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学习方略岳麓版选修三课件第23课 反战和平运动.ppt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5320217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习方略岳麓版选修三课件第23课 反战和平运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历史学习方略岳麓版选修三课件第23课 反战和平运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历史学习方略岳麓版选修三课件第23课 反战和平运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历史学习方略岳麓版选修三课件第23课 反战和平运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历史学习方略岳麓版选修三课件第23课 反战和平运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例1】(2010厦门高二检测)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东西方的科学家召开世界性会议,敦促各国政府作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于战争目的,故选C。 答案:C,【变式训练】世界和平运动高潮兴起于欧洲的根源是( ) A.欧洲人民向往和平 B.欧洲人民遭受压迫最深 C.欧洲

2、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人民对战争有着深刻的感受 D.苏联在欧洲部署导弹 答案:C,【例2】(2010青岛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谈谈你对战争、发展、和平的关系的认识。,材料二 毕加索和平鸽(石版画)(2)材料二中的这幅画是为什么而作?有什么象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世界和平运动在内容、组织上呈现的主要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及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战争造成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和灾难概括分析;第(2)题关键是判断出和平鸽是毕加索为庆祝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而作;第(3)题注意从内容和组织两个方面回答。,答案:(1

3、)现象:战争,无论是世界大战还是局部战争,都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认识:战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所以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2)为庆祝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而作。是和平的象征。 (3)特点:在内容上,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是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组织上,反战和平运动越来越成为有组织的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1.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 A.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B.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C.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D.强调

4、核武器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2.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 A.表明爱因斯坦放弃科研转而投身于反战运动 B.体现了科学家们关爱生命、关注全人类命运的精神 C.先后有一些著名科学家和文艺界人士签名 D.形成了第二次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潮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明显错误,C项错在“文艺界人士”,D项应是由反对越南战争引发。,3.第37届联大通过决议,确定“国际和平年”为( ) A.1982年 B.1986年 C.1985年 D.2001年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

5、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4.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 ) A.对制止战争,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 B.世界和平理事会1951年发起了“要求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的和平签名运动 C.1965年,一位基督教教友会的和平主义者在五角大楼前自焚,表达反战要求 D.1983年,西欧20万民众连接成反对部署核导弹的“世界最长人链”,【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这一关键信息。B、C、D三项只是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的表现,并没有涉及到

6、影响,只有A涉及到了影响。故选A。,5.下列各项不属于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的新特点的是 ( ) A.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B.范围广,遍及全球 C.各国自发的运动 D.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国际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呈现新的特点,如A是其内容上的特点,B是其范围上的新特点,D是其组织上的新特点。反战和平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运动,故C的表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6.二战后,世界人民为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所做的努力包括 ( ) 成立联合国 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86年中国发行“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 联合国发表国际和平年

7、宣言 A. B. C. D.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均符合要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 A.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 B.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提出“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 C.华约组织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战争危险增大 D.70年代美国侵越战争升级,美国人民掀起大规模反战和平运动,【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于1955年,首先排除D;A是第一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背景;随着美苏“冷战”加剧,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战争的危险增大,在这种情况下,

8、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了,故选C。,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是( )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 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 美苏“冷战”的威胁 局部战争的存在 A. B. 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使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让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意识到和平问题的重要性; 使交战双方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痛苦。故都是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逐步高涨的原因。,3.反战和平运动第二次高潮与其他两次高潮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 A.由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发起 B.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 C.反战浪潮波及整个世界 D.与黑人

9、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相结合,构成了罕见的社会浪潮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项是反战和平运动第一次高潮的特点;B、C两项是相同点;D项反映的是六七十年代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运动。,4.(2010潍坊高二检测)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起因于美国侵略朝鲜 大学生拒服兵役 青年学生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 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 A. B. C. D.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起因于美国侵略越南,是错误的,即可排除A、C、D三项。,5.新中国邮票上的和平使者鸽子

10、。在1986年中国又发行一枚带有和平鸽的邮票,是为了( ) A.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 B.纪念国际和平年宣言发表一周年 C.纪念每年的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 D.纪念第37届联大确定的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毕加索为庆祝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所描绘的衔着橄榄枝的鸽子形象成为和平的象征,被称为“和平鸽”。,6.下列历史事件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是( ) 世界和平理事会的成立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国际和平年宣言的通过 A. B. 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世界和平理事会对2

11、0世纪50年代的和平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故正确;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中指出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危险,而应该“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故入选;“和平演变”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世界上消灭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不符合题意;国际和平年宣言是在和平运动推动下通过的,故入选。,7.(2010济南高二检测)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

1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理解能力。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8.如下图所示全球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 B.两次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的觉醒 C.已经消除了战争因素 D.争取和平的斗争并不顺利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C不符合史实,故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题11分,第10题15分,共26分) 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而人们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的步伐也一直在继续。阅读材料

13、,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歌曲随风而逝,材料二(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当权者”为什么不顾“人民的哭声”还要把战争继续下去?(7分) (2)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要求是什么?(4分),【解析】第(1)题需要从所给主题战争与和平入手,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还要把战争继续下去”的原因则要从“当权者”的企图、利益出发分析思考。第(2)题的“共同要求”,也是古今中外一切爱好和平人们的共同心声。 答案:(1)反对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出于争霸世界的需要。 (

14、2)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10.(2010长沙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中的反战标志流行于世界已有五十年历史,在欧美与可口可乐和耐克的商标一样有名。它源于海军旗语,由nuclear disarmament(核裁军)“N”和“D”字母组成。 材料二 200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其总干事巴拉迪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而共享这一荣誉。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理由是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写道,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个评奖标准是颁发给那些为“取消或减少常备军”作出巨大贡献的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核心

15、内容,并分析反战标志出现的意义。(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为制止核战争所作出的努力。(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和归纳分析能力以及根据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核心内容,对于意义,可从团结世界人民和扩大影响两方面考虑;第(2)题注意从政府和民间两方面作答。,答案:(1)内容:以反核运动为核心。 意义:有利于世界人民团结反战,广泛参与;有利于扩大反战和平运动在世界的影响。 (2)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平利用核能,防止用于军事目的;各国加强外交合作,美苏多次达成核裁军条约(如中导条约);各界人士积极呼吁,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各国人民开展反战和平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