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社区历史,西方社区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以前的传统社区里,社区的政治、经济等各种功能都较强,社区居民同质,价值观相同,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困相扶,乡亲、邻里情感及心理上的认同感强。总之,当时的传统社区是人们生存的基地,福利的依托。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以上社区功能大多弱化了。,首先,社区不再是居民就业及谋生的主要基地,因为人口流动,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居住但在另一社区工作,从而使居民在经济上对社区的依赖减弱。这就使社区的经济功能淡化。 同时,社区的政治管理功能也减弱了。因为居民的异质性增强,例如同一社区居民的血缘、职业、教育水平等都有了较大的差异,从而使社区传统的政治
2、管理功能难以实现。,此外,由于城市单元式住宅及新的生活方式如电视机的普及、私生活得到社会的尊重等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交往,这就淡化了社区的社会功能。 在现代都市里,人际关系原来的那种亲密和谐及相互认同被冷漠、孤独、无助所替代,城市里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西方人认为传统社区衰落并消亡了。许多社会学家意识到了工业社会给现代都市带来的危机,呼吁要复兴社区,强化社区功能以解决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社会中的问题,人们从而提出了复兴社区、重建社区的口号。西方的社区建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西方城市社区建设可追溯到1819世纪的福利救助活动。早期的社区福利和社区救助主要出现在欧洲的一些工业化较
3、早的国家,例如18世纪后期德国汉堡市的市中心办事处的分区助人自助的救济制度,到后来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英国伦敦的慈善组织协会以及19世纪80年代在英、法、美等国出现的社区睦邻组织等。,2030年代的欧洲正经历着一个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过程。原来都市里许多传统社区空间逐步被拓宽的街道、高耸的办公楼和商业中心、高速公路、停车场等替代。中产阶级迁往郊区,内城剩下的是失修的学校、破栏的公共住房以及大多靠政府福利生活的居民,这里不仅缺乏基本的医疗等生活设施,而且犯罪率高。,面对内城环境污染、住房匮乏、交通拥挤等问题以及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了使城市社区的结构不致离析,社区功能不致减失,许多社会学家及社会工作人
4、员把复兴社区意识看成是矫正那个时代的社会痼疾和其他许多弊端的极其重要的解毒剂。,我国社区发展,团体格局,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
5、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波纹。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半,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余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
6、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使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是在同一团体中个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
7、围,我们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我常常觉得:“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是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棱两可了。,“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如此则知,人生是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伦者,伦偶,正指人们彼此相与。相与之间,
8、关系遂生。家人父子,是其天然基本关系,故伦理首重家庭。父母总是最先有的,再则有兄弟姊妹。既长有夫妇,有子女,而家族戚党亦由此而生。出来到社会上,于教学则有师徒;于经济则有东伙;于政治则有君臣官民;平素多往返,遇事相扶持,则有乡邻朋友。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渐有四面八方若近若远数不尽的关系。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为主、以“街居制”为辅的管理体制。国家通过单位管理职工,通过街居体系管理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和社会优抚对象等,从而实现了对城市全体社会成员的控制和整合,达到了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转轨
9、和社会转型,单位制逐渐被打破,单位管理模式趋于失效。街居制也由于基层社会的巨大变化而面临很多的现实难题,在管理上陷入困境。 城市基层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和管理体制来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矛盾,承担起重新整合社会的功能,社区制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单位制:走入历史,政治动员功能 经济发展功能 社会控制功能 总体性社会 依赖性人格,街居制:身陷困境,职能超载 职权有限 角色尴尬,社区制:浮出水面,在改革以前,国家通过以单位制为主、以街居制为辅的方式实现了对社会的超强整合,国家几乎取代了社会,在体制外几乎不存在任何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个人缺乏主体性的地位。改革以后,伴随着社会
10、的转型,单位制逐步走向解体,“单位人”转变成为“社会人”、“社区人”,人们越来越多地要靠市场和社区,而不再完全靠单位来解决生活需求问题。,传统街居制的现实困境使其无力承担起社会整合的繁重任务。同时,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的力量也逐渐的发育和成长,国家不能再采取以前的方式,还把触角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因此,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社会整合的目标,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中采用社区制是必然的要求。,1986年,为了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国家民政部就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的“社区服务”,首次将“社区”这一概念引入了城市管理;1989年12月26日全国
11、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又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第一次将“社区服务”引入法律条文。,1991年,民政部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并在全国各个城市中广泛地开展了社区建设活动;1998年,国务院又将“推进社区建设”的职能赋予了民政部;1999年,国家民政部正式启动了“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工程; 200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文件)。,社区建设的内涵,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
12、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事,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
13、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坚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人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
14、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 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 多主体、多中心、多层次、上下互动、合作、协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