3)开放性试题,任选一种观点并说出合适的理由即可。污染危害程度可从工业污染程度,区域人口、经济密度,区域环境特征的环境承载力(容纳污染物的能力) 、环境治理能力(资金、技术、设施、管理)等方面分析。,42.(10分)旅游地理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 用品,并说明理由,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低,需要高压锅等海
23、拔较高,氧气含量较低,需要氧气袋、抗缺氧药品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推断,该地区为青海湖附近(青藏高原)。该地区空气稀薄,低压、缺氧(需高压锅加压,防缺氧), 光照强(防晒),温度低且昼夜温差大(御寒),大风天气比较多(防风)等。,海心山,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
24、的原因。,【解析】结合材料从地质、地形、天气(降水)特征等方面分析,该地区位于断裂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石整体性易遭破坏;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大;又该地区多次降雨,所以易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山高、 坡陡、 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 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 引发泥石流。,44.(10分)环境保护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10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加大土壤侵蚀量。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修建引水排水设施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切沟填埋。,【解析】该题可借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危害(破坏坡耕地、侵蚀土壤等)与治理(平整土地建梯田、合理引水排水、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等)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