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口腔生物.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315422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生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口腔生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口腔生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态系(ecosystem):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生态学(ecology):研究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科学生态连续(ecological succession):生物体(或细菌)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称为口腔生态系(oral ecosystem):口腔正常菌丛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录(transcription):遗传信息从基因转移到 RNA 的过程。RNA 聚合酶通过与一系列组分构成动态复合体,并以基因序列为遗传信息模板,催化合成序列互补的 RNA,包括转录起始、延伸、终止等过程。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在模拟机体内的生理环境中维持细胞生

2、长、繁殖的技术。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应用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开发用于修复或改善人体病损组织或器官的结构、功能的生物活性替代物的一门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PCR:是通过酶促反应在体外扩增特意 DNA片段的一种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 复制时亲代DNA 的两条链解开,每条链作为新链的模板,从而形成两个子代 DNA 分子,每一个子代DNA 分子包含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复制子(replicon):一个单独的 DNA 复制单位称为、 、 、生物矿化

3、(biomineralization):是指生物体内的钙磷等无机离子在多种生物因子的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长生难溶性盐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机体矿化组织。外显子 (exon):基因组 DNA中出现在成熟 RNA 分子上的序列。外显子被内含子隔开,转录后经过加工被连接在一起,生成成熟的 RNA 分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所携带的信息参与指定蛋白质产物的氨基酸排列。质粒(plasmid): 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 分子,能稳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一般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现在常用的质粒大多数是经过改造或人工构建的,常含抗生素抗性基因,是重组 DNA 技术中重要的工具。

4、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anaerobe):又称兼嫌气性微生物,兼嫌气菌、兼性好氧菌。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在有氧(O2)或缺氧条件下,可通过不同的氧化方式获得能量。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即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至RNA,再传递至多肽。DNA 同RNA 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而遗传信息只是单向地从核酸流向蛋白质。龋病(dental caries):是牙齿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牙齿的釉质、牙本质或牙骨质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破坏的疾病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一类能识别双链 DNA 分子中特异核苷酸序列的 D

5、NA 水解酶细胞因子(cytokine): 一组由多种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蛋白与多肽的总称。内含子(intron):即插入序列,他是位于基因的内部,内购被转录的一段 DNA。但在转录之后,与之相应的那部分转录产物在拼接中被去掉了。转化(transformation):是指受体菌捕获或表达质粒载体 DNA 分子的生命过程转染(transfection):专过程指受体菌捕获或表达质粒载体 DNA 分子的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因素1、物理化学因素:软硬组织屏障、获得性膜、复杂的口腔环境(1)温度(2)氧张力(3)PH:以唾液为代表5.67.6(4)营养物质的利用2、宿主因素:唾液、龈沟液3、细菌因素(1)细

6、菌的黏附。(2)细菌间的作用4、宿主可控制的因素: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关系1、成骨细胞参与破骨细胞在骨表面附着的调节 2、成骨细胞合成破骨细胞吸收刺激因子3、成骨细胞参与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调节氟在生物矿化中的作用 1、增加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2、影响发育期釉质晶体的形成生物矿化的机制1 成核 晶体的成核包括种晶和初晶形成、晶核形成等过程 2晶核成长 3 聚集 4 固相转换釉质的生物矿化1 釉质矿化的机制:由于釉质晶体与牙本质晶体在釉牙本质界处的高度连续性,牙本质晶体对釉质基质的初始晶核形成具有诱导作用。釉质矿化时,所需的矿化物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入矿化区即细胞周围的被动扩散和成

7、釉细胞的跨细胞转运,后者为主要方式2 釉质矿化的步骤:a 在成釉细胞顶端分泌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 b 、HA 晶体开始形成,晶体被紧包在非釉原蛋白中,其外是连续性的釉原蛋白 c、晶体长轴与釉牙本质界呈垂直延伸 d、成釉细胞后退,留出空隙,这些细长的空隙与基质接触 e、釉柱在空隙中形成,长轴与空隙方向平行,组装有序化 f、釉原蛋白减少,晶体长大成熟,最后基本只留下非釉原蛋白作为基质牙本质的生物矿化1 牙本质矿化机制:成牙本质细胞首先分泌细胞外基质,以此为细胞外基质支架,发生矿物晶体沉积。最先形成的是罩牙本质基质,随后形成前期牙本质2 牙本质的矿化步骤:a 在成牙本质层的顶端分泌胶原蛋白,成为牙本

8、质的前身 b、合成磷蛋白并把它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的胶原蛋白层上 c、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 d、磷酸钙的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 e、在结合的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 HA 晶体自动免疫防龋1、主要的免疫途径:肠道接种;鼻腔接种2、候选防龋疫苗:亚单位疫苗;多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核酸疫苗被动免疫1、异种免疫 2、单克隆抗体3、鸡卵黄抗体 4、转基因植物抗体 5、局部应用方式:牙面涂抹,口腔含漱,Igy 防龋牙膏牙菌斑的形成过程1、牙面上获得性薄膜的覆盖2、细菌附着 1 蛋白质 细菌通过其本身的表面蛋白与牙表面获得性膜上的唾液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而体现细菌对牙表面的定

9、植。2 多糖 是促进链球菌在牙面上定植的主要物质 3 脂磷壁酸 LTA 为 G+细菌胞壁、包膜和荚膜上含磷酸残基的聚合物 3、菌斑成熟成熟菌斑的结构基底层为无细胞的均质结构,HE 染色为粉红色,系获得性薄膜组成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含球菌,杆菌,丝状菌,丝状菌彼此平行且与牙面垂直呈栅栏状,其中间堆积有大量的球菌和短杆菌表层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 G或 G球菌和短杆菌,脱落的上皮和食物残屑以及衰亡的细胞细胞培养液相环境 1、水及平衡盐液:水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平衡盐溶液:水、无机盐和葡萄糖2、天然培养基:血清、组织提取液、水解乳白蛋白3、合成培养基:氨基酸、维生素、糖类、无机离子和一些辅助离

