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作业物理环境设计+-微气候环境.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5317499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物理环境设计+-微气候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作业物理环境设计+-微气候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作业物理环境设计+-微气候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作业物理环境设计+-微气候环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作业物理环境设计+-微气候环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影响工效的主要因素: 物理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噪音、振动等。 化学因素: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等。 生物因素: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植物等。 生理及社会心理因素:体力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本章主要讲述物理环境因素: 微气候(温度、湿度、气流速度、 热辐射) 环境照明 环境噪声 环境色彩调节 空气污染,第三章 作业物理环境设计,3.1 微气候环境设计,一. 微气候的要素包括:气温、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四个要素。,1气温(Air temperature)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气温。它是评价工作环境气候条件的主要指标之一。,测量仪器:,气温的度量有三种方式:摄氏温标()、华氏温标(0F)

2、、绝对温标(K)。我国通常采用摄氏温标()。 三种温标的换算关系为:t K = 273 + t t 0F =9/5 t + 32,用干泡温度计(寒暑表)测定(干泡温度)。,2.湿度(Humidity)表示空气的干湿程度。,种类:绝对湿度(A.H),相对湿度(R.H)。,(2)相对湿度:在某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与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强的百分比,成为该条件下的相对湿度。,(1)绝对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克数(水蒸气的密度)称为绝对湿度(g/m3)。 绝对湿度直接测量很困难。,式中,f为某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水汽压强,F为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强。

3、,生产环境中的湿度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测量湿度的仪器:通风干湿表或干湿球温度计。图示湿泡温度比干泡温度略低一些,根据干泡、湿泡温度,查表3-1(P38)即可得出相对湿度。 用湿敏元件制成的湿度计可直接测出空气的相对湿度。,例如:当 时,为高湿度(高气湿)环境,主要是水蒸发引起的。如纺织、酿造、印染、造纸、隧道作业等。当 时,为低气湿环境。如冬季高温车间。,3.气流速度,空气流动的速度称为气流速度(m/s)。 气流主要是在温度差形成的热压力作用下产生的。 气流速度(风速)单位:米/秒(m/s)。,测量仪器:测量室内气流速度一般用热球微风仪。热球微风仪,4. 热辐射物体在热力学温度大于0K时的辐

4、射能量称为热辐射。例如:太阳、熔炉、加热物体、红外辐射等。,黑球温度计:它是表面镀黑的薄铜板制成的空心球,球体中心部分插入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时,打开热辐射源,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是辐射热与气温的综合效应,再关闭热辐射源得一温度值,前后二温度值的差值即为实际的辐射温度。,正辐射:周围物体向人体辐射,使人体受热。反之则称为负辐射。 热辐射强度:热辐射体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上所辐射出的热量 测量热辐射的仪器:黑球温度计(辐射热与气温的综合反应)。图,二. 微气候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气温、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影响可以互相替代,某一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由另一条件的相应变化所补偿。,结论:构

5、成微气候环境的若干条件的共同作用结果产生对人体的影响,所以必须综合地评价微气候的若干条件。,例如:当室内气流速度在0.6m/s以下时,气流速度每增加0.1m/s,相当于气温下降0.3。当气流速度在0.6 m/s1.0m/s之间时,气流速度每增加0.1m/s,相当于气温下降0.15。 应用:热辐射+低气温,如热处理、铸造车间。高温+高气流速度,如夏季。,三、人体对微气候条件的感受1. 人体的热平衡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可用热平衡方程表示:,S=M+C+R-E,S-人体单位时间贮热量(蓄热),KJ/s。 M-人体代谢产热量,即食物在人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 C-空气对流产生的人体散(吸)热量。人体

6、从环境吸收热量(C 0);散发热量(C 0)。 E-人体体液蒸发(如出汗、呼气)所散发的热量。,处于热平衡状态时,S0,人感到舒适; 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时,S0,人感到热; 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时,S0,人感到冷。,分析: (1)热辐射:取决于热辐射系数、人体面积、服装热阻值、反射率、平均环境温度、皮肤温度等。,为了防止热辐射,生产实际中通常采用:反射式热屏障(冰冷式)吸收式热屏障(风冷式),衣服是防止热辐射的天然屏障,浅色衣服对可见光有较好的隔热辐射(反射)的作用,但对非可见光(如远红外),衣服的颜色无显著的作用,这时取决于衣服的材料、密实程度和厚度,以防止外界辐射人体及人体向外散热。例如,冬

