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318455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3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中考考点:,1、识别种群和生物群落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结合实例概述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4、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5、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生命系统的构成与其他物质系统一样,也具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种群、生态系统)。,判断下列所述群体是否是种群?,海洋里所有的鱼,农田里所有的昆虫,花园里所有的花,森林里所有的植物,练习: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 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 B.一窝蚂蚁 C.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D.生活在校园的全部学生 E.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F.全世界所有的人 G

2、.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蕨类 H.一个狼群,B F,1. 一个种群的数量是增是减,取决于哪些条件? 2. 整个种群与其中生物个体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思考:,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种群不是许多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由个体到种群,不只是量的积累,而且是一种质的飞跃,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1.种群密度,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死亡)的个体数目,3.年龄组成,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4.性别比例,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2.出生率与死亡率,直接决定,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种 群 特 征,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1.概念: 在一定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3、,生物群落(community),简称群落:,全部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池塘生物群落,群落可大可小,根据自然状况和研究需要决定的,一定的自然区域内(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一定范围内),各种生物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概念理解,区别:联系:,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群落是各种生物的总和,种群和群落的,群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它是一定区域内各种种群的集合体,生物群落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上:各种昆虫.鹰等鸟类.松鼠等哺乳类,中:树栖兽类及大山雀.柳莺等鸟类,下:昆虫.蜘蛛.蛇.小型鸟及鹿.野猪等兽类,地下:蚯蚓

4、等无脊椎动物,影 响,引起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环境因素: 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 原,南方,北方,(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1.概念: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2.垂直结构:不同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被:,1.概念: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2.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气候,土壤的制约,人类活动的影响,小结:,种群.生物群落和植被,3.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最重要的因素),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水.土.光.气.热)

5、,生 物 因 素,种群内的同种个体 群落内的不同生物.,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照 温度 水 空气,种内 关系种间 关系,从综合影响中找 主要影响因素,种内 互助,种内 斗争,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其它,(蚂蚁.蜜蜂),(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水稻与杂草),(鸟吃虫),(蛔虫.莬丝子.病毒),(花与蝴蝶属互惠关系),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普遍性: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保

6、护色,拟 态,警戒色,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的相对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外形上,结构组成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一般: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特殊:,仙人掌,叶刺,减少水分散失,肉质茎,含叶绿素,光合作用 储存水分,根深而发达,吸收水分,生态系统的概念,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组成一个生态系统。,非生物因素是指生物存在的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3. 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

7、农田.一片湖泊.一条河流.甚至一个村庄或城镇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小的生态系统也可以联合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可以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范围,大气圈底部: 地面以上10千米,岩石圈表面: 地面以下23千米,水圈大部: 水面以下12千米,类 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荒漠生态系统,最复杂,人起主导作用,消费者主要是人,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空气、水分、土壤(无机盐)等,能量:阳光、

8、温度(热能)等,主要为生产者提供能量及CO2和水等原料,2.生 产 者,光合作用生物: 绿色植物,化能合成作用生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能将CO2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营养,思考: 生产者全部为绿色植物吗?为什么?,3.消 费 者,例: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生存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消费者分类,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4.分 解 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排除物和残落物中所含有的有机物逐渐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思考?

9、微生物全部为分解者吗,为什么?,生态系统成分,水.空气.矿物质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食物和O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分解动植物尸体及排泄物成简单的物质,归还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绿色植物,草食动物 (初级消费者),肉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细菌.真菌. 腐食性动物,生物群落,物质:,能量:,非生物的 物质与能量,阳光(光能).温度(热量),生态系统的成分:,归纳:,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营养级:食物链中

10、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请分析下列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写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表示的食物链,树叶,蝉,螳螂,黄雀,每一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处在第几位即为第几营养级。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注意事项:,1.食物链的起点(第一营养级)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消费者).,2.用箭头表示食物关系,从被食者指向捕食者;箭头所示方向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3.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于各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比较复杂,一种生物不可能只处在一条食物链中,所以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而成网状结构的复杂营养关系,叫食物网.,食物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和能量的

11、传递关系,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太阳能,呼吸,呼吸,呼吸,呼吸,(植物),(肉食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呼吸,(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能量流动,能量的输入形式(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能量的传递途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的散失形式(终点),呼吸热(热能散失),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传递效率约为1020%,浮游生物鱼鸟兽人,农药(DDT),农药或重金属污染,会使有毒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是生物体无法排出的,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12、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能量是逐级递减,有毒物质逐级递增,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具有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的特点,生物体的构成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细胞分化,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体,由不同器官按照一定次序联合起来形成的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使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动物的构成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细胞分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动物体,植物的构成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器官,营养器官,生殖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细胞分化,植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