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8章+岛屿生物学与保护区-1李景文.ppt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531843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岛屿生物学与保护区-1李景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8章+岛屿生物学与保护区-1李景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8章+岛屿生物学与保护区-1李景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8章+岛屿生物学与保护区-1李景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8章+岛屿生物学与保护区-1李景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8 章 自然保护区,本章的主要内容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分类 2 自然保护区建设相关理论 3 自然保护区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4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什么是自然保护区?,一、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的定义 一般定义:保护区(Protected area)为“受到人为保护的特定自然区域。 2. 我国自然保护区定义为: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包含 哪些类型?,二、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1.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1)世界保护联盟(IUCN)的类型(按保护区的性质):

2、,(2)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划分按管理归属划分的保护区类型: 按管理级别可划分类型: 按保护的主要对象划分为自然保护区 按自然保护区大小,(1)世界保护联盟(IUCN)的类型(按保护区的性质):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荒野地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遗迹保护区 栖息地/物种保护区 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 资源管理保护区,(2)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划分 按管理归属划分的保护区类型: 林业部门管理的保护区 环境保护部门管理的保护区 建设部门管理的保护区 海洋部门管理的保护区 农业部门管理的保护区 地矿部门管理的保护区 科教部门管理的保护区和文化部门管理的保护区。,(2)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划分 按管理级别可划分类型: 国

3、际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自然保护区 市级自然保护区 以及县级和乡村级保护区。,(2)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划分 按保护的主要对象划分为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陆地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系统5种类型 生物物种保护区: 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2种类型 自然遗迹保护区 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2种类型,按自然保护区大小 自然保护小区:指面积较小,由县级以下行政机关设定保护的自然区域,或者在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区域以外划定的保护地段,一般不一定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指目前常规自然保护区,一般具有三区结构。 自然保护区域

4、:指在一个地理单元内,由主要保护对象相同的自然保护区组成的跨行政界限的大自然保护区,实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网络:指一定区域内由自然保护区和生境廊道构成的生物保护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是什么?,2.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 (2)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3)进行宣传教育的自然博物馆 (4)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示范,小 结: 1 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2 国内外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分类根据保护区大小林业系统分类 3 自然保护区主要功能,三 自然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依据的理论是什么?,(一)保护区规划的理论基础:1岛屿生物地理学2 Meta-种群理

5、论3 种群遗传学4 景观生态学等理论,自然保护区建设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更多的物种,那么保护区的面积要多大合适呢?是不是保护区建的越大越好呢?,问题的提出:,1 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 (1) 物种数量与岛屿面积的关系1921和1922年,以Arhenius 和 Gleason建立了一个模型,揭示了物种存活数目与所占据面积(空间)之间的一般原则。 S=CAZ LogS = logC + ZLogA在上式中: S-生物物种的数目;A-这些生物物种所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既单位面积内的物种数目;Z-为某个统计指数。,物种数量 (s),生境面积(A),公式中的Z对

6、于不同区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函数,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Z值经验数据区间0.050.37。,物种数量与岛屿面积的关系,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该模型是在均质环境条件下成立的 “物种-面积”关系纯粹是一种经验统计关系,只能说明静态的宏观模式。因此,物种面积关系模型需要改进。,(2)“物种-面积”关系的发展,2 侵移、灭绝和均衡理论 (1)侵移和灭绝的速率与物种数量的关系MacArthur和 Wilson在研究岛屿物种数量和岛屿面积时证明: (下页图)。,岛屿上的物种数量是侵移定居和灭绝的动态平衡。,特定侵移和灭绝的速率与物种数量的关系,岛屿上物种数量平衡模型示意图,速率,物种的数量,迁入率,死亡率,代表什

7、么?,?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在迁入源(大陆)相同的情况下,岛屿距迁入源远近是否对迁入率有影响。,(1)新物种迁入岛屿的速率随着岛屿(Established)物种的数量的增加而可能性减少。 (2)灭绝的速率则随岛屿物种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S点的意义是迁入与灭绝处于平衡物种得数量,根据上图可以得出:,(2)岛屿物种数量与岛屿面积、大陆的距离的关系,近陆远陆,迁入率,死亡率,小岛,大岛,s1 s2 s3,岛屿上的物种数量,速率,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局限性(1) 首先,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把岛屿的几乎所有的生物特征都归结为一个变量,只关注岛屿上物种的数目与面积的关系,没有考虑同一物种内部个体的大小和

8、数量。(2)其次,认为决定岛屿物种平衡的主要过程是随机的,而且对岛屿上所有物种作用都是均等的。(3)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存在着一个永远都不会灭绝的大陆种群的假定,而实际上这一假定是难以成立的。,在自然界中 物种生境是连续的吗,(1) 概念集合种群是指在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内,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一定程度的个体迁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局部种群的镶嵌系统。 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生物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就已广泛地注意到,生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作用,将会对种群动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4 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理论,(2)集合种

9、群研究的主要问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生物种群栖息地破碎化(FRAGMENTATION),从而形成空间上具有一定距离的生境斑块(Habitat patch)。集合种群理论就是研究过程。 栖息地的岛屿化-较大的生物种群被分割成为许多小的局部种群(Local population)-小的局部种群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过程随机性灭绝-个体在破碎化的栖息地迁移作用-生境斑块内有可能建立起新的局部种群。,(3)生境岛屿化,生境岛屿化的含义 大面积的生境破碎成小片的过程即是生境岛屿化 当生境的类型从一种变成另一种类型的时候,生境岛屿化非常严重。,生境岛屿化的主要影响 生境岛屿化对动物的影响,降低物种的遗传多

10、样性 边缘生境面积的增加,严重威胁斑块内部物种 改变了原来生境能够提供食物的质和量 改变了隐蔽条件的效能和物种的联系 增加了寄生率,捕食率和种间的竞争,放大了人类的影响,生境岛屿化对植物的影响,生境岛屿化使花粉和种子的传播媒介受损或丧失,影响植物传粉系统,引起生境隔离从而导致生殖失败 影响植物种群的结构, 生境岛屿化使边缘效应增加 导致植物种群数量减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种交换量的多少,越粗交换的越多。生境斑块之间的物种交换率与生境斑块之间的距离相关,越近,交换率越大。,生境岛屿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影响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2 生境岛屿化的最普遍结果是生境异质性的损失,进而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及其生

11、态系统功能,(4)集合种群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关系共同之处:集合种群的理论和岛屿生物地理学中的平衡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过程:即个体迁入并建立新的局部种群以及局部种群的灭绝过程。区别:在岛屿生物地理学中总假定存在一个所谓的“大陆”,并且在这个大陆上的大陆种群不仅不会灭绝。在集合种群模型中,迁移个体可以来自于任意一个现存的局部种群,同时任意一个局部种群都有可能随机灭绝的。,(5) 集合种群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关于保护区计划的设计:(sloss 问题) 主要是关于保护计划是应该建立一个大的保护区,还是建立几个相互联系的小保护区争论,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集合种群的问题。自然保护的廊道建设,种群之间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