10、子4、无血清培养基:添加一些附加成分:如激素、生长因子、金属离子、转铁蛋白、细胞黏附蛋白生物间共生关系:互生双方受益; 共栖一方收益一方无害或双方都有利; 无损共生双方无益无损;受损共生 牙本质细胞外基质成分种类1、有机成分:(1)胶原;(2)非胶原蛋白成牙本质细胞源性:牙本质特异性蛋白、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多组织非特异性蛋白非成牙本质细胞源性:IgG、白蛋白(3)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转化生长因子- 2、无机成分:羟磷灰石 3、水口腔链球菌属的菌群分类:变链菌组群 唾液菌组群 咽峡菌组群 轻链菌组群变链菌的致病性1 胞壁表面物质在使细菌粘附、聚集和对牙表面的定植中起重要作用 2 菌群所产生的

11、酶在糖代谢中起主导作用 3 菌群的产酸能力和耐酸性使之在菌斑酸化和釉质脱矿中起作用变链菌群的致病因子菌体表面蛋白、多糖、脂;磷壁酸;葡糖基转移酶;果糖基转移酶;蔗糖酶;葡聚糖酶;产酸特性;耐酸特性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1)物理化学因素:软硬组织屏障、获得性膜、复杂的口腔环境;温度;氧张力;PH:以唾液为代表 5.67.6;营养物质的利用(2)宿主因素:唾液、龈沟液(3)细菌因素:细菌的黏附细菌间的作用(4)宿主可控制的因素:饮食习惯、口腔卫生口腔生态系的有益作用:1 对外源性微生物的抑制 2 免疫作用 3 有助于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发育 4 营养功能5 损害作用:引起内源性感染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

12、件使宿主致敏外来致病菌侵入人体必须突破的三个防御屏障物理屏障:健康的皮肤和粘膜化学屏障:人体的各种分泌液生物屏障:正常菌丛对外来细菌的拮抗作用涎腺及唾液的功能1 涎腺的分泌作用:内外分泌功能;2 唾液消化及营养功能协助咀嚼和吞咽;直接参与消化作用;维持味觉功能;提供各种营养来维持口腔软硬组织的代谢平衡;3 唾液的保护功能;润滑作用;维持黏膜的完整;软组织的修复作用;清除作用;调节口腔菌群平衡;维持口腔的维冲能力;维持牙齿矿化;3 唾液蛋白质的功能;保水作用;润滑作用;维持味觉;形成软组织表面膜;形成釉质获得膜;消化作用;软组织修复;保护和修复芽组织;调节菌斑 PH;抑制微生物;4 唾液的诊断作

13、用:诊断口腔疾病诊断全身性疾病药物检测测定激素水平检测体内的环境毒物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因素1 菌斑中有产酸的致龋菌 2 食物中的糖类 3 牙齿的某些缺陷为致龋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4 机体的免疫功能变异链球菌重要的抗原物质1 葡糖基转移酶 2 表面蛋白抗原 3 葡聚糖结合蛋白 4免疫防龋的主要途径:1 肠道接种 1 鼻腔接种候选防龋疫苗:1 亚单位疫苗 2 多肽疫苗 3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4 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5 核酸疫苗牙槽骨的组织形态特点1 固有牙槽骨:是牙槽窝的内壁,又称筛状板,围绕于牙根周围,与牙周膜相邻。它是一层多孔的骨板,牙周膜的血管神经通过筛状板的小孔与骨髓腔相通。2 密质骨:

14、位于牙槽骨的外层,骨的外表面是平行骨板,深部为哈弗系统 3 松质骨:介于固有牙槽骨和密质骨之间唾液包括:非特异性物质(黏蛋白、溶菌酶、唾液过氧化物酶、富组蛋白等)以及抗原特异性的 SIgASIgA 的功能:1 黏膜免疫 2抗原调节和免疫排斥 3 口腔耐受 4、IgA 介导的抗原分泌菌丛的类型:固有菌丛 增补菌丛 暂时菌丛非胶原性糖蛋白有几种层黏连蛋白 蛋白多糖 纤维连结蛋白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抗原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抗原遗传密码的性质1 所有的遗传密码都是由 3 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相邻的两个密码之间没有间隔的核苷酸存在 2、64 个密码子中邮 3 个是终止密码子(UAA U

15、GA UAG)其余 61 个都能为氨基酸编码,其中 AUG 是起始密码 3、具有简并性 4、具有通用性蛋白质的合成步骤1 氨基酸活化 2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3 肽链的形成和延伸 4 合成的终止分子克隆的步骤1 基因文库的建立 2 目的基因的筛选 3 目的基因的分析核酸分子杂交原理带有互补的核苷酸序列的单链DNA 或 RNA 混合在一起时,在一定条件下,其特定的同源区将根据碱基互补的原则形成双链如果形成的双链 DNA 单链来自不同的生物有机体,那么如此形成的双链分子就叫作杂交核酸分子核酸分子杂交的技术过程1 探针的制备 2 待测核酸的处理 3 杂交与漂洗 4 结果分析PCR 的原理1、DNA 变性 2、引物与靶 DNA退火:促使两个引物根据碱基互补的原理分别结合至靶 DNA两链的 3末端 3、引物延伸:靶 DNA 的数量呈指数型扩增液相环境:1 水及平衡盐液2 天然培养基 3 合成培养基 4无血清培养基途径EMP HMPEDPK产生ATP较多较少无 无生成重要前体无 有 有 有直接产生丙酮酸有 无 有 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