7、天的衣服厚实,颜色深。,人体散热热辐射热对流蒸发+热交换,(2)热对流:取决于气流速度、面积、对流传热系数、服装热阻值、环境温度、皮肤温度等。,(3)蒸发散热:a. 在热环境下,增加气流速度,降湿、加快发汗,达到散热的目的。 1Kg汗水 带走 2428 KJ热量。b.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防止虚脱(危及生命)。高温作业每天需补充盐7g。 注意:工作单位在夏季要提供茶水、饮料等。人体的出汗量最高限度为6升/日。,使用热对流降温的条件:a. 保持环境温度 36.50C;b. 皮肤表面气流速度大(少穿、穿薄)。 注意:当气流速度超过2m/s时,提高气流速度就不显著。,2.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人

8、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是心理上的满意与否,也是一种模糊评价,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反应,下面是四种量化标准上的评价方法:,(4)热传导:取决于皮肤与物体的温差、接触面积、热传导系数等。 例如:宇航员主要通过接触热传导散热。穿水冷服、干冰服。,(1). 不适指数法 DI=0.72(干球温度+湿球温度)+40.6上式主要用来评价人体对温度和湿度环境的综合感觉。例如:美国人,当DI70时,绝大多数人感到舒适。当DI=75时,50%人感到不舒适。,(2)有效温度图为了综合反映人体对气温、湿度、气流速度的感觉,美国人杨格鲁和霍顿首先提出了有效温度(ET)的概念。,杨氏有效温度图,有效温度也称实效温度或感觉

9、温度,杨氏有效温度图度量了在热辐射强度不高时,综合反应气温、湿度、气流速度对人体所产生的主观热感觉。,有效温度:指人体在微气候环境下,具有同等主诉温热感觉的最低气流速度和气湿的等效温标。,(3) 加权平均温标(WBGT)用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四个因素的综合指标作为微气候的衡量指标。,(1)当气流速度小于1.5m/s的非人工通风条件时,采用下式计算: WBGT0.7WB(湿)十 0.2GT(干)十 0.1DBT(黑) (2)当气流速度大于1.5m/s的人工通风条件时,采用下式计算: WBGT0.63WB(湿)十 0.2GT(干)十 0.17DBT(黑) 式中,WB 湿球温度();

10、DBT 干球温度();GT 黑球温度()。,四、微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1. 高温作业环境的类型,(一)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3)夏季露天作业:例如:农民在田间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气温高、湿度大,如果通风不良就会形成湿热环境。例如:印染、造纸、矿井等。,(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较低。 例如:冶金、铸造、热处理、制陶、砖瓦窑等。,2. 高温作业环境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高温环境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1)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会导致热循环机能失调,造成中暑或热衰竭,引起全身倦怠、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头痛、失眠等。(2

11、)高温环境下作业者的知觉速度和准确性、反应速度下降,出现烦躁不安、易于激动,对工作不满。,热应激效应:高温环境下的作业者,新陈代谢加快,人体产热增加,这时人体通过呼吸、出汗及体表血管的扩张向体外散热,若产热仍大于散热,导致体内蓄热增加、体温升高,呼吸和心率加快,皮肤血流加快,称为热应激效应这是一种生理反映。,3.高温作业环境对人操作的影响,范农调查了三个兵工厂,发现环境温度与事故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温度为1722.50C时,事故率最低当环境温度上升到25.30C时,男性事故率上升140%女性事故率上升108%当环境温度下降11.40C时,男性事故率上升138%女性事故率上升132%,案例分析,高

12、温作业时,烦躁感增加,体表面血液循环增加,导致大脑相对缺血,注意力下降,使生产率下降,诱发事故发生。 当温度达到27320C时,使肌肉用力的工作效率下降;当温度达到320C以上时,需注意力集中的工作和精密工作的效率开始下降。,(二)低温环境对人和操作的影响,例1:冬天天气寒冷,手脚不灵活。,低温环境条件通常是指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 允许温度是指基本不影响人的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安全的温度范围,一般为舒适温度35。,1.冷应激效应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刺激皮肤引起神经冲动,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人体散热下降。当外界温度进一步下降时,肌肉发抖,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这种现象称为冷

13、应激效应。,2.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1)人体对低温的适应力远不如对热的适应力。低温时人体的不适感迅速增加,机能迅速下降。原因:低温时,脑代谢下降,导致神经兴奋下降,传导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奢睡状态。,3. 低温对操作的影响手部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下降。,(2)低温适应初期,代谢增高,心率加快,心脏的每拨输出量增加;当人体的核心温度下降时,心率减慢,心脏的每拨输出量减少,这时表明:人体已不能适应低温作业环境。,(3)长期的低温环境作业将导致:内循环下降,身体机能减退,冻伤等。,(4)低温对人体的影响,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还与湿度有关、气流速度有关。湿度大、温度低衣服热阻值下降 衣服起不到御寒作

14、用例如:出汗,衣服湿,感到很冷。冬天,刮风(气流速度大) 感到更冷。,五、微气候对机器设备的影响,机器,特别是高精尖技术设备,由于其组成材料属性的要求,均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才能保证其运行的有效性及正常的使用寿命。例1:喷墨打印机使用安全手册上标明:喷墨打印机应当在正常的办公室温度及湿度范围内使用,放置在避免瞬间温差变化的位置。例2:计算机如果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常常会出现数据差错、死机等现象。例3:超精密加工机床必须在恒温下工作。在进行机器安装和调试时要注意其工作环境的微气候条件。,六、微气候环境的改善措施 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高温环境下,作业者的反应及耐受时间受气温、湿度、气流速度

15、、热辐射、作业负荷、衣服的热阻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改善高温作业环境。,1.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1)合理设计生产工艺过程作业者远离热源(热源放在车间外部);热源在下风头;(2)屏蔽热源(主动保护) 设置挡板,如铝材屏风(屏蔽热辐射)、玻璃屏风(屏蔽热辐射,但不影响观察),将人与热源隔离。,热辐射源表面铺设泡沫材料,屏蔽热源,防止热扩散。 采用循环水炉门,水幕(钢板流水型热屏风,水的比热大)。,(3)保护作业者(被动保护)穿铝夹克(热反射),但其热阻值大、不利人体蒸发散热,适合轻负荷作业。,(4)降湿人体对高温的不适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湿度的影响,当相对湿度50%时,人体的发汗

16、功能下降。降湿的可以提高人体的发汗功能,一般在通风处安装除湿器。 例如:夏季空调上有除湿功能。,(5)增加气流速度合理设计门窗,增加自然通风,提高空气新鲜度,有时还需强制机械通风。,注意:当干球温度25320C时,增加气流速度可以提高人体的对流热量和蒸发散热量。当干球温度350C时,增加气流速度作用不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风条件。,2. 保健方面 (1)合理供应饮料和补充营养。高温时,发汗量大,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盐, “多次少饮”为宜(温水),补充盐。例如:缺盐易引起脱水。榨菜、咸菜等。高温作业者膳食热量要大(3000 Kcl),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B1、B2、C、钙等。 (2)合理

17、使用劳保用品。工作服要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好,吸汗例1:“劳动布”工作服,粗布衣服。例2:在特高温作业环境下,采用冰冷服、风冷衣等。 (3)人体适应性检查选拔(热适应能力、高温反应、耐受能力)。根据人体素质选择相应的作业。,3. 生产组织方面 (1)合理安排作业负荷高温作业时,可采用慢速作业、增加休息次数、自由安排作业负荷。 (2)合理安排休息场所休息室温度20300C,不能太低,否则破坏汗腺功能。例如:不能立即吹空调和洗冷水澡。 (3)职业适应性训练初入高温作业环境,应给予较长休息时间,逐步适应高温环境;采用集体作业方式。例如:将高温作业环境下集体作业作为规章制度。,低温作业环境的改善人体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远不如人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低温作业环境主要是防寒保暖,应做好以下工作:,3. 个体保护防寒服(热阻值大,吸汗,透气性好)。汗湿衣服要及时烘干。,2. 提高作业负荷增加负荷,降低寒冷感,但不能出汗。例如:在冷库和冰库工作。,1. 采暖和保暖工作采暖设备(火炉、空调),热辐射取暖(如浴霸)隔热门窗(双层玻璃),挡风板等,主要目的是防止散热。,END,干湿球温度计,热球微风仪: 拉杆风速探头、测量电路、测量仪表。,杨格鲁以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气流速度为参数,通过实验建立了有效温